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人真的能接受“外人”照料余生吗?

2022-06-25 10:56
读报参考 2022年18期
关键词:外人监护监护人

2021年11月,广州市荔湾区和谐社会监护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和谐监护服务中心”)获得成立登记的批准,成为继上海闵行区尽善社会监护服务中心之后,全国第二家在民政部门登记挂牌的社会监护服务机构。这里为老年人提供“意定监护”制度的相关咨询服务工作,尝试构建社会力量作为监护机构的新模式。传统的中国老年人,真的可以接受让“外人”照料余生吗?

监护与遗嘱

  和谐监护服务中心理事长蔡盛随身携带“134”开头的办公手机。因为疫情,大部分老年人会先选择电话咨询,蔡盛拿着手机,方便老人与他联系。

66岁的刘伟易便是咨询者之一。与妻子离婚后,他长期单身独居,孩子都在外地生活,彼此间基本没有联系。目前,刘伟易每个月有固定的退休金,足够支付日常的生活费和疾病治疗费。

  两年来,由于身体总是出现状况,刘伟易想,如果有一天自己生病,或者失能失智,谁能帮自己签字作手术?社区能不能代表自己管理财产?谁可以送自己去选好的养老院?围绕刘伟易提出的问题,蔡盛需要帮他捋清个人基本状况、养老需求、法律依据,以及监护人选择,是否需要第三方介入监护等问题。

  和谐监护服务中心挂牌之后的150多天,蔡盛前前后后接到300多位老年人的咨询电话。来咨询的大多是独居与孤寡老人,由于长期一个人生活,他们担心自己作手术没人签字,失能失智没人照顾,多数老人都是担心自己病了、摔了、发生意外无人可依。

  蔡盛说,当代老年人的养老观念已经发生改变,传统的“养儿防老”模式逐渐弱化,城市老年人随着财富增值,普遍具备法律常识、财产管理能力。他们也更关注自我意志,希望自己在失能失智后也能保障生活品质。更多的老年人会提前准备医疗预嘱,希望有尊严地离开。

  2013年,“意定监护”首次进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26条,这也意味着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预先选择监护人。2017年,《民法总则》把“意定监护”的适用年龄从60岁以上的老人,扩展到18岁以上所有成年人。同年,全国第一例“意定监护”的生效案例在上海诞生,“意定监护”制度的相关探索也正式开始。

谁适合当监护人

  摆在独居老人面前的第一个问题是——谁适合当他的监护人?当监护人变成一个完全开放的选择时,风险也随之出现。

单身独居老人李淑华,在广州有房,退休后在老家养老,平时她喜欢去小区附近的日托中心。

  工作人员刘彭志对她非常照顾,总陪她聊天,关心她的身体状况……通过3个月的相处,李淑华认为刘彭志很适合做她的监护人,刘彭志也表示愿意。不过,在蔡盛看来,选择非亲属作为监护人,多少是出于无奈。一般而言,基于人与人的信任和情感联结,人们通常会倾向于指定个人来作为自己的监护人,比如好友、亲人、同事等。

  但在现实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也会出现监护人不愿意或无法承担监护责任的情况,比如,监护人自身健康状况或居住环境不允许,或者监护人出现人身意外、存在道德风险等。所以,选择一位合适的监护人其实很困难。

  在“意定监护”制度的推广过程中,上海“老人将300万元房产送给水果摊摊主”话题,是有史以来出现的最大规模社会讨论。有网友支持老人的做法,认为房子是老人的,老人有权决定给谁,水果摊摊主也配拥有,毕竟他照顾、帮助了老人。也有年轻人通过这件事,意识到“意定监护”或许是不婚不育一族老了之后的希望。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婚姻家事法与妇女权益保护法研究中心主任李霞认为,有些人似乎把“意定监护”当成了万能政策,好像找到一个监护人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她担心,等过些年后,这些签订了“意定监护”协议的人进入失能失智阶段,协议生效,可能会有负面问题发生。

  在“意定监护”制度摸索实践中,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监护人最好是没有利害关系的第三方,比如专业的社会组织。蔡盛也认为,由机构担任监护人,且把管事与管钱分开,可能是更为妥善的方案。

再也不希望躺在手术室门口等人签字

  和谐监护服务中心成立挂牌不久,王志伟就来咨询选定监护人的具体流程。

  王志伟离异,常年独居,孩子在外地工作。半年前,他住院作手术,因为弟弟没有按时到医院帮他签字,他一个人拿着手术通知书,躺在手术室门口等了一个多小时,最后因为弟弟突然有事,手术安排被迫取消。

  在手术室外的一个小时里,王志伟非常沮丧与无助。这件事之后,他迫切希望找到除血亲监护人以外的其他监护人或组织,他再也不希望躺在手术室门口等人签字。

反复沟通后,王志伟最终选择和谐监护服务中心作为“监护人”,他也是中心的第一位服务对象。

确定监护人后,蔡盛和他的伙伴们需要把委托人那些“我希望在我失能失智的情况下,生活质量不要改变”“我老了之后的生活就交给他了”“我不想插管、靠机器维持生命”等抽象、口语化的诉求变成条文,方便后期执行。

  蔡盛会建议委托人作细致的思考,再列出清单,比如每个月家政的次数、护理的服务内容、常去的医院、信任的医生等。监护机构会按照委托人列出的清单,匹配合适的服务方案。目前,和谐监护服务中心的收费主要是协议生效后,作为“监护人”履行服务的酬金。另外要强调的是,“监护人”并不是护工、义务抚养人或遗产继承人。

  目前,和谐监护服务中心主要由公證处进行监督,在产生服务后,中心会定期向公证处报送情况。从2013年“意定监护”首次进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到2021年1月1日《民法典》表决通过“意定监护”制度在中国正式确立,社会监护服务体系的构建探索准备时间其实并不短。

  起到推动作用的,有长期服务老年群体的社会组织,有研究日本、美国等多个国家监护模式的学者,还有政协委员参与论证和推动。大家以更开放的视角,在城市逐步进入老龄化的进程中,摸索一种更符合时代的养老方式。

两大类人群感兴趣

  在“意定监护”的实践过程中,监护的内容在不断细化与更新,但“意定监护”并不是老年人才需要考虑的,年轻人同样需要失能失智状态下的权益保护。

  2022年1月6日,美国华盛顿大学等研究团队在《柳叶刀·公共卫生》(The Lancet Public Health)发表报告指出,若各国不采取减少认知障碍的措施,至2050年,全球患有认知障碍的成年人人数将增加至1.53亿人,约为2019年(5700万人)的3倍;中国将从1533万人增至4554万人,也增长3倍之多。

  “其实,对‘意定监护’制度比较感兴趣的人主要分为两个年龄段——已经步入老年的和未婚未育的年轻人。前者已经快要成为用户了,他们担心自己失能失智后没有监护人;后者则是想到自己老了怎么办。”

(摘自《新周刊》徐倩影)

猜你喜欢
外人监护监护人
为养老如何自行选定日后监护人
选择意定监护人,为养老未雨绸缪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医学监护研究
[拜托了妈妈]우리 엄마를 부탁해像外人的家人 像家人的外人
意定监护:安享晚年的一种途径
谚语趣画
怎样和最亲的“外人”处好关系
神奇的太阳
请你把我当外人
School Admission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