陆霞
摘要:朗读教学从古至今都为教育者所赞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课堂上朗朗的读书声,能促进学生提高语言能力,理解和感悟课文思想,陶冶情操。《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在小学阶段,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陶冶学生情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所以,素质教育背景下,语文教学要更要重视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关键词:阅读教学;朗读;指導策略
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朝着培养学生具有感受、欣赏、理解和评价等综合能力这个总体目标而努力。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朗读指导的策略,引导学生领会文本的内涵,感受文章的韵味,体会文中的情感,强化语言的敏锐性,这就是有效性朗读。那么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呢?下面就朗读指导中的有效策略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创设情境,营造朗读氛围
小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很难集中,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文章内容,找到生动、有趣、形象的切入点,创设与课堂氛围相关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对朗读的欲望和兴趣。教师可充分应用文中形象逼真的插图,或利用多媒体事先制作好具体生动的趣味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只有对文本和朗读产生了兴趣,才会用心朗读,乐于去读,也只有这样才能体会课文的情感,更为透彻地理解文章内容。教学中运用图画再现、板书展示、音乐烘托、假想旅行、放映录像等手段,把学生带入了根据教材内容所创设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中,使学生开拓了视野,丰富了表象。
二、多种方法,落实朗读训练
(一)运用媒体,升华情感
朗读不光要给学生朗读技巧和方法,还要培养学生朗读兴趣。变要我读为我要读,使学生养成自觉良好的朗读习惯。实践证明,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是朗读训练中激发情感的有效方式。
1.配乐朗读,烘托情感
配乐朗读是一种以优美的乐曲创设情境、烘托情感的朗读形式。在朗读教学中,可根据课文的风格特点,选用适合儿童情趣、感情基调与课文相适应的乐曲来进行配乐朗读。心理学研究表明,美妙的乐曲能直接刺激大脑的兴奋,使其迅速地步入情境之中,能更好地调节情感,促使学生读好课文。
2.观片朗读,激发情感
例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观赏教学片,一边聆听配音员的标准朗读,一边观看绮丽壮观的景色变化,以唤起学生身心的愉悦,并形成难忘的印象,然后再朗读课文,学生极易进入情境。
(二)熟读成诵,激发兴趣
《朱作仁谈朗读》一文中指出:“讲读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伤口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是呀,朗读不但可以感受文中的思想美,情感美,而且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少年闰土》,作者用简练、朴实的文笔,刻画了一个勤劳朴素,健康活泼,聪明可爱的农村少年形象。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朗读这种阅读手段,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多次与文字接角,让闰土的可爱形象逐步地再现在学生的脑海中,最后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那么教师在讲读、理解人物形象时,可让学生边轻声朗读边思考下面问题:1.作者知道闰土要来自己家中,心情如何?闰土来了,作者的心情又怎样?2.作者是怎样描写闰土的外貌和性格的?3.从闰土的外貌和性格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农村少年?通过以上的朗读和思考,学生对闰土的形象已有了较深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自由读、小组读、同桌互读等,让学生熟读课文。这样的朗读训练,把学生的学路直接引向文章的思路,从而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三、技巧指导,实现有效评价
于永正老师说过:“课前,老师要和教材‘对话’,把教材读懂,掌握好,把文章所表达的意思、感情体会出来,并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由此可见,在教学中,学生的朗读和教师的示范、朗读技巧的指导、评价是分不开的。首先,评价要具有针对性。教师要结合文本内容,对学生的朗读作出评价。其次,评价要具有指导性。不能只用“很好”、“不错”、“很有感情”等含糊的评价,要更为具体一些,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随机评价的内容要对学生读时所表现出的心情在无形中进行引导,做到润物细无声。再次,评价要具有激励性。准确合理、富于激励性的评价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四、正确引导,培养朗读习惯
学习语文离不开工具书和好帮手——字典。因此老师要让每个学生必须准备一本字典。这就能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对于陌生的字、词早点查好注音,了解意思,掌握读法,这样学生在课上朗读时才不会怯,也才会更有信心。在语文教学中老师总是强调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眼、耳、心、口齐上阵,才能保证学习的效果。所以说,让学生准确朗读,如读准字音,朗读过程中不减字、不添字、不颠倒、不重复字词,严格规定他们反复诵读,直到文畅气顺的境界,才能逐渐养成朗读的习惯、预习的习惯,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养成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
总之,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它在小语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要有意识地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给学生选择恰当的形式,培养学生朗读的习惯,调动学生情感,就能让学生在朗读中既学习基础知识,又陶冶情操、拓宽视野,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许贤.中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3(1).
[2]施新燕.语文阅读教学中感情朗读的指导策略[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7).
[3]任毅娜. 浅谈阅读教学中朗读指导[J]. 引文版(教育科学),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