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项目实践中低保真原型设计教学方法探索*

2022-06-25 04:19熊科军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2年15期
关键词:交互设计实践教学

摘  要  探索基于项目实践的低保真交互设计的教学方法,构建有效的低保真原型。选择合适的平台开展可用性测试,以项目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实践低保真原型的迭代过程。通过项目式教学实践验证,学生能正确理解该阶段的核心任务和评判标准并完成设计任务,实现创意与可用性、易用性原则的高契合度。

关键词  低保真原型;交互设计;可用性测试;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2)15-0115-03

0  引言

湖南文理学院设计学专业涉及交互设计的课程,授课的内容倾向于移动端、PC端以及其他介质中的软件、网页等操作界面的设计内容教学。由于课程的学科交叉性质,通过项目式教学组织和管理学生的课程项目设计的实践教学活动,以目标导向设计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按需学习新的知识技能,综合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理论和技能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1  低保真原型在交互设计项目实践教学中的意义

1.1  原型在交互设计中的作用

在交互设计中,一般把能够帮助人们与未来产品进行交互,从而获得第一手体验并发掘新思路的装置称为原型[1]。原型是创意概念的具体化,聚焦于创意概念的各方面评估[2]。低保真原型的构建形式很灵活,在不同的交互设计方案中,不同的原型构建阶段对原型的构建需求也各不相同。构建产品原型的目的是通过模拟产品使用时的交互逻辑,展示最终产品设计方案的交互体验效果,同时作为不同分工岗位之间的有效沟通载体,促进多种岗位之间的交流。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无论是网页设计课程,还是其他界面类设计课程,最终的课程实践设计方案完成形式都是原型演示。

1.2  低保真原型的实践价值

低保真原型构建容易,修正的成本低,更容易集中解决交互流程、创意表达等核心问题。低保真原型的核心价值在于检测功能的交互安排逻辑的合理性,视觉效果不在低保真原型设设计方案的考虑范围之内。低保真原型的目的是选择忽略细节设计成本,对用户需求如何实现的描述有准确的表达。低保真原型的实践价值主要在于降低设计方案修正和沟通的成本,在没有正式开展细节的设计之前,避免视觉呈现对功能性层面的推理与思考产生干扰,及时地以低成本代价发现问题并调整。

2  低保真原型设计阶段的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

2.1  实践中对设计理论的认知和践行存在落差

交互设计理论体系中,以用户为中心是一个根本的指导原则,但识别、研究分析目标用户群体的需求并设计出一整套能满足需求的交互原型的过程,需要能够让学生有可以落地执行的一套研究方法和设计理论,完成授课环节对理论的思考和实践体验。用户研究的方法和理论也是随着设计实践的丰富而不断修正和进步的,用户的行为、认知、环境是相互影响的,而且理论指导和实际的设计实践之间存在更多需要丰富和完善的中间过程。目前,这种中间过程的缺失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对根本的设计原则,比如学生对“以用户为中心”“技术与艺术的统一”等基本设计原则理论如何践行于课程项目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理解,在教学效果中表现为原型设计方案中出现比较初级的问题,基本原则并没有很好地融会于具体设计实践中;另一方面,对于各种专著和专业文章中出现的不同设计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教训总结的各种更加细化的众多衍生性质的设计原则,如何在自己的设计实践项目中进行恰当应用,由于案例间的各种差异,对于学生而言,往往无法精准把握。

2.2  学生缺乏项目进度的整体管理意识

项目进度管理是将项目计划的各个活动分别规定工期并合理地选择活动起止时间,为保证项目计划范围的各项活动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而进行的一种项目管理活动[3]。项目式教学的实践项目管理有赖于任课教师的主导,管理方案体现和贯穿于教学的整体安排中,有益于课程进度的控制。但在具体的实践环节执行过程中,学生对关键节点的任务完成进度差异比较大,部分学生对低保真原型的要求和标准比较了解,表现为不能正确把握任务目标,对项目管理目标的轻重缓急处理意识比较淡薄,对低保真原型设计目标进度的控制力和执行力偏弱。个别学生无法正确协调和处理阶段性目标与整体目标的关系,沉溺于低保真原型阶段的细节设计推理,更关注运用设计工具对具体的交互效果的案例复现,而这些案例复现对自己的交互创意的正面价值并不大,更多的是对已经有的交互效果的教程式重现,本质上是对设计工具的学习,这反映出学生对项目的时间进度把控意识不强。

2.3  对可用性测试迭代的实践力度不足

无论是低保真原型还是高保真原型,它们被制作出来的目的都是验证设计初期的想法和创意是否在实际应用的时候可行,并且用于进行可用性测试,发现更多设计初期没有想到的问题和出现的漏洞[4]。

低保真原型的设计方案通过不断测试和修正而实现设计方案的优化迭代,尽可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个过程需要时间、精力的投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学生无法正确意识到可用性测试对于整个方案的重要性,对测试的环节执行经常不彻底,在项目的后续设计阶段才发现可用性存在问题,或对创意的表达不充分,推高后期调整的成本。在具体教学计划执行过程中,发现学生主动针对测试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设计方案迭代,有些比较明显的问题却在调整后的设计方案中没有体现,对可用性的理解比较片面;有的对可用性测试的执行也没有达到完成基本标准,在整个项目管理中可能造成的问题不是特别明显和突出,但在既定的计划时间和进度范围内,实践力度本可以合理地增加。

3  低保真原型设计的教学方法探索

3.1  平衡教学项目实践与实操项目实践的差异

项目的选择是项目实践教学的第一个关键节点,需要让学生知道可选题目的种类,以及每种种类的案例,对当前移动端APP、网页设计、PC端程序系统软件等新需求的发展趋势有系统性介绍,并结合医疗、自我管理、社会服务等热点进行选题推荐,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保持对自己选题主动探索的兴趣,任课教师对于学生选题的难度、创新度和进度预期有比较准确的把握,对项目的效果也要给予学生比较明确的预期。

以涉及交互设计的课程为例,案例式教学是常用的教学方法,在项目式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存在多层次差异,影响教学效果。首先,学校与公司、学校与学校层面,地方普通应用型高校的教学实施环境和条件,生源的知识与技能储备、心理状态准备等客观因素的差异;其次,学生由于经历、积累、兴趣等差异,对交互设计项目的题目选择也存在最终作品形式和形态的巨大差异;最后,项目的选题类型不一样,更可能造成作业工作量和难度的差异。所以,项目作品的评价体系构建也是一项重要的教学设计工作,建议因材施教,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进行引导,对项目选题进行分级评价。

3.2  教学项目实践的流程节点安排

教学过程的设计,建议按照“用户研究与需求挖掘—概念与创意定义—信息架构—流程设计与低保真原型制作—视觉效果与高原型设计与制作”的大致安排开展教学。前期的选题确定、用户研究阶段,需要通过大量的案例向学生说明当前的交互形态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对进入商业应用阶段的设计产品需要分类别进行经典案例分析,对相应的技术能实现的效果以及技术理论上能实现的效果预期有哪些,可以先行介绍。这个过程也可以分配给学生作为任务先行去了解,并以分享会的方式进行分享,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障学生对课程环节的参与深度。在用户界面设计中,首先是需要知道界面内需要存在什么功能,其次是每个界面之间的关系如何[5],这些可以通过信息架构完成关系的整理。信息架构就是合理地组织信息的展现形式,其主要任务是为信息与用户认知之间搭建一座桥梁[6]。

作为课程教学的关键节点内容,对信息架构部分建议按照课程作业节点做具体要求,并对信息架构的进度及时检查并给出修改建议。

3.3  低保真原型设计教学实施阶段的准备工作

低保真原型的介入时机,在初步完成信息架构与流程图草稿后就着手制作原型,也利于学生尽早通过原型测试来验证前期内容,形成设计上的快速迭代[7]。低保真原型设计的教学实施,目前最适宜以项目式教学作为载体展开。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准备工作:一是确定选题,并通过头脑风暴完成项目的创意内容,完成交互的纸面快速原型的可用性测试之后,通过汇报讲解的方式实现学生之间的想法分享,促使学生之间能相互启发;二是同步进行市场需求调研,确定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形式和时间安排,选择合适的调研平台开展调研活动,在等待结果的同时,继续完善交互设计方案;三是根据调研结果开展设计分析,开展第一轮低保真原型的设计与制作。在设计方案的测试阶段要求学生严格控制设计迭代过程的时间成本,而且要求学生对每轮低保真原型的迭代必须基于同步进行的需求调研结果,要求交互层面的设计必须有可信依据和调查,必须注重事务最基础的逻辑。

3.4  低保真原型设计方案的可用性测试与迭代阶段

可用性的评价由交互操作的可学习性、功能需求实现的效率、交互操作步骤等是否易于记忆、出错率、体验的愉悦度等方面共同构成。在授课过程中,低保真原型阶段的可用性测试的核心是满足用户对既定交互功能的需求程度。对用户需求的满足程度越高,可用性评价的其他几个方面也会相应地提高。可用性测试可以融合在项目进度管理中,是用来发现和改进项目的有效方法途径。

低保真原型的可用性测试阶段的教学设计与组织,最关键的是要明确课程实践项目设计方案定量评价标准,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列出项目的低保真原型的核心功能清单并交付参加该项目可用性测试的组员;二是为了保证学生在可用性测试环节的参与度,建议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对项目的低保真原型的可用性测试实施单独分组、交叉进行,要求结合该项目产品的具体应用场景去发现问题,并对每个学生参与可用性测试后获得的测试结果进行一定量化标准的考核;三是课程实践项目的汇报陈述必须由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发现的问题、分析的原因、改进的思考与措施三个部分组成,整体构成对方案的迭代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内容。

对于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生而言,应用场景或者故事板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需要单独阐述应用场景的应用目的、基本范式和要求,结合具体案例说明应用场景的设计方案所必须具备的要素。低保真原型阶段的应用场景,建议评价标准为能描述清楚原型的应用场景以及针对应用场景进行设计思考即可,在项目后期的整体汇报中再要求结合应用场景描述项目实践方案的设计创意和创新之处。

3.5  低保真原型设计的工具平台选择

低保真原型阶段的可用性测试工具选择比较多,在教学组织过程中需要提供针对低保真原型设计方案的便捷、高效且能很好还原使用情境的测试平台。目前用来制作原型的工具和方法有很多,低保真原型设计阶段需要的是便捷的测试操作途径。Axure等原型工具均能比较专业地制作交互原型,但不方便进行多人在线测试,且对移动端硬件设施有一定要求。在线平台,比如蓝湖、墨刀等,可以很方便地实现多人在线测试原型的可用性。该阶段原型工具的学习可以改为以线上自学为主,授课时间集中在调研分析、设计实践、创意、方案表达等线下环节。

3.6  低保真原型方案的评价标准构建

低保真原型设计方案对视觉效果的要求以最低需求水准为限度,重心在于验证设计方案的可用性,所以评价标准必须包括目标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工作量评价四个部分:目标评价即对最初所描述的项目设计方案的愿景评价;过程评价即对设计过程以及设计过程中对作业要求的执行程度的评价;结果评价即效果评价;工作量评价指本科教育阶段的课程项目实践在允许失败的前提下,对学生的课程实践项目工作量和从中映射出来的工作态度进行评价,针对学生对自己的设计项目中的交互创新和创意部分的描述与低保真原型中的创意呈现效果进行比对评价等方面。

4  结论

原型构建与原型评估是交互设计的两个重要方面,在课程教学中启发和引导学生寻找创意并通过概念设计对创意的可行性进行推理表达和初步验证,是原型设计的开始。低保真原型阶段的教学以项目实践为主导,通过对学生在可用性测试和低保真原型版本迭代方面的量化考核,指明学生努力的方向,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和自主选择原型制作工具、方法与平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穷其所能做一个好的方案,既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拓展学生解决设计问题的视野和思路,强化学生在交互时间中的综合设计能力和问题解决意识。

参考文献

[1] 李洪海,石爽,李霞.交互界面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52.

[2] 李四达.交互设计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3] 左小德,梁云,刘敏,等.项目管理理论与实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8.

[4] 韩凯迪.移动互联网产品原型设计原则探析[J].科技风,2017(5):53.

[5] 沈瑞月.中老年移动通信产品的设计信息架构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0.

[6] 刘再行.UI交互设计流程的探索与教学实践[J].装饰,2015(1):136-137.

[7] 潘小栋.低保真原型在交互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7,29(5):394-400.

*项目来源:湖南文理学院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网页设计课程页面交互原型设计的案例式教学研究”(JGZD1826)。

作者:熊科军,湖南文理学院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视觉信息与交互设计(415000)。

猜你喜欢
交互设计实践教学
超数字化:网络体育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莆田电子商务界面设计的艺术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