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恐惧感对居民健康的影响

2021-11-29 01:15春,俞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恐惧感个体犯罪

夏 春,俞 瑶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3;江苏警官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1)

2021年2月发生在长沙的“跳车事件”备受舆论关注,年轻女子因为担心受到侵害,从行驶的货车上跳窗身亡,警方调查显示涉事司机并没有实施犯罪行为,导致这场悲剧的重要原因是人们对犯罪的恐惧[1]。犯罪恐惧感(Fear of crime)作为在特定群体(青年女性、老人等)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尚未受到国内学者的高度重视[2]。实际上,犯罪恐惧感不仅导致个体做出过度防御反应[3],也会对居民健康带来不良影响[4]。本研究重点关注犯罪恐惧感与居民身体和心理之间的联系,同时探索其潜在机制,为减轻犯罪恐惧感的负面效应提供依据。

一、什么是犯罪恐惧感

虽然犯罪恐惧感研究已经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但学者们对什么是犯罪恐惧感却没有达成一致意见[5]。整体来说,研究者对犯罪恐惧感的界定可分为情绪取向和综合取向两类。

(一)情绪取向的犯罪恐惧感定义

在早期研究中,大部分学者从情绪视角来界定犯罪恐惧感,认为人们对犯罪的恐惧感就是一种情绪反应,与恐高、社交恐惧、密闭空间恐惧等没有本质区别,只不过恐惧对象是犯罪威胁而已。例如,著名犯罪学家Garofalo将犯罪恐惧感界定为“一种以危险和焦虑感受为特征的情绪反应”,这种情绪反应源于人们对人身伤害的担忧[6]。与之类似,Ferraro等将犯罪恐惧感界定为“由犯罪或代表犯罪的社会符号导致的负面情绪反应”[7]。我国学者彭玉伟也认为犯罪恐惧感是“人在面临犯罪威胁时基于对自身被害认识所产生的不安或痛苦的情绪反应”[8]。

(二)综合取向的犯罪恐惧感定义

虽然大部分学者都同意情绪是犯罪恐惧感的核心成分,但不少学者提出应该以更全面的视野来界定犯罪恐惧感。例如,Jackson提出犯罪恐惧感是个体认知、情绪、行为和社会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包含对特定事件的担忧、主观的风险知觉和对社会环境与物理环境的评估与解释[9]。Chataway等提出犯罪恐惧感是一种社会—心理过程,是“对与犯罪、社区紊乱和社会失序线索的情绪、行为和认知反应”[10]。不同取向的犯罪恐惧感定义直接决定着其测量方式,而测量方式又影响着犯罪恐惧感与其他变量的联系。

二、犯罪恐惧感对居民身体健康的影响

短期来看,犯罪恐惧感会导致居民出现心跳加快、颤抖、出汗、呼吸短促等生理反应;长期来看,长期受到犯罪恐惧感影响的居民更高概率患心脏病、溃疡等疾病[11];此外,犯罪恐惧感还会损害个体免疫系统,使个体更容易受到疾病的威胁[12]。

(一)犯罪恐惧感与综合健康指标

死亡风险是公共健康领域的重要指标[13],多项研究显示,犯罪恐惧感与居民的死亡率有显著联系。例如,有研究者以美国的综合社会调查(General Social Survey)为数据来源,发现男性居民的犯罪恐惧感与其死亡率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受到犯罪恐惧感影响的男性死亡率要高8%;受到犯罪恐惧感侵扰的女性,其死亡率也相对较高,但未达到显著性水平[14]。在另一项大规模调查研究中,Olofsson等基于9360名瑞典老人的数据,发现体验到较高水平犯罪恐惧感的老人,不仅身体健康状况更为糟糕,也有更高的自杀意愿[15]。

居民的生理机能(physical functioning)状况是衡量其健康水平的关键指标,多项研究显示,犯罪恐惧感与居民的生理机能有密切的联系。例如,在一项为期8年的追踪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对那些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老人,如果体验到较高犯罪恐惧,8年后出现行动失能的概率更高[16]。在另一项大规模追踪研究中,Sun等对18043名居民进行了为期10年的考察,发现居民对犯罪的恐惧对其身体机能有长远的负向影响,犯罪恐惧感较高的居民有更高概率出现体能衰退[17]。

居民的自评身体健康也是综合性健康指标,与其实际健康水平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早在2001年,Chandola就使用英国犯罪调查(British Crime Survey)的数据(N=16090),发现控制人口学信息、社会经济地位和健康行为之后,英国人的犯罪恐惧感对其自评健康水平仍有显著的负向效应[18]。另一项以美国居民为对象的概率抽样调查数据中,研究者发现与犯罪恐惧感较低的居民相比,犯罪恐惧感较高的居民其自评身体健康水平更低[19]。

(二)犯罪恐惧感与肥胖

对绝大部分居民而言,犯罪恐惧都是很强的压力来源,而心理学研究显示,许多个体在面对压力时会出现暴饮暴食行为[20];同时犯罪恐惧感会导致个体减少户外锻炼[21],因此,长期处于犯罪恐惧中的居民,更有可能出现肥胖问题[22]。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者借助工具变量(instrumental variables),发现居民的犯罪恐惧感越强,越有可能出现肥胖问题[23]。与之类似,Lee等使用全美国的样本,发现犯罪率与居民的肥胖指标(腰围和BMI指数)有较为密切的相关,并且这种联系是以感知犯罪风险为部分中介作用,即犯罪恐惧感会增加居民的肥胖风险[24]。

(三)犯罪恐惧感与睡眠质量

睡眠质量是个体身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与许多生理数据有非常密切的联系[25]。犯罪恐惧感使个体体验到较高水平的紧张感,有些时候还会过于警觉,这些都有可能使个体产生睡眠问题。Braakmann以墨西哥居民为研究对象,发现居民对犯罪的恐惧对其睡眠质量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女性尤为严重[26]。在另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对美国威斯康星州的居民进行了概率抽样调查,发现体验到较高水平犯罪恐惧的居民,有更低的自评睡眠质量,同时也有更高概率被医生诊断为睡眠障碍[27]。

三、犯罪恐惧感对居民心理健康的影响

健康不仅指身体上没有疾病,也指精神上较为饱满的状态以及生活中的良好适应力[28],因此本研究也梳理犯罪恐惧感对居民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犯罪恐惧感与综合心理健康指标

不少发现犯罪恐惧感会导致个体产生更多心理问题。例如,Pearson等基于新西兰全国居民的抽样数据,在控制社区犯罪率的情况下,发现犯罪恐惧感较高的居民,更有可能产生心理健康风险,而社区犯罪率对心理健康没有显著影响[29],Stafford在英国也发现类似结果[30]。Whitley等通过质化方法(参与式观察、焦点团队访谈等),发现体验到较高犯罪恐惧感的居民,其心理健康状况越差[31]。

(二)犯罪恐惧感与孤独感

由于担心自己或家人成为犯罪的受害者,犯罪恐惧感较高的居民会减少非必要的外出,尽力避免与社区中的陌生人交流,同时也会降低对周围人的信任,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使得个体更有可能体验到较高的孤独感。例如,Lee等对新加坡的1266名老龄居民进行调查,发现犯罪恐惧感对居民的孤独感有显著的影响——犯罪恐惧感越高的居民,有更高的孤独感[32]。

(三)犯罪恐惧感与焦虑和抑郁

焦虑和抑郁也是心理健康的关键指标。犯罪威胁是一种严重的压力来源,因而体验到较高犯罪恐惧感的个体,更有可能体验到较高水平的焦虑和抑郁。Grinshteyn等使用芝加哥社区调查的数据,考察犯罪恐惧感对个体焦虑的影响,并使用工具变量法来控制模型的内生性,结果显示,犯罪恐惧感越高的个体,其体验到的焦虑水平也更高[33]。Kruger发现犯罪恐惧感较高的居民有更高的抑郁水平[34]。

四、犯罪恐惧感影响健康的机制

目前国外学界提出了多种假说来解释犯罪恐惧感与身心健康之间的联系,主要包括回避假说、锻炼假说和健康行为假设。

(一)回避假说

持回避假说的学者认为犯罪恐惧感使得居民变得自我封闭,对他人的信任水平下降,与亲人、朋友的交流联系变少,不太乐意参加社会活动;而社会交流身体和心理健康的保护性因素,居民的回避和自我疏离会导致其健康状况受损[35]。例如,Kruger等对美国居民进行电话抽样调查,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GIS)数据分析社区环境因素对个体健康的影响,结果发现居民的犯罪恐惧感对其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这种影响部分是通过居民减少社会互动和交流来实现的[36]。有学者对我国昆明市的老人进行调查,发现他们的犯罪恐惧感对其身体和心理健康有显著的消极影响,并且该效应是以回避行为作为中介因素[37]。

(二)锻炼假说

持锻炼假说的学者指出,如果居民体验到较高水平的犯罪恐惧感,会减少户外锻炼活动频率;而锻炼对居民的身心健康均有积极价值。换句话说,犯罪恐惧感导致居民锻炼频率降低,缺乏锻炼使得居民健康状况变差。Foster等对澳大利亚居民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在控制社区环境变量之后,犯罪恐惧感会导致居民减少外出步行锻炼行频率[38]。在另一项研究中,Ravenscroft等使用焦点团队访谈,发现犯罪恐惧感会显著降低人们的户外活动意愿[39]。除了专门的体育锻炼,犯罪恐惧感会减少个体绿色出行(步行、骑自行车等),这客观上也减少了居民体育锻炼的频率[40]。

(三)健康行为假说

持健康行为假说的研究者认为,犯罪活动对个体而言是一种严重的威胁,会给个体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而有些个体会使用不利于健康的活动来短期缓解这种压力,长远看这些活动会削弱他们的身心健康。例如,Jackson等发现生活在压力环境中的美国人有更多的不健康行为(酗酒、吸烟、暴饮暴食等),这些不健康行为导致他们有更高的患病概率和死亡率[41]。南加州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较高犯罪恐惧感较高的居民更有可能通过吸烟来缓解压力,而长期吸烟导致他们有更高健康风险[42]。还有研究者发现,那些体验到较高水平犯罪恐惧感的居民,更有可能不遵医嘱用药,而这种行为导致他们有更糟的健康状况[43]。

五、未来研究展望

目前国外研究者对居民犯罪恐惧感与身心健康之间的联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发现犯罪恐惧感会降低居民的身心健康水平,但是,目前该领域研究仍然在如下方面存在不足,需要研究者继续深入探究。

第一,犯罪恐惧感与身体健康的因果关系需要更多研究证据。虽然目前大量研究认为犯罪恐惧感是影响居民身体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不过也有学者持有不同的看法:他们根据脆弱性假设(vulnerability hypothesis)——那些抵御犯罪威胁能力较弱的群体更有可能体验到较高的犯罪恐惧感,认为较差的身体健康导致居民体验到更高的犯罪恐惧感[44]。例如,Rader等使用美国大学生健康评估数据,发现身体和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大学生,其体验到的犯罪恐惧感较高[45]。未来研究需要继续探索犯罪恐惧感与居民健康之间的因果联系,不仅需要加强实证研究的开展,同时也要注重犯罪恐惧感效应理论的构建,双管齐下,才能更清晰地认识二者之间联系。

第二,犯罪恐惧感影响居民健康的潜在机理需要进一步明确。犯罪恐惧感为什么会影响居民的健康?目前研究者主要关注三种机理:回避假说、锻炼假说和健康行为假说,这三种假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犯罪恐惧感与身体健康的联系,不过这三种作用路径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哪种路径起到更为关键的作用?则需要更为深入的研究来回答。此外,未来研究也需要考察犯罪恐惧感影响健康的其他潜在路径,比如犯罪恐惧感究竟是否有可能通过影响个体的免疫系统来削弱其健康水平?犯罪恐惧感是否会通过影响个体大脑的结构与功能来降低其健康水平?未来可以结合免疫学、神经科学等领域的新技术,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期更为深入理解犯罪恐惧感的作用机理。

第三,哪些因素可以削弱犯罪恐惧感对居民健康的效应?目前大部分研究仍然聚焦于犯罪恐惧感是否以及如何影响身心健康,较少探讨在何种条件下犯罪恐惧感对健康影响较小,换句话说,较少探讨哪些个体或环境变量可以削弱犯罪恐惧感对身体和心理健康的效应。根据心理学现有研究,我们认为提升个体心理韧性和增加外部支持有可能削弱犯罪恐惧感对居民健康的长期负向影响,因为前者可以增加居民的应对压力的效能感,后者可以为居民提供坚强后盾[45],未来可以开展实证数据对这些观点进行检验,找到削弱犯罪恐惧感负面效应的路径。

第四,犯罪恐惧感效应的理论构建目前尚且不足。当前以犯罪恐惧感为核心的理论构建尚不充分,虽然学者们提出了风险敏感性模型(Risk sensitivity model)、社区失序模型(Neighbourhood and disorder models)、犯罪恐惧感整合模型(General model of the fear of crime)等来解释犯罪恐惧感的前因和结果变量,但是这些理论都无法系统地解释犯罪恐惧感与健康之间的联系。学术界应该加强关于犯罪恐惧感的理论构建,同时实证研究应以相应理论为依据,以更为深入和系统地理解犯罪恐惧感何时、如何、为什么会影响居民身体和心理健康。

第五,需要加强以我国居民为研究对象的实证研究。虽然许多研究关注犯罪恐惧感与个体健康之间的联系,但是绝大部分都是以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的居民为分析对象,以我国居民为分析对象的研究较为少见。虽然目前我国已经有部分学者开始对犯罪恐惧感进行探索性研究[46],但不管研究广度还是研究深度,尚无法与我国人口规模以及警务活动相匹配,未来需要加强以我国居民为分析对象的犯罪恐惧感研究,包括探索犯罪恐惧感是否以及如何影响我国居民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为我国安全和健康领域社会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恐惧感个体犯罪
公园里的犯罪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Televisions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学会与恐惧感共舞
个体感知行为对公共舆论的影响
环境犯罪的崛起
学生经常性迟到的问题研究
How Cats See the World
“犯罪”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