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反思

2022-06-26 12:13冯云霞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2年10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互联网+互联网

冯云霞

摘要:高中历史是一门兼具人文性与方法论的重要学科,同时学科内部具有很强的文化渊源。对于学生相关核心素养与价值观念的养成具有重要效用。教师在展开学科教学时,需要充分考量学科能够带来的教学效用与价值意义,结合有效的探讨与研究寻求历史学科表达的最佳方式,带给高中学生充分的教学引导。在互联网+的教学背景下,学生的学科教学与实践拥有了更多的空间。教师需要合理利用相关元素展开教学活动,带给学生有效且具有内在影响的学科表达。本文以互联网+背景下历史学科教学效用为主要研究方向,针对互联网+背景下提高历史教学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以及相关科学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词:互联网+;高中历史;教学效用;科学策略

引言

历史学科是涵养学生文化生态,培养学生基础认知,完善学生全局观念的重要学科。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在当前的教学情形下,学科的表达与教学有了更加宽泛的发挥空间,能够为学生植根历史学科文化沃土提供充分的养料和养分。可反思目前的历史学科教学我们依旧能够发现一些需要改善调整的问题,从而有效的保证整体教学的真实效用和质量。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中历史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学科教学中,教師还常常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和束缚。无法带给学生全新的教学体验与引导,弱化了历史学科内在的趣味性与价值效用。在互联网+的教学背景下,学科教学拥有更加广泛的发挥空间,教学的形式与教学的节奏教学的环节等相关内容的设计上,教师的选择与范畴更加的广阔。但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禁锢,仍然存在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模式局限,教学传达僵化教学引导桎梏的现象。这种现象不利于学生理解历史学科,领悟历史学科的内在魅力,同时使课堂气氛过于沉重,塞满了应试教育的成分,无形之中增加了学生的压力。另一方面,互联网+的教学背景,能够更好的整合教学资源,丰富教学表达空间。教师的教学来源过于狭窄,全然围绕课本素材,某些时刻较少进行知识点的扩充,历史背景的充分展开,历史人物的适当讲解,淡化了历史学科中的学思空间。容易导致整体教学局限,无法实现历史学科特质的充分发挥与放大,学生内在缺乏历史学科有效认同。往往容易陷入僵化循环之中,普遍认为历史学科只是一门任务型学科,无法主动进行深入与研究。让学科教学可扩充可扩展的空间变小了,不利于新课程改革下对学生的各项素质要求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养成学科思维与认知。

二、互联网+背景下保证高中历史学科教学有效性的科学手段

2.1丰富教学表达形式,提高教学趣味性

在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教师结合当前教学背景展开教学实践时,可以通过丰富教学表达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中阶段的学生普遍学习压力较大,在展开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通过丰富教学表达形式,设计知识点的合理输出模式。能够使学生群体与学科之间产生有效的联结与互动。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多样化形式引导,让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历史学科的内在特质和价值,在提高教学趣味性的基础上,实现教学手法丰富与适当创新,从而带给学生眼前一亮的感觉。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对学科的观感和理解度,提高整体教学质量与效率。

例如在高中历史人教版历史纲要下,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应用多媒体的教学表达方法,让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更加的清晰直观的展现出来。教师可以适当借用ppt图文结合内容的精心编排,为课堂教学增添一丝光彩。在进行教学时注意应用整体历史观。讲述到十月革命的事件脉络时,可以穿插时间线划分和章节框架划分,将历史事件直观化具体化。同时在课程复盘时借用多媒体,引导学生思路扩展,教师在主要框架结构上进行扩充延申。增加教学主体双方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从而有效提高整体教学质量与效率。

2.2扩充教学表达空间,提高学生理解力

在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扩充教学内容与相关趣味性知识,丰富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知,增添学生的知识点储备量。在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涵盖一些小巧思,扩充学科的表达空间。使整体教学不仅仅局限在课本教材的固定知识点,使历史学科活起来,动起来,灵起来。让学生能够获得情绪价值。在学习过程中对历史学科产生更加完善且全面的认知度,愿意主动的参与历史教学实践与研究。

例如在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一隋唐制度与创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合理利用这一章节的教学主题,适当的进行相关历史知识点的扩充。将隋唐制度中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科举制度单拧出来进行一定的扩充讲解,将其与现实生活联系。引导学生明确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树立积极且正向的历史观。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内资认同与价值尊重,在合理的教学表达丰富下,深化学生对学科的认同感。提高整体教学质量与效率。

结束语

在高中阶段展开历史学科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的整体认知现状,展开适当的扩充与填补,让历史学科内在的人文学与历史观可以发挥充分的作用,带给学生更多的价值传达。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的环节场景丰富,展开教学调整,反思教学现状,带给学生更加完善的教学表达,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全优.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J]. 西部素质教育,2018,4(10):256.

[2]崔兴国.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分析[J]. 中国新通信,2021,23(12):223-224.ED38FE8A-F21C-44D5-AB38-7734EE5A08DF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互联网+互联网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