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广薇
【摘要】“民以食为天”,中国是文明古国,饮食文化更是众多文化中的重头戏。一年四季的食物大不相同,中国人喜爱应季而吃,多追求菜肴美感——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中国人对“吃”的追求可以说是做到了极致。如何将生动有趣的饮食文化慢慢渗透到幼儿心中,让幼儿感受我国传统美食的魅力是我们要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幼儿;食育;活动
一、研究背景
我们幼儿园的办园宗旨是“办活教育,育好儿童”,倾心为幼儿们创设一所以“珍珠摇篮,游戏港湾”为办园目标的教育乐园。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家庭、幼儿园和社会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他们的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去获取经验的需要。食育是一种良好的教育方式,通过饮食教育,把餐桌变成一个温情又充满趣味的交流中心,让幼儿感受每一次享用美食的过程中都充满尊重、温馨与欢乐,从而成长为一个热爱生活、内心富足的人。
二、文献综述
《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健康”领域之就提出,目标1:具有健康的体态;目标2:手的动作灵活协调;目标3: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由此可见,国家对幼儿教育的方向与质量具有基本要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的教育应是全面的、启蒙的,各领域间的内容应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技能等方面的发展。饮食文化的教育有助于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且在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积极参与,促进幼儿科学感知的发展,主动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研究问题
如何解决幼儿在饮食教育中的主客体转化问题?
四、研究方法
文献调查法、观察法、思辨法、行为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
五、幼儿园小班食育活动开展的现状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生活即教育”,在陶行知看来,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很多人有这些困惑:人什么需要一日三餐而不是四餐、五餐?一日三餐怎么吃才是最健康的,为什么中国人喜欢用筷子进食?……纵观人类历史,不论哪个年代、哪个地区的人们对饮食及习都有研究与追求。现代社会,我们更是推崇科学饮食。基于此,我园在小班特意开设了“食育课程”,重点认识食物的特征、营养,帮助幼儿从情感上与食物建立联系,并逐步喜欢吃各种各样的食物,不挑食。
六、幼儿园小班食育活动获得的成果和问题
(一)小班食育活动获得的成果
1.幼儿通过学习简单的营养学知识,既开阔了视野,又培养了其健康饮食的意识。从传统节日的代表美食入手,通过游戏、问答等多种互动形式,将生动有趣的饮食文化慢慢渗透到幼儿心中,让幼儿感受到了我国传统美食的魅力。
2.幼儿通过播种、施肥、浇水、除草等环节,了解食物如何生长,也激发了幼儿对大自然探索的欲望;在参与烹饪的过程,也增加了师生间的交流,促进了幼儿园班级的大和谐;通过感受各种食物丰富的色彩和独特的质地,也有效地启发了幼儿的艺术天赋。
3.在一次次对食物的探索中,幼儿也知道了食物的来之不易,挑食偏食等浪费现象少了很多,幼儿之间都会相互鼓励,一起进行“光盘行动”。
(二)小班食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小班的幼儿通过一系列的食育活动有了一些进步,教学上也获得了一些成果,但是我们仍需反思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1.小班幼儿年龄小,表达不清楚,定义也不明确。有些幼儿分不清或者说将味道的名称弄混。就像不同的食物会有不同的味道:酸、甜、苦、咸、辣、香等。其中,甜味是生理本能最容易接受的味道。人在出生之后,最初品尝的甜味便是母中的乳糖,甜味是幼儿最熟悉的味道,也是他们能表述的最清楚的味道。但是其他的四种味道,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原因并不能表述的很清楚,导致教育活动开展有阻滞。
2.小班幼儿的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发展不够完善,在种植活动开展时,教师也需要给予多些关注。针对这一情况,教师也是通过个别活动,一对一进行指导,帮助幼儿学习和成长。虽然教师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培养幼儿,但是由于家庭原因,这些能力并没有在家里得到练习或者延续。
七、幼儿园小班食育活动的改善方法与渗透策略
(一)全面提高师幼对食育活动的意识与认知
1.定期开展年级组教研讨论
我们保留之前就有的教学资源,然后将其优化。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鼓励教师们深入挖掘食育活动的内涵和意义,尽量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将表达的内容具象化,让幼儿更容易理解。
例如:通过主题活动的开展,引导幼儿了解食物的特点、食物的营养、进餐的礼仪、饮食文化等方面,致力于更深的认识和理解。由教师参与研制到全园所有人参与的过程,包括:保健医、厨师、家长等共同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我们依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不断调整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总结梳理了教学环节中可以使用的教学方法和研究能力,我们在课程中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致力于助推幼儿研究能力的不斷提升。
2.提供丰富的材料,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具有童趣和文化特点的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而我园以食育为特色课程,从传统节日的代表美食入手,通过游戏、问答等多种互动方式,将生动有趣的饮食文化慢慢渗透到幼儿心中,让幼儿感受我国美食的魅力。
我们致力于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其次设立可凭可测的任务,然后进行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幼儿都有所发展,再分组合作教学,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注重知识迁移,实现从“教”到“不教”的转变。具体见表2。
教学反思:我园的教育理念就是“动动小手”,所以在考虑教学设计理念时就将区域活动加入教学内容,让小朋友们多动小手,在实践中掌握技能。在此次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幼儿操作性强,个别幼儿在提示后也能如愿完成。本次特意采用了视听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活动操作法、暗示发现法等教学方法,在教学效果上还是不错的。本次应用的技术工具有微信(电脑版)、码上游小程序(制作二维码)、手机录制视频、多媒体播放器等,这也是教育教学的创新。教师们也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幼儿,让幼儿做主,将幼儿的100种语言展现出来,提供多些材料,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
(二)家园合作让教育一体化
1.每学期我们都会开展1-2次《家校课堂》,让家长了解食育活动对幼儿发展的关系,也需要让他们理解饮食文化的重要性和趣味性,并激励家长在家也全情投入食育活动中。
2.为了培养和鼓励幼儿积极参与食育活动,我们特意鼓励幼儿自带材料,或者让家长和幼儿一起用常见的材料制作做出与节日、节气相应的“节日美食”,如:饺子、粽子、立夏饭等,家园一起帮助幼儿成长。
(三)采取多种具体的形式来全面提升的幼儿在食育活动的主体地位
1.社区合作
我们幼儿园就是以村落命名的幼儿园,隶属黄绿背村,与村委会协调后,我们携幼儿前去参观或者活动体验,进一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例如:端午节,我们可以去到村里和留守的爷爷奶奶一起学习包粽子,也可以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制作端午美食,家长可以把这些都记录下来,由教师汇总后,发到社区打印出来,多谢宣传。弘扬传统文化,渗透食育活动,需要大家一起行动起来。
2.园园联合
我们带着幼儿去其他园所参观,亲身参访其他园是怎么开展相关活动的,也可以让幼儿了解到别的幼儿也在感知食物的乐趣,体验食物的文化精髓,也给自己更多一些信心和理解。
参考文献:
[1]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3]劉秋红.幼儿园食育主题活动案例精选[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8.
[4]舒华英.新自然生态种植体验课程[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9.
[5]周念丽.“活教育”中的食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