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22-06-25 22:38罗君灵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14期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乡村振兴战略人才培养

摘要:2021年是国家“十四五”战略的开局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战略走向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过渡期。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职业教育成为国家转型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抓手。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乡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更是助力人才振兴的重要渠道。由此,过渡转型必须从内生动力出发,以高质量统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为服务地方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14.029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基础靠教育。当前,乡村振兴成为“三农”工作主旋律,基层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等各领域人才需求越来越迫切和旺盛。为推动形成乡村人才振兴合力,加快培养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人才队伍,农业农村部与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推介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的通知》(农办科[2020]15号)文件,旨在培养新时代的乡村振兴高技能人才,从而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人才培养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条件和重要保障,人才又是制约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核心要素。教育和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高等职业教育是最有效的扶贫方式之一。因此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从而彻底打通高职学生创业就业渠道是当前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当前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发展困境

1.1社会认可度不高

当前社会大众对于职业教育的认知普遍呈现单一性,相对于学历教育来说,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不高,特别是农村地区对于职业教育的认知十分单一,大部分家长在面临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的现实发展下会直接选择让其就业,忽略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而主要影响社会认可度与家长选择的绝大因素在于就业局限性大,唯学历论也就成为职业教育发展路上最大的阻力。

1.2特色专业不够“特”

对于综合类高职院校而言,特色专业是院校发展过程中必须思考的创新性问题,如何有效衔接学生招生就业与学院的高质量发展,是构建特色专业的基础性工作。而职业教育并非“普教化”式的教育,专业针对性与学生针对性都应该更强,特色专业的开设应在符合地方发展的条件下满足就业市场需求,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部分院校的专业与地方发展脱节,当下热门的专业在三年的学制结束后变为冷门专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教育理念对于院校和学生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

1.3办学模式与社会发展不适应

部分综合类高职院校办学模式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三年全日制教学或“2+1”模式即两年校内理论课,一年外出实习实训。不管是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上来看,都缺乏与社会发展的连接性,导致学生毕业后没有明确的就业去向,也禁锢了院校自身的专业建设与发展。

2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教育的机遇

2.1可持续发展性

聚力人才振兴,实现乡村“活”。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紧紧抓住人才振兴这个基石,加大乡村人才培育力度,全面建立乡村人才引进保障体系,引导返乡农民工和大学生等各类人才到农村创业,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增强乡村振兴可持续的创新动力和发展活力。

2.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针对性加强,相对于大部分综合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而言,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历史机遇与就业岗位可有效创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固有的实训+理论的教学模式下,针对大量的就业市场需求,加深校企合作,扩大学生实习实训平台,将实习实训平台扩展到乡镇,扩展到村。《贵州省支持职业教育发展若干措施》中指出,服务农村产业革命和乡村振兴战略,建设一批精准服务我省十二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涉农专业。至此,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加贴合地方产业发展。

2.3实现产业兴旺与人才培养双赢

目前我省农业产业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乡风文明建设、基层社会治理、激发农村改革活力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开展脱贫攻坚以来,广大贫困农村迅速补齐发展短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村颜值更美更靓,农村品质更高更强。然而推动乡村振兴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农村三产整体较弱,大部分乡村旅游也多停留在“看山、看水、吃农家乐”的初级层次,乡村度假、康养等新兴业态冒尖少,后劲不足,“旅途长、游玩少”,一二三产业融合带动还不够。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与参与可有效解决乡村振兴过程中遇到的大部分短板问题,帮助地方产业扩大循环链,实现产业兴旺与各类人才培养双赢计划。

3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此,乡村振兴战略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既要符合新时代地方发展要求,又要平衡当下人才市场供给量,让职业技能型人才为地方乡村振兴战略发挥不可或缺的主力军作用。

当下,作为乡村振兴后备人才的黄金培育阶段而言,抢抓育人关键时期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确保课程的实用性,为人才培养提供支持。以完善“三全育人”体系,构建特色专业、特色课程为职业教育的重要抓手,创新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加快人们对于传统职业技能型人才的认知转变。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范畴出发,明确培养目标任务,提出贵州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怎么做”的模式探讨。

3.1红色文化育人

按照“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的标准,和“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視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六要”要求,加强高职院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把思想政治课教师培养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将思政课程开在田间地头,开在课程项目上。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形式、途径、方法,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从实践+理论出发,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学生引导,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通过“课项结合、课赛融合”等形式开展思政课程教学。

3.2创新专业群建设与专业建设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人才模式创新建设以专业群、课程群为主要抓手,结合省内各高职院校实际和专业特点采取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渐调整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制定方案,以乡村振兴为战略意义指导下的专业群建设更具核心竞争力。如可围绕贵州省32个产业和遵义市重点产业、支柱产业和紧缺产业,结合学校专业特点,按照引领、核心、基础进行专业群设计,构建多种结构模式的专业群布局,建成紧扣“四化”建设的多类型乡村振兴专业群。

进一步提升各高职院校的专业内涵建设,可遴选一批适用于当地产业发展与市场前景的专业类型,出台相关专业遴选工作方案。分专业、分类型制定常规、OBE、中高贯通、现代学徒制等多种类型人才培养方案,紧扣“四化”建设及国家大健康战略,开设一批服务于第三产业,以园艺技术、畜牧兽医、建筑工程技术、学前教育、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社区康复等为主的专业,为贵州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以及大健康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3.3扩展实训平台建设

实训平台的建设牵涉到课程建设,与普通实训平台相比,以专业群为核心的一体化建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能够扩展实训平台建设,平台建设的使用与推广对学校、政府、平台、企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平台建设到乡村企业中,建设到学生实习实训项目里,从而拓展实训平台建设。可以通过各类乡村+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帮助、带动农民就业创业的积极性,拓宽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以扩展高职院校实训平台为抓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院校+企业+农户+学生”的循环发展模式,根据贵州省各区域乡村产业结构的特色与不同,连接不同特色产业链,形成N+模式、N+体系、N+元素的合作模式。使之服务于农村第三产业,带动一、二产业的融合发展,服务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院校、企业、政府四方受益。

3.4深化内涵建设,打造地区品牌

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高等职业院校的融合式发展,深化贵州省各高职院校内涵发展,提高高职院校核心增长力,以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为抓手,形成区别于大综合类院校的区域独有品牌,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以学生的课程建设为中心,以项目建设为拓展,开发具有地域性特点的课程体系,将特色项目内容编进课本,融入课堂。完善课程体系建设,结合当地乡村产业实际情况与就业需求寻求课程变化,形成服务于乡村发展的特色课程品牌。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贵州省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初步探索丰富的产业结构,通过不同的产业链形成地区产业体系,而职业教育在对接乡村产业发展过程中,可由产业体系带动创新课程,让学生在项目中完成学业,丰富技能,回馈乡村发展,丰富职业教育与乡村发展之间的优势循环。

3.5组织设立乡村振兴后备人才班

加强村级后备力量培养,建立村级后备力量队伍库,逐步破解乡村振兴人才制约瓶颈。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眼乡村人才振兴,如以市为单位,按照“前置选调、入学跟培、頂岗实习、跟踪管理”的思路,在各市(县、区)职业学校培养引导一批爱党爱国、爱贵州、爱家乡、爱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青年骨干返乡就业创业、发展产业、服务农村、贡献基层,并引导其向党组织靠拢,有序充实到村级后备力量队伍库,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支撑。通过在各高职院校组织设立“乡村振兴骨干后备力量培训班”,储备建设项目与乡村产业协同发展的骨干后备力量。高等教育还可以通过设立和建设乡村振兴学院、农村社区发展学院、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心、绿色发展学院、城乡统筹发展学院等,吸引与激励大学生参与实践,为广大农民提供现代化的职业培养与培训,调动农民致富的积极性。同时应当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加大对先进典型的宣传表彰奖励力度,引导优秀毕业生主动到农村担当作为。从而提高社会各界对在高等职业学校实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计划的知晓率和认同感,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的良好氛围。

以乡村振兴为战略背景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是阶段式的动态过程,并不以某一个时间节点结束,对此过程的研究同时也需要从上至下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的关注与持续更新。基于目前高职教育的机遇与困顿,结合好国家政策,服务好地方产业是解决当前职业教育困惑的良方。人才培养模式也将跟随产业发展、社会职业需要、市场人才需求发生变化,只有在不断变化中坚持服务主体、坚守职教初心,方能行之将远。

参考文献

[1]肖卓霖,杜江,陈淑君,等.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教育服务脱贫攻坚的策略探讨[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2(06):11-15.

[2]于晶,祖国峰,孙福智,等.高等职业教育精准扶贫问题的若干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8,5(05):249-251.

[3]武爱兵,王迎新,孙全利,等.职业院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服务模式初探[J].山西农经,2021,(03):22-23.

[4]李才.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分析[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4(01):91-9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贵州省理论创新课题(联合课题)“后扶贫时代贵州返贫治理逻辑与创新机制研究(GZLCLH-2021-36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罗君灵(1994-),女,汉族,贵州遵义人,硕士,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猜你喜欢
高等职业教育乡村振兴战略人才培养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底蕴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高职院校“三个空间”就业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