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背景下海南省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测评模型构建研究*

2022-06-25 17:52张欢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2年18期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能力师范生

摘  要  参考《海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实施办法》中针对教师制定的考核指标,构建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测评模型,为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提供有效的测评工具,并为下一步培养路径提供依据。

关键词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测评模型

中图分类号:G6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2)18-0047-03

0  引言

2021年,海南省教育厅发布《海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工作规划(2020—2022年)(征求意见稿)》、《海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考核实施办法》),计划至2022年年底完成对全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全覆盖,在全省中小学幼儿园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基本实现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的“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与在职教师密切相关的还有仍于学校在读的职前教师,如何保证这些师范生在校期间能培养相应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这些都是值得师范类院校思考的问题。

1  信息化教学能力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在不同层面从不同角度研究影响师范生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因素,并依据这些因素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通常情况下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即师范生个体层面因素和学校层面因素。在师范生个体层面因素方面,Aslan等人对于师范生本身的因素对信息化教学的影响进行具体研究,这些因素包括师范生对信息技术的态度、信息技术能力、教学观、自我效能感、对于信息化教学的信念、教学法、教学法知识、设计思维等。学者普遍认为管理层面的因素通常通过作用于教师教育者,从而对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各个因素产生影响,最终影响师范生信息化教学的意愿与能力,而信息化教学设施的配置与信息化教学的支持会对师范生信息化教学的意愿与能力产生直接影响。

在我国,比较有代表的是刘喆定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为“信息化教学观念、信息化教学技能与信息化教学能力”,以及王卫军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定义为六种能力,分别是信息化教学迁移能力、信息化教学融合能力、信息化教学交往能力、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信息化协作教学能力与促进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可见,无论对象是职前还是在职阶段的教师,对于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结构基本是从教学过程的角度划分,体现信息技术对于教学的支持作用,这些能力结构的主要差异在于是否包含意识与道德,是否包括信息技术技能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目前关于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策略、基于TPACK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以及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模式四方面[1]。

1.2  信息化教学能力指标体系

2019年3月,教育部启动“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在“能力提升工程1.0”的基础上,2.0更关注学以致用和学校的发展。《考核实施办法》中依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用)》,详细定义教师个人层面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即微能力,并且按照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学业评价四个教学维度与多媒体教学、混合学习、智慧学习三个教学环境分类。其中,多媒体教学环境是指在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和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实施,重点支持集体教,即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混合学习环境是指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移动学习环境中实施,重点支持集体学,即教师通过环境支持学生自主或合作学习;智慧学习环境是指用智能教育设备支持学生个性化与差异化学习[2]。

应更多侧重职前教师的个人能力。因此,本研究中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主要指《考核实施办法》中的30项微能力,根据学校教育信息化环境和学科教师信息化教学的实际需求,针对教师课堂教学中在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学业评价等方面应用信息技术的基本能力。

2  信息化教学能力测评模型

2.1  构建范式

测评模型是客观、科学检测某问题或表现的一种定量评价工具[3]。当前学界关于信息化教学能力测评主要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测评问卷的形式,此类问卷由调查者根据测试的维度设计问题,被调查者主观回答后,根据答案统计分析来判定被调查者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另一种是通过数学建模的形式,通过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统计方法设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再根据公式来推算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4]。综上,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问卷法更加适合一对一的测评,对个体的测评更立体、更全面,但因主观因素过多,对问卷题目的有效性要求高,依赖于师范生的回答,会对测评的结果造成一定偏差,同时不适合对大体量的学生进行测评;相对问卷法,公式法更加科学、简洁,只需代入相关指标得分即可得到最终结果,但对指标权重的确定、公式的构建要求高,只有合理的公式才能解释研究对象的构成及要素间的关系。

2.2  初步构建

本研究主要基于《考核实施办法》中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指标体系,拟构建包含两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测评模型。其中,一级指标对应《考核实施办法》中的三类环境,二级指标对应《考核实施办法》中不同维度下的30项微能力,具体内容见表1。

由于各项指标应用场景及难易程度存在区别,在设计测评模型时应充分考虑为各项指标设置合适的权值。同时,《考核实施办法》中要求在职教师针对所在学校选定的信息技术应用环境自主选择至少三个微能力点(要求覆盖1~2个教学环境,三个不同维度),围绕相关培训专题进行研修学习和实践应用,并作为参训考核的内容。因此,本研究模型构建时也应考虑师范生测评指标的选取问题。综上,本研究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信息化教学能力指数T,其计算公式为:T=∑XaYnSn。

其中,Xa代表一级指标权重,即不同微能力对应的教学环境复杂度(n≤13时,a=1;14≤n≤23时,a=2;24≤n≤30时,a=3);Yn代表二级指标权重,即不同微能力的难易度;Sn代表每项微能力测评分值。根据《考核实施办法》中考核规定,此公式中Sn不超过三项,即选择其中三项微能力测试即可,但是选择的三项微能力必须覆盖1~2个教学环境,三个不同维度,才能较为全面地反映被测者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2.3  权重确定

信息化教学能力指数T中,Sn可根据《考核实施办法》中微能力的考核方案进行计算,那么Xn、Yn的确定就是该公式的关键。本研究主要采取以下三个步骤来确定权重:问卷编制与发放、信效度检验、因子分析[5]。

1)根据《考核实施办法》中的指标体系编制调查问卷,主要分为两大模块:一是学习环境,将三个不同学习场景转化为具体的问题描述;二是微能力,从每项微能力的考核方案中选择1~3个具体的评价标准作为问卷题目,题目均为量度题。面向琼台师范学院师范类专业、计算机专业等25位教师发放问卷,回收25份问卷,保留有效问卷24份,问卷有效率为96%。

2)对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显示信度分析中克朗巴赫系数为0.932,效度分析中KMO值为0.927,Bartlett球形检验近似卡方为7 937.497,显著性0.000,表明问卷样本结构良好,可进行下一步分子分析。

3)因假定因子与测度项已存在关系,所以采用验证因子分析法(CFA)进行分析。利用AMOS软件,通过因子分析提取成分间的得分系数,其中微能力根据得分系数从高到低排序后赋予权重,具体权重见表2。

2.4  模型验证

为进一步确保测评模型的科学性,本研究邀请校内外12名专家进行合理性验证。专家涵盖中小学一线骨干教师、高校教育技术与教师教育专业教师,均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其中高级职称以上有八位,占66.7%。通过讲解研究背景及构建过程,专家对该测评模型持“非常认同”和“一般认同”的人数分别占40.2%和48.6%,表明专家对测评模型总体认同度较高。

3   结束语

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一名好的教师应将教学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起来,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与需求[6]。因此,对于职前教师——师范生的要求也相应提高。目前,海南省师范类院校教师的基本功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三字一画”,忽略了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情况,构建一个有效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测评模型,不仅能有效检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并且对后续培养路径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以《考核实施办法》中的指标体系为依据,构建初步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测评模型,邀请校内相关专业教师进行问卷信效度检验,通过因子分析法确定相关权重系数,最后邀请行业专家对模型进行验证,得到此模型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测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方法。在构建的该信息化教学能力模型基础上,选择样本对象进行测试,分析样本师范生人才培养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实际意义及拟改进方向。在OBE理念指导下,反向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目标等,针对性地提高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 任友群,闫寒冰,李笑樱.《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解读[J].电化教育研究,2018(10):5-14,40.

[2] 李毅,邱兰欢,王钦.教育信息化2.0时代师范生信息素养测评模型的构建与应用:以西部地区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9(7):91-98.

[3] 张琳.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9.

[4] 魏非,宫玲玲,章玉霞,等.基于微能力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测评模型[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1,33(6):94-102.

[5] 石东妮.能力提升工程2.0背景下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探索:长沙市长郡滨江中学能力提升2.0整校推进案例[J].教师,2021(27):90-91.

[6] 牛富河.教育信息化2.0视域下信息技术助推教育改革发展进程的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1(11):103-104.

*基金项目:2021年海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OBE理念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Hnjg2021-115);2021年海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课堂互动视角下大学生在线自我调节学习现状、问题及干预研究”(Hnjg2021-108)。

作者:张欢,琼台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信息化教学改革、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改革(570000)。

猜你喜欢
信息化教学能力师范生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师范生教育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改革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当前培养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问题与对策
试论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的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小学语文运用微课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探讨
中美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比较研究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校级标准的研究与实践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