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婷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资源,是教学活动设计的蓝本。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进行细致的分析、梳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制订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难点、设计教学活动及选择教学策略的重要依据之一。然而教师对教材作用的忽视,导致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展示课或比赛课中,为了凸显教学的创新性,教师对教材弃置不用,进行“随意的创造”;在日常教学中,“机械”使用教材,忽视学生的困难等。在当前“双减”核心任务下,反观这些现象,亟待一线教师回归对教材进行解读,重视对数学教材的分析,深度理解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下面,从一道“扣分”测评题带来的困惑谈起,追寻其背后的根源,简析读教材的视角。
图1 学生作答示例①
判卷教师给出的扣分理由是“学生没有标注数据”,但学生认为“本题要求画图表示,并未对标数据做要求”。暂且不考虑题目表述严谨性的问题,究竟应该如何画图表示呢?学生画的图有问题吗?如果有,问题是什么?笔者把题目稍作调整后,对19 位教龄为5~10 年的优秀青年教师进行调研,请他们“画图表示‘’的过程和结果”,得到六种主要类别的图式。之后以投票的形式,对90 位在职小学数学教师进行调研,让教师选出赞同的图式,结果如表1所示。
①为了使图更清晰,本图及表1中的图均参照学生、教师作答重新绘制而成,未改变原意。
表1 教师作答情况统计
由上表可见,六个图式全部有人支持。其中图式⑥的支持率最高,约为65.60%,图式⑤的支持率最低,约为18.90%。图式②和学生作答示例(如图1)相同,支持率约为45.60%。这一调研结果说明了什么,能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
对比表1中的六个图式,有如下区别:其一,图式①和③没有体现出计算的过程,图式②④⑤⑥给出了计算过程,部分图式过程很完整。其二,图式①内部线全部为虚线,其他几个图式内部大多为实线,其中图式⑥最右侧空白位置为虚线。其三,图式④⑤⑥在第三步“分成三份”时,分割线均未延长,而图式②的第二步分成三份时,分割线直通最右侧,图式①③类似。其四,图式⑤平均分成6 份的方式与其他图式不同,采用了横纵切割法,同时还把步骤较多。其他图式平均分成6份时,采用纵向切割法,平均分成3份时采用横向切割法。
不同图式之间的差别进一步聚焦到三个问题:(1)把一个长(正)方形平均分成6 份,取其中的5份,老师们没有异议。分歧在于接下来分的3 份,分的对象是谁。(2)把一个长(正)方形进行分割时,用实线还是用虚线,还是虚实线结合?其中的道理是什么?(3)画图表示方式是否只有一种?
图2
表1 中的图式③貌似和图2 有相似之处,但仔细分析还是有差别。图2 中使用的是矩形的面积来定义分数乘法,是把单位正方形进行分割,以是基于定义得到的,定义及运算规则有严格的推导过程,计算过程用图3 表示。而表1图式中老师们的想法是基于“某物的这一定义,
图3
为何老师们在画图时会出现如此多的样态呢?通过访谈了解到,这与教师对教材的认知有关。以R、X、C三个版本的教材为例,三个不同版本的教材在用图解释分数乘分数时存在差异,如图4~6。
图4 R版教材图式表示“
图5 X版教材图式表示
图6 B版教材图式表示“
三个版本教材在用图式表示分数乘分数时全部给出了计算过程图。表示第一个因数时基本相似,只有R 版教材用虚线表示了单位“1”的另一部分。差异最大部分仍是的表示方法,R版教材先把平均分成5份,得到之后再用虚线延长分割线,得到10个格子,正好是10个格子中的1 个,即为X 版教材以“折”表示分割,得到后再“横着对折两次”,但此时的“对折”直观呈现的是平均分整个长方形(B版教材一条虚线横穿长方形),从平均分的对象上来看,容易造成误解。用图式表征,其目的是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学习内容,理解计算结果的合理性,教师需要明辨图式的准确性、适宜性。
参阅其他教材和教学资料,关于分数乘分数的图式表示方法,有些方式值得借鉴。如图7(c),就标注了延长线的意义,即“把分割线延长至正方形,就能知道代表每一小块儿的分数是多少”。
图7[5]
在讨论“分数乘分数”的图式时,有教师认为图式⑥过于烦琐,认为如图式②所示,两步足够,并给出了“证据”——R 版教材在图式表示分数除以整数时就只画了两步(如图8)。对该教师的质疑如何回应呢?笔者以为,教师应当关注教材内容呈现的进阶。分数乘分数在分数除以整数之前,R版教材两幅图的差异也恰好表明了教材在设计呈现内容时考虑到了儿童数学学习的经验,在分数乘分数图形表征学习的基础上,分数除以整数图式可以做适当的删减,而在关键部分,教材还是进行了巧妙且精准的表达,在把平均分成两份时,前面仍用实线表示分的对象是,后面用虚线延长确认每个小格的分数值。但遗憾的是,教材编写者的编写意图被部分教师忽视了。
图8 R版教材图式表示
反观期末测试中那道被“扣分”的题目,学生回答时是否标注了数据并不是最要紧的问题,要紧的是那样的图式表征真的准确、恰当表明“的过程和结果了吗?透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应反思之前是如何教学的,是否真的给学生理解分数运算提供了有效支持,用怎样的题目能更好地考查学生对分数运算的理解,等等。
基于上述案例及分析过程,对教材研读和使用有如下思考。
教材是教学的蓝本,教师在研读教材时需要有审慎的眼光。弃置不用不可取,全盘接受不适当。案例中呈现的三个版本教材,有些对的表示方法稍欠妥当。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情对教材内容进行审视,用问题驱动自我思考,“这里的表示学生能懂吗”“学生都会这样想吗”,等等。教材是以文本的形式承载编者的思想和意图的。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与教材进行“对话和交流”,从而把握教学内容的实质。教师应以审慎的眼光分析和思考教材,将静态的教材内容转化为动态的学习活动。
教材在编排教学内容时是有逻辑的,教师应以进阶的视野看教材,明晰相关内容之间的联系。上述案例中,分数乘分数和分数除以整数在意义上具有一致性,R版教材在处理直观图式时就考虑到了内容的关联性,在图式呈现方式上有所变化,体现了内容及思维的进阶。数学教材中的诸多内容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前面内容的教学应为后续内容的学习积累知识、方法、思维经验,后续内容就应当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但在教学中,我们常看到教师回归原点,忽视教材内容逻辑,忽视学生的知识、方法以及思维经验。备教材时,关注这种“瞻前顾后”的承接性十分必要。
教学不应是“教教材”,而应是“用教材教”。这就需要教师以动态的视角解析教材。仍以案例中的分数乘分数为例,三个版本教材以过程全景图的形式呈现了计算的过程。教师备教材时可考虑以动态课件的形式呈现平均分的过程,选择表征方法的过程,再平均分的过程,以及确认结果分数的过程。此外,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情境恰当地进行再加工,对教学任务进行适当的分解、整合、重组等都是动态视角下解析教材的路径,也是有效设计教学活动的前提。
备教材是教师的基本功,教师要专精覃思读教材,读懂教材内容的本质与逻辑,为教学媒体和策略的选择提供依据,为实现高质量教学积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