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学磊 天津市宁河区中医医院外科 (天津 301500)
内容提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与传统阑尾切除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阑尾炎患者共90例,随机分组,传统手术干预组的患者实施传统阑尾切除手术,微创手术干预组采取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应激程度指标和恢复时间、术后不同时间伤口疼痛程度、切口美观度、手术并发症。结果:微创手术干预组的应激程度指标和恢复时间低于传统手术干预组,P<0.05;微创手术干预组术后不同时间伤口疼痛程度低于传统手术干预组,切口美观度高于传统手术干预组,并发症低于传统手术干预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应用整体疗效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发病率居急腹症首位,临床主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传统开腹手术虽然可以直击病灶,但也存在恢复慢、创伤大、并发症多等缺陷[1]。近年来,在微创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以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治疗,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2,3]。本研究纳入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阑尾炎患者共90例,随机分组,传统手术干预组的患者实施传统阑尾切除手术,微创手术干预组采取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应激程度指标和恢复时间、术后不同时间伤口疼痛程度、切口美观度、手术并发症,探索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与传统阑尾切除手术的临床疗效。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阑尾炎患者共90例,随机分组,其中,传统手术干预组45例,男35例,女10例,年龄23~78岁,平均(49.21±6.67)岁,体重43~76kg,平均(59.44±6.24)kg。微创手术干预组45例,男34例,女11例,年龄25~78岁,平均(49.21±6.27)岁,体重43~78kg,平均(59.25±6.17)kg。两组统计学比较显示P>0.05。
传统手术干预组的患者实施传统阑尾切除手术,采用传统的阑尾切除术方法,手术中首先要做的是硬膜外麻醉,在麦克唐奈点(Mc Burney点)做切口手术,切口长度在5cm左右,然后按常规手术程序进行手术。手术完成后,根据患者情况放置引流管,完成止血缝合手术。
微创手术干预组采取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治疗。全麻下插管,然后行三孔手术。在实际手术中,在患者脐部做一个1.2cm长的弧形外科切口,将气腹针插入患者腹腔,建立CO2气腹。压力参数控制在12~14 mmHg。在实际操作中,外科医生需要详细探查患者的腹腔,掌握患者的具体情况,然后在腹腔镜下进行手术切除。切口应位于耻骨联合、脐带中点和McDonnell点。切口长度为0.5cm,插管针应置于腹腔直视下。完成上述操作后,需要冲洗患者腹腔内的所有脓液,抬起患者盲肠,确定阑尾的具体位置,并分离其周围的粘连组织;之后,需要钝性分离阑尾的肠系膜,需要用锁定钳夹住肠系膜根部,用7号线进行双重结扎。插管从阑尾结扎到根部。在距结扎线0.5cm处分离阑尾,电凝干燥。最后检查患者腹腔出血情况,用干净纱布清洁腹腔,消毒切口。
比较两组应激程度指标和恢复时间、术后不同时间伤口疼痛程度、切口美观度、手术并发症。
SPSS26.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χ2统计,计量资料以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观察组应激程度指标和恢复时间低于传统手术干预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应激程度指标和恢复时间比较(n=45,±s)
表1.两组应激程度指标和恢复时间比较(n=45,±s)
组别 血清皮质醇(μg/L) 去甲肾上腺素(μg/L) 排气时间(h) 出院时间(d)传统手术干预组 126.21±13.96 65.45±5.13 24.12±1.92 7.45±1.21微创手术干预组 54.21±3.25 32.21±2.35 18.45±1.51 5.24±1.21 t 8.156 8.121 8.125 8.912 P 0.000 0.000 0.000 0.000
微创手术干预组术后不同时间伤口疼痛程度低于传统手术干预组,P<0.05。其中,微创手术干预组术后1h、术后3h、术后6h、术后12h伤口疼痛程度分别是(1.21±0.22)分、(2.35±0.31)分、(3.21±0.42)分、(1.23±0.12)分,传统手术干预组术后1h、术后3h、术后6h、术后12h伤口疼痛程度分别是(2.75±0.31)分、(3.81±1.72)分、(4.71±1.21)分、(3.24±0.11)分。
微创手术干预组切口美观度高于传统手术干预组(45例(100.00%),36例(80.00%),P<0.05)。
微创手术干预组并发症低于传统手术干预组(1例(2.22%),9例(20.00%),P<0.05)。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高。但此类疾病临床体征不明显,临床医生难以做出准确诊断[4]。如果患者被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必须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以有效控制阑尾炎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现阶段,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治疗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阑尾切除术,另一种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5]。鉴于阑尾炎一般根据临床症状和影像技术诊断,诊断为阑尾炎的患者一般采用手术治疗。传统阑尾切除手术主要原因是这类手术需要腹部较大的切口,视野暴露并不是很清晰,容易损伤患者内脏器[6,7],造成术中出血,大面积暴露腹腔也容易增加术后感染发生率,影响患者康复。临床上探讨了更为科学合理的手术方法[8]。
由于具有手术效果好、疼痛少、恢复快等优点,因此,腹腔镜手术已被广泛应用。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时,主要采用3~10mm直径的腹腔镜,将穿刺孔置入,再置入微创器械,严格按照手术要求,行腹腔镜手术[9]。在应用腹腔镜手术时,多采用冷光源照明,数码摄影显示,监视器了解整个手术过程,便于医生全面观察。由于腹腔镜手术选择2~4个孔,特别是在肚脐周围,术后无法发现,仅留下0.5~1cm的手术切口,称之为微创手术。腹腔镜切口行腹腔镜手术时,一般选择2~4孔[10]。选择1~2孔的胆囊切除术,主要取决于患者的技术能力,也可以根据病情及手术器械选择。脐部周围有洞,无法在手术后发现,因此腹腔内仅有1~3个手术切口,长0.5~1cm。术后,患者的伤口通常需要在内部缝合和生物黏合剂,而无需去除其他缝线。不过,手术后,患者应保证伤口干净、干燥[11]。
腹腔镜阑尾手术具有切口小、美容效果好、放大功能强、显示小血管、筋膜、神经解剖结构精细、出血少等优点。在体位和重力的作用下,腹腔镜手术能较好地暴露术野,创伤小,组织损伤小。术后肠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另外,腹腔镜手术的远期疗效与剖腹手术相当。由于腹腔镜手术会使分层更加清晰,视野更开阔,更容易根据间隙解剖预防损伤,但需要医生深入了解阑尾的解剖学结构[12],在解剖学层面上对解剖学路径、解剖学分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熟悉内镜分离与止血技术[13]。结合内镜和传统手术原理,腹腔镜阑尾手术具有很大的潜力。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手术主要表现出以下优势:①术中构建腹腔镜探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腹部情况,检测病灶的位置、大小和粘连情况,为后续切除提供有利依据。②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手术不需要做大切口,可以减少对患者的创伤,避免直接暴露腹腔,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术后排气和康复;③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手术还可以通过使用电子显示屏获得更清晰的视野,也容易去除病灶,避免对周围组织的损伤,为术后康复提供有力的基础[14]。
相对于剖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能有效地减少肠粘连,部分手术部位可以完全暴露,有利于患者早期恢复。腹腔镜手术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需要有效预防。①气肿。以人工气腹为主。在穿刺气腹后,气体进入胸腔形成组织间隙。患者出现气肿症状时,首先表现为注气引起的腹痛,腹部肿胀呈不对称症状[15]。若患者症状轻微,则不需要治疗。若出现明显的皮下气肿,则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以判断气胸后是否存在纵隔气肿。②气栓塞。若整个操作不科学,气腹针会直接插入血管内,气体就会进入血液循环,逐渐聚集成大气泡。这一点发生的可能性很小。由于空气栓塞的临床症状如胸闷、呼吸困难等,若病情严重则会直接死亡。所以,应加强预防,在气腹注射前,选择空针抽吸,以避免气体栓塞。如无血液回流,可进行气道。相反,若发生气体栓塞,应立即停止注气,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③术后出现腹胀、肩膀酸痛的症状。腹腔镜手术后,如果有肩膀酸痛,通常是右肩疼痛,也有可能是肋下疼痛。如时间较短,约为24h;若持续时间长,则持续3~5d,与腹腔内CO2气体不能排出有关。预防性措施包括:腹腔镜手术时应用局麻药,术后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术后患者应仰卧位排出CO2,减少膈肌的刺激,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尽早排出CO2。④出血。在腹腔镜手术中出血是出血的常见并发症,其原因有很多,如手术中不适当的出血或穿刺对腹壁血管造成损伤等。对较小的出血点,应选择电凝止血,对于较大的血管,应用钛夹止血。预防措施:掌握腹腔镜手术指征及禁忌症;注意整体操作,避免盲目插入或重复穿刺;术后应有效控制气腹压力,清除盆腔盐水。在出现出血症状时应停止治疗。
本研究显示,微创手术干预组的应激程度指标和恢复时间低于传统手术干预组,P<0.05;微创手术干预组术后不同时间伤口疼痛程度低于传统手术干预组,切口美观度高于传统手术干预组,并发症低于传统手术干预组,P<0.05。从研究可见,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腹壁创伤小、探查方便、腹部干扰少、切口感染率低、术后恢复快等特点,更符合现代微创手术和快速康复的理念。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减轻手术应激,并发症少,切口小,创伤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