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国防教育的体系建构与实施路径

2022-06-27 18:44吴卫卫
学习与科普 2022年21期
关键词:国防教育实施路径小学

吴卫卫

摘要:国防教育是我国建设的基础,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防教育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在小学开展国防教育是很必要的。小学国防教育是全国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小学国防教育主要是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本文阐述了小学国防教育的意义,小学国防教育所出现的问题以及小学国防教育的方法和路径。在不断的分析和探讨中让国防教育体系得到更完善的体系。

关键词:小学;国防教育;体系建构;实施路径

引言:

学校国防教育是全国国防教育的根本,小学学生则是国防教育的重点培养对象,小学国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军事知识和理论素养。为了从小培养国家型人才,更好的实现强壮军队的梦想,从娃娃抓起从小树立国防观念 ,才能让学生时刻保警惕,为我国的强国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很多学校对国防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对国防教育还存在认知不足、国防意识、定义不准、没有解决方案等诸多的问题。才让学生对国防教育没有更好的意识。接下来我们要从多方面入手,一起为我国的国防部门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小学国防教育的意义

国防教育有三大意义:奠定知识基础、奠定情感基础和奠定人格基础。奠定知识基础:国防教育的开展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国防教育将国防知识、军歌技能融入到学校教育活动中去,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认识了国防知识、内容、项目、类别、和技能。有效培养有国防情怀的青少年。奠定情感基础:小学生的价值还没有完全形成,还处于启蒙阶段,情感也没有那么的丰富。我们将国防教育内容融入到小学课程里去,可以加强学生的文化认同、国家认同以及民族的认同。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爱军之情以及朴素的感情。这对学生爱国情怀的启蒙是很有效的。奠定人格基础:小学国防教育要传承红色文化,重视国防教育的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爱军、爱党和爱国的性格。对学生奠定良好的国防情怀的人格基础是重要的。所以国防教育是我国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小学国防教育的特点

(一)小学国防教育的目标具有基础性

小学国妨教育的主要目地是让学生了解国防以前历史、现在的国防状况以及在我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学生在了解军事知识和国防理论后,思想上要有居安思危的国防意识。激发学生,吃苦耐劳,保家卫国的精神,学生要充分了解国防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学校应该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国防教育。让学生增强国防观念、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和国家安全意识。

(二)小学国防教育的效果具有辐射性

少年强则国强,国防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有从小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在青少年时学习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树立国防观念,培养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情感,长大后才能更好地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学校在小学阶段进行国防教育,实施形式多样化的活动,有创意的国防教育。因为学生在小学阶段,人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都没有形成,塑造性很强。将会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这咱国防观念会跟随学生一生。

三、小学国防教育所出现的问题

首先,通过调研,目前小学都没有国防教育课和一些相关的国防教材,这个现象是每一个学校的普遍存在的,现在已经常态化。教师没有好好利用教学课堂的有效资源给学生传授国防知识,也没有结合小学课本里的内容将国防知识灌输给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的重点还是传统的升学应试考试,对国防教育知识的传授是少之又少,只是分发相应的一些书籍,让学生自己去看,这样是没有效果的。学生没有得到真实的感受和参与方面,国防教育的形式还是比较单一缺少趣味性。其次,在学校可以多开展一些有效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真实感受下才以更有效的巩固国防知识。现在好多的学校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只是注重学习成绩和升学率。学生学业平时也比较繁重,更没有时间去学习这些国防知识。最后,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向学生进行国防教育,让学生主动去发现我们身边的国防事件和事迹,平时由于家长没有时间,学生的自主能力又差。所以国防教育就没有得到很好的宣传。以上几种情况,让学生很难理解国防对我国建设的重要性。

四、小学国防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一)有效利用課堂教学,灌输国防知识

小学在开展国防教育时,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并发挥其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可以向学生传递国防和军事的相关知识,来完成国防教育的任务。小学在学校的学科中,有不少课文有国防教育的内容,教师要好好将这些国防内容整理出来,向学生慢慢灌输国防教育。如例:小学语文课本中就有很多保家卫国的文章,《小英雄雨来》这篇文章讲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晋察抗日根据地儿童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以及与日本鬼子勇敢斗争的故事,教师可以利用这篇爱国的文章向学生讲述老一辈的革命故事,激发学生努力学习长大后为了报答爱祖国的远大志向。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之心,又可以给学生渗透国防知识。

(二)开展课外活动,进行国防教育

课外活动就是课堂以外的活动。小学应该多开展一些户外活动,把国防教育知识和课外活动结合在一起,例如:举办军校活动,军事国防知识讲座、国防教育展览、军事夏令营等,可以在节日中指定教育主题,如:清明节让学生去烈士陵墓扫墓;建军节组织学生参观军营;国庆节组织学生升国旗;春节让学生去军人家庭去拜年等,可以组织学生去红色基地--西柏坡,去参观革命胜地的发源地,让讲解员讲解一些抗战事迹,通过这些国防主题教育活动,让国防教育走出教堂,让学生加强了热爱党,人民军队和祖国,让学生结合课外活动树立国防意识。

(三)结合日常,强化国防教育

在小学《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有很多国防要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一条要求: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再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尊敬老师,见面行礼,主动问好,衣着整洁。这些要求准则,就是要学生在日常学习和日常生活中把国防教育的内容想结合。这个也是一种长期有效的巩固和加强国防教育的方法。有些寄宿生在学校,让学生参考军营内务条令对学生宿舍实施卫生管理。学生按时作息、清扫宿舍、整理内务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四)给合重要活动,加强集体荣誉感

在重要活动开展的时候,尤其是:“七一”、“八一”、“十一”这样重要的节日,教师和学生一起观看相关的视频,教师选择合适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讲解,对学生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解放军的教育。教师和学生要衣着整洁和精神饱满的状态去参加活动,增强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和责任感。在学校升国旗的这一活动中,也能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结语:

国防教育的最终目地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了让学生更深入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辉历史,要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通过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在活动中可以锤炼学生的坚强意志、强身健体,从中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带学生了解红色革命历史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树立国防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这对于提高小学生的素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闵凡会.全面提高小学国防教育质效的策略[J].新校园,2022(04):12-13.

[2]刘伟明,罗肖,郭义.小学国防教育的体系建构与实施路径[J].四川教育,2022(08):13-15.

[3]吴卉兰.崇德尚健  立志报国——安徽省滁州市解放小学国防教育建设纪实[J].少先队活动,2022(03):50.

[4]叶慕兰.国防教育与小学语文结合的有效性策略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7(03):22-24.

猜你喜欢
国防教育实施路径小学
当代大学生国防教育面临困境与突围路径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