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利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推进的情况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也将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的改变与革新。小学数学文化主题活动,是指学校在数学教育的过程中运用教育的文化主题进行开展教学活动的,而学生核心素养也成为了小学数学文化主题活动的中心思想。也正基于此,本文将拟为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文化主题活动的具体实施与设计过程加以了分析,从而促进了小学数学文化主题活动的合理开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文化主题;设计要点分析
引言:
随着国家的经济的有效发展,对小学教育不仅是针对学习的重视更加注重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文化教育的同时培养个人的发展和终身发展的综合素养。因此,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在展开小学数学文化主题活动的背景下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一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综合素养和品质。
一、结构化思维,设计整合主题
在设计整合主题过程中需要设计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在数学文化主题活动设计一个包含数学科学论、数学文化发展史以及学生了解的数学文化发展史的整合;第二个层次与不同的主题相结合,变成一个整体的主题群。良好的数学文化主题可以长期运用到数学教学中来,不但可以在主题活动中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拓展也能与其他的数学主题进行关联。因此教师在进行设计数学主题活动时需要根据结构性思维进行思考建立主题群。例如,数学教进行“测量与绘制地图”活动教学中,教师提前准备不同形状的图形让学生进行测量,并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用卷尺测量桌椅的长、宽、高,然后学生之间可以进行交流互动,核实每个桌椅的长度是否有差异,差异是多少,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在此过程中将测量的主题进行拓展形成一个新的主题,为高年级的学生提供数学主题的题材,例如高年级在学习“比例尺”的过程中运用主题进行展开教学,因此,便形成了数学文化主题群。
二、根据教材上的数学知识,建立活动主题
在组织活动主题的同时需要让数学文化素养与数学知识相结合,如在活动中只体现了数学文化素养,数学知识内容少之又少,则违背了数学教学的中心思想。如在活动中只体现了数学知识没有数学文化素养知识则对学生的未来综合素养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展开数学文化活动时需要兼顾数学文化数学与数学知识的融合。通过数学文化数学与数学知识的融合拓展到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的融合,所以,这个主题活动需要从生活中入手,将生活带入数学,学生能更容易理解数学的抽象式的概念。学生通过生活的知识对数学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例如,教师在教学“轴对称图形”的这个主题活动时,可以运用少数民族的对称图案或者是生活中对称的物品进行展示。教师可以让学生感受一下物品和图案,并说出统一的特征,学生就从单纯的观赏图片变成寻找他们的特点,學生之间也可以进行交流,之后教师可以将图案一分为二让学生切实的发现图案都是对称的,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出对称的物品,最后教师可以根据残缺对称的图案让学生补画,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三、建立文化情境,形成生态化的活动场域
学生需要在具有参与价值的活动中展现自己。小学的数学教育环境要具有自由、民主、平等、开放符合现实的文化情境。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并可以在学习数学期间具有一定程度的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这是建立生态化数学活动场域的目的。在建立生态化数学活动场域中不但需要将数学教学内容有效的传授给学生还需要将数学文化传授给学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建立生态化数学活动场域有几点需求:第一需要含有数学元素,这是建立生态数学活动的前提;第二,要结合现实生活开展活动,这是文化情景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第三,在展开活动过程中需要具备开放性活动,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最后,根据不同学生学习能力建立不同主题不同难度的主题活动,给不同学习能力的同学提供发展的空间。比如在开展“搭配中的数学问题”主题活动时,教师将早上穿衣服的视频展示出来,根据现实生活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两件衣服三条裤子可以怎么搭配,有几种搭配方法”可以给学生一些辅助道具让学生自由发挥,在教学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加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关注课外探究,注重实践的活动形式
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的现实实践活动,若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可以丰富科学内容的学习。形式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能增强孩子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和实践能力。因此,有效的举办课外实践数学教学活动,创新教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在进行实践活动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的抽象概念,面对看不懂的概念不会畏惧,利用生活中的知识清晰明了的将数学概念性的知识简单化,在现实生活实践过程切实的感受到数学的重要性,并加强了学习数学文化的和知识的兴趣,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数学的技能和方式,推进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品质的良好发展。在展开课外实践数学文化教学活动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结合教学的内容展开游戏、与生活进行融合等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文化与生活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就是在展开课外活动中学生需要根据课外专题进行研究、探讨,以小组的形式撰写小作文,将数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让学生真切的数学文化的深奥,通过小组研究专题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具有自主探究的能力,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展开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文化主题活动过程中,不仅可以有效的提升对数学文化的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充分的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核心素养。因此,数学教师展开数学文化活动的同时,要以传授数学知识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己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唐恒钧,李婉玥. 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文化主题活动及设计要点[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4(04):475-480.
[2]陈莎莎.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数学文化应用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20.
[3]任丹. 小学数学文化主题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践分析[J]. 智力,2021(20):129-130.
“沙坪坝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导师制专项课题”,课题名称:数学文化活动促进小学生数学素养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2020-3-DS007.DB510CF1-B0EB-4678-A84A-4DDC95E6F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