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丹
摘要:教育信息化要求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适应信息社会的人才;在学校教育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注重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本文主要探索教育信息化时代下,信息技术学科教育中通过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我校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k12阶段学生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实现教育技术的深入应用。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学科;学科核心素养
教育部在2014年制定下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将现代教育理念、学生培养目标和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有机整合和联系起来。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教书育人的明确要求,也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蓝本,促进课程改革和教育模式的变革。
一、信息技术学科教育的变革
针对当前学科核心素养测评没有统一标准,其评价方式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意味着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落实更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意识,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
学校各种硬件软件环境优化的同时,更加需要改变教师教育教学的观念和模式,让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和信息化的平台,培养出信息社会中具有核心素养的学生,让教师实现高效教学,让学生实现高效学习。在推进新课程改革和教育信息化的形势下,借助于信息技术课堂,结合信息技术手段,积极开展、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研究,促进全面发展人才的培養。
二、信息技术学科教育的创新
通过对教学信息化理论要求的深入学习和研究,结合教育信息化的操作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实践,教育信息化促进了信息技术学科教育教学教师观念、教师素养、课堂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式等改变;教学实践中,教师利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电子白板和一体机展示、利用网络数字资源等,这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使得课堂教学更加活泼、更加趣味、更加高效。
1.改变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教育现代化的模式下,对教师的角色要求发生了变化。教师在课堂中是学习项目的发起者和管理者、学生活动的观察者和引导者、学生合作学习的促进者和组织者,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项目实施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大胆尝试。在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学习,创建起课堂学习的统一体,让合作学习成为一种常态。在整个教学情境中,教师对学生做出了持续性的评价,促进了学生的自主、良性发展。
例如在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的递归算法中,教师设计的思路是从“找位置”不同的真实情境出发,引入课题;以简单数学问题“求阶乘”,让学生将数学问题计算机程序化解决,了解递归算法的原理。然后通过分析、解决“年龄计算”、“猴子吃桃”等问题强化、巩固知识,学生通过知识迁移建构自我知识体系,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2.更新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模式
教育信息化与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整合过程中,主要以信息技术课堂为主要实施场所,注重在课堂中创设真实情境,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信息意识;设计具有研究性的实践任务,引导学生学会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注重过程思辨,提升计算思维;渗透法制道德教育,明确信息社会责任。将信息技术课堂从传统的工具讲解逐步转换为核心素养的渗透,促进学生素养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的递归算法中,通过“求阶乘”、“猴子吃桃”等递归问题的应用,完成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培养。通过前置课程获取递归算法的基础知识,通过情景表演获取重要信息渗透了信息意识;以简单数学问题“求阶乘”,让学生将数学问题计算机程序化解决,体验从“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的求解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围绕培养计算思维进行;关心递归算法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使用,并关注递归算法中解决实际问题的优劣之处提升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意识。
3.丰富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方法
教师们积极探索和实践,发现项目式教学方法更加促进课堂目标的高效达成。通过在实际教学中不断的实施、总结、反思,初步确定了基于项目式的信息技术课程模式的五个过程。首先从真实情境出发,确定项目(学习)主题;学生围绕主题,提取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成员们在小组长的领导下,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团队协作,确定出可行的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项目组成员明确职能分工展开合作,保证全员参与;最后是展示评价,学生展示本组项目实施过程和心得,接收来自教师和同学的评价。
项目式教学方法的使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的递归算法中以典型递归算法的例题“猴子吃桃”,让学生经历计算机编写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渐进式地让学生理解递归思想,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渗透程序设计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数学思维和计算思维。
4.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学中以解决各学科中和生活中遇见的实际问题出发,培养学生多想法、多途径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自我探究问题的能力,基于实践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以解决真实的问题为驱动,学以致用所学知识的应用学习;在操作实践中,学生完成具有个人特色的实践学习;在展示和交流中,呈现物化的学习成果。
在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的递归算法中,学生是本节课的主体。从课堂导入环节“找位置活动”,让学生自己演绎生活中的递归问题;通过自主学习了解递归算法的概念;然后借助典型数学问题“求阶乘”,实现递归算法知识的内化;最后通过合作探究解决“猴子吃桃”的问题,了解递归思想的应用。
5.改变评价方式
当前的教育改革下,对学生的评价不再拘泥于教师评价,也不拘泥于结果的评价,更注重过程性的评价,更注重多元化的评价,更注重持续性的评价。
学生在课堂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解决方法→解决问题一系列的过程都伴随着评价。其中有学生对学生的评价,有小组成员之间的评价,有针对性的评价,有总结性的评价......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持续而多样,同时将对学生学习过程产生积极促进作用。过程性的评价,让学生更加明白学习的结果很重要,但是要有一个完美、成功的结果,前提要重视每一个过程的完善和努力。采用多样化、重视过程、重视差异的评价方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精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在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的递归算法课堂中,教师的评价只是点拨与总结,更多的是学生对自己学习状态和效果的评价,小组成员对合作学习过程的反馈评价,以及学生对解决问题结果的评价。
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改革和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和引领下,积极探索适合不同学科、兼顾不同学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也努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然而教育信息化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生成、不断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多的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和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了解和运用先进的教育手段,改变落后的教学方式,以期待早日实现新时代教学信息化下的基础教育鼎兴之路。
参考文献:
[1]干伟.核心素养教育观下物理教学从"师问"走向"生问"的策略分析[J]. 中学物理(初中版), 2018, 036(004):2-4.
[2]肖磊.关于核心素养研制的几个基本问题[J]. 教育发展研究, 2016(22):28-34,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