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泓熙
学术界对近代中西方“大分流”原因的探讨从未间断,经典研究范式如“冲击—回应”论、帝国停滞论、技术革命论等等,论者纷纭,莫衷一是。如果说过去的论著侧重于经济层面的中西比较研究,那么,新近美国学者欧阳泰(Tonio Andrade)《从丹药到枪炮——世界史上的中国军事格局》(中信出版社2019年版)更多地是从全球史的视野出发,尝试为中西分流的传统议题注入“军事革命”的新维度,在西方中心论与中国中心论间寻找平衡。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仍然是:为什么中国最早发明火药、广泛使用火器,却始终没有引发一场推动社会全面革新的军事革命?
本书论述的时间跨度自宋代中国的火药应用,至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军事溃败。围绕中西火器发展的比较展开,试图向读者说明中西分流与火炮军事史的关系。从中西分流的过程来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火器诞生和应用的前期,中西方火器技术相对独立地发展,中国在应用时间和技术上稍领先于西方;明朝时中西火器发展走上了不尽相同的道路。欧洲投入大量资本、人力研发巨炮技术获得成功。在早期的中西交流、冲突中,中国一度迅速学习模仿西方先进的火器技术并应用于战场,改变了明清鼎革的历史进程;后因清廷无强敌威胁,军事技术逐渐停滞不前。相比之下,强国林立的欧洲,则在火炮的帮助下迅速变革社会,进一步发展火器技术。双方对垒的鸦片战争所体现的差距是全方位的,战备荒废的清军在西方火炮前毫无招架之力。
纵观中西方三个阶段的军事发展差异,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早期,处于“积贫积弱”的宋代中国,不得不通过持续的军事革新,回应周边异族政权的冲击,取得中西军事史上短暂的领先。中期,西欧的城墙在厚度、原料以及工艺上更易被大炮轰开,直接推动了火炮技术的革新。后期,清王朝进一段相对和平的时期,武备荒废;而欧洲密集的战争环境刺激了火器的快速发展。这种结构性的巨大发展差异,最终促使中西方大分流出现,在鸦片战争后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作为新一代的西方中國问题专家,欧阳泰曾被称为“继史景迁、卜正民之后,最会说全球史故事”的人。本书内容通俗易懂,处处予人启发。首先,作者独辟蹊径,从军事史入手颠覆旧观念,反思西方中心论,力图展示东方世界鲜为人知的一面,可以帮助扩展学生的历史认知;其次,作者通过对长时段火器史的细致梳理,中西比较,纵横捭阖,揭示近代中西方大分流的军事机理,有助于引发我们对中国现代化转型问题的思考;最后,本书附有大量的历史图像与数据,实证地向读者展示具有立体感和现场感的军事历史,亦可以为中学历史教学提供不可多得的教学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