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倩 李兴华 宋洋 齐咏生 刘广忱
摘 要 本科生导师制是加快高等教育新工科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得到各地方高校的广泛关注。以内蒙古工业大学电气专业为例,开展基于本科生导师制的新工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究与实践,阐述基于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组成要素功能,制定学生全过程发展人才培养目标等,并对实施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 新工科;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地方工科院校;电气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2)22-0105-04
0 引言
新工科是2017年教育部在复旦大学召开的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研讨会上讨论的主要内容[1]。新工科有别于传统工科,是产生于新经济、新工业基础上的新理念。新工科建设,不仅要设立针对新型工业的学科,更要推进传统工科教学的变革和创新[2]。因此,加快高校新工程专业建设和发展,促进工科专业改革与创新,探求新时代符合工科人才培养规律的新模式,已经成为当前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
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是加快高校新工科建设新模式的重要举措之一,是高等学校工程教育发展的需要,对促进地方高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加快新工科建设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高校本科生质量,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3-5]。目前,国内部分高校在推动新工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6-8],如同济大学开展了基于本科生导师制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探究,结合本科生的个性化培养要求,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新的途径,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向社会急需方向进行发展,成为国家所需的新时代卓越土木工程师和优秀新工科人才,为社会发展和学科进步作出贡献[1]。
现阶段,对于地方工科院校而言,为适应高等教育新工科发展特点,构建基于本科生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还处于起步与探索阶段。内蒙古工业大学电气专业是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品牌专业。本专业的建设发展与地方电力产业优势紧密结合,在切实服务地方电力产业发展方面具有明显的专业优势。因此,加强地方高校基于本科生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改革,对进一步提高本专业的教育质量和水平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对为地方电气行业培养和输送专业创新型人才,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基于此,本文以内蒙古工业大学电气专业为例,阐述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工科院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内涵及组成要素的功能建设,探讨基于本科生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满足不同年级学生的全过程发展模式及培养目标,并对实行导师制前后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为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工科院校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提供先试先行经验。
1 基于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功能建设
当前,高等教育改革正面临加快新工科建设与发展的新阶段,现阶段地方工科院校培养新时代复合型人才的发展目标,对基于本科生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提出新要求,迫切需要赋予本科生导师制更丰富、更多元、更深层次的内涵。从国内本科导师制的实践现状和结果来看,关注点大多仍在学生的学业指导与学习能力发展上,这与适应新工科背景下的导师制内涵仍有不小的距离。
本文有关新工科背景下导师制发展内涵,主要侧重学生道德品行与文化素养教育的兼顾性,因而视角与现行本科生导师制内涵稍有不同,不仅要注重新工科背景下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还要强调优秀思想道德的积淀和养成,将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与个性化学习需要,并主要体现两大特色:
一是从导“学”走向导“育”,使教师从学生的学业导师真正变为人生导师,注重导“育”的过程性,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汲取导师成功经验,提升自我道德品行修养;
二是从导师制走向导生制,教师的指导最终是为了激发学生潜在的自主创新实践能力,这有赖于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充分信任与交流,鼓励学生将实践中产生的观点与想法进行个性化输出。
针对不同年级的本科生实施导师制,着重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中导师、导育、导学等组成要素的基本功能,使学生整体素质在学习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地全面发展,这赋予本科生导师制新的内涵。
图1为新工科背景下内蒙古工业大学电力专业提出的基于本科生导师制构建的人才培养模式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应坚持以新工科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以学生锤炼品行、提升素养、训练能力为主要培养目标,借助培养模式中导师、导育、导生等功能要素及具体措施,使学生在道德品行、文化素养、专业素质、工程实践、创新意识等方面,最终获得全面的发展与提升。
导师制实施的师生匹配过程如图2所示,包括“资格条件筛选优化—信息发布—双向选择—进组了解—磨合调整—最终匹配”。由上面论述可知:在新工科背景下基于本科生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导师、导育、导生等要素功能与学生最终能力达成有着密切联系。本文提到的导师指的是具备指导学生能力的人员,而非狭义上的指导教师,因此,实现导师职能的可以是在校教师、企业专家等,也可以是优秀学生(如研究生助理)。本文采用教师主导+学生助理协助共同完成导师指导功能。导育主要强调育人与思政功能,着重体现在思想道德、文化素养和专业素质方面。导生主要强调学生自我能力与意识养成功能,着重体现在工程意识和创新精神方面。通过导师、导育、导生的相辅相成作用,推进新工科背景下的地方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运行。
表1是内蒙古工业大学电力专业基于导师制模式的学生全过程发展及人才培养目标。从表中可以看出,学生全过程发展与培养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
一是个性化发展目标,该目标体系是在“学院赛道”上架构的,主要是结合导师制的内涵及内容,设置各年级学生目标达成基本情况;
二是共性发展目标,主要是在“学校赛道”上围绕学校通识教育体系进行学生共性发展培养。
2 基于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效果
2.1 制度保障得到健全和完善
内蒙古工业大学电气专业自2021年实施导师制以来,先后制定《内蒙古工业大学电力学院学习指导与管理实施办法》《电力学院学生形成性评价实施办法(试行)》《电力学院教师工作量计算与管理办法》《电力学院课外创新实践学分认定细则》等,为本科生导师制的顺利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2.2 学生专业认可度提高
分别对2019~2021级学生入学前后的专业兴趣与专业期望进行采样统计,结果分别如表2、3所示,可以看出学生入学后的专业兴趣喜欢程度与专业期望值均得到提升,表明学生对专业认可度有所提高。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实施导师制后,学生入学前后专业兴趣中不喜欢专业的比例下降明显,并且同期学生期望比例最大。这说明通过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在导师引领和指导下,学生在专业定位、专业方向、专业认可方面都得到充分、快速的融入和了解。例如:定期邀请校内外优秀导师或行业专家,围绕当前行业发展、产业优势、专业应用、职业规划等内容,做“青春领航人”系列讲座、报告会,受益学生300余人/年。
2.3 学习氛围浓郁,学习整体情况向好
对2019—2021级学生第一学期不及格课程门次数占比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如表4所示,可以看出不及格课程门次数的占比逐年下降,且在2021年实施基于本科生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后,本科学生不及格率显著下降。这说明学生进入导师小组后,得到学业规划与指导,更加明确了学习目标,学习自觉主动性也明显改善。例如:学院定期邀请研究生助理导师组成宣讲团,围绕个人事迹品行与学业预期建设等,开展“榜样的力量”主题宣讲,以身边人或身边事去促进学生的积极进取性,目前受益学生保持在600余人/年。
2.4 工程实践与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为了提升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精神,主要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2.4.1 为本科生导师积极搭建创新平台,营造创新环境,激发创新热情
学院成立导师工作室并挂牌工作,保证导师工作室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所需的场地条件,对培育中的导师工作室给予适当资源配套支持。
2.4.2 注重创新精神与工程意识养成
在基于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下,2021年电气专业学生100%全员参与校级大学生创新项目。
2.4.3 坚持“以练促赛,以赛促效”的运行机制
借助国内外大型赛事的影响,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近三年,本专业学生在各级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和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三项,立项国家级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三项,获得自治区级各类赛事奖项多项,多名导师工作室团队成员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优秀个人称号。
3 结束语
对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在复合型本科人才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本科生导师制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以内蒙古工业大学电气专业实施的本科生导师制为例,全新阐述适应新工科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内涵,大胆尝试基于本科生导师制的人才全过程发展目标构建,努力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输送优秀复合型电力人才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鲁正,上官玉奇.基于本科生导师制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探究:以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18,27(2):1-4.
[2] 侯明艳,王伟.新工科背景下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30):35-37.
[3] 张晓霞,周伟,庞艳荣,等.本科生导师制对卓越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0(25):166-167.
[4] 张晓霞,周伟.基于本科生导师制的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J].广东化工,2020,47(7):225-226.
[5] 吴雅琴.基于“本科生导师制”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中国大学教学,2021(8):8-11.
[6] 李晓乐,王伟,侯明艳.“三位一体”本科生导师制教育实践探析:以长春工程学院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1(24):44-47.
[7] 张万里,蒋隆莹,陈桃淘,等.基于新工科应用实践背景下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与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19(34):246-247.
[8] 付勇,邹妞妞,蒋玺,等.关于教育新形势下西部高校工科类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以贵州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26):219-220.
*项目来源: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基金编号:NJSZZX2162)。
作者:董小倩,内蒙古工业大学宣传部副部长,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李兴华,内蒙古工业大学宣传部部长,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宋洋,内蒙古工业大学电力学院团学办公室主任,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齐咏生,内蒙古工业大学电力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自动化控制科学与工程;刘广忱,内蒙古工业大学电力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01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