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瑞梓
摘要:体育课堂的多样性、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体育运动锻炼的兴趣,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情境兴趣;策略;体育游戏
小学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在培养人才上起到重要作用。 而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并养成锻炼的习惯,是值得我们小学体育老师深思的问题。大部分的小学生对体育课还是很感兴趣的,或许在他们的眼中,体育课远离课本,可以趁机玩耍,但是真正的体育锻炼以及体育精神是在玩耍中无法感悟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室内的理论课程中多教育学生,让他们理解并体会体育知识技能和体育美德。还有部分学生会认为体育课枯燥乏味,认为体育课并不重要,学习的动力不足,上课也无精打采,怕出汗,这些思想让他们对体育课产生不了浓厚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体育学科知识技能感兴趣,那么就会很快融入学习中,从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教育家皮亚杰曾说过:“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兴趣受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
一、什么是运动兴趣
运动兴趣是学生对所感到的运动乐趣的追求心理以及体验到运动乐趣后继续从事的愿望。当学生对运动有了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运动。
二、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的原因:
1.影响学生体育课学习的因素
影响体育课学习的因素是多样的,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是学生的自身因素,包括体育知识、能力、态度与价值观等心理状态。外在因素包括体育教师的教学内容、行为、风格、手段、场地和器材等。
2.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单一
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是固定的教学模式,一节课40分钟被分为:准备、基本和结束三部分,模式的固定、死板和教学内容的单一,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很难提起对体育课堂学习的兴趣。
3.运用统一的教学目标去要求所有学生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因材施教,要关注个体差异与学生的不同需求。而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体的协调性等情况有所不同,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一个动作有没有学会,学得怎么样,通过练习是完全可以表现出來的。如果学生不会做或者做得差,又或许对于学习这个动作存在恐惧心理之时,若老师没有及时疏导、纠正并进行鼓励,那么学生就会缺乏自信心,从而导致对体育课的学习失去兴趣。
三、在体育课堂中提高学生兴趣的策略
1.采用情境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教学法是指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境,通过生动直观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低段学生,其情绪和情感是很容易被具体事物或具体情境感染的,生动形象的情境可以调动他们积极的情绪状态。
2.运用歌谣、口诀来创设情境。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识水平出发,把动作要领编成学生易懂的朗朗上口的口诀,让学生通过口诀很快领会动作要领。
3.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观看技术录像,分析动作要领,直观生动地去感受技术动作的要点。
4.运用模仿小动物的方法去创设情境。教师通过形象地模仿动物动作来展示体育动作的技能知识,如立定跳远动作,教师可以让孩子们假装来到了动物园,看到了小袋鼠,来学习袋鼠的本领。
四、通过游戏来促进学生体育课的运动兴趣
游戏在体育课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相互配合帮助,克服困难而完成游戏。通过游戏,学生们感受到团结合作以及不怕困难的运动精神,而且在游戏中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将游戏运用到课堂中的各个部分。游戏可以用在准备部分,比如把传统的跑换成抱团跑,这样孩子们不会感觉枯燥无味,而且在玩中达到了热身效果,学生会很期待学习内容,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当教师利用游戏导入课的基本部分时,比如足球射门,可组织学生以游戏的方式比赛射门,既巩固了射门技术,又提高了学生对这一技能的兴趣,还不显得枯燥乏味。在动作的形成与巩固阶段中,教师也都可运用游戏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动作技能。
五、教师要挖掘学生的优点并尊重学生的个性
在体育教学中,个别学生在学习、掌握动作、技术时,往往会付出很多努力,可收获却非常微小,这时学生就会感到失落,如果教师能够适度地给予学生鼓励,哪怕仅是一句“继续加油”“你可以的”“你能做到”“老师来辅助你完成”……就能有效地激励学生。平时要常和学生说“老师相信你,你一定能行”这样的话来表达对学生的期望,使学生受到鼓舞。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真正地去关心每一位学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并且挖掘自身的潜力,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课堂的快乐、取得成果的喜悦,提高对体育课学习的兴趣。
体育学习的兴趣是学生参与运动的重要动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够使体育课堂不再枯燥乏味,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肯定能提高教学效率。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不断地去挖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得有乐趣,有动力,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