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文学语篇的态度意义及历史语境解读
——以《沙乡年鉴》中《土地伦理》一文为例

2022-06-24 13:15
关键词:语篇伦理态度

黄 芳 曾 蕾

(1. 中山大学 外国语学院/图书馆,广州 510275;2. 中山大学 国际翻译学院,珠海 519082)

所有话语都在一定程度上含有某种立场或态度。作为把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关系视为写作主题,将风景、声景和心景融为一体的自然文学也不例外。对自然文学语篇的态度意义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自然文学作家如何以文学的形式,表达自己对于自然、人与自然关系的态度,进而唤起人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而话语又总是产生于特定的社会语境之中,“文学位于人文学科之中,它的一侧是历史,另一侧是哲学”,同时文学在社会历史语境中形成,而文学阐释被认为是一种人性的共鸣,任何阐释都不能离开历史语境而达到与文本意义的契合。可见历史语境对于全面、正确地解读文学文本的重要性。对自然文学作品态度意义的解读,也离不开历史语境因素的探讨。本文以评价理论的态度系统为理论,按照“自下而上”即词汇语法、语义、语境的研究思路。先分析自然文学代表性语篇中的态度资源,进而阐释该语篇所反映的利奥波德的态度和生态思想,最后进行历史语境解读,旨在更好地解读自然文学作品,挖掘其文学性、思想性及历史意义,也进一步验证评价理论对文学语篇的强大解释力,以及文化语境特别是历史语境对评价理论运用的重要性。

一、文献概述与研究问题

评价理论是对于语言人际意义研究的新突破,涉及语篇中所协商的各种态度意义、所包含的情感的强度以及表明价值来源和联盟读者的各种方式。该理论虽然只有20 多年的历史,但是在全球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应用,不管是在理论探索、跨学科研究还是实际应用方面等,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特别是该理论创建的初衷就是为语篇分析提供一个新的框架,该理论在语篇分析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各类语篇,如新闻语篇、学术语篇、法律语篇、多模态语篇等。评价理论对文学作品也表现出很强的解释力,但是主要研究小说、童话故事、国学经典类文学作品。作为在美国特殊的自然、历史、人文背景下产生,影响广泛而深远的自然文学,“旨在以文学的形式,唤起人们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的意识”。目前国内外对自然文学的研究日趋成熟,出现了多部自然文学文选、评论专著和经典译作;研究视角也从文学领域扩展到哲学、生态批评、生态语言学、传播学等。但是运用评价理论对具有独特文学形式的自然文学语篇的分析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突出历史语境的独特视角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第一个研究问题是:如何运用评价理论对自然文学代表性语篇的态度资源进行分析?同时刘世生和刘立华认为将评价理论应用于某一类具体语料然后总结特征,这种分析严格来说只能是一种语言学意义上的描述,并没有达到一种阐释的高度。因为在言语策略的背后都蕴含了一定的文化背景,而其中包括历史语境。评价理论是对人际意义的拓展,人际意义受情境语境的制约,而情景语境又是文化语境的例示,因此,有必要将评价理论置于文化语境之中。此外,文学与历史紧密相关,文学在历史语境中塑造人性的文化力量,离开历史语境,可能无法深入、全面地解读文学文本。所以本研究另一个要探讨的问题是:如何对自然文学语篇的态度意义进行历史语境解读?

二、自然文学语篇的态度资源及意义阐释

为了阐述自然文学语篇的态度意义,我们选取《沙乡年鉴》中《土地伦理》作为实例。《沙乡年鉴》是“生态伦理之父”利奥波德最杰出的代表作,被称为“20 世纪美国自然文学的里程碑”、“环境保护主义的圣经”,“自然文学作品的经典之作”,“对于美国人对自然环境的态度具有重要影响”,而《土地伦理》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篇,被认为是利奥波德思想的基石。下面我们对《土地伦理》的态度资源进行详细分析。

态度系统被认为是评价系统的核心,其下又分情感、判断和鉴赏三个子系统。态度有积极的/正面的、消极的/负面的之分;同时我们可以通过纯态度词汇直接、显性地表达态度意义,也可以通过反预期词汇(如转折连词)、隐喻表达、陈述被评价者行为或特征的小句等间接、隐性地表达态度意义,前者称为态度的“铭刻式”表征,后者称为“引发式”表征。

自然文学语篇态度的主体主要是作者本人,通过情感、判断和鉴赏这些语言资源,表达其对人、对自然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态度。一般而言,从情感到判断再到鉴赏,语言的主观化、个人化程度不断降低,而客观化程度呈递增趋势。《土地伦理》主要论述了“伦理的演变次序”“土地伦理的代用语”“土地健康”等概念并结合当时美国的资源保护主义政策现状,阐释了土地伦理的内涵和重要性。《土地伦理》态度资源详见表1。

表 1 《土地伦理》态度资源表征方式、负载及语义情况统计

从表1 可知,《土地伦理》态度意义表达整体上铭刻式多于引发式,可见作者更多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态度,同时消极态度资源和积极态度资源相差不大,表明整篇文章的表达相对中立。此外,情感意义的表达极少,仅占所有态度资源的4.6%,这表明作者希望更为客观、全面、科学地表达自己的核心思想,从而让读者接受和认同他的观点,进而能形成一种“生态良心”,采取更加有利于生态的行为。其次是判断,占比26.6%,可见《土地伦理》中也不乏对人类行为的判断。表达鉴赏意义的态度资源最多,占比多达68.8%,鉴赏资源所表现的语言的主观化、个人化程度最低,这表现了《土地伦理》表达的客观性。以下我们对篇中的态度资源进行详细阐释。

(一) 情感

情感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表达资源,是评价者积极或消极的心理感受及主观情绪,属心理学范畴,可以进一步分为快乐/非快乐、安全/非安全、满意/非满意和意愿/非意愿四种情感。《土地伦理》中,情感资源详见表2。

表 2 《土地伦理》情感意义表征方式、负载及类型

从表2 可知,语篇中情感意义的表达极少,凸显了表达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如果通篇充斥着大量个人的情感,通常会显得主观性太强,降低说服力。同时表征方式都为铭刻式且消极情感多于积极情感,以下举例说明。

例(1)中作者用“at pains”直接表达了对于当时美国尚未有土地伦理观,却企图用不科学、缺乏实效性的资源保护系统去解决严重环境问题的一种痛苦心情。例(2)中的“proud”明显表达了积极的情感。虽然这里形容的是“he”,但实际上作者表明自己希望私人拥有者能够具有生态意识,这样就能更好地管理土地,促进该地区的生态平衡,为整个区域增添色彩和美丽。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作者通过情感类的态度资源,表达了自己对于当时生态系统的担忧,也从侧面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态良心”“生态意识”的呼吁。

(二) 判断

作为解释语言现象的资源,判断意义用来解释语言使用者对某种行为作出的判断,属于伦理学范畴,可进一步分为社会评判和社会约束,前者用以评价人的行为的规范性、能力性和坚韧性,后者用以裁决行为的真实性和正当性。《土地伦理》中,判断资源详见表3。

表 3 判断意义表征方式、负载及类型

从表3 可知,篇中多用引发式的表征方式且消极的判断资源明显多于积极的判断资源,从语义类型上来看,社会评判型多于社会约束型。篇中多通过反预期词汇(如转折连词)、修辞、陈述被评价者行为的小句间接、含蓄地表达判断意义,如例(3)~(5)。

例(3)中作为反预期词汇的转折连词“however”,间接表明作者对于现代社会尚未认识到对土地的掠夺不仅是不明智的,而且是错误的这一行为的谴责。例(4)通过陈述被评价者“我们”的行为,表达对人类在资源保护方面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举步不前的批判。例(5)通过“bat an eye”这一暗喻的修辞方式,表达作者对人类无视植物毁灭的不满。

语篇也同样直接通过纯态度性词汇表达判断意义,而且以形容词居多,其次是名词和动词。如例(6)~(8)。

例(6)中形容词“notorious”是对资源保护主义者们存在意见分歧这一行为的消极判断,表明作者对这一行为的不满。例(7)中名词“scramble”,是对当前美国政府忽视生物本身的价值、片面强调经济价值采取了非生态行为的消极判断。例(8)中动词“fail”是对私人土地所有者很多该做的必要事情却没有做、最后只好由政府做这一行为的消极判断。

通过以上分析表明,作者同时通过铭刻和引发的方式而且更多地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表达其对人类剥夺土地、尚未认识到土地价值、在资源保护方面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批判。

(三) 鉴赏

鉴赏类态度是用来表达评价者对文本/过程、事物或现象的评价,属美学范畴。鉴赏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包括反应、构成和价值三方面。“反应”用于评价事物或者现象的吸引力和对情感的影响力,前者指影响,后者指品质;“构成”用于评价事物结构的均衡性和复杂性,可进一步分为平衡性与复杂性;“价值”用于评价事物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土地伦理》中最多的是鉴赏类的态度资源(详见表4)。

表 4 《土地伦理》鉴赏意义表征方式、负载及类型

从表4 可知,篇中铭刻式明显多于引发式,且积极的鉴赏资源明显多于消极的鉴赏资源,这表明作者多直接通过态度词汇,表达对土地、土地金字塔、生物共同体、土地伦理等积极的鉴赏,表现了作者对生态系统重要性的充分阐述。同时,语篇中“构成”类型的鉴赏资源最多,表明作者更多地是对土地共同体、生态系统主体性的认可;同时也有不少“反应”和“价值”类型的鉴赏资源,可见作者也强调各生物、生态系统等本身的价值以及对于人的影响。语篇主要通过形容词实现鉴赏意义,如例(9)~(11)。

例(9)~(11)都是通过形容词实现鉴赏意义。例(9)中“essential”是对那些正在消失的物种的积极鉴赏,强调它们对于土壤的重要性。例(10)中“lopsided”是对政府片面以经济利益为基础的保护主义体系的消极鉴赏,表达了作者对这种资源保护体系的批判。例(11)中“valuable”作为名词“function”的修饰语,是对某些树种(如山毛榉等)本身价值的肯定,表明作者认为不能仅从经济的角度去判断生物的价值,更应该从其本身对于土地共同体甚至整个生态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去衡量其生命意义。

除了形容词,作者还运用态度性名词、动词、副词实现鉴赏意义,如例(12)~(15)。

部分形容词通过转换成名词后,同样能表达对事物的鉴赏评价。例(12)中名词“stability”和“beauty”分别由形容词“stable”和“beautiful”转换而来。“stability”是对生物共同体内部构成的肯定,“beauty”是对生物共同体品质的赞美,此外句中的“integrity”虽非由名词转变而来,但也表达了对生物共同体构成的积极评价。这三个态度性名词都表达了积极的鉴赏意义,突出生物共同体良性运转,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和谐、稳定、美丽的整体,这也是作者提出的“土地伦理”的内涵。例(13)中名词“weakness”由形容词“weak”转换而来,是对美国当前资源保护系统的消极鉴赏,表达了作者对于当前美国资源保护系统只强调经济价值而忽视土地共同体成员生态价值的批判。例(14)中动词“help”是对那些正在消失的物种价值的肯定,强调这些物种对于土壤的重要性。例(15)中的副词“unfortunately”是对文中前面提到的“食肉动物也是这个共同体的一员,任何相关者都没有权利去为了某种自身的利益-无论是真的或是空想出来的-去灭绝它们”这种见识还仅仅停留在谈论阶段的一种消极鉴赏,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类尚未真正认识到生物生存权和生命意义的无奈。

语篇也通过比喻修辞、陈述被评价者特征的小句等间接实现鉴赏意义,如例(16)~(18)。

虽然比喻修辞中的本体是概念性的,但是用来表达本体属性特征的喻体在特定语境下可以引发一定的态度意义联想,因而这类词汇可视为态度意义引发式表征,如例(16)和例(17)。例(16)把土地比作能量流过一个由土壤、植物以及动物等所构成的环路的“源泉”(fountain),是对土地价值的充分认可。例(17)通过将资源保护的进展比作像“蜗牛(snail)的移动”,间接表达对当时资源保护进展缓慢的不满。例(18)通过阐释土地的特性决定了生活在它上面的人的特性,间接表达对土地价值的肯定,展现了人与土地的密切关系。

三、自然文学语篇态度意义的历史语境解读

意识形态是个人或群体对世界所持有的观点、立场、看法、态度与目标。Fairclough 认为意识形态以不同的形式与意义建构于话语实践,因此意识形态必然也会存在于语篇中。语言功能决定语言形式,意识形态决定语言再现形式的选择。因此,本文分析的语言形式即态度资源可以有效地实现意识形态话语策略。前节对自然文学代表性语篇《土地伦理》的态度资源分析中,我们发现,该语篇态度资源丰富,且以鉴赏类的态度居多,作者利奥波德一方面多通过直接、显性的方式表达了他对于土地、动植物乃至整个生态系统主体性和重要性的肯定,另一方面多通过间接、隐性的方式表达其对美国当时资源保护主义政策内容及有效性的否定。此外,语篇中还有大量的判断类态度资源,作者主要通过间接、隐性的方式表达其对人类剥夺土地、片面强调其经济价值而忽视其生命意义及整体性的批判。自然文学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为了使其表达更加客观、科学,更具说服力,语篇中情感类的态度资源极少。通过这些分析,我们明显看出作者利奥波德通过科学、客观的阐释,表达了其对自然生物、土地共同体主体性和价值的赞美,对生态系统整体性和平衡性的充分认识,以及呼吁人类保护生态、改良资源保护政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意识。利奥波德何以会在那个年代有如此对人、对自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态度和生态意识,这无疑需要结合历史语境进行解读,因为个人对自然与非人类生命的态度直接受其所处的社会语境的影响。

首先是利奥波德的成长和工作生活经历。利奥波德不仅是一位自然的爱好者,更是一位生态伦理的探索者。幼年时期,在家人的熏陶以及亲近自然的亲身体验中,他培养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植物学的兴趣,而且具备杰出的对自然的领悟和欣赏能力。特别是后来在耶鲁大学林学院的学习,让他怀疑美国当时所盛行的实用主义思想并开始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之后数十年的林业工作,让他开始意识到土地侵蚀等生态问题不仅是因为自然的变化,更是因为人类对土地不明智的使用。他开始注意环境的内在联系,尤其是人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并且认为人需要树立一种使用土地的责任感。1935 年他购买了威斯康星河畔的一个废弃农场,在那里和自然有了更亲近的关系,正是在那里利奥波德把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思考和实践如何重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框架,形成了一种高尚的对待土地的谦恭态度,进而形成了生态整体主义观,并确立了土地伦理思想。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利奥波德在《土地伦理》中多通过铭刻的方式,表达其对土地、生命共同体、生态系统等的积极鉴赏意义以及对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美国当时的政府以及农场主、土地所有者等却未采取应有措施的批判。

其次是美国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及资源保护政策。利奥波德所处的时代,总体上是美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时期。但是经济的发展要求不断从自然获得资源,对自然的破坏也越来越深厉害,而美国一贯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得人们的行为给环境造成了严重后果,如水土流失、沙漠化、森林迅速减少等。同时,经济的变革引起了社会生活的变革,出现了美国历史上重要的“进步运动”,对资源进行“聪明的利用和科学的管理”,所有的资源都被分为“有用”和“无用”,“有利”和“无利”两大类别。这种保护主义政策在当时得到了学术界和整个社会的广泛支持。利奥波德早期也投身到环保事业,认为“人可以有效地控制他们的环境, 并生产出利于自己的理想物品来”。然而随着在美国林业局的工作,他开始充分认识到美国资源保护主义政策的不合理性,这使他思考如何改变这一政策并使人们充分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土地伦理》中利奥波德多通过引发式表达其对当时美国资源保护主义政策内容和有效性的消极鉴赏,以及对人类剥夺土地、片面强调土地经济价值而忽视其本身生命意义和生态价值的批判,同时强调土地共同体的价值,进而提出土地伦理观,希望以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最后是科学理论背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梭罗对人与自然的亲和性认识、施韦泽“敬畏生命”的伦理学思想、邬斯宾斯基的整体主义思想、生态学的理论等,都对利奥波德的生态思想有着重要影响。这就是为何《土地伦理》中情感意义的表达极少,其论述客观、科学,具有较强说服力的原因。利奥波德阐述了土地伦理的内涵、重要性和必要性,依据的是他对于以上科学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是以科学观为基础的。他通过阐释人与其他生物都只是土地共同体的成员,进而强调他们之间的依赖性以及土地作为共同体的重要性,同时将土地描述成生命金字塔,突出其生命意义并提倡将伦理道德运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提出土地伦理思想,即“当一个事物有助于保持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的时候,它才是正确的,否则是错误”。“在历史上,这样从伦理的角度提出人和自然关系的标准还是第一次”。

四、结语

本文运用评价理论的态度系统,从情感、判断、鉴赏三个方面对自然文学经典《沙乡年鉴》中最具代表性的语篇《土地伦理》的态度资源进行了全面分析,阐释了其所反映的对人、对自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态度及生态思想,并进行了历史语境解读。分析显示该语篇蕴含丰富的态度评价资源,其中以鉴赏类最多,判断类次之,情感类最少。通过这些态度资源,利奥波德表达了其对土地价值的充分肯定以及对当时美国资源保护主义政策的批判,同时呼吁人类保护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态度意义的历史语境解读揭示了利奥波德在自然文学语篇中科学、客观、详实地阐释其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生态思想的重要原因,这些原因包括他人个的成长和工作生活经历、美国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资源保护政策以及科学理论等。我们认为本文的分析不仅验证了评价理论对文学作品的解释力,以及历史语境对文学作品解读的重要性,也为评价理论在文化语境中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猜你喜欢
语篇伦理态度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员工伦理型领导原型对伦理型领导有效性的影响:员工崇敬感的中介作用*
中日能源语篇中语言表征的对比研究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基于语篇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浅谈我国社会工作伦理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
态度决定一切
果敢跳tone的张扬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