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地方高校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改进对策研究*

2022-06-25 03:29岳慧君李发国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2年22期
关键词:大类通识课程体系

岳慧君 李发国

摘  要  新高考改革让考生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也让越来越多的高校重视与之相适应的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改革。但是,资源相对有限的地方高校在实施大类招生培养改革过程中存在可借鉴经验少、已有试点改革依然存在问题等困境。从大类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建设、学生培养模式和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提出修订、调整和改革的对策,以期实现人才培养与专业发展的“双赢”。

关键词  新高考改革;地方高校;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2)22-0089-04

0  引言

2014年,随着《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颁布,新一轮高考改革全面启动,上海、浙江进行首批改革试点,目前已经有14个省份开始实施高考综合改革。

本轮新高考改革“以高校和考生双向多元的自主选择为目标”[1],在考试科目、综合评价、招生录取机制等方面作出重大调整,扩大学生和高校的双向选择权。高校设置选考科目要求(目前有“3+3”“3+1+2”两种模式)并提前向考生公布,考生根据选考科目要求填报志愿,高校以“院校专业(类)组”或“专业(类)+学校”两种模式,按照平行志愿进行招生录取。新高考改革实施的科目选考、取消录取批次,实行按专业(类)平行志愿招生的制度,对高校的招生录取机制、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新的挑战。

大类招生培养是指高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按照学科门类相近或者学科交叉的原则,将若干专业合并,统一成专业大类进行招生;学生进校后,先按照大类培养的原则统一进行1~2学年的通识教育类和学科基础类课程学习;学校再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专业分流,学生在分流后才开始进行具体的专业课程学习。

大类招生培养有利于落实“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理念,有助于实现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能给学生更多选择专业的机会,帮助高校更大程度提升校内各种教学资源的综合使用效率。因此,新高考改革后,着眼于“夯实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高校大类招生培养理念开始推广,越来越多的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开始尝试推行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改革,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改革逐渐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流趋势。

1  现有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优点

目前,国内高校开展的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可分为学院内大类招生培养、跨学院大类招生培养、开设实验班大类招生培养、成立本科生院大类招生培养四种模式[2],其共同的教育特点是“先通识教育、后专业教育”,其共同的人才培养特点是“通专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培养的人才具有“学科交叉”能力。

1.1  有利于与新高考改革接轨

新高考改革扩大学生和高校的双向选择权,提供更多选科方式供考生选择,同时为考生填报志愿提供更多选择机会。实施大类招生培养则进一步扩大学生的专业自主选择权,打破“一考定终身”的枷锁。大类招生培养有利于延续新高考改革政策的好处,真正形成“中学教育—高考—大学教育—就业”全过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1.2  便于考生了解和填报专业志愿

目前,普通高等教育分为12个学科门类,92个专业类,506种专业,其中基本专业352种,特设专业154种。许多考生和家长只是在高考结束后才开始认真了解各个专业情况,但因专业数量庞大,很多专业名称充满迷惑性,所以家长经验性认识和社会评论成为考生填报志愿的主要参考,缺少对考生本人真实的专业兴趣以及专业适应性的评估。这往往会导致绝大多数考生非理性地填报所谓的热门专业,缺少对毕业后社会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合理判断。按大类专业填报志愿则相对简单,更容易让考生和家长清楚今后学习的知识以及从事的工作领域。

1.3  提高考生第一志愿录取率,促进专业思想稳定

按大类招生意味着将多个专业合并成一个专业招生,招生专业数量减少,每个招生专业的名额相对增加,考生的第一志愿专业录取率提高。学生以第一志愿进入学校读书后,专业思想稳定,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目标明确,容易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有利于学生尽快成长。

1.4  学生的专业选择更为成熟、准确

按专业大类招入的学生在1~2年级接受通识教育,所学知识适合专业大类下多个专业,然后专业分流接受专业教育,在专业分流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加成熟的自主选择专业的机会。如此,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更加准确地预测与了解毕业时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趋势,确定更加适合社会需求的专业或专业方向,以及人生发展方向。

1.5  增加学生择业机会

随着产业更新换代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认为,除了一些特殊岗位,一般岗位直接运用课堂知识的机会并不是很多。即使是优秀的毕业生,大学四年学到的知识也很有限,必须经过专业的岗位培训后才可能胜任工作。对用人单位来说,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是关键。按专业大类招生培养可以满足学生多学科交叉知识的学习,更加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增加学生择业机会。

2  现有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2001年,北京大学提出实施“元培计划”,举办元培计划实验班,标志我国大类招生模式诞生。如今,许多高校从院系机构设置、招生就业政策、管理组织制度、培养方案、大类课程平台、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大量改革与实践。据统计,2019年,

全国1 238所本科院校中开展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有378所,占全国本科院校的31%。其中,“双一流”建设高校开展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有118所,占“双一流”建设高校总数的86%;其他开展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高校有260所,仅占非“双一流”建设高校总数的23.6%。由此可见,前期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改革的主阵地在“双一流”建设高校,其他类型高校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改革较少甚至没有任何此类改革的经验。此外,在实施大类招生培养的高校中也不乏存在一些问,例如:强行合并专业;仅披上教改实验班的外衣;专业分流冷热不均;课程体系依然未打破原来专业培养的壁垒;师资结构无法满足大类培养要求;等等[3-5]。

地方高校面临大类招生培养改革困境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2.1  学校自身条件限制

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实施涉及学校现有专业门类、组织机构、教师资源、课程平台等多方面的基础条件是否有充分的可支撑性。目前,对于能够实施大类招生培养的学校类型形成的共识是:文、理、工学科类比较齐全的综合性大学最适合实施大类招生培养改革;单科性院校由于专业性要求非常强,不适合采用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其他类型本科院校根据自身条件选择是否实施。显然,并非所有学校或者所有专业门类都适合大类招生培养,这对处于新高考改革范围内的部分高校如何通过自身变革适应“厚基础、宽口径”的招生培养政策,更好地招收优秀考生,提出挑战。

2.2  难以复制其他学校改革经验

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始于“双一流”高校,盛于“双一流”高校,这些高校在组织制度、学科门类、师资、平台、财力、物力、生源等多方面都具有天然的优势,试点改革经验丰富。但是由于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学校特征,各学校之间的改革经验无法共通,没有统一的大类招生培养范式,尽管有不少高层次学校的改革经验,但各学校只能根据本校实情进行合理借鉴,而且存在失败的风险。

2.3  现有的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依然存在问题

目前已有的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在大类专业设置、课程平台建设、专业分流、学生管理、师资建设等方面依然存在各种问题[6-9]。大类专业设置边界不明晰,与新高考招生选科政策不兼容,比如专业大类过于讲究文、理、工交叉融合,需要招收不受选科限制的考生,这与新高考的选科分流不兼容。通识教育科目的选择是大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关键所在,交叉融合范围越广,科目选择难度越大,对教师的要求越高。专业分流过程中的公平与平衡是一大难点,分专业的标准关系学生之间的公平,而冷热专业学生的平衡则关系教育者之间的利益平衡。大类专业学生的从属关系决定学生的管理方式方法,学生流动性增加必然增加管理成本。通识课程教师的从属关系及团队建设、大类专业管理教师的从属关系等都需要权衡。

3  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改进对策建议

大类专业不是简单地将原有专业进行文、理、工组合,也不只是在招生环节模糊专业边界来提升招生分数或者遮掩冷门专业,而是涉及管理模式、培养模式、师资建设的深刻变革。特别是对接高考新政的过程中,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改革要从大类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建设、学生培养模式和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修订、调整和改革,从而实现人才培养与专业发展的“双赢”。

3.1  科学设置大类专业

大类专业的设置直接关系改革的成败。大类招生培养的观念和实践由来已久,从已有的大类专业设置方法来看,其关键是立足已有专业,面向学校育人目标,平衡各方利益进行结构合理的试点设置。但是新高考改革时间较短,目前还处于试点阶段,因此,对接新高考改革的大类专业设置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3.1.1  大类招生所涉及的选考科目要有限定性

选考科目太宽泛,考生群体多样化,使得入校学生的学科基础不一,高校的教学培养等环节需要设置更多基础课程或者实施分层次教学,造成资源重复投入和浪费。

3.1.2  大类专业涉及的专业要有共性

大类专业设计的专业要同属一级学科、同属一个行业领域、同属一个院系。尽管强调文、理、工交叉融合,但是资源有限的地方高校可以在课程体系中设置文、理、工交叉融合的课程,尽量避免文、理、工专业大类合并。将同属一级学科下的专业进行整合相对容易,不管是课程体系、师资、管理体系还是专业分流,都比较容易实现;将同属一个行业领域的专业合并为大类招生,也符合学生就业发展方向。尽管有高层高校通过设置本科生院来管理跨院系的大类招生培养,但是对于资源有限的地方高校来说,设置一个新的管理机构意味着要增加相应的管理成本,平衡更多的院系利益,因此,大类专业同属一个院系更方便学生管理、师资建设、培养计划的制订与执行,避免利益冲突。

3.2  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大类招生培养的核心内容就是课程体系。目前通用的专业培养课程体系是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自主发展课(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等课程构成。目前已有的大类培养通常采取1~2年的通识教育,然后专业分流培养。通识教育体现在大一、大二期间在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的基础上纳入几门跨专业且体现学科交叉融合的必修课,专业培养则表现为专业分流,学生学习专业基础、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自主发展课(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等课程。该体系最大的困境在于如何纳入、纳入哪些体现学科交叉融合的通识课程,同时要考虑新高考选科考试下,基础不同的学生如何适应所有通识课程的学习。显然,对于高考选科不敏感的科普性、文化素质性的学科类课程比较适应设置为通识课程,而那些与高考选科关联性强、专业性强的学科类课程作为通识课程则依赖本大类专业高考招生科目的关联性设置。

课程体系在专业分类后虽然是独立专业课程学习,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大类招生培养试点班和专业招生培养班平行实施的院系,当大类招生培养的学生进行专业分流后,是否与专业招生培养的学生同步学习专业课程是值得商榷的。这是因为最终两类学生的毕业专业是一致的,但是他们受到的教育是不一致的,如何评价他们的毕业达成情况,以及如何让用人单位选择学生,是摆在学生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不能因为培养模式的不同而人为地将同一个院系、同一个专业毕业的学生割裂开来。

3.3  加强师资建设

3.3.1  建立完善的师资队伍

1)专任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的变动必然需要对应的教师队伍,特别是通识教育阶段课程的任课教师责任重大。由于课程内容的改变,面对更广泛的授课对象,通识教育课程的任课教师要适应新的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讲好课程知识点在横向与纵向课程之间的关联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专业分流。

2)管理教师队伍建设。成立本科生院来管理大类专业通识教育阶段教学的教师,以教学管理人员为主。管理教师除了日常教学管理,还要进行相关专业的沟通和宣传,为专业分流做好平衡引导工作。以院系为单位实施的大类招生培养模式,要在学生通识教育阶段适当做好专业宣传工作,以确保学生尽早了解各个专业的优势。

3)建立优秀的班主任队伍。由于大类招生培养有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两个阶段,因此,班主任队伍可分为两套队伍:通识教育阶段班主任注重引导学生的专业兴趣,明确自我需求;专业教育阶段班主任注重辅导学生专业思想养成和自我需求实现。

3.3.2  取消教师人事关系与专业挂钩,破除“冷、弱”专业保护思想

专业分流产生的各专业学生数量不平衡影响教师利益的问题是阻碍专业分流公平性的困境之一。事实上,每所学校都会淘汰一些招生和培养人才无法契合社会需求的专业,设立一些新兴专业,通过大类招生改革,可以把一些“冷、弱”专业转变为新兴专业。传统的专业教师都是跟着专业走,而现在各种改革实施后,教师的发展建立在科研和教学两个维度上,其中科研更多是与科研团队相关,教学则与课程团队相关。由此可见,教师的人事关系只要跟着课程走,淡化专业的枷锁,那么不管专业如何组合、更新、变化,课程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即使原有的课程取消,但是教师个人转入新的课程教学相对容易,不至于在专业取消后,整个专业的教师“集体失业”,带来严重的利益冲突。

3.4  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模式

任何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都是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以学生为中心,最大化地实现学生的发展。因此,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制定也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保障学生专业诉求,而不是为了保护“冷、弱”专业背后的教师利益强行打包给学生,要通过专业分流淘汰“冷、弱”专业,强化优质专业。教师只跟课程教学走,因此,不管学生怎么选择专业,都不会影响教师的利益,无非是热门专业多开设几个班,冷门专业少开设几个班,这样既能消除学生的专业分流焦虑,又能确保学生在专业学习阶段依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大类招生培养的目的是让学生具有更为广泛的专业知识,适应社会综合能力需求的快速发展,从而更好考虑就业与升学需求。比如借助大类招生培养的学科交叉融合优势,加强课程体系、实验实践平台、学科竞赛等方面建设,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3.5  学生事务管理

专业分流前后学生所属院系或者专业变化,必然导致学生事务管理的困难。真正的完全学分制和选课制下,学生只因课程而组合成课程班级,专业也由选课的最终结果来确定,淡化行政班级。但是,我国高校目前所实行的学分制和选课制并没有完全打破专业和行政班级的限制。因此,在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下,学生事务管理依然遵循分段式专业和行政班级管理,比较符合现行的管理模式。通识教育阶段,学生由大类专业所属的学院进行管理,按照录取顺序编排班级。

对于资源充沛的院系或者专业,可以引入专业导师制,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为学生配备学业导师。导师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课业学习、专业选择、职业规划、心理疏导、学科竞赛、毕业论文和学术研究等方面的辅导。

4  结束语

在新高考选课改革背景下,地方高校进行大类招生培养改革需要有条件地试点先行,确保“厚基础、宽口径”“契合社会需求”“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和考生双向多元自主选择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杨天平,何志伟,陈婷婷,等.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考试招生制度:基于《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反思[J].高校教育管理,2015,9(5):24-29.

[2] 赵菊梅.传统与变革:我国本科院校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与分类体系[J].现代教育管理,2020(8):43-52.

[3] 尹兆华.我国高校大类招生的困局与解困[J].中国考试,2021(1):47-51.

[4] 陈晨.地方普通高校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困境及解困对策:以贵州财经大学为例[J].文教资料,2020(5):128-129,70.

[5] 陈士夫,王瑛.关于地方高校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8(1):64-65.

[6] 颜建勇,李丹.国内高校本科生大类培养模式改革动向与争议[J].现代教育管理,2020(7):30-37.

[7] 吴勋,聂亦慧.对高等教育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思考: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例[J].教育探索,2019(5):50-54.

[8] 金鑫.大类招生背景下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6,3(28):197-199,207.

[9] 赵晓峰,王明月,张潮.高校大类招生:理论检视、困境表述与优化路径[J].中国农业教育,2018(2):17-21,93.

*项目来源:2020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高考背景下地方高校推进大类招生培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基金编号:HNJG-2020-0239)。

作者:岳慧君,湘潭大学教务处副处长,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李发国,湘潭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材料科学与工程(411105)。

猜你喜欢
大类通识课程体系
基于CiteSpace 的中医软坚散结法的可视化分析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谈大类招生背景下音乐教育课程的创新与发展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通识少年“种”石油
化学学科大类人才培养研究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