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干预效果的临床观察

2022-06-29 05:10杨敏惠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14期
关键词:康复差异评分

杨敏惠

脑卒中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脑缺血、缺氧疾病[1]。此病非常容易出现在中老年群体中,许多患者因病身体不适,心理上也产生较大压力,患者的神经功能、生活能力也受到较大影响,需要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传统的护理方式缺乏针对脑卒中患者病情特点的干预措施,而早期康复护理能够针对脑卒中患者的病情特点,结合早期康复护理的内容,为患者提供更加细致、完善的措施,促进患者身体康复[2-3]。此研究对12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观察分析,总结探讨早期康复护理的开展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观察对象为2020年8月-2021年8月在长沙市第四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脑卒中患者,所选患者入组标准:(1)符合文献[4]脑卒中的诊断标准,经MRI、CT等检查确诊;(2)患者在接受护理和随访调查期间,神志清晰、自主配合;(3)病程≤20 d;(4)数据资料完整,无中途退出的情况。排除指标:(1)合并痛风;(2)存在心理疾病;(3)不能配合护理工作,依从性差。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52~78岁,平均(60.13±3.54)岁;平均病程(11.06±3.17)d;患者既往无冠心病、高血压等病史。观察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51~78岁,平均(60.02±3.66)岁;平均病程(11.29±3.16)d;既往无冠心病、高血压等病症。对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各指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次研究已获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在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的口头宣教、药物使用指导等护理,并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配合治疗,严格按照护理规范执行干预措施。

1.2.2 观察组 接受早期康复护理,(1)健康教育:综合评估患者情况,包括患者文化背景、性格特点、心理状态等,结合康复护理计划来实施。根据患者病情制定脑卒中健康手册,发放给每位患者,配合护士讲解,提高患者知晓程度;加强与患者的交流,针对性进行疏导,邀请康复者到院交流,提高患者信心,要求患者在治疗期间注意休息,避免劳累。(2)心理护理:重视对患者心理状况的观察,结合多样化的评估工具了解患者的心理是否存在问题,及时开解患者,并引导患者多多说话,排解忧虑,还能帮助患者提升认知功能,促进身体恢复。负性情绪是脑卒中患者最为常见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恐惧、抑郁、郁闷等,对此,必须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通过言语沟通、身体接触等形式帮助患者建立起对护理人员的好感及信任,以利于后续护理工作的开展。(3)肢体康复护理:每日带领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进行合理的肢体摆放,避免患者出现肌肉痉挛的情况。并协助患者进行坐起训练、关节运动训练、平衡训练等等,帮助患者改善肢体功能的同时,强化其平衡能力。(4)日常活动功能护理:对患者进行日常活动的练习,包括站立、行走、洗脸刷牙等,引导患者练习物品抓取动作,让患者能够逐渐恢复自主活动功能。注意实施环境干预,对病房的温度、湿度、通风情况进行合理控制,其次,要定时帮助患者更换床单、被褥、病服,定时打扫房间,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私处进行护理,并协助患者洗澡、穿衣。(5)离院指导:建立随访健康档案,详细记录患者姓名、年龄、诊疗过程、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信息,并发放健康知识教育手册,记载脑卒中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及家属在家中如何进行自我护理,并采取电话随访、微信随访和上门随访等多元化护理方式,对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指导,引导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尽快地走出疾病困境。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各评定1次,内容如下:(1)日常活动能力:参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中的内容来进行评估,总分150分,得分高者活动能力强[5],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评分情况。(2)生活质量:从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各项指标的满分为100分,评分高低与功能好坏呈正比[6]。(3)心理状态评分:参照文献[7]焦虑量表(SAS)、文献[8]抑郁量表(SDS)评分,两项指标的分值均在0~100分,评分越高,心理状况越差,比较两组患者的评分结果。(4)满意度:由患者采用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自行评价,从针对性、全面性两个方面进行评价,总分100分,最终得分取两个方面相加得出。满意:80分≤分数≤100分;一般:60分≤分数<80分;不满意:分数<60分。护理满意=满意+一般。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输入SPSS 20.0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通过百分率(%)来表示,输入到字2计算表格中进行对比;计量资料通过(±s)表示,在t值计算表格中比较组间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日常活动能力比较

护理前,两组日常活动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日常活动能力比较[分,(±s)]

表1 两组护理前后日常活动能力比较[分,(±s)]

组别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n=60) 75.82±2.83 132.61±1.52对照组(n=60) 75.61±2.87 94.30±2.12 t值 0.363 32.057 P值 0.717 0.000

2.2 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分,(±s)]

表2 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分,(±s)]

组别 生理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n=60) 62.82±2.91 87.81±3.83 64.32±2.62 89.41±3.11 61.33±2.80 88.62±3.21对照组(n=60) 62.50±2.72 70.33±2.51 64.61±2.50 71.43±2.62 61.11±2.92 72.82±2.67 t值 0.535 27.204 0.588 31.458 0.358 26.684 P值 0.593 0.000 0.523 0.000 0.726 0.000

2.3 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总满意度(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2.4 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均显著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对比[分,(±s)]

表4 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对比[分,(±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n=60)61.88±6.22 50.61±3.46 60.70±4.26 49.36±3.55对照组(n=60)61.82±6.40 56.15±3.63 60.80±4.81 55.83±4.13 t 值 0.474 6 7.789 6 0.208 6 8.378 9 P 值 0.962 2 0.000 0 0.835 2 0.000 0组别 SAS SDS

3 讨论

近年来,脑卒中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全球范围内,脑卒中已成为第二大死亡原因,并且是导致严重残疾的首要因素。全世界每年大约有上千万新发或者复发性的脑卒中。脑卒中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脑缺血、缺氧疾病。此病非常容易出现在中老年群体中,许多患者因病身体不适,心理上也产生较大压力,患者的神经功能、生活能力也受到较大影响。并且脑卒中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后遗症,还会对患者的肢体功能、神经功能、日常活动功能等造成较大影响,甚至可能导致患者不能正常活动,给患者家庭造成较大压力,家属照护起来也较为困难[9]。目前关于脑卒中的治疗和护理已经成为临床研究中的重点内容,临床研究认为,及时对患者进行抢救和治疗,可以挽救患者生命,减轻患者不适。因此,关于脑卒中的护理也成为临床研究中的重点内容,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让患者在院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肢体、心理、精神等均得到较好呵护,让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得提升[10]。

随着脑卒中等疾病发病率的提高,患者对其临床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脑卒中会对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心理等均产生较大的影响[11]。目前,我国临床针对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及治疗,主要以改善其生活活动能力、调节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主要目的[12]。患者心理难免会对护理及治疗工作的开展产生抵触情绪,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继而对护理及治疗工作的开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实施针对性的早期康复护理措施[13]。针对脑卒中患者而言,在护理过程中实施早期康复措施,不仅根据治疗进展拟定每日的护理计划,还注重对患者心理上的安抚,避免患者因病痛不适而产生焦虑、抑郁的心理[14]。此外,注重帮助患者恢复自主活动的能力,通过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肌肉进行锻炼,有效减少了后遗症的出现,也能让患者在离院后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15]。在此次研究中,随机抽取了120例脑卒中患者来进行分组观察,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后发现,从评估的数据中可知,脑卒中患者因病导致活动功能受损,生活质量也受到影响,在接受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评分不高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护理后再次评估发现,不同护理方式让患者的活动功能、生活质量等改善程度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结合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调查显示,观察组中2例患者因沟通不到位,表示不满意,总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护理模式仅考虑对患者的对症支持,而早期康复护理的方法则对患者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考虑及分析,主张在对症支持的基础上,从心理、日常活动、肢体康复等多个方面对患者给予支持及干预,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改善的同时,还能让患者的活动功能得到提升,对于患者的远期康复具有较高价值。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应用在脑卒中患者中的效果较好,可在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康复差异评分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车联网系统驾驶行为评分功能开发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我给爸爸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