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PTED理论的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被害恐惧感探究
——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

2022-06-29 07:33王梦瑶杨芳绒丁芹勤张艺鸽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私密性恐惧感校园环境

王梦瑶,杨芳绒,丁芹勤,张艺鸽

(河南农业大学 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郑州 450000)

“被害恐惧感”又被称为“犯罪恐惧感”“社会公众安全感”“犯罪情感反应”“安全感”等,由于被害恐惧感是公众对社会治安评价的心理反应,其程度逐渐成为评价一个地区安全状况的标准之一。教育事业相关规划与政策的颁布实施,推动各类大学校园、大学城改建、扩建、新建。高校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良好趋势,另一方面给校园安全环境带来一些问题和思考。在社会化的发展趋势下,高校同时也服务于社会,校园空间的开放性逐渐增强,校园内存在着微型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活动,但也引发出管理不到位、秩序被破坏、学生安全感缺失等问题。营造有活力、凝聚力的高校校园空间,给在校人员提供安全舒适的学习、工作与生活环境,就需要消除空间环境中潜在的界定诱因,减弱被害恐惧感,通过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的思想与应用也应该融入到高校的规划建设中来。

1 研究基础

1.1 相关理论研究

被害恐惧感是指个人对可能遭受被害所产生的惧怕和担忧的心理状态[1],是一种人的心理感知和对被害可能程度的主观评价。环境学角度的犯罪被害恐惧感起源于1961年JACOBS在其著作《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提出的当人们减少与邻居接触时,环境中“自然防护”的缺失促使了犯罪的发生,也就是“街道眼理论”[2]。1971年JEFFERY正式提出“通过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理论”(Crime Prevention Through Environmental Design,简称CPTED),认为环境设计可以消除引发犯罪的因素,从而减弱犯罪带来的恐惧感[3]。随后学者提出了“环境失序论”和“破窗理论”,侧重于对犯罪恐惧感的研究,都认为破败的环境会引起人们的恐惧感。“可防卫空间理论”“机会理论”“日常行为理论”等丰富了CPTED理论体系的发展,形成了预防犯罪措施的六大特征,即:①领域感,指空间或事物所表现出的所有权归属,是CPTED的核心要素;②监控,自然监控和物理监控,当空间中发生异常行为时能够及时被发现;③通道控制,出入口及路径管控,增加实施犯罪的风险和难度;④景象与维护,破败的环境易引发被害恐惧感,而优美的环境会吸引人们停留与聚集,有利于犯罪预防;⑤活动支持,人为地增加场地的设施服务;⑥目标强化,对特点目标加强其保护措施[4]。国外基于CPTED理论的实践研究表明,通过环境设计可以减弱居民的被害恐惧感,降低犯罪率,但目前国内针对环境设计角度减弱被害恐惧感的相关研究较少,大部分研究是对国外CPTED相关理论的翻译介绍与认知理解。

1.2 被害恐惧感的影响因素

一些学者从宏观上探讨不同地区分布及空间类型引发被害恐惧感的程度,发现城市中心区易引发盗窃犯罪被害恐惧感[5],高中女生群体易对暗巷、建筑死角、公交车等环境产生犯罪被害恐惧感,因为这些场所易发生性侵犯罪案件。宏观角度的研究虽没有直接指出影响因素,但发现了影响被害恐惧感产生的高发区域,之后学者开始对空间环境与犯罪被害恐惧感的关系展开研究,从微观层面上分析具体某个空间环境中的影响要素。Clason Point社区通过设置围墙、划分住宅组团以及重新规划社区的集中公共空间的方式进行改造,一年后居民的被害恐惧感明显下降,整体社区犯罪率下降54%[6];DORAN等发现伦敦国王十字街道的危险性、狭窄性以及隐蔽性是诱发被害恐惧感产生的最主要因素[7]。国内从微观层面以被害恐惧感为主体的相关研究较为欠缺,仅对城镇的景观环境意象与住区建筑外环境进行了分析。周详认为空间可见度、空间被监控度能够直接影响被害恐惧感,而领域、通道对其产生间接影响[8];王嘉仪、王科奇等认为空间盲区、景观绿化、照明效果以及基础设施等是影响住区居民被害恐惧感的主要因素[9-10]。

1.3 校园环境安全的相关研究

西方校园安全研究的发展较为成熟,较多学者对校园空间环境要素中引发被害恐惧感进行了研究。FERNANDEZ、WAYNICK研究均发现照明不足、可视性不强、校园内没有形成“自然监控”的场所与犯罪发生有一定的关系,这种环境下会引发师生的被害恐惧感[11-12]。近些年国内学者对校园的研究逐渐增多,从整体设计原则着手,探讨大学校园选址与规模、空间形态、景观营造、健康服务等,但针对校园环境安全设计,尤其是基于校园使用者的被害恐惧感研究比较少。孙道萃主要从照明设施、电子监控、校园巡逻以及校园卡管理等方面建立多环境监控来预防校园被害[13],而黄宇涛从CPTED理论的6个方面简单探讨大学校园空间环境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建议[14]。

国内学者关于校园安全的研究,多是对国外理论的定性分析,缺乏环境学角度的被害恐惧感理论与校园环境设计的结合。本文从校园使用者的被害恐惧感角度出发,采用统计学的相关性分析与回归性分析方法,结合实例对校园环境安全进行评价设计,找出校园环境中影响被害恐惧感的因素并提出合理的提升建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地概况

本文选取河南农业大学文化路校区作为研究对象,该研究区域位于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与农业路交叉口西南区(图1),占地约为2.5 km2,4个出入口,共有40栋建筑,包含7栋宿舍楼。校园紧邻文化路,南面毗邻郑州大学北校区,且与郑州轻工业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交流密切,北邻农业路高架桥,交通位置便利。河南农业大学文化路校区与周围各类城市空间的结合方式多样,联系较为频繁,校内存在影响师生被害恐惧感的环境因素,因此适合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2.2 调研因子

本文分析对象为高校校园和其主要使用者学生,其中个体因素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因此物理因素对个人被害恐惧感的影响尤为重要,即重点调研校园环境与校内使用者的关系。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结合CPTED理论六大特征与校园实地调研,选取大学校园中可能会影响使用者被害恐惧感的环境因素,包括监控系统的完善性、治安巡逻满意度、道路转角视线的可达度、空间的可见度(建筑是否密集遮挡空间)、师生同学的熟知度、路灯数量与照明效果、环境视觉死角的数量、空间边界的明确性、空间的私密性、空间所属关系、空间尺度的适宜性、植物配置的合理性、车辆占用公共空间的情况、校园出入口数量与位置、节点控制能力、道路布局的合理性、指示标识数量与可识别性、环境卫生满意度、公共设施的维护、路面与植被养护管理情况、不文明符号情况、活动设施数量与分布、商业数量与分布(校园超市、水果店等)、积极的活动氛围、安全宣传栏、出入控制管理程度、防盗装置的满意度等27个因素。被调查者基于自身感受对因素进行评价,采取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验证。

2.3 问卷设计与分析方法

本次调查使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制定了“大学校园环境引起被害恐惧感的因素评价”问卷表。将27个环境因子问题的选项均设置为“同意(5分)”“较为同意(4分)”“一般(3分)”“较不同意(2分)”“不同意(1分)”,被调查者按照自身感受选择符合自己的程度,比如“监控设备不完善,数量少”,来表示问题与实际环境情况,分值越大证明越为符合,越能引起被害恐惧感。首先对数据进行信度、效度的检验,只有当问卷调查的数据同时具有可信度与能效性才能进行接下来的一系列分析;然后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EFA)将可能影响的因素进行旋转整合为几个维度,再通过相关性分析验证这些环境因素是否与被害恐惧感有关;最后进行回归分析确定因素对被害恐惧感影响程度,将其归结于CPTED设计策略,以此更有针对性地提出大学校园环境提升建议。

3 结果与分析

3.1 调查样本分析

利用网络问卷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共收回有效问卷数量为224份,男女数量分别为94(42%)和130(58%),本科生与研究生数量分别为127(57%)和97(43%),因为在校学生是大学校园空间的使用主体,故本文主要研究学生角度的校园环境安全评价,调查对象在性别、年龄上相对较为平衡。其中对于“您认为校园整体环境安全情况如何?”,仅17.41%的学生认为校园“差,会引起被害恐惧感”,或“稍差,偶尔会引起被害恐惧感”;而认为校园环境“好,完全没有被害恐惧感”,或“较好,几乎没有被害恐惧感”占46.43%,评价为“一般”超过了三成(图2),总体上说明学生对农大校园环境安全评价较高,但也存在一些引起被害恐惧感的因素。

3.2 信度与效度分析

Cronbach 信度分析是目前最常用的检验信度的方法,本调研因素总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64,信度非常好。一般来说,α系数高于0.8,说明信度高,介于0.7~0.8之间,说明信度较好,如果此值小于0.6,说明信度不佳,需要重新调研。对数据进行KMO和Bartlett检验显示,KMO值为0.953,此值高于0.8,则说明效度好,同时数据也通过了Bartlett检验,即对应p值小于0.05。检验结果显著,说明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与能效性,可以继续进行因子分析。

3.3 因子分析

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因素提取,一共提取出6个特征根值大于1的因子(一般特征根大于1为默认值),此6个因子旋转后的方差解释率分别是18.883%,17.312%,12.520%,12.108%,9.316%,7.812%,旋转后累积方差解释率为77.951%,说明提取出来的因子具有良好的代表性。通过采用最大方差法做因子载荷旋转,使得主要成分向变量指标中映射,为了更直观、更清楚地对应因子(即主成分)与研究项的关系,采用社会科学领域认为的绝对值在0.6以下的可以忽略不计,故用空白代替,得到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如表1所示,因子载荷系数绝对值大于0.7,说明该项和因子有较强的对应关系。由表1分析结果,可将旋转得到的6个因子根据其包含的环境因素,分别归结于CPTED理论的六大特征中的监控(自然监控和物理监控)、领域感、通道控制、景象与维护、活动支持以及目标加固。

表1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如表2所示,6个因子分别对应的AVE平方根值最小为0.822,大于因子间相关系数的最大值0.666,意味着研究数据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而且通过相关系数来看,领域感和监控,领域感和景象与维护,领域感和目标加固,监控和景象与维护,监控和目标加固,通道控制和目标加固呈现强相关,其余两两之间也存在中等相关。这说明CPTED六大特征之间不是独立的,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比如空间中使用者的领域感越强,越有可能对景象维护以及对出入的陌生人进行监控,这样使用者在空间中停留的概率就越大,其活动就越有可能得到支持,从而减弱了被害恐惧感,有助于犯罪预防。

表2 区分效度:Pearson相关与AVE平方根值

3.4 相关性分析

采用SPSS相关性分析表现变量间的相关程度,则被害恐惧感为因变量,27个环境因素为连续变量。27个连续变量的p值均小于0.05(一般以p<0.05为显著,p<0.01为非常显著),相关系数也均为正值,因此都与被害恐惧感呈显著正相关。通常情况下判断变量的相关程度,认为相关系数大于0.6为强相关,0.4~0.6之间是中等相关,0.2~0.4是弱相关,0.2以下可认为极弱相关或无相关[15]。27个变量中空间的私密性、空间所属关系、空间尺度的适宜性、车辆占用公共空间情况、监控系统的完善性、路灯数量与照明效果等相关系数分别为0.657,0.669,0.661,0.613,0.699,0.607,表明其与被害恐惧感呈中等相关程度,而道路布局的合理性、积极的活动氛围、防盗网等装置满意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73,0.358,0.341,相关程度较低但均存在相关关系,因此可以通过回归分析检验因子与被害恐惧感之间的影响程度。

3.5 回归分析

逐步回归是一种线性回归模型自变量选择方法,经过若干步直到不能再引入新变量为止,以保证最后所得到的解释变量集是最优、最简单的。这个过程是从27个环境因素自变量中找出对被害恐惧感(因变量)影响最显著的,由此达到研究目的。表3是对27个环境因素进行逐步分析最后得到的最优结果,①最终余下空间的私密性、空间所属关系和监控系统的完善性3项在模型中,R2值为0.235,意味着这3项可以解释被害恐惧感的23.5%变化原因;②模型通过F检验(F=22.541,p=0.000<0.05),说明模型有效;③针对模型的多重共线性进行检验发现,模型中VIF值全部小于5,意味着不存在共线性问题;④此模型公式为:被害恐惧感=0.798+0.305×空间的私密性+0.175×空间所属关系+0.138×监控系统的完善性。

表3 27项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通过回归分析,可以得出假设的27个环境因素经过检验均与被害恐惧感有相关关系,其中空间的私密性、空间所属关系、监控系统的完善性这3个方面对其影响较强,故可以通过领域强化、监控强化等CPTED设计手段来减弱被害恐惧感。

4 校园现存问题与建议

4.1 现存问题

4.1.1 空间私密性不足

根据问卷数据来看,有41.94%认为私密性不足,个人活动空间会受到干扰,其中也包括了不少对校园整体环境评价为较好的。通过现场调研,发现校园里多数半私密空间会受到过路行人、非机动车辆等的干扰,比如牧医广场西侧的私密空间,由于支路较多会引导行人通过,并且地面铺装生硬,缺乏空间的过渡,难以形成个人领域感。有被调查者指出夏天校园操场“热闹非凡”,操场被过多的校外人员使用,存在随身小音响声音外放的现象,干扰甚至占领了学生的空间,导致领域感缺失。

4.1.2 空间所属关系不明确

校园里存在汽车、电动车、共享单车等停放占用公共空间的现象;个别教学楼前的广场面积过大,所属关系不明确;由于校区建成时间较早,建筑标识不明显难以辨别,所有权归属不明确等,这些现象都会导致学生的空间领域感降低。

4.1.3 监控系统不完善,保安巡逻力度不足

校园出入口监控数量较多,但是道路转角、活动空间以及停车棚等地方监控数量少,存在监控盲区。调研过程中询问关于校园安保工作的情况,受访者认为白天保安值班较多,夜间偶有巡逻,并表示夜间校园照明效果不佳,小道旁的垃圾桶偶尔会听到异动,令人感到害怕。

4.2 优化建议

通过对大学校园整体空间环境评价与各项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可以针对现存问题结合CPTED理论对环境进行优化设计,以此达到减弱被害恐惧感的目的。以下主要有基于CPTED领域强化和监控强化两方面的优化建议。

4.2.1 优化空间布局,增强空间领域感

高校校园一般没有绝对的私密性空间,作为半私密性空间,应优化道路布局,避免私密空间的个人活动受到打扰。在空间设计上,通过园林要素对空间进行分割,平衡好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之间的过渡,可以增添趣味园林小品以及观赏性高的植物,软化生硬的建筑线条,使空间更加亲和;在植物配置上,根据私密控制的程度对空间进行合理的围合,如植物高度在1.2 m左右时,人大部分身体会被遮蔽,给人一定的安全感,当植物高度达1.5 m会遮挡人头部以下,空间会产生一定的私密性[16];要保证视线的通透性,对植物定期修剪,减少环境中的视觉死角,增强空间领域感的同时也会形成自然监视,可以有效减弱被害恐惧感。现存问题与提升建议如图3所示。

4.2.2 完善监控系统,强化校园安保

在高校校园管理中,应该将电子监控设施在各个空间中合理配置,做好定期检修工作,避免监控漏洞和监控盲区,尤其是较为隐蔽的空间区域,应加强校园出入口的监控以及车辆出入的登记;在活动空间、电动车停车棚、隐蔽空间等增加监控摄像头的数量,消除空间盲区,并且对监控探头定期维护更新;学校安保人员应对校园重要节点的监控视频留心监视,及时发现问题;应该加强管理,在校园定时定点巡视,尤其要增加夜间巡视,对可疑人员及车辆检测登记,并及时通知上报。强化校园的安全防卫系统,可以大大提升使用者的安全感。

5 结束语

通过对河南农业大学文化路校区校园环境的评价分析,发现影响被害恐惧感的环境因素主要有空间的私密性、空间所属关系与监控系统的完善性3个方面,并应用CPTED理论从领域强化和监控强化角度提出设计策略。但由于人力和时间限制,本研究仍有不足,后续研究中需对特定地点的空间特征进行细化以及拓展数据样本类型。因此从空间环境角度入手,基于CPTED理论的校园环境规划设计来减弱被害恐惧感,可以为校园安全管理提供新思路。本文从学生视角下的校园环境安全评价,探寻减弱被害恐惧感的策略与思路,以期可以为校园规划和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猜你喜欢
私密性恐惧感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卫生大比拼
犯罪恐惧感对居民健康的影响
环境设计中校园发展研究
迎接新学期
学会与恐惧感共舞
办公展示两不误的书桌
学校教育空间的公共性与私密性
学生经常性迟到的问题研究
探析公共空间的私密性
校园环境与人文建设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