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中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之我见

2022-06-26 19:17艾成玉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2年13期
关键词:生活能力幼小衔接培养

艾成玉

摘要: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的形成与养成,最重要的是幼儿期,尤其是在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过渡期。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叶圣陶先生说,“养成好的习惯,会伴随我们一生。”在幼小衔接的教育中,培养幼儿独立自理的生活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幼小衔接;生活能力;培养

前言: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能够在生活独立处理自己的事情。幼儿的自立、自信心、应付各种突发事件,对于幼儿的日常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但如今的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父母忙于应付日常工作与提高自身素质的压力,将子女全部托付给了长者或幼儿园。注重物质和生活的保障,而忽略了行为和习惯的教育,温室里不会有一棵参天大树,过度的照顾会让大多数的孩子无法脱离成年人,无法自理,无法适应环境,因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最重要的。在学前阶段,是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重要阶段,鼓励他们自己去做,从小事情开始,通过自己的能力来提升自己的生活水平,从而为以后的小学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状况

(一)父母过于纵容

国内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特别宠爱,特别是隔代溺爱,尽管现在不少父母也开始重视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教会孩子自己动手,可他们却怕孩子磕着碰着,怕碰着,把孩子抱在怀里,什么都会替孩子做好。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实践能力会逐渐下降。

(二)幼儿没有参加幼儿园的活动

近年来,许多父母都倾向于私立幼儿园,认为私立幼儿园能让教师更好的照顾自己的子女,而将幼儿园误认为是收钱照顾小孩的地方。幼儿园的课程是跟班的,虽然是集体生活,集体学习,但如果孩子有什么问题,比如不能穿衣服,不能吃饭,不能系鞋带,都会被教师及时的解决。而小学则规定,学生要自己动手,要自己上洗手间,要自己系鞋带,要自己吃饭,要自己读书。

(三)父母的思想不正确

在21世纪,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父母越来越注重子女的教育,父母盲目追求高学历、好学校,导致父母在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上出现了一些偏差,过度追求速度,将孩子们变成了“学习机器”。从幼儿园阶段就开始进行超前学习,这样的教育观念不利于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二、幼小衔接教育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加强对学校教育的管理

幼儿园要组织幼儿教师参加日常的教育训练,教师的教育观念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改变幼小衔接的教学观念,注重幼儿生活、知识和自理能力的培养。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和教育功能,使其在人生道路上成为第一位教师,才能使其未来的人生价值得以实现。幼儿园要加强对幼儿的教育,将幼儿的知识教育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之中,为将来的小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幼儿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榜样,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幼儿的生活习惯和行为的监管和引导,及时指出幼儿的缺点,并进行反复的教育,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二)根據培养目标,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其人格特征存在着显著的差别,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幼儿,制定相应的教育目标。但无论采用哪一种教学方式,都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培养幼儿自我照顾的能力。不同性格的幼儿在接受同样的教育过程中,由于他们的思想发展程度的不同,他们在一定的发展阶段所花费的时间也是不尽相同的。比如:幼儿园在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方面,如小班的幼儿,其目的可以设置为在教师的帮助下可以自行穿衣;而中班的幼儿,可以自行设置自己穿衣服、鞋子、袜子等;大班的教学目标也可以设置成幼儿自己根据气候变化增加或减少衣物。幼儿园教师针对不同阶段的幼儿进行不同的教育目的,对其进行耐心、细致的个别辅导。

(三)对幼儿教育的观念进行更新

教师是幼儿的领航者,教师的教育观念在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幼儿园必须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使教师充分意识到在幼小衔接阶段培养幼儿自立的重要性,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才能确保幼儿自立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不能将知识教育置于首位,而是要多关注、多与孩子沟通,发掘幼儿的心理特征,改变课堂教学的主体,使幼儿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最大化。教师应多加鼓励,帮助幼儿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幼儿园教师要想在幼小衔接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就必须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

(四)建立家庭合作教育制度

当前幼儿园要积极地与幼儿父母进行交流和沟通,建立起“家园合作”的教育系统。教育学认为,家庭教育在幼儿的成长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幼儿园在实施幼儿自主性教育的过程中,应采取家长会、定制家园联系手册、成立家园QQ群、微信群等多种方式,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情况,让家长重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幼儿园可组织举办家长会,让家长深入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及教学器材,让家长了解如何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使家长在家中形成有针对性、有计划的教育模式。比如,幼儿园可以让父母观看幼儿洗手、穿脱衣服、正确进餐等教学视频,并向父母推荐幼儿洗手、饮水的童谣。另外,可以定期组织幼儿和父母参加一些有关的活动,让他们学会如何去帮助自己的孩子,让幼儿在家里帮助父母分担家务,比如吃饭、刷牙、洗脸、整理书包,让幼儿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此外,还可以通过搭建互动交流平台,开展诸如“亲子做月饼”、“亲子植树”、“家庭亲子绿色时装秀”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三、结论

综上所述,幼儿进入小学后,自我照顾需求较高,故应从幼儿园开始,强化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并将其纳入日常教学。此外,幼儿园还应该建立起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关系,以使父母能够正确、合理地进行教育,让幼儿能够提前适应小学学习的强度,使幼儿能够愉快、健康地学习和成长。

参考文献:

[1]谢莉.我们一起迎接小学的到来——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指导[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5,19(S1):66-68.

[2]张哲,曾彬,栾文艳.幼小衔接中家长参与的调查研究——以南充市幼儿园为例[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7(06):49-53.

[3]赵旭曼.我国目前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J]. 少年儿童研究.2010(7)

[4]王雅明.浅谈幼小衔接教育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 学前教育.2013

猜你喜欢
生活能力幼小衔接培养
减少幼儿调皮行为的策略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影响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抑郁症状及生活能力相关性分析
小班区域活动中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