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绩效考核提升血站服务质量

2022-06-25 02:05李志涛方瑞峰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2年5期
关键词:奖励性采供血血站

——李志涛 方瑞峰 丁 慧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就医需求的不断增加,采供血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供需矛盾更加突出。近年来,青岛市中心血站全血、机采血小板采集量每年分别以8.4%和10.39%以上的速度增长,但工作人员绩效工资总额并没有随着业务量攀升而增长,全市应急、重大活动血液保障任务、节假日加班、科研以及冷库、辐照等特殊岗位补助等均未得到体现,挫伤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由于薪酬偏低,导致人才流失严重,影响了采供血服务质量。2019年以来,为进一步激发员工活力,提升工作驱动力,青岛市中心血站深化管理机制改革,探索血站一类保障、二类管理运行机制,实行财政全额保障政策, 落实“两个允许”[1],试点公共卫生机构保障与激励相结合的新机制,并结合采供血业务发展规划,坚持安全高效、稳中求进、质量提升的工作方针,制定了《青岛市中心血站绩效工资分配方案》,经职工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后实施。

1 主要做法

2019年,该血站在充分调研北京市、深圳市等采供血机构绩效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商请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青岛市人社局、青岛市财政局,于2019年12月由三部门联合下发《青岛市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创新管理机制试点工作方案》[2],把血站纳入青岛市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创新管理机制试点单位。自2020年1月起,血站在保障职工原绩效工资总额基础上,增加浮动绩效;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通过考核血站业务评价指标,计算增加的绩效工资总额。

1.1 健全考核组织

血站成立考核领导小组和考核工作小组。考核领导小组由血站领导班子成员和政工科、办公室、业务科、质量管理科、财务科、纪检监察负责人组成,主要对业务工作和质量考核评价意见进行确认,评价考核结果的符合性。考核工作小组由相关职能部门、业务科室和纪检监察部门人员联合组成,主要考核量化指标,对业务数量与质量指标任务完成情况、制度执行情况等进行评价,形成初步考核意见,提交考核领导小组。

1.2 设定业务评价指标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根据血站的业务工作,多次征集采供血、科研、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后,制定了详细的业务评价指标体系,并落实年度考核[3]。指标体系主要由履行职责、提升基础管理水平、可持续发展及创新创优、综合评价4部分构成,满分100分,见表1。

表1 青岛市中心血站业务评价指标体系

1.3 明确绩效工资分配方式

青岛市公共卫生机构管理新机制试点工作所需经费由市财政予以全额保障。单位绩效工资总额与业务评价结果挂钩,以单位年度应核定绩效工资总额为基数,实行“总额+浮动”管理,浮动部分纳入奖励性绩效工资。其中:业务评价成绩达到80分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按基数上浮10%;业务评价成绩80分以上的,每提高0.5分,奖励性绩效工资按基数上浮1%,最高可上浮50%;业务评价成绩低于60分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按基数下浮10%。

2 成效

新绩效考核机制的运行,激发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全面提升了其工作积极性,使采供血业务质量与数量平稳增长,科研教学成绩显著。同时,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岗位绩效评价指标[4],包括岗位业绩、工作质量和数量、工作能力、社会效益(满意度)等,为创新管理机制提供了指导。员工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提高了约50%。科研创新力进一步提升:2020年血站共发表论文78篇,其中SCI论文10篇、核心期刊6篇;编写专著4部;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3项,发明专利5项;获得青岛市第十二届青年科技奖1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有131 400人次参加无偿献血,其中:116 966人次献全血210 777.8 U,同比增长8.39%;14 434人次捐献单采血小板23 421.51个治疗量,同比增长5.15%。在充分保障青岛市临床救治用血需求的同时,共计援助武汉市、北京市、德州市悬浮红细胞5 200 U。

采血业务质量指标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固定献血者比率为45.53%,同比增长2.14个百分点;市千人口献血率为13.76‰,同比增长0.26个千分点;400 mL献血者比率达67.88%,同比增长9.61个百分点;献血者满意度达97.10%,同比增长1.00个百分点;员工满意度达94.70%,同比增长1.70个百分点。

3 讨论

3.1 创新管理机制,激发机构运行活力

新绩效考核机制运行后,青岛市中心血站将采供血业务评价指标项目进行细化分解,作为各部门、科室、献血服务部的岗位绩效评价指标,重新梳理了各自的职责,使得血站内设机构管理职能、工作职责更加清晰,分工更加明确。各岗位有职责任务量化指标,有环节服务质量标准,有基础管理效能评价等,激发了运行活力,保证了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人人有目标。

3.2 坚持优绩优酬,提高员工积极性

新绩效考核机制中业务评价与岗位绩效考核形成一体,收入分配重点向一线岗位、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根据年供血量需求调整增长浮动,科学合理制定业务量指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充分调动了员工积极性[4]。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面对街头人流量急剧减少、团体单位因防疫要求组织管控、高校大学生尚未复课等诸多不利因素,血站全体干部职工攻坚克难,抓好疫情防控入出口管理,采取疫情指挥部下发文件、市委网信办给市民发献血倡议短信、职工一对一电话招募到所在小区采血、工作场所开展7S管理等方式,使采供血业务质量与数量不降反升,确保了临床用血需求。

3.3 优化考核机制,提升业务质量和科研创新力

为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高效、高质落实,青岛市中心血站修订了工作绩效考核细则和业务质量评价体系,重点加强标准化、专业化和精细化管理,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质量。同时,通过强化全面业务质量控制、成本管理、预算管理等,提升了干部职工精理论、强业务、抓管理、谋发展的驱动力,使业务质量和科研创新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3.4 本研究局限与下一步展望

第一,青岛市中心血站绩效工资总额虽然最高上浮50%,却与青岛市医疗机构工资薪酬水平差距依然较大。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单纯地进行利益分配,而是促进单位与员工的共同成长[5]。后续需根据上级创新管理试点工作指导意见,进一步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水平,不断优化绩效考核方案。同时做好人员岗位的合理安排和岗位职责描述,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优化人员管理和绩效考核机制,健全考核与聘用相结合的管理制度,不断适应采供血业务、输血医学和科研教学服务的高质量发展,全方位保障临床救治用血、输血技术指导、科研教学服务等,完善竞争择优、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

第二,血站绩效考核最重要的是设计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指标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评价质效的优劣[6]。血站在绩效考核指标设计时,在指标完整性、合理性、专业性、可操作性等方面仍有改进空间。围绕血站的功能定位和主要职责,需进一步健全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合理设置业务职能指标,全面开展绩效评价与考核,主要从社会效益、服务提供、综合管理、可持续发展等维度进行评价。

猜你喜欢
奖励性采供血血站
试论采供血机构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路径
采供血机构实施财务绩效管理的成效探讨
军工技术推广专项奖励性后补助政策研究及影响分析
信息化下血站消防安保建议
中小学校在奖励性绩效工资改革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浅析如何做好采供血机构的档案管理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采供血机构档案管理工作
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当前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信息技术在血站工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