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玲
(四川省发展与改革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21)
我国自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以来,开始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健康理念融入各项政策,《“健康中国2030国规划纲要》的诞生,标志着我国的发展全面进入“大健康时代”,加快大健康全产业链布局,也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因此,对比国内外健康产业集群发展情况,剖析我国大健康产业发展困境,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趋势,提出我国培育发展大健康产业的相关对策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大健康产业,已有许多业界人士尝试用多学科交叉和渗透来解释作为大健康的立论依据,从大健康产业的发展特征、核心产业、产业活动等角度来界定、阐释。其中,较为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大健康产业是提供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医疗修复、康复改善等一系列与人类全生命周期有关产品和服务活动的总和。而纵观国内外大健康产业培育发展模式,根据产业形成机制的不同,将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路径区分为市场调节型的融合发展路径,即在产业培育发展过程中更多地依赖于地区社会资源的聚集优势,以及政府引导型的集群发展路径,即在产业培育发展过程中更多地依赖政府支持引导作用。当然,这两种发展路径是互相渗透、交叉融合的,区别仅在于产业基础培育是市场调节下自发形成的还是在政府引导下集聚资源形成的。具体到我国的大健康产业发展,长期以来都是政府引导为主,因此为提高对策建议的针对性,本文重点将国内外的政府引导型健康产业集群发展路径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国内健康产业发展的困境所在,再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政府引导型大健康产业集群发展路径图
我国大健康产业培育发展多是以区域开发、产业培育或城市更新为目的,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在各级政府支持下引导相关资源倾斜配置,以产业园区为发展主阵地,通过出台产业扶持政策,包装大健康产业示范项目,引进具有较强实力的龙头企业,形成竞争优势,借助产业推广以及链主企业的影响力,吸引上下游企业配套,进而完善大健康产业体系(见图)。
苏州环球国际健康产业园是源起于市场需求,依托其紧邻大上海,处于长三角核心区域的地理优势,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以巨大投入和专业团队打造的以健康产业链整合概念为主题的国际化产业园区。园区重点发展领域包括保健营养食品、美容化妆品、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和健康器材、卫生健康用品等。园区提供并协助健康企业成长所需的各方资源,包括产品准入、市场营销、功能检测等服务,联合外经贸、工商局、商检、海关等部门优化营商环境。园区汇集了包括辉瑞、强生、惠氏、卫材、麒麟等在内的国际龙头企业,并通过发挥龙头企业的引培能力,辅以政策优惠,开展产业推介,促进构建健康产业集群。
成都国际医学城是由政府批准建设,在政策支持下,以医药医学、医疗康养为发展核心,以医疗服务区、康复养生区、商务配套区为主要功能载体,以健康旅游、健康医疗、健康商务为主要产业,打造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高端健康产业综合体。项目建设前期主要依靠政府支持,以重大项目引领,如中央军委出资援建的四川八一康复中心等。建设中期为改善建设品质,加快发展步伐,开始以市场化模式运营,成立平台公司,辅以产业扶持政策,开展市场化招商引资,整合医疗健康产业上下游资源,逐渐形成并完善医疗康养产业链。
从全球看,部分国家或地区为培育产业、拉动经济等目的,积极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推动健康产业集群发展的模式已早有探索,且模式较为成熟。
日本静冈医药谷是在阪神大地震的震后恢复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主要是由政府推手造就的,其战略发展计划由日本政府制订,被列为国家级项目,地方政府则因地制宜提出有利于打造医药谷的一系列鼓励性政策,此外,日本政府还出台“故乡融资计划”,为项目提供资金保障,通过政策引导资源聚集,建立起了以健康、医疗、生物试验、保养、度假为一体新型健康基地,进行药品临床实验、新药引进研发、药品生产供应的整合开发,形成完整医药产业链,不断把医疗研究教育、田园休养旅游等相关产业融入到医疗产业中成功实现“产业延伸环”。
印度生物医药产业得以发展壮大也离不开政策支持引导。21世纪初,印度政府萌生建立生物技术园的想法,而后连续出台并实施了《国家生物信息技术政策》《国家生物技术发展战略》等战略规划,同时,还配套出台了相关税收、进出口、投资、金融、贸易、政府采购等政策,再结合劳动力、土地等成本优势,逐渐成为跨国公司的生产中心与全球仿制药中心,其中包括英国葛兰素史克、德国拜耳、美国辉瑞在内的多家世界大型制药公司均在印度有外包业务。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印度政府还仿照I T领域的成功发展路径,在财政支持下完善了生物技术研发基础设施,重视专业人才的引进培养,打造药品制造中心、生物技术研发中心和临床试验中心,带动产业链医药研发与医疗服务等薄弱环节的发展,促使印度生物技术产业得以快速发展。
聚焦政府支持引导形成的大健康产业发展模式,国内外在产业集群发展中呈现出部分相似性,同时,由于发展起点、成长时间、区域特色等方面存在差异,发展模式不尽相同,经过对比分析和总结,发现国内大健康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国外大健康产业集群在发展初期就有独特的、清晰的发展定位,比如日本静冈健康产业发展初期是重点发展医药医养产业、印度生物技术产业初期以发展制药为主,这样有利于统筹国内产业布局,明确产业发展重点,实现差异化发展。反观国内,健康产业园规划建设数量过多,同质化明显、内耗严重、甚至出现空心化现象。如,由于生物制药具有前景规模大、增长速度快、发展势头猛等特点,因而各地政府在规划时均将其作为重点产业领域,像苏州环球国际健康产业园、成都国际医学城等产业园都有布局,导致了国内生物制药企业集中度低,资源分散,人才交流培养受限,而难以形成合力协同发展。
国外健康产业呈现出“以点到链”的发展路径,如,日本静冈医药谷以医药制造为产业起点逐渐发展成集生物试验、健康医疗、保健等于一体的健康产业链,同样地,印度生物医药产业从最初的仿制药生产带动产业链医药研发、临床试验与医疗服务等环节共同发展。而国内许多健康产业园,盲目追求企业规模与数量,忽略了企业间的关联性和渗透性、企业发展需求以及发展理念是否符合产业园的重点规划发展,导致产业链多而短,产业关联度不高等问题,因而难以形成持续发展的动力。
产业集群能够有效地创造聚集力,通过共享资源、克服外部负效应,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日本静冈医药谷由于差异化引培企业,搭建企业间共享平台,组织内部交流会和企业研讨会等,加强产业间的融合发展,真正形成了集“医、研、产、疗、育”于一体的医疗产业链。而国内的健康产业园区企业同质化现象突出,缺乏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的联系以及在诚信合作基础上形成的社会联系网络,普遍呈现出企业集聚的空间状态,尚未形成基于互联网意义上的淡化地理区域位置的创新生态系统,创新要素的流动与共享不足,集聚效应较弱。
塑造健康产业集群品牌有利于市场拓展,实现多元发展。日本静冈医药谷就是这样一个产业集群的品牌,以癌症和药物研究、医疗旅游、健康和功能性食品研究等为主营业务内容,塑造的集群产业品牌。以完善实验室、试验工厂、质控平台等基础设施,强化个性服务,塑造的产业服务品牌。通过举办国际论坛、会议、文化节等活动,如亚洲癌症会议、“世界茶文化节”等,扩大开放水平,强化品牌培育与传播。而国内大多数产业园区发展健康产业集群,只注重发展核心产业本身,外围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基础设施不完善、不配套,再加上引进的企业规模小,未能促进形成产业发展特色与独特的竞争优势。
国外大健康产业在政府支持引导下的培育发展模式,市场驱动能力更强,能充分发挥链主的影响力,吸引上下游资源集聚,促进产业链的完善。日本静冈医药谷在建造之初就以“静冈癌症中心医院”医疗资源为核心,引进医药巨头三岛、奥林帕斯等,打造“医疗吸引核”,以医疗为主体塑造强势磁极,吸引相关资源集聚如高校、科研院所、研发公司等,通过研究生院计划、临床研究协调员CRC进修计划、专家培训等方式导入人才资源,增强市场主体活力。而国内健康产业园区入驻企业自我“造血”能力不强,招商多是以产业扶持、奖励资金的形式,以资源、市场换产业的模式。许多入园企业是通过政府项目引入,产品知名度不高,市场认可度不足,往外推广的成效不明显。同时,由于区域产业优势不突出,资源支撑不足,人才引进难、培育机会少、扶持和奖励缺乏资源支撑,导致企业发展后力不足。
综合以上分析,借鉴国际大健康产业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大健康产业实际,推动我国大健康产业良性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在我国,资源空间配置的方式是典型的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要素竞争力直接关系到一个区域产业发展的潜力,因此,在培育发展大健康产业时,要准确把握顶层设计与区域差异发展的关系。国家在布局发展大健康产业时,要明确各地资源优势,选择重大项目的承接区域要优先考虑优势资源集聚的地区,通过“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项目,战略性地引导相关生产要素的倾斜性配置,促使区域错位发展。地方政府充分挖掘地方特色,发挥多重机遇叠加的政策位势,将宏观战略机遇转化为区域产业发展机遇,聚焦产业发展方向,主次分明,以主带辅来进行发展,打造区域精致、优质、高效的大健康特色产业群组。
完善健康产业布局,不仅要从招商引资上下功夫,还要注重补齐、完善产业链。坚持“小切口大纵深树标杆”的产业培育思路,瞄准特定健康产业领域,导入引擎项目,加大对符合园区发展定位的行业龙头的招引力度,吸引核心资源,确立形成产业优势,在国内甚至全球树立领域标杆,再延伸产业链,重点关注健康产业领域关联企业、支撑企业的引进与服务,弥补产业链缺失。在此基础上,再延伸至衍生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针对产业集群同质数量过多,特别是小规模、低成长企业,鼓励进行重组兼并与合作,以整合、竞争的形式,培育一批“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提高产业应变能力。
产业集群不仅是相互关联的市场主体的“物理集聚”,更强调的是由地理上的集中所带来的“化学反应”。因此,在发展大健康产业时,要坚持产业发展定位,建立科学的园区准入制度,严格审批企业资质,推动园区内业务外包,建设公共技术和服务平台,加强人才交流、技术交流等。同时,大力发展智慧园区,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将国内甚至全球相关产业的企业连接,形成虚拟产业集群,实现空间上分离的产业集群效应。通过实体园区与智慧园区的连接,推动信息、资源、智力等要素流动共享,构建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的联系网络,低成本实现实体园区的升级,增强企业集聚效应。
坚持特色做特、优势做优、长板拉长,突出企业品牌、产业品牌、服务品牌并驱,打造集培优产业、创新转化、场景营造、园区服务等为一体的生产生活高品质园区。坚持产城融合,加强健康产业研究、政企互动和统筹协调,完善园区内的政务服务,健全专员服务制度,打通政策服务“最后一公里”。完善生活服务功能配套,打造健康产业园区高端生活服务单元;构建多层次交通圈、“生活圈”。研发绿色技术系统全方位保障园区的低消耗、低排放、高性能和高舒适性。根据健康产业基础,聚焦主业优先发展一批临床价值大、规模效益明显的健康知名品牌。
引导企业实施技术创新,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市场核心竞争力,鼓励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等联合建立研发机构,开展梯度培育,形成骨干龙头企业、优质高成长企业、后备企业等层次梯队。特别地,针对我国国情,大健康产业中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要进行规范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相互参股等形式,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和动力。同时,注重人才的核心支撑作用,对符合地方产业发展重点领域的高端人才要加强引进与培养,制定符合地方财政的人才政策,提供研究、交流学习的平台,做好人才服务工作,解决其后顾之忧,让各类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