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倩贝
摘要:在新课标改革发展下,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被提了出来。这种学习方式的提出便深受广大师生界推崇,并且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们更加注重如何将教材中的知识讲授给学生,而学生只需要课上认真听老师讲就好。这样的教学方式往往显得知识特别的枯燥,学生们听着容易犯困,甚至对学习失去兴趣。体验式教学的提出更多的是考虑到学生的学习体验,通过这样一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再次对学习充满兴趣和动力,帮助学生提升对不同学科的学习成绩。本文从多方面、多角度对体验式教学方法的价值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初中初中历史与社会与社会教学;价值;应用探究
引言:
体验式教学,从名字上听上去也很好理解,就是让学习者像体验游戏的方式通过实践、感知、对比和思考来领悟知识中的奥义,其最明显的好处就是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学习领悟出来的知识在脑海中的印象最为深刻。学生们不仅极大的提高了对学科知识的兴趣,甚至因为好奇还会促使很多学生自主的去学习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在这一学习模式下,老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很奇妙的变化,老师更多的从一个课堂教育的主导者变成了帮助孩子们爱上学习的引导者。
一、体验式教学理论的内涵
体验式教学是指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阅读、研究、实践、听讲等多样性的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所收获,使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提高。也就是说在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真实体验,让其能够对周围的事物深层次的了解,让学习者对于周围的环境沉浸进去,形成情感的共鸣,积极接受知识并且运用知识,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起来,达到学习的目的。在体验的时候对于知识与技能进行有效的练习。体验式教学可以为学习者带来新的学习感觉,加强学习者对于内容的理解。首先要求学生主动的学习,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占据主导的主体的地位。其次要寓教于乐,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够只讲授知识点,需要追求学习的过程,让多样化的故事等融入在教学的过程中,其次需要学生学以致用,在传统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无法进行知识的灵活运用,从而造成学习很难。通过学以致用,能够为学习者创造一定的空间,让其知识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让在整个环境之中达到体验。最后是要虚实结合。抓住各种学习机会帮助学生体验学习到的知识,努力做到虚实结合。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中开展体验式教学,所以就有其优势,潜移默化的影響学生,形成思想认识。
二、“双减”下初中历史与社会与社会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
1.充分利用图片、视频等互联网资源,让学生感受家国情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互联网资源来辅助课堂教学。一些历史事件,如果能找到相关的纪实影片,可以通过播放影片的方式来学习这一章节的内容。此外,一些特殊的历史节点也可以通过观看相关的电影,例如,想要更好地了解抗美援朝那段时期的历史,感受志愿军战士们的精神,就可以组织学生们观看电影长津湖。在学习到一些战争的时候,可以找到战争的形势图供学生们观看。
2.将历史事实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减少学生与历史事件的距离感
对于历史学科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纸上谈兵,一定要联系实际生活,才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让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体悟历史的变迁,真正了解"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深层含义。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资源来辅助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例如可以带领学生去到当地的历史纪念馆,博物馆,红色教育基地等地切实的感受什么是家国情怀。通过对真实保留下来的物件的参观,更能引发学生们的思考,消除了只是在书上读过的弊端。在学习一些特定的章节的时候,比如说改革开放,就可以让学生们回家询问父母,或带一些原来家里的老物件在课堂上向大家分享,从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衣食住行彻底的改变来看中国的变化。将家国情怀内化成属于每个学生自己内心的情感体验。
3.开展特色教学活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对于中学生的教学,要根据他们的兴趣特点,开展一些学生们感兴趣,愿意参加的特色活动。比如说以某一特定事件来开展一次辩论会,或者复刻书上的一个章节举行一场话剧演出,还可以开展一些关于历史与社会的歌会和舞会。只有当学生们愿意主动去汲取相关的历史与社会知识,教师的课堂教学才会更有成效。当学生开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的时候,关于家国情怀的教育已经润物细无声地进行了。在对一些历史事件的切实感悟中,更能引发他们对于历史人物在一件事上的认同感,家国情怀也就水到渠成地形成了。
4.加强教师指导,营造自主学习思考的氛围
在"双减"实施的背景下,中学积极落实各项政策内容,如开展学生的课后延时服务,而在课后服务上,通常由各课教师坐班,带领学生做教学活动或者进行课后作业的辅导,在辅导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必不可少,而这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十分重要。中学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分析与思辨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前提也需要教师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个性制定教学方法,达到"因材施教"的理念。对于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则需要教师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在课后服务上,教师能够看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状态和进度,一些学生可能很快能想出问题的解决方法,而另一些学生总是绞尽脑汁都回答不出问题,关键在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其中,注意力和主动意识十分重要,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上要有所注重。同时,自主学习的环境氛围也是影响学生培养自主学习习惯的重要因素,在课堂上,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充分投入到自主学习中去,在课下服务中,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集中注意力攻克历史与社会难题、掌握历史知识。总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能够直接促进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学效果,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至关重要,教师需要依据"双减"政策的内容对教学大纲进行进一步地规划与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语:
新的教育方式都体现出了学生在整个教学环境中的主体地位,无论怎样的教学方式,只有切实抓住学生们的兴趣所在,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方式才能真正被学生们所接受。体验式教学正是因为体现了这一点,所以得到了很好的认可,相信这一教学方式在教学甚至其他学科都能运用的更加灵活有效。
参考文献:
[1] 郑志良. 初中历史体验式教学初探[J]. 亚太教育,2020(6):137-138.
[2] 吴丽明. 关于初中历史体验式教学的几点思考[J]. 亚太教育,2020(14):97-98.64521A45-F625-4714-AC6D-9139B4F3DFA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