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营养,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精神命脉,对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我们应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时代特点和需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1
DOI:10.13784/j.cnki.22-1299/d.2022.02.00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力量。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立足于理论和实践发展,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新时代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指明了方向。对于我国实现文化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文化内涵
从根本意义而言,文化是特定国家与地区的人们约定俗成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总和,是体现各个民族间差异性的重要标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在几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将中华民族凝聚在一起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华文明得以绵延至今的不竭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曾经从战略高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系统深刻阐述并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1]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够培育民族性格,而且能实现民族精神的振兴。人类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了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文化的发展,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根本上讲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因此,我们应对传统文化进行辩证的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大力弘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促进作用的精华部分,并根据时代需求,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实践特点和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与时俱进地对其加以改造和创新,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要以客观科学的态度,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创新,使之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让优秀传统文化之花能够受到大众的认可和礼敬,在新时代以新姿态绽放在人民心中,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
从宏观角度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发展过程中形成并打上自身独特烙印的文化。在其文化结构中,不仅有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还有思想文化。从时间角度而言,中国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是一个内蕴丰富的有机整体,优秀传统文化展现最多也最为本质的特征则是思想文化。从地理概念而言,观看中国的版图分布,中国文化的概念其实是中华儿女生存的整个物质和精神家园,是以汉民族文化为主要载体,同时包括各个少数民族文化,各民族文化之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共同形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为中华民族的绵延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特征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讲究的是天人协调和人际和谐两大思想,由此而延伸出一系列的文化产物。中华传统文化关于人生意义、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都有诸多观点。例如: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和仁爱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天下乐于奉献的爱国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慎独”品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尊老爱幼、尊师重道的理念;“勤劳俭朴”“乐于助人”“温、良、恭、俭、让”等社会美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换位思考的美德[2]。这些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在历史的积淀中,逐步与社会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相融合,也在不同层次上体现着人们约定俗成的伦理规范、审美情趣和理想人格。总而言之,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所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既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方式,也包括思想观念,具有传承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因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紧密相联。
从时代特征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释放出强有力的三大力量——号召力、吸引力和生命力。因此,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和文化基因,在社会文化中留下深刻的历史发展足迹。由于当前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不同程度还存在着一刀切和口号化的现象,因而科学辨别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长久的文化创造并非易事。这就要求我们既不能全盘肯定传统文化,也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更不能仅凭主观认识,只注重文化外显的表象而忽略文化发展的实质。因此,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找准定位,科学甄别,在社会实践中精准辨别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
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3]可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創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利于增强人民的文化自觉和民族自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4]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蕴含着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为我们战胜磨难,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和丰厚文化滋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能够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从而提升人民的文化自觉和民族自信心,推动中华民族日益走向辉煌。
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利于增强可持续发展力量
不同时代具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和社会矛盾,不断向前发展的社会需要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民本思想,是古人的智慧结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精髓作为人类的文明成果源于传统,却能推动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成为时代可持续发展的力量。例如:古代的四大发明延续至今,续写人类文明;“兼爱,非攻”的思想流传于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使中华传统文化精华,随着时代发展展现出新的面貌,用一种全新的表现方式重新绽放在现代社会中,更好地解决现实社会出现的新的矛盾和问题,推动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利于提升文化防御能力
在如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多元性并存,多种意识形态发生碰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能够更好地向民众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使中华传统文化迸发出强大感召力,将中华儿女紧紧地凝聚在一起。中国人民之所以能在党的领导下战胜疫情,就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勤劳善良、积极奉献、“舍小我,为大我”、敢于斗争和自我牺牲等优秀的文化传统得到了弘扬,有效提升了文化防御能力,很好地抵御西方极端自由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的侵蚀。
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路径
在坚持原则守住底线的基础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优秀传统文化源自于古代劳动人民对于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蕴含着民族文化气质和精髓。传统文化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因此推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应以服务现代社会为原则,立足于社会现实,有效解决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原则。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性系统性的思想体系,能够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营养补给,引领中国先进文化发展。不同文化是在相互交融和契合中不断向前发展的。因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要处理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应坚持文化自信,面向世界,汲取各国文化的营养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永葆生机和活力。对外来文化绝不可完全抵制或全盘吸收,而是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我国文化发展的实际需要,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立性和自信心,不断提高自身文明的自信、定力和耐力,面向世界,汲取各国优秀文明中的养分,不断实现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辩证继承和发展儒家思想文化,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儒家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主要思想核心是“仁”。在此基础上,许多名家从中提炼出众多优秀品德和为人处世方法。例如:中庸之道的处世之法;以和为贵的善良品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换位思考方法;“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治世之策等等。这些思想潜移默化地演变成了一些社会准则,致使其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精华和高深的人文价值,对我国广大民众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当代文化发展需求达成了一定的契合,对于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和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儒家思想为国家政治和伦理道德的规范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如《弟子规》包含的思想内容涉及到道德修养、教育启蒙,传承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孝道,鼓励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受众而亲人”[5],成为人们道德教育的典范,也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方向,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作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对孝道的阐述,也有“郭巨埋儿”以及“卧冰求鲤”等不顾生命和身体健康的愚孝方式,则是应该加以摈弃的。
将优秀传统文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融合,创新文化表达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通过学校教育、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6]教育是立国之本。优秀传统文化在国民教育中一直担当着主导地位,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同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设一些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将传统文化中的伦理、习惯、审美等价值观,融入到中国历史教材、中国哲学讲堂、中国传统手工艺作品、音乐作品、诗歌和书画作品中,使学生既能在日常学习中了解文化知识和做人的道理,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儒家文化传统,提高对中国音乐、绘画、书法作品的鉴赏能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创造性融入中国地理、古代历史以及公民道德教育中,运用灵活的教育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受益终身。同时注重将优秀传统文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相结合,比如,政府应加大对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春节、七夕等传统节日庆典的重视程度,创新庆典方式,强化对民风习俗的重视,推进传统文化教育更加日常化和世俗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此外,还要注重结合地方特色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开发各类文化创意产品,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充分利用各地的博物馆资源,创新学术研究,培养新型人才队伍,开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模式。利用各种有益人民的社会力量,加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让人们在实际参观的过程,感受到传统工艺的巨大魅力。例如,近几年兴起的一系列弘扬传统文化的跨界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国家宝藏》《中国诗词大会》《如果国宝会说话》等一系列优秀节目能够与当下年轻人的视听习惯和审美要求相契合,更好地引导青年人重视传统文化,防止过度娱乐化,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运用多种类型的文化创意表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总而言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应遵从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外部环境的客观要求,坚持原则立足实践,创意文化表达方式,将传统优秀儒家思想与现代思想相结合。以人民为主体,以人民为中心,以道德完善为人格理想,才能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有益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 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64.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47.
[3]宋小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路径[J].东岳论丛,2019,(2).
[4]孙雷.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N].人民日报,2021-02-18 .
[5]梁秀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学习与实践,2018,(9).
[6]吴增礼,马振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的理与路[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9).
作者简介
纪潞,中共武汉市委党校(武汉市行政学院)党史党建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党的建设。
责任编辑 赵延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