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财务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2022-06-27 03:12冯攀攀博士王荇郑州轻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商业会计 2022年11期
关键词:智能化财务学生

冯攀攀(博士)王荇(郑州轻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1)

一、引言

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创新科技的应用和普及,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改变了生产、生活和学习的方式,催生了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对企业经营管理、商业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产生深刻影响,也使智能化的发展受到越到越多学者的关注。已有文献研究发现,智能化发展显著提高了企业的颠覆性创新水平;智能化可以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价值链攀升、提高区域创新效率等,充分肯定了智能化带来的积极影响。在智能化浪潮的推动下,企业的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化、多元化、智能化,而财务处理作为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环节,势必会受到智能化的影响。

智能化的到来意味着科技赋能,不仅使基础财务人员从大量重复和标准化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也革新了财务管理理念。此外,智能化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极大地改变了传统财务处理的业务模式、工作环境和工作模式,也给众多高校在智能化财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改革、智能化平台建设等方面带来了一些挑战。在人机协作的智能化时代,能够顺应智能化发展浪潮的财务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也使得如何培养以及培养什么样的智能化财务人才成为财务领域和教育界重要的话题。作为培养高素质财务人才主力军的高校,在智能化财务人才培养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应该充分考虑智能化对财务从业人员的影响,积极思考并探索智能化财务人才培养的新方案、新路径,向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财务人才。

二、智能化给财务行业带来的影响

(一)改变了财务处理的工作重点。随着时代的发展,财务处理工作由手工操作阶段到电算化处理阶段,目前正在向智能财务阶段迈进。手工操作阶段,最为关键的是对财务信息进行手工处理,财务处理的重点是进行事后的核算和监督。电算化阶段,财务工作的重点依旧是对事后获取的财务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在智能化阶段,移动互联与财务学科的跨界融合,使得以重“核算”为导向的财务会计逐渐向以重“决策”为导向的管理会计转型,财务处理的工作重点由事后的核算和监督转向事前的决策分析,财务工作也开始由守护价值转向创造价值。

(二)提高了财务处理的工作效率。无论是手工处理阶段还是电算化阶段,财务核算都是财务工作的重点,繁琐、重复的财务核算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束缚了许多做基础工作的财务人员,使得其无法进行创新和价值创造,而且降低了财务处理的工作效率。智能化阶段可以借助财务共享平台、智能财务系统、财务机器人等智能化处理工具,从业务端采集与上传原始数据、生成结构化财务数据、呈现多样化的数据信息、进行基础的财务分析等数据处理,解放了财务人员。同时自动生成的财务数据降低了财务处理出错的概率,使财务人员能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转移到数据的挖掘与分析中去,提升了财务处理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三)改善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传统的财务处理过于依赖人工操作,且获取的会计信息有限,财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因为主观原因出现偏差,从而导致处理的财务信息发生错误。此外,高度人工化的会计信息很容易被修改、删除,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信度。智能化阶段,可以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工具丰富数据的收集方式;智能化为财务数据的储存提供了便利条件,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可以在云端将财务数据实时进行完整的保留,记录数据的处理过程,防止数据的篡改和删除。同时,可借助区块链、云计算等智能化技术检验财务数据,识别并删除虚假的数据,降低财务舞弊发生的概率,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四)提高了对财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要求。智能化时代,要求财务人员从提供标准化财务信息向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经营信息转变,这对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高校培养的是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财务人才,财务人员不仅要掌握传统的财务专业知识,也要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处理技术,拥有数据挖掘分析处理、战略管理、决策分析、风险管理、价值创造、流程再造等多方面能力。

三、智能化财务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

在开放与共享的智能化时代,财务领域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在智能化财务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作为智能化财务人才的培养对象,需要在学校、实习基地、智能化平台合作方这三个培养主体的引导和帮助下共同完成学业。学校、实习基地、智能化平台合作方通过签订联合培养协议,明确三方在智能化财务人才培养中的责任和义务,共同制定智能化财务人才培养框架,主要包括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考核评价体系四个方面的内容,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智能化财务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

(一)培养目标。在大智移云的环境下,企业的数据分析模式、决策模式、管理运营模式、生产经营模式已经发生改变,同时财务处理的工作环境、方式和方法也都发生了改变。高校应顺应数字化时代发展潮流,敏锐把握智能化财务人才的市场需求变化,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财务信息化”等智能化技术为背景,以“业财一体化”为依托,建立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的智能化财务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一定的智能化素养,精财务、懂业务、善管理、会沟通、能创造、懂技术的决策支持型高素质财务人才。

(二)培养内容。高校对智能化财务人才的培养主要依托课程体系,培养内容主要包括专业素养、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三部分。专业素养要求高校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时刻牢记未来作为一名财务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坚守道德底线,坚决不触碰法律的红线。专业知识要求学生掌握财务管理、会计、风险管理、战略管理、内部控制、财务数据分析等核心课程以及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大数据、智能财税、数据挖掘与分析、财务共享与智能财务、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等跨学科的基础知识。综合能力要求学生具备管理会计、财务共享中心业务处理能力、数据整合分析能力、运用智能化平台进行业务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三)培养方式。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技术的应用,给会计工作带来了冲击,对会计工作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高校应突破传统财务人才培养方式,依托校内外教学改革,重视实验教学、项目或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积极与实习基地、智能化平台合作方构建协同培养平台,强化校外实习基地、智能化平台合作方在教学体系、课程设置、综合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协同作用。

(四)考核评价。考核评价方面,可以为每个学生设置专业导师、实习导师、实训导师,同时借鉴“学分银行”的管理模式,在学分制的基础上建立“高校、实习基地、智能化平台合作方”三方导师综合评价的双重考核体系。高校根据设定的培养目标,按照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设置固定制学时和弹性制学时两部分,弹性学时的课程主要由实习导师和实训导师负责。设置“积分银行”,顺利完成对应导师的弹性课程,可以积分。同时根据专业情况对学生学习期间可以考取的职业技能证书按照难易程度进行等级划分,根据等级设置相应的学习积分,计入个人学习账号。未来,学生考取的职业技能证书、参加的职业培训、超额完成的调研项目和智能化财务处理任务等也可计入“积分银行”。“积分银行”可以实现学习结果与实践、职业技能、考试结果的同步评价,可为学习者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智能化财务人才培养模式路径探索

智能化时代,高校可以从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学教研基地、师资队伍、教育教学模式等方面出发,积极探索智能化财务人才培养的路径,培养学生利用前沿技术解决财务实务问题的能力。

(一)紧跟智能化的步伐,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在智能化阶段,财务处理工作具有了IT属性,这要求财务从业人员不仅能熟练操作EXCEL,还要会运用SQL、Python、XBRL以及专业统计软件等抓取、转换、查询及预测数据。高校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结合社会用人需求和自身特点,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坚持基础理论与技术并驾齐驱,在财务、会计理论课程的基础上,逐渐增加一些与智能财务相关的实用型课程,比如Python基础课程、人工智能导论、区块链技术概论、计算机语言基础、数据可视化、数据挖掘与分析、管理沟通等课程。此外,应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删除一些传统、落后的课程,同时增加高级管理会计与实务、会计研究方法、计量经济学、经营决策分析、信息检索等课程,侧重培养学生的管理决策能力、数据挖掘能力、财务分析能力。

(二)依托智能化财务系统,建设“四位一体”的特色实践平台。尽管国内的会计学科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多数高校在实践平台建设方面还存在学科方向较单一、授课知识面窄等问题。智能化背景下,高校可以依托智能化财务系统,建设“四位一体”的特色实践平台,“四位一体”即“实验教学+项目、案例调研+校外实践+综合能力培养”。在校内,结合财会专业的发展目标,在已有的会计电算化实训室、仿真模拟实验室等实训室的基础上,与在智能化财务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优秀企业合作建设智能化云端财务综合实践平台,搭建初具规模的财务共享仿真实验中心,同时可以引入“ERP沙盘模拟系统”还原企业生产经营的全部工作场景,实现以技术为支撑,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校+企”双主体模式的实践。在项目、案例调研环节,成立调研小组,由项目或案例导师带队引领学生深入项目、案例中挖掘一线的信息与数据,同时借助智能化财务系统进行数据分析,以达到提高学生的调研和分析能力的目的。校外实践建设方面,高校应积极借助校友的力量,与地方知名企业、校友所在企业、事务所等签订实习培养合作协议,并借助高校的智能化财务系统进行数据整理、分析,以便将课堂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在综合能力培养方面,依托高校的课程设计、智能化平台、案例或项目调研、校外实践四个方面,切实培养学生的业务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整合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用技术解决和分析实务问题的综合能力,以满足智能化时代实务界对财务人才的需求标准。

(三)深化政府、企业与高校的合作,积极推进学教研融合。为适应时代需求,培养优秀的智能财务人才,无论是高校、企业还是政府都应发挥积极作用,推进学教研融合。作为地方政府,一方面,可以对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的企业给予一定的优惠和鼓励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可以联合政府机关单位在寒暑假为地方高校的学生提供学习实践和调研的机会。此外,高校可以与地方政府合作,设计简单易行的方案,在政府机关单位选拔一些优秀的财务工作者作为财务专业学生的实践导师,为高校智能化财务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指导。企业应积极参与到智能化财务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中。首先,企业可以推荐技术娴熟的智能化财务系统工作者深入高校,指导财会专业学生进行智能化财务系统操作实践。其次,企业可以邀请相关员工定期向学生分享智能化财务系统在企业中成功应用的案例,加强学生对智能化财务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智能化财务系统的积极性。学校在推进学教研融合的过程中,也应鼓励财会相关专业的教师深入到与学校合作的政府、企业中进行学习,既可积累经验,也可为课程教学累积素材。

(四)提升任课教师业财技融合的能力。智能化时代,高校教师面对着来自技术革新与学科教育改革的双重压力,应积极关注相关学科的发展要求,紧跟财会教育发展改革的形势。智能化的财务处理需要参考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提高了对任课教师业财技融合与应用能力的要求。高校财会专业教师应不断提高对自身的要求,加强学习,一方面要积极学习与智能财务相关的理论知识,增强自身对智能财务的理解,以便更好地向学生传授智能财务知识;另一方面应该积极学习新方法,掌握新技术,并将其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实现内容、方法、技术与策略的高度融合,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将与业务、财务、技术三者相关的管理思维与信息化知识传授给学生。此外,高校应建立健全师资培训体系,根据教师的教学科研实力制订与其匹配的、严格的补缺方案,以提高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数量,为中青年教师的学习、实践提供更多的机会与选择。同时,高校要充分利用已有的教育教学和校友资源,创造多样的实践机会,鼓励财会专业的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智能化程度高的企业以及智能化平台合作方考察参观和学习交流,出台方案鼓励教师“引企进校”或“出校进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五)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智能财务是在财务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应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新一代财务。智能财务作为未来财会专业发展的新趋势,在实现数据共享与互联的同时,也使得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慕课、微课、直播在线教学、翻转课堂等新型的网络学习和授课方式的出现,使得优秀师资共享成为趋势,也对高校教育教学的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专业任课教师要想在智能化时代持续保持竞争性,必须创新教学思维模式,主动学习国内外财会专业先进的教学方法,了解国际财会发展的新方向,积极采用项目调研汇报教学、案例教学、批判性思维教学等教学模式,以强化并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五、结束语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深入到各行各业,更迭出了新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的变革也将深刻影响着财会行业。面对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无论是财务人员还是在校的财会类专业学生,都应该正视数字经济时代的变革,坚持与时俱进,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拓宽知识横向宽度,建立起跨领域协同创新的知识体系,积极学习新的方法和新的财务工具,在不断的学习和自我超越中走向更广阔的平台。作为培养高素质财务人才主力军的高校,应该结合财务相关学科的特点,有计划地进行智能化财务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持续优化专业课程体系,用移动互联和创新思维重塑财务教育教学,助推财务工作运用新技术、融入新时代、实现新突破,扎实推进财务、会计改革与发展各项工作,共同促进高校财务专业教育教学的创新与发展,为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智能化财务人才而不断探索。

猜你喜欢
智能化财务学生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特朗普集团“财务大管家”认罪
智能化仪器仪表的翻转课堂设计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财务自由这扇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赶不走的学生
财务风险的对策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