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2022-06-29 06:40:51凌爱玉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2年11期
关键词:数是列式画图

凌爱玉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二单元第23页例4及相关练习。

二、教学分析

1. 教材分析:教学时,可将插图和文字信息一起呈现,借助图帮助学生理解用文字呈现的数学信息,并调动相关的知识基础,为后面教学做好准备。在明确已知条件和所要求的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采用画图的策略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并依据数量关系列式解答,最后还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解答的过程与结果进行反思和检验。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分析数量关系是这节课教学中应该关注的一个重点。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每个数量的具体含义,指导学生在交流互动中用画图的方法直观地表示。例4主要教授用加、减法计算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

2. 学生分析:学生在学会了笔算加、减法(进位、退位)的基础上学习例4。从计算题过渡到解决问题。在学生已经学习过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我们要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读懂题目,理解题意,找出已知条件,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以及回答问题的完整性有待加强。

3. 设计理念: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让学生学会理解题意,找出与问题相关的条件,让学生通过画直观图的方法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教材创设了“二年级卫生评比”的情境,并以文字呈现了用加、减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同时情境图中的小旗既渗透扇形统计图的知识,又为学生画图分析问题进行了启发。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思想,教材呈现了用画图的策略分析问题、理解数量关系、找到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学会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尝试采用画图的策略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

学会用加减法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

五、教学难点

采用画图的策略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直尺、铅笔。

七、教学过程

(一)操作感悟,初建模型

1. 猜数游戏。

教师左手出示4个黄色的圆,右手拿着绿色的圆,绿色的圆比黄色的圆多2个,绿色的圆有几个?提问学生是怎样想的?再猜,绿色的圆比黄色的圆少1个,绿色的圆有几个?

2. 拍手游戏。

(1)老师拍3下,同学们比老师多拍2下,同学们拍几下?

(2)老师拍4下,同学们比老师少拍2下,同学们拍几下?

3. 画一画。

第一行画4个圆,第二行画三角形,它比圆多2个。第二行画几个三角形?

引导学生先画和圆一一对应的同样多的部分,画4个,再画比圆多的2个三角形。画完后说说是怎样画的。

【设计意图】新课的导入安排为猜数游戏、拍手游戏,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游戏中渗透了“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通过画一画,让学生初步了解画图的方法,为新授课的画图打好基础。

(二)探究新知,建构模型

1. 出示主题图:学校进行班级卫生评比,二年级学生正在评比栏前观看评比结果。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二班比一班多得3面,二班得了多少面?

【设计意图】主题图能结合学生的校园生活设计,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让学生学会爱护环境、人人讲卫生,在心中树立环境卫生,从我做起的思想观念。

图1

(1)你知道了什么?谁多谁少?(让学生根据题目说出已知信息和要求的问题)

(2)怎样解答?

引导学生画图理解题意。

【设计意图】画图1是让学生明白,画二班的红旗时,先画与一班同样的12面小旗,并且是画与一班一一对应的12面,再画比一班多得3面。在画图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二班的红旗总数是15面,求比12多3的数是15,用加法计算。

引導学生把上图改成下图。

图2

二班的红旗面数分成哪两部分?(与一班同样多的12面和比一班多的3面)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画图1理解题意,并指导学生用一个同样长的长方形来代替与一班同样多的12面,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二班的红旗数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学生很清楚地明白求二班的总数就是求比12多3的数是多少?

求二班的红旗面数就是求比12多3的数是多少?怎样列式计算?12+3=15(面)算式中的12、3、15分别表示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画图的方法表示、分析数量关系,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每个数量的具体含义,指导学生在交流互动中用画图的方法直观地表示出来。

(3)解答正确吗?

师:请同学们检验一下解答是不是正确。(用15减12等于3,二班确实比一班多得了3面)

全班口答:二班得了15面红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养成检验的好习惯,并让学生学会把结果看作已知条件进行检验,看看检验结果是否与题目的意思一致。

(4)小结: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让学生掌握这种题型的计算方法。

2. 出示第(2)题: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三班的小红旗比一班少4面,三班得了多少面?

(1)读题,知道了什么?谁多谁少?(自主收集信息,明确要求问题)

(2)怎样解答?

让学生仿照第(1)题的方法画一画,从图中明确数量关系,正确解答的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探究,提高迁移类推能力。教师只是要关注学生迁移、类推的过程,关注学生能否正确地画图表示出变化后的数量关系,关注学生能否根据变化后的图示确定列式解答的方法。

求三班得了多少面小红旗,就是求比12少4的数是多少。怎样列式?12-4=8(面)算式中的12、4、8分别表示什么?

(3)解答正确吗?

请同学们检验一下解答是不是正确。(用12减8等于4,三班确实比一班少得了4面)

全班口答:三班得了8面红旗。

3. 总结:今天我们学会用加、减法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三)实践应用

1. P24做一做。鸭蛋有25个,鸡蛋比鸭蛋多8个,鹅蛋比鸭蛋少12个。鸡蛋有多少个?鹅蛋呢?

画图、解答、检验。

2. P25练习四第1题。

3. P25练习四第2题。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都是把插图和文字信息一起呈现,借助插图帮助学生理解用文字呈现的数学信息。在解决问题时,让学生学会先画图理解题意,再列式解答。画图的方法是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最常用的基本策略,也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策略的运用不能停留在“教师画、学生看”的水平,而应提升到“学生画、学生用”的程度。教师要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画图表示数量关系的训练,养成习惯,形成技能。

(四)检测练习

画一画:

1. 画○,○比☆少4个。

☆☆☆☆☆☆☆☆☆

列式计算:

2. 画△,△比○多3个。

○○○○

列式计算:

3.

4.

【设计意图】检测练习的设计从简单到难,由浅到深地过渡,让学生一步步掌握知识,培养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堂总结

在今天的数学课上,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六)板书设计

12+3=15(面) 口答:二班得了15面。

12-4=8(面) 口答:三班得了8面。

八、教學反思

(一)游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为新课的学习做铺垫,在教学导入的设计中,引入了猜数、拍手掌、画图等游戏。学生对游戏兴趣很浓,参与积极性很高,游戏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二)分析理解题意,耐心引导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教学例题时,教师在教学中能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课堂上学生能说出解题的思路。但有个别学生对求比一个数少几的理解感到困惑。如:一班卫生评比得12面旗,三班比一班少4面小红旗,三班得多少面旗?文字抽象枯燥,不好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画图的策略,并做示范。

大部分学生能理解题意,正确解答,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对这个学习难点理解不透彻,搞不清楚相同的一部分与多出的一部分之间的关联。我们可以找学生身边熟悉的问题,再一次引导学生对此问题的学习,加深理解。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及理解能力。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分析数量关系间存在的唯一的运算关系,以找到“解题方法”为目标。需要学生通过个人或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索和实践来解决,具有新颖性和挑战性。“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数学教学高于生活。”数学教学需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猜你喜欢
数是列式画图
确定中间圆圈里的数是关键
怎样画图
画图比多少
画图理解“同样多”
画图理解“多多少”
确定中间圆圈里的数是关键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教师·下(2017年10期)2017-12-10 12:35:13
每筐多装多少
让课堂焕发创造活力
二年级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自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