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红
小学生正是精力充沛、對世界充满好奇的年龄段,同时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喜欢彼此之间相互交流,喜欢与教师进行互动。然而在数学课堂中,很多教师都忽略了与学生的互动,仅仅只是单纯地传授数学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同时具有抽象性的特点,若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点,就很难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进而会导致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得不到提高。在素质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下,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已在逐渐地发生变化,很多教师已经不再采用机械地传授知识这一教学手段,而是确立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有效性引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达到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有效性引导的重要性
数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而且数学知识还具有抽象化的特点。而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尚未建立完善,这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遇到较大的困难,枯燥的数学计算过程也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很多小学生惧怕数学,不喜欢数学这门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主要在课堂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课下布置习题让学生练习。但是,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很有压力,很容易对学习数学产生抵抗心理,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为了改善这一学习现状,教师要转变教学模式,发展新思想,启用新方法。
新课改下数学课堂的教学方式有很多,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整个学习活动的主体,要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要让学生自己积极地参与到数学的学习中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欲。教师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有效性引导,能改善传统教学单纯传授知识的特点,让学生作为数学学习的主体能切实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不仅利于学生对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还让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利用有效性引导教学模式还能活跃班级的学习气氛,活跃数学课堂学习气氛,有效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性引导的状况
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已经了解到了有效性引导的积极作用,但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及教学任务的压力,教师在实行有效性引导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降低了有效性引导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促进作用,不利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与数学思维的建立。
(一)教师不善于利用有效性引导教学模式
很多教师还有着较为固化的传统教学观念,因而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仍然是以教师为主体传授数学知识,学生被动地学习数学。教师不能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有效性引导,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是枯燥乏味的,会打击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严重时学生还可能会抵制数学学习,不利于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教师可能也会在某些时候对学生进行有效性引导,但程度不深,时间不长,无法长时间作用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而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也很难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学习习惯,阻碍了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二)引导内容单一
有效教师在数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会对学生进行有效性引导,但是引导内容过于单一,忽视了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教师对学生传授数学知识,但忽视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我思考习惯,学生不能很好地加深对数学的理解,有效性引导教学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教师会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向学生讲解解题思路,但是没有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对于解题方法的深入探讨,在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建立过程中起不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课堂教学效率大打折扣。
三、有效性引导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建数学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鼓励学生学习。小学生年纪较小,正是好奇心充沛、活泼好动的年纪,这样的特性很难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静下心来投入学习,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合理有趣的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有效性引导,让学生在快乐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与理解数学知识,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理解数学。
例如:学生在学习方程与不等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作为一个数值,创建教学情境。将男生与女生分为两组,那么男生与女生相加等于班级的总体学生数,但是将老师加入到分组内后,整体数值就不等于班级学生的总体人数,让学生在这种教学情境中深刻地认识到等式与不等式的特点,利于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又如,在学生学习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构建摊贩与顾客的交易情景,一部分学生充当顾客,一部分学生充当摊贩,教师对于摊贩的商品进行定价,在购买过程中可以一个一个买,也可以整体买,让学生以个体计算整体,以整体计算个体,在情景学习中掌握乘除的计算法则,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情景,可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让其能够在以后的购物过程中想到这次学习,并将这种学习模式不断地传递下去,能在学习与生活中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
(二)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引发学生的思考
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对学生进行有效性引导,可有效解决教学资源大量消耗的现象,还可降低学生的教学压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微视频等方式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有效性引导,促进学生对数学进行深入学习。小学生对世界充满好奇心,他们的认知体系还不够完善,思维天马行空,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利用自然界的现有事物为学生创建新的教学事例,提高学生睁眼看世界的能力,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主思考,培养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还可以根据多媒体的具体事例有引导性地向学生提出问题,而这些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去解决、去思考,若自身实在无法解决,也可以向老师请教。教师在学生的请教过程中对其思维进行有效性引导,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学生在学习面积的知识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演示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具体事物,如中国很多建筑物都是方形的,这些建筑物的地基形状就是长方形,在计算面积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方格视频做演示,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计算公式是长×宽,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课堂效率。在学生对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出圆的特性,向学生展现出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圆形物体,很多天体因为万有引力的作用而表现出球形,球形的任意截面都是圆形。圆形还具有无数条直径与半径、直径半径均相同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向学生展示,一条直线绕圆心旋转一周就是圆形,因此圆有无数条直径,且穿过圆点的直径大小均相同,学生对于圆的特点有不清楚的部分,也可以通过微视频进行反复观看,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更加深了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在现有丰富教学资源的加持下,教师对于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内容进行反复地有效性引导,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并加深对数学知识点的印象,在不知不觉中完善小学数学知识体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的使用利于节约教学资源,且因其具有直观性的特点,更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且多媒体素材种类丰富且具有趣味性,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手段,微视频引导的课程对重难点的展示更为清晰明确,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良好的知识认知,可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三)有效性引导要具有多样性
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若教师引导内容过于单一,忽视了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忽视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我思考习惯,学生不能很好地加深对数学的理解,有效性引导教学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教师应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改善单一有效性引导的状况,让学生能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及解题能力,并让学成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在新课改要求下,教师需要学生能很好地融入课堂学习中,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性引导,创建一个良好的问答互动氛围,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教师可以有引导性地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分组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讨论,对于彼此的思维欠缺之处进行有效补充,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给予指导,促进学生的顺利完成。
例如:在多边形面积的学习中,教师可详细解释多边形面积公式的由来,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表现面积计算公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公式的记忆,还进一步加深了学生的记忆与理解。教师还可以布置教学任务,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小组成员轮番创造一个多边形数学模型,给出具体的多边形数据,让学生自己进行面积计算。计算公式的解析过程,也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利于学生构建良好的数学自主学习体系。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学生去解决,能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思考并解决数学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进行跟随指导,对于出现的有误之处教师要进行及时的纠正。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因此教师也可以多听听学生的心声,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平等关系,对学生的想法给予肯定,鼓励学生的学习。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性引导,能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进而增加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教师的有效性引导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更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去,并加深对数学知识的记忆与理解,有效提升数学成绩。同时教师的有效性引导还利于学生建立完善的数学逻辑思维体系,促进学生成绩的进步与思维的发展。6E979412-36A4-49DB-91B2-B98335136F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