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耕耘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持有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在当前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冲击的背景下,突出历史学科对青少年家国情怀的培养,是一项紧迫而意义重大的工作。“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历史学科责无旁贷地肩负着承载民族精神、培育合格公民的义务,致力于给学生以人文精神的熏陶和人文素养的培养。”[1]
历史学科拥有十分丰富的家国情怀素材,可以作为命题的载体,相较于其它学科而言具有先天优势。为了适应国家和社会的育人要求,我们有必要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不断改进命题技巧,舍弃陈旧的题型和套路,减少生硬的灌输和宣传。2022年的深圳市一模历史选择题,积极构建融情入题、寓教于考的方式,在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命题策略上,主要有以下几种探索。
一、寻根问祖,探本求源,展现中华文明发展脉络
“对共有祖先的追述,是共同体历史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共同体塑造与强化成员认同感的重要维度。”[2]有一位历史教育界的前辈曾告诉我们:“不管题目难易程度如何,历史试卷的第一题都应该放中国古代早期历史的题目。”我对此的理解是,第一题是全卷的开篇,这一做法会使全卷结构更加完整,同时也更能反映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底蕴。世界历史上,只有中国拥有“五千年不断裂”的文明,不管国家、国土还是文字都从未中断,持续发展,一脉相承。只有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才能知道我们是谁和向何处去,才能增强我们之间的凝聚力。因此,寻根问祖,探寻中华文明的源头和传承,可以为家国情怀的信念系统找到精神的依托和力量。例题如下:
(2022深一模·1)下图为一组商王占卜的关于受年(收成)的甲骨文记录,这可以用来佐证商代
A.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均衡
B.财政收入主要来自田赋
C.统治具备一定地域基础
D.出现了古代最早的文字
【答案】C
汉字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绵延不绝的明证,它保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为中华文明的延续作出巨大贡献。甲骨文是目前已知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它的出土和识读,再现了3000多年前中国的高度文明。题干中的甲骨文记录,将东南西北四土置于为“商”占卜的卜辞之下,可能说明这些地域已被纳入商王的统治。本题从文字和国土两个方面,探寻中国古代早期国家的发展,强调民族共同的祖先记忆,以培养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
二、巧设关联,推己及人,升华认同感
心理学认为,“身份认同是对自己所归属群体的共同性和与其他群体的差异性的认知。”[3]所以,关联是产生认同和归属感的基础,人们总是倾向于与自己经历相似的人和事产生共情和认同的心理。只有试题情境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基层、贴近实际,与学生情感的连接点产生共鸣,推己及人,诱发“共情”心理,才能让他们的情感由爱家庭、爱家乡到爱国家不断升华,使群体建构和国家认同在潜移默化中成就。正是基于这一考虑,近年来,很多自主命题的省份都会在高考历史中,融入大量当地历史和人物的素材。因此,命题素材可以扩大范围,选取与学生密切相关的资料,用试题与学生对话,创设基于共情的试题情境。例题如下:
(2022深一模·2)《急就篇》成书于西汉后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识字启蒙书,内容涉及姓氏人名、服器百物、为官为政等。其中有:“宦学讽《诗》《孝经》《论》,《春秋》《尚书》律令文……抽擢推举白黑分,迹行上究为贵人。”这说明当时
A.察举制存在一定局限
B.独尊儒术导致了学在民间
C.教育注重为现实服务
D.统治者主张德治刑罚并重
【答案】C
儿童识字书是每个人幼年阶段都会接触到的物品,古今识字书在内容和启蒙方法上也是相似的。因此,就算从未读过《急就篇》,学生也能从生活经历中大致推测这本书的形式和内容。通过这一贴近生活的情境,本题也试图传达这样一些信息:两千多年前,中国就有了流传广泛的启蒙书;作为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学已经滲透到了童蒙阶段;《急就篇》是后世历代童蒙读物借鉴和学习对象。总之,在这一情境中,学生可以加深对中国古代文明成就的认可。
三、正面引导,典型示范,突出强调责任感
责任感建立在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基础上,责任感水平越强,就更能做对国家、民族有益的事。责任感意味着助人、分享和自我牺牲,摒弃自我中心和利己主义。作为一种情感,它的产生需要借助一定的情境和事件引导,而不是靠简单的告知和要求。因此,从历史中汲取智慧,用积极向上、鼓舞人心的情境,调动学生的自觉态度和能动性,是一种有效的命题手段。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应该让学生明白,责任感是利己与利他相互统一的,当我们无私奉献时,国家与社会也会回馈我们。例题如下:
(2022深一模·9)1950年,我国在对全国财政经济工作进行统一管理和领导的过程中,需要从地方调配粮食、物资等,这一措施给下级工作带来一定困难。针对此现象,陈云指出,如果因为全国财经管理分散而导致金融秩序混乱、物价飞涨,那才是大困难。他意在强调
A.发挥中央全局统筹的优势
B.要加快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C.为大规模工业化做好准备
D.用行政手段直接调控市场
【答案】A
要树立责任感,就要有奉献精神,胸怀全局,将个体融入整体,投身国家发展的浪潮中。只有当大家思想统一、行动一致,才能凝聚干事创业的合力。建国初,上海物价飞涨、物资短缺。陈云站在全局高度,提出“全国支援上海,上海支援全国”的方针,要求大家克服困难、调运物资。这场斗争在短时间内控制了上海的通货膨胀,也使全国的经济形势好转,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本题论述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考查了学生对奉献和责任的理解。6F9BC415-FFF6-44CD-81B0-8038F45A4E91
四、前后对比,增强自信,在变化中感悟成就
对情感价值观的教育应顺其自然、春风化雨,切忌生硬灌输和直接说教,“只有将其放置于一定的参照系中,才能准确分析和正确判断其中的优劣或曲直。”[4]中國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巨大成就,无可辩驳地证明了中国道路的优越性。运用前后或今昔的比较,学生可以了解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比较得出的结论,增强了观点的说服力,也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当然,这种对比并不是简单的类比,而是在发展轨迹中去寻找经验和智慧,增强我们奋斗进取的信心和力量。例题如下:
(2022深一模·10)据统计,1984年同1978年相比,政府将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了50%,并大幅度降低了农业机械、化肥、农药等工业品的出厂价格和销售价格,农民经济利益显著增长。这主要得益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
B.国家财政政策对农业的支持
C.乡镇企业在农村迅速发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答案】B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采用提高农产品价格的方式,快速推动农民收入增加,且未造成城市食品价格大幅度增长。其原因就是中国采取了食品价格补贴的政策,这一政策在当时保证了改革的平稳推行。此外,国家还对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进行补贴,促进了农业增产。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该变化原因的分析,引导学生体会中国农业改革的成就。
五、联系热点,关怀世界,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家国情怀强调对全人类的人文关怀,“在中国已经和世界密切联系成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的时代,具有强烈的世界意识和国际视野,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应该是家国情怀的应有之意。”[5]如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已经无法掌控时代变化,取而代之的是多种国家力量的兴起,全球治理体系正被深刻重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就是中国为全球治理难题贡献的中国方案。因此,历史试题有必要引导学生了解世界历史热点和全球治理体系的演进,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必要性。例题如下:
(2022深一模·16)20世纪70年代末,联邦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占欧共体九国的三分之一,美国要求联邦德国实行膨胀性的政策,充当西方经济走出“滞胀”的引擎。后者抵制并批评说,如果按照华盛顿的要求办,将导致世界范围的通货膨胀。这表明
A.区域集团化改变了世界格局
B.国家资本主义弊端日益显露
C.力量对比变化影响国际关系
D.“滞胀”催生了多极化趋势
【答案】C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经济普遍出现衰退,美国要求经济状况相对较好的联邦德国实行膨胀性政策,实质是帮助美国复苏。联邦德国出于自身利益,批评并抵制了这一“经济霸权”行径。这反映出当时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联邦德国对美国的依赖大为减弱。从中学生也可以知道,多极化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更能体现公平与正义,更加符合国际社会的普遍愿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正是着眼于在未来的多极化世界中,构建互利共赢、和谐共处的新格局。因此,本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社会的必由之路。
什么样的试题才是好的试题?我认为好的试题应该像个筛子,发挥甄别选拔的功能;还要像支温度计,指导学生诊断和改进;又要像个天平,保证试题的公平性;更重要的是它应该像面旗帜,用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学生思想前进的方向。更好的教育需要更好的试题,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今天,历史试题应该注意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育人作用。
【注释】
[1] 教育部考试中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历史学科考试改革》,《中国考试》2017年第7期,第32页。
[2] 赵琼:《国家认同建构中的历史记忆问题——以对共有祖先的追述为视角》,《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第86页。
[3] 张淑华、李海莹、刘芳:《身份认同研究综述》,《心理研究》2012年第1期,第22页。
[4] 刘同舫:《在比较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年第4期,第57页。
[5] 徐蓝、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61页。6F9BC415-FFF6-44CD-81B0-8038F45A4E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