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增平
【摘要】:情感对人的认识水平和认知成果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用激励性语言捕捉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期待性语言点燃学生的学习火花;用接纳性语言珍视学生的学习成果。三种积极的情感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语文课堂走向精彩。
【关键词】 :情感评价 语文 精彩
走进新课程以来,课堂评价逐渐成为人们所关注的课题,它是推进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也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现在,我们所倡导的评价是“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堂评价。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北京师范大学的肖川教授也说过:“忽视对学生的情感评价是造成当前学生厌学和课堂教学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见,在整个教学行为过程中,情感变量比认知变量重要得多。新课程教学强调的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所以,语文教学中,教师用积极的情感评价学生必然会给学生带来情感上的愉悦。
如何以积极的情感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语文课堂走向精彩呢?在教学中,我进行了初步尝试。
一、用激励性评价语言捕捉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育艺术的本质应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它是学习的营养剂和催化剂,而培养兴趣的重要途径就是“激励”。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经常使用激励性的语言,它能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形成一股强大的心理推动力,在潜意识中产生向表扬目标努力的追求。
例如:“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是人教版第十一册《月光曲》中的一句话,在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后,让学生用“幽静”一词造句。
甲:今天,我在幽静的河边散步。
乙:竹林里真幽静呀!
丙:下午,我们在幽静的树林里踢球。
……
不难看出,这三个句子似乎都造出了“幽静”的美,写出了“幽静”的环境;但是,甲句模仿之迹明显,乙句求速不求质,有投机取巧之嫌,丙句中“踢球”与“幽静”又形成了冲突,显得不协调。面对这样的句子,教师必须给以正确地引导:“真不错,三位同学都能造出完整的句子,但能造得更优美点吗?老师想给你们提个建议,请你们充当小画家,按照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四要素展开讨论。”学生们的讨论非常热烈,非常精彩。
不一会儿,一幅幅幽静的画面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明晰起来了,一个个优美的句子也在他们笔下诞生了。
甲:清晨,雾还没有散,爷爷就来到幽静的河边练习太极拳了。
乙:黄昏,我和几个小伙伴来到幽静的竹林里写生。
丙:夜晚,月光洒在田野上,乡村是多么幽静呀!
……
其中也有别出心裁的,如“清晨的树林里薄雾缭绕,偶尔传出几声鸟叫,真幽静呀!”此处小动写出大静,真棒!
在教学中,适时地鼓励、引导,将会给学生在知识上以启发,开启学习的门径;在精神上以振奋,活跃思维,养成会学的能力、习惯,享受学会的喜悦。
二、 二、用期待性语言点燃学生的学习火花
《新课程改革评价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堂上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我们应尽可能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了解学生各自的学习基础,不用同一标准去评价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个体。应采用分層评价,“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根据情况做出期待式的评价。
例如:在教《未选择的路》这首诗歌时,我设计了一个
朗诵比赛,让学生单个展示自己。轮到一个胆小的学生朗诵时,“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朗诵得比较好,但由于紧张,朗诵后面的句子时竟有点口吃起来。他脸涨得通红,不知所措。这时,我说道:“第一句朗诵得很好,后面的句子也基本朗诵出来了,课后练练,一定会朗诵好的。”中午休息时,我领着他读了好多遍。第二天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时,我又叫他朗诵,并为他拍掌击出节奏,这次他朗诵得比较流畅。我及时评价:“其实,你很优秀,稍作努力,便有了很大的进步。”后来,我又多次给他提供展示的平台,并不断给予鼓励。一年后,他胆子大了,上课也积极发言。
在教师真诚的期待中,学生往往能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在反
复的尝试中获得成功,从而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三、用接纳性语言珍视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理智与情感,以防学生建立起自卑、
自负或自欺等错误的自我观念。学生的情感表现往往是不同的,教师应该接纳学生的想法,然后帮助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从而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
例如:在《哨子》的教学中,当教师提出,“哨子”的含义是多方面的,同学们想一想你是怎样认识“哨子”的?针对这个问题学生产生了三种答案:①“哨子”事情令人深思,细想起来确实给人很大启发。“哨子”是坏事,因为花了冤枉钱;但却又可变成好事,因为汲取了教训。这就是“哨子”的得大于失。②还是顺境好。人人都希望有个顺利的环境,况且,真正身处逆境时,心里才不好受呢!③我们希望一帆风顺,但逆境来了也不怕!由此我们看到教学中教师既尊重了学生对课文独特的理解和感受,同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在引导一种主流的价值观。这也充分体现了对新课改所提出的教学目标三个维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落实,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教师采用积极的态度,主动接纳学生的想法,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不仅使学生理解课文,达到本堂课教学的目的,而且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懂得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总之,成功的评价语言是以人为出发点,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它是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是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催化剂。积极的情感评价能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能够形成师生互动的学习环境,能够让我们的语文课堂走向精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
[2]田慧生,课堂评价的理论&实践,远方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