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蔚
“三派拳术,形式不同,其理则同;用法不一,其制人之中心而取胜于人者则一也。按一派拳术之中,诸位先生之言论形式,亦有不同者,盖其运用,或有异耳!”在《拳意述真自序》中,孙禄堂先生如是写道。由此不难看出,《拳意述真》一书虽然主旨是“明内家‘道艺’无二之旨、动静交修之法”(陈微明先生语),但丝毫没有忽视或否定“武艺”的意思,恰恰相反,没有武艺,道艺便没有了载体。何况书中所记的诸位前辈均已功入化境,“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无所谓武艺,无所谓道艺,无可无不可。此前的“探微系列”诸篇基本上都是归属于道艺方面的理论,从本篇开始,将有三篇谈及“武艺”方面的文字,分别是:本篇“体用论”、下一篇“交手论”,以及后面的“三派前辈交手轶事”。本篇虽言“体”与“用”两个方面,但重点在于言“用”。这个“用”,更多的时候都是指“武艺”,而且是指技击方面。
在《拳意述真》一书中,孙禄堂先生记述或论及了三派多位前辈关于拳术“体用”的实践或理论。各举一例:
(一)郭云深先生的形意拳“体用”:在《郭云深先生小传》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先生既受能然先生所教拳术三层之道理,以至于体用规矩法术之奥妙,并剑术刀枪之精巧,无所不至其极,常游各省,与南北二派同道之人交接甚广,阅历颇多。”这是孙禄堂先生在未入正文(“述真之言”)的情况下便使用了“体用”一词,可见“体用”论在孙氏武学中的地位亦是极为重要的。而且在三派诸位前辈的小传中,多有关于老先生们与人交手之用方面的记载,可知孙氏武学是武艺道艺一脉相通的。郭云深先生云:“此拳是内外一气、动静一源、体用一道,所以‘静为本体,动为作用’也。”
(二)董海川先生的八卦拳“体用”:在《董海川先生小传》中,孙禄堂先生认为,“(八卦拳)其形式皆是河图洛书之数;其道体俱是先天后天之理;其用法乃八八六十四卦之变化而无穷”。
(三)郝为桢先生的太极拳“体用”:在《述郝为桢先生言》一文最后,孙禄堂先生谈了自己的看法:“郝为桢先生与陈秀峰先生所练之架子不同,而应用之法术同者极多。所不同者,各有心得之处或不一也。”
显然,孙禄堂先生认为三派老前辈的拳术都是体用兼备、道艺武艺相得益彰的。
在《拳意述真》中有13处使用了“体用”一词,还有21处以“…体…用”或“体…用”“用…体”的形式论述孙氏武学的体用(其中六处是引用“拳经云:静为本体,动为作用”一语)。在其他四部武学专著中也多有孙氏武学体用的论述。
孙氏武学的“体用”论从何而来呢?
(一)直接源头是丹经《易理阐真》。
清代丹经《易理阐真先天横图注语》:“然万本于八……一本于虚。虚者,气之始。一者,气之母。虚无为体,一气为用,体用如一。两也、四也、八也、万也,皆在虚无一气中运用。”
“金丹,有为之道;后天,变易之道也。变易之道,以乾坤为体,以坎离为用,以屯蒙六十四卦为气候,周而复始,一气流行也。”
“元、亨、利、贞,四时迭运,总是一健行之,一为体而四为用。体以施用,用以全体,体用如一,故天道健行而不息也。”
(二)再往上追溯,二者均源自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
朱熹《大学章句》:“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朱熹《中庸章句》:“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大本者,天命之性,天下之理皆由此出,道之体也;达道者,循性之谓,天下古今之所共由,道之用也……盖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吾之心正,则天地之心亦正矣……是其一体一用虽有动静之殊,然必其体立而后用有以行,则其实亦非有两事也。”
朱熹《孟子章句》:胡氏曰:“圣人之教亦多术,然其要,使人不失其本心而已……盖心即体,欲即用;体即道,用即义;声为律而身为度矣。”
余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引用这么多文字,并非为凑字数而抄袭,而是因为孙氏武学的体用论,并非仅仅借用了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与丹经《易理阐真》中的“体用”一词之名及其论证方式而已,而且也继承了二者的深刻内涵。也就是说,孙氏武学的体用论,与丹道之学和程朱理学的体用论是一脉相承的。
当然朱子也并非最早使用“体用”这一概念的人。
(三)“体用”并举,最早见于战国儒学思想家荀况的《荀子富国》篇:“万物同宇而异体,无宜而有用。”但荀子“体用”的含义与孙氏武学“体用”论并不相干,故不看作源头。
究竟何为“体用”呢?
“体用”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哲学范畴的一对,指本体和作用。用现代哲学术语来解释就是:“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本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表象。
通俗点讲:体即实际的形质,用即形质所有的作用。
孙禄堂先生关于体用的论述很多,归纳起来,孙氏武学大致有七种类型的体用:
以心空为体,以真意为用;以中为体,以和为用;按套路练去为体,随意变化练去为用;自己练套路为体,与人对练、推手为用;自己练拳为体,与人交手实战为用;交手前内外一气、不动如山为体,交手时千变万化为用;无所谓体,无所谓用。
心空为静,为体;真意为动,为用——其体与用、动与静皆在内,不在外。这方面的论述主要有以下这些:
①“故练者,先以心中虚空为体,以神气相交为用。”
②“所以有其虚空灵通之全体,方有神化不测之妙用。”
③丹书云:“中者,虚空之性体也;执中者,还虚之功用也。”
④“静为无极体,动为无极用。”
⑤《太极拳学》:“太极即一气,一气即太极。以体言,则为太极;以用言,则为一气。”
中为静,为体;和为动,为用——中为内动外静,和为外动内静。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①统而言之,在孙氏武学中,以三体式为其体,以形意、八卦、太极三拳为其用。
②“内五行要动,外五行要随。静为本体,动为作用。若言其静,未露其机;若言其动,未见其迹。”
③《形意拳学艾毓宽序》:“先天之气在肾,后天之气在脾。先天之气为气之体,体主静,故神藏而机静;后天之气为气之用,用主动,故神发而运动。”
④《形意拳学安身炮学》:“安身炮者……在腹内气之体言之,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在外气之用言之,可以不见而彰,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⑤《八卦拳学》:“使先天为后天之体,后天为先天之用。”“以先天而言,则为拳中无形之劲,谓之性。性即身中无形之八卦也,亦谓之先天。以后天而言,自有身形阴阳开合伸缩,生出四象。四象者,各有阴阳谓之情。情者,手足身体旋转动作,即成有形之八卦也(拳之八式),谓之后天。”
按套路练去(也包括单操练习),其动为守规矩之动,为体;随意变化练去(也包括飞九宫等练习),其动为出规矩而合规矩之动,为用。这方面的论述见于《八卦剑学》:“八卦剑之道,有正剑,有变剑。正剑即体剑也,亦即八纲剑也。变剑者,自八纲剑互相联合,错综变化而生无穷之形式也。”文中的“变剑”即“用剑”。
剑之理即拳之理也。八卦拳、形意拳乃至太极拳,也都有“正拳”有“变拳”,也就是都有“体拳”与“用拳”。
如孙氏八卦拳的两仪掌、四象掌、八卦八大掌为正拳(体拳),八大掌“互相联合、错综变化而生无穷之形式”则为变拳(用拳)。
如孙氏形意拳的五行拳为正拳(体拳),十二形为变拳(用拳);五行、十二形为正拳(体拳),五行十二形相互联合,错综变化而生万形,是为变拳(用拳)。
自己练套路、单操或随意变化为体,为单动;与人对练(也包括以拳术招式用七星去踢打撞靠沙袋、木桩等)、推手为用,为互动。这方面的论述主要体现在《太极拳学》一书中:
①“上编一气流行……谓之练体,为知己功夫。下编二人打手……谓之习用,为知人功夫。”
②“十三势……其中分为体、用,以太极架子,进退顾盼定言,谓之体。以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言,谓之用。”
③“上卷诸式……是太极之体也。此卷以八势含五行诸法……是太极之用也。有体无用,弊在无变化;有用无体,弊在无根本。所以体用兼该,乃得万全。”
自己练拳是空练,为体,为虚动;与人交手实战是实作,为用,为实动。这里的用也是武术最本质的“用”。
①“若论形意拳本旨之体用,是自己练趟子谓之体;与人相较之时,按练时而应之谓之用也。”
②“形意拳术之道,体用莫分。自己练者为体;行之于彼为用……始悟前者所练体式,皆是血气;所用之法术,乃是成规。”
③“练体之时,不可拘束;然而所用之时,外形亦不可有散乱之式,内中不可有骄惧之心。”
④“其道体俱是先天后天之理,其用法乃八八六十四卦之变化而无穷。”
⑤《八卦拳学》:“所以一气者,八卦为其体;六十四卦以及七十二暗足互为其用。”
⑥《太极拳学自序》:“(张三丰)先生……以五行为之体,以七星八卦为之用,创此太极拳术。”
⑦《太极拳学》:“太极拳学……其术以柔曲为体,以刚直为用。”
交手之体用:交手前内外一气,不动如山为体,一静无有不静;交手时千变万化为用,一动无有不动。这里的“用”就是技击,其中包含了技击的一些基本原则与战术应用。
李存义先生云:“明暗劲之体用,是将周身四肢松开,神气缩回,而沉于丹田,内外合成一气。再将两目视定彼之两目或四肢,自己不动,而为体也。若是发动,刚柔曲直、纵横圜研、虚实开合、起落进退、闪展伸缩变化之法,此皆为用也。”
无所谓体,无所谓用;体即是用,用即是体——体用一源,动静一道。
①“以至虚无之时,无所谓体,无所谓用,是体用一源也。体用分言之:以体言之,行止坐卧,一言一默,无往而不得其道也;以用言之,无可无不可也。”
②《八卦拳学》:“体亦谓之用,用亦谓之体……一动一静,一言一默,莫不有卦象,莫不有体用焉。”
③《八卦剑学》:“自其用言之曰八卦剑,自其体言之实即太极剑也。”
虽然孙氏武学的“体用”有七个方面、甚至更多方面的含义,但彼此之间又是或多或少相互联系着、甚至相互包含着的。笼统言之,“道艺为体,武艺为用”;或者反过来说:“体为道艺,用为武艺”。这是广义上的体用。
狭义上的体用一般指:套路为体,技击为用。
在《八卦拳学序》中,陈微明先生(字曾则)记录了孙禄堂先生关于三拳技击的论述:“内家之技击也,必求其中。太极空中也,八卦变中也,形意直中也。”
“直中、变中、空中”之“中”为三拳“用”之“中”,为武艺。中,吾之中心也,对方之中心也,以对方为中心也(参见本系列之六《孙氏武学与“三教”密切相关论》)。
以下分述孙氏武学三拳之“用”。
郭云深先生认为,形意拳用法有三层:
第一层是“有形有相之用”。这是初步明劲、易骨、炼精化气阶段的用法。拳经云:“起如钢锉,落如钩竿。未起如摘,未落如坠子。起如箭,落如风,追风赶月不放松;起如风,落如箭,打倒还嫌慢。足打七分手打三,五行四梢要合全。气连心意随时用,硬打硬进无遮拦。打人如走路,看人如蒿草。胆上如风响,起落似箭躜。进步不胜,必有胆寒之心。”
第二层是“有声有名有形无迹之用”。这是暗劲、易筋、炼气化神阶段更妙的用法。“起似伏龙登天,落如霹雷击地。起无形,落无踪,起意好似卷地风。起不起,何用再起;落不落,何用再落?低之中望为高,高之中望为低,打起落如水之翻浪。不躜不翻,一寸为先。脚打七分手打三,五行四梢要合全。气连心意随时用,打破身式无遮拦。”
明劲、暗劲阶段最能体现形意拳技击的“直中”用法。
第三层是“无形无相无声无臭之用”,这是化劲、洗髓、炼神化虚阶段的化境用法。“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拳打三节不见形,如见形影不为能。”“随时而发,一言一默,一举一动,行止坐卧,以至饮食茶水之间,皆是用。或有人处、或无人处,无处不是用。所以无入而不自得,无往而不得其道,以致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也。”
刘奇兰先生比较直白地讲出了形意拳用法的基本原则:“要用之于彼,或看彼上之两眼,或看彼之中心,或看彼下之两足。不要站定成式,不可专用成法。或掌或拳,望着就使;起落进退,变化不穷。是用智而取胜于敌也。”
“程廷华先生所用之游身八卦,或粘或走、或开或合、或离或即、或顶或丢、忽隐忽现,或忽然一离相去一丈余远,忽然而回即在目前。或用全体之力,或用一手、或二指、或一指之一节。忽虚忽实,忽刚忽柔,无有定形,变化不测。”
八卦的具体用法有八个字,称为“八能”,即扳、拦、截、扣、推、托、带、领是也。“扳者,扳敌人之手足肩胯是也;拦者,拦敌人之手足如研肘是也;截者,堵住敌人之手足胳膊腿是也;扣者,扣敌人之两手并胸小腹是也;推者,推敌人之两手并身,其中有单手推者,有双手推者(即双撞掌也)是也;托者,托敌人之两手,有平托者,有望高托者是也;带者,敌人抓住我手,极力往回带,或挂敌人之手皆是也;领者,领敌人之身,或敌人之两手,往左右领去,或往上领,或往下领,即使敌人不得中正之劲也。八能者,内含六十四事,合六十四卦也。”
其实形意拳具体用法也有八个字:斩、截、裹、胯,挑、顶、云、领。孙禄堂先生曰:“斩,劈拳也;截,钻拳也;裹,横拳也;胯,崩拳也;挑,践拳也,即燕形也;顶,炮拳也;云,鼍形拳也;领,蛇形拳也。”
太极拳十三势,“其中分为体、用,以太极架子,进退顾盼定言,谓之体。以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言,谓之用。”关于孙式太极拳的八种用法,详见拙作《孙式太极“八法”述要》,不再赘述。太极八法是太极拳特有的。然而太极拳除了八法外,还有和形意拳八卦拳类似的捶法、掌法、腿法和手法、指法等的应用,请参阅拙作《孙氏太极拳中的“形意拳”》等文,亦不再赘述。
“陈秀峰先生所用太极八卦,或粘、或走,或刚、或柔,并散手之用,总是在不即不离内求玄妙,不丢不顶中讨消息。以至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动作所发之神气,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
虽然以上分述了孙氏武学形意、八卦、太极三拳的应用之法,但这些主要是明劲、暗劲阶段的用法。须知,孙氏武学是三拳合一的。既然是三拳合一,那么用法上也是合一的。三拳练到了化劲阶段,则无有形意、八卦、太极之分,亦无体、用之别。形意拳化劲阶段“无拳”“无意”“无法”之法就是三拳共同的用法。太夫子孙存周先生曾说过,“孙家拳法,里裹外翻而已”。里裹外翻,就是孙氏武学的化劲(当然,明劲暗劲阶段的有形招式也离不开里裹外翻)。此劲便是孙氏武学的无拳之拳、无意之意、无法之法。
孙氏武学之体用,有明劲阶段之体用、暗劲阶段之体用和化劲阶段之体用。
明劲阶段,体与用分离,三拳“各自为政”。实际上这一阶段只有形意拳可以应用。由于八卦、太极不尚明劲,故单纯练八卦拳者是先练出暗劲,才能有明劲之用;单纯练太极拳者则要先练出初步化劲,再到暗劲,才能有明劲之用(此指不站三体式,单纯练太极拳套路,辅之以偶尔推手者,或者十年也未必能得到初步化劲)。
因此孙氏武学宜先练形意以成明劲;再练八卦拳,则形意、八卦之暗劲均易得之;再练太极拳,则太极、八卦、形意之化劲均易得之,而且可以较快地相融为一。如果是体质羸弱者,可以先练孙式太极拳,待体质增强后还是要练形意拳,而且以形意拳为主。年级偏大且仅以健身为目的者自便。
暗劲阶段,体与用开始结合,形意、八卦二劲开始相融,用法巧妙。
化劲阶段,体用不分,三拳劲力相融。无所谓体,无所谓用,体即是用,用即是体;无所谓形意、八卦、太极,形意即八卦、太极,八卦就是形意、太极,太极便是形意、八卦。“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以一言以蔽之,一气流行而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