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能法
【摘要】立德树人的使命,使得学校教育从“知识型”转变为“育人型”,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更是一个无法用数据测量的内部言语的转变过程,在这个复杂的变化过程中,需要春风化雨式的,浸润式的“润文”才能“化人”,结合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的认知发展、社会适应发展、身体发育的三个方向,建设社会公德培养课程、艺术品德培养课程、体育道德培养课程,配合《道德与法治》国家课程,形成体系化的育人系统,培养学生从“习德”到“立德”,最终在社会生活中“行德”,过上“有道德的生活”“有品质的生活”,从而实现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育人使命。
【关键词】小学德育;润文化;三德;育人;儿童发展
在国家“双减”政策的指导下,学校要做好“五育并举”,立德树人的工作,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点在于从“学科教学”转变到“学科育人”,就是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做好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我们在德育管理的实践中,结合传统的教育经验和文化,以及现代学生的发展特点和趋势,提出了“三德育人”的德育课程融合实践理论系统,经过多年的探索,取得了比较显著的德育效果。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我国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阶段,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四个自信”的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工作者最光荣的使命,最本真的追求。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认为德育的过程“依仁游艺”。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认为,人的理想的发展情态是:至道、据德、依仁、游艺,这种德育(修德)的过程又与现代德育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分别一一对应,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孔子认为成人需要先立志,“志于道”是生命的向往,“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知天命之当然”“知命穷通”,故能博学,故能修己,诚于志向,勇于践行,不因艰难困苦而退缩。其次,“据于德”是生命执守,最高的道德境界是“中庸”“中正”“中和”“时中”“权中”,主张用“比德”发现人格美,观照世间物,提高道德修养。第三,“依于仁”是人生不违,仁者爱人,依仁而行,“无终食之间违人”(《论语·里仁》),“仁”也要受到“义”与“礼”的节制,“义”是“心之断制”,是人修养的内节制;“礼”是人际交往的规范,是制度礼节,是修养的外节制,孔子思想中的仁、义、礼是三位一体的修德要求,是孔子修养要求的最高标准。第四,“游于艺”是生命之涵咏,指导人们提升人性修养,追求和成就善美人生,“游”是方法论和认识论的统一体,有“现实之游”,游学、游教、游友,学艺、习艺;有“精神之游”,美善相乐,道法自然的化境,从“艺”之“游”到“神”之“游”是从理想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认知飞跃,礼、乐、射、御等“艺”是技能之德(得),“美善相乐”是自由之德(得),是人生修德的至高境界,至臻之境。
现代教育理论提出了德育知、情、意、行多开端性的理论。马克思认为:“认识生产关系的总和,人的教育是社会性在起着决定作用的。”小学的德育工作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发展心理学的观点,儿童的发展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进行发展的:认知发展、身体成熟、社会适应。我们的德育工作如果结合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理论指导,满足儿童思想道德成长的需要,促进少年儿童基本文明素质的养成,培养儿童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我们就能在德育实践中有针对性做好德育方案,提高德育工作的适切性和实效性。
现代儿童由于受到传媒文化的深刻影响,加上很多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榜样影响和德育实践空间,往往理性与行动层面缺乏历练和经验,道德生活更着重于情感层面的认识,自发的道德生活经验往往是模糊的、碎片化的,知行常常相背离。因此,学校的德育工作需要从“学科教学”转变到“学科育人”,建立系统的德育课程融合研究课题,在德育实践中将儿童品德生活的知、情、意、行结合起来,帮助儿童,特别是帮助留守儿童自觉地、有意识地整理品德生活经验,“与其怜悯,不如赋能”,我们的德育工作核心目标在于启发儿童的道德情感,提高儿童的道德认识,激发儿童的道德意志,用“社会公德、体育道德、艺术品德”作为三个开端,融合大学科教学工作,用“学科育人”思想指导学科教学,促进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一、聚焦儿童生活与成长,建设社会公德教育融合课程
立德树人,润文立行。我们创设的德育课程融合系统注重促使学生在融入式的德育训练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道德是在一定的社會环境中,用来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其它社会关系之间的比较明确的行为准则和大家都遵守的成熟的社会规范。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学校德育是重要的一环,在系统的社会规范的学习、训练中,可以加快儿童对社会规则的习得速度和习得质量。
按照人与人之间道德调整的维度,随着儿童的生活范围不断扩大,他们面临的道德调整的关系范围也越来越大,小学初始阶段是个重要的道德发展阶段,学生个体道德社会化的开端也是从这时开始的,这个阶段是少年儿童的品德、智力、生活能力、人际认知等社会化认知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建立的润文化“三德育人”融合课程就是帮助学生在小学学习和生活中解决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情境问题、场面问题,行之有效解决学生成长的烦恼。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成年)。心理学的“运算”是指内部的智力或者操作。儿童在感知运动阶段后期,能够运用一些动作图式,但是这些图式需要与具体运动动作相联系,看似不起眼的动作,是儿童探索认知世界的第一步,儿童的认知是由感官认知开始的。按照皮亚杰的观点,“和动作分离的认知的第一种类型是使得动作图式符号化,即形成和使用字词,手势、标记、想象等符号的能力,这些能力是儿童在前运算阶段的主要实践成就。在这个阶段,儿童具备了符号言语功能,词汇得到发展,内部言语更进一步的丰富。这个阶段的儿童,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尚未获得恒定的概念,主要依赖感官认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的思维方式。这一阶段的儿童还是自我中心主义的,虽然并非总会如此”,即由“本我”到“自我”的认识过渡中。在儿童发展的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个阶段的儿童的认知结构已经发生了明显的重组和进一步的改善,“思维认知具有一定的弹性,思维可以逆转。随着守恒、分类、顺序排列、运算能力的掌握,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学生已经发展出思维的完整性、逻辑性的体系。在皮亚杰看来,儿童解决守恒问题的依赖于三个基本原因的理解:同一性、补偿性、可逆性。但是这个阶段的儿童的思维仍然需要具体事务的支持,儿童还不能进行抽象逻辑思维。对于规则的遵守,变现比较刻板。”在儿童的形式运算阶段(11岁-成年)。“这个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并且能够发展命题之间的关系,能够依据逻辑推理、归纳或者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能够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够做一定的概括,其思维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这个阶段的儿童具有了比较全面的系统思维能力。这个阶段的另外一个特征就是青春期自我中心方向发展。青少年开始非常关注自己,具有显著的主体意识,在交往当中觉得他人也同样关注自己,在乎别人,特别是同伴的评价和观点。对于社会交往规则,能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比较灵活的选择和运用。”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自我发展理论认为:从六岁到十一二岁是学龄初期发展阶段,这是儿童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的阶段。学龄初期儿童的智力不断地得到发展,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发展迅速,由具体形象思维快速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他们提出的问题很广泛,而且有一定的深度。他们的能力也日益发展,参加的活动已经扩展到学校以外的社会。这时候,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和发展,个体独立性得到加强,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已经不是父母,而是同伴或邻居,尤其是学校中的教师。他们十分在乎教师在众人当中的眼光、评价、肯定,特别是他们在试错过程中的感受,非常的敏感和敏锐。在探索中,他们很关心物品的构造、用途与性质,对于工具技术也很感兴趣。这些方面如果能得到成人(特别是亲近的父母、教师)的支持、帮助与赞扬,则能进一步加强他们的勤奋感,使之进一步对这些方面发生兴趣。埃里克森劝告做父母的人,不要把孩子的“勤奋行为”看作为捣乱,否则孩子会形成自卑感,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应该鼓励孩子努力获得成功,努力完成任务,激发他们的勤奋感与竞争心,有信心获得好成绩。无论是学校还是社区生活,要鼓励这一阶段的儿童尽自己最大努力与周围人们发生联系,进行社会交往,使他们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聪明的,任何事情都能做得很好,即使是参加看似普通的一次小赛跑,也要让他们认为自己是跑得很快的;即使是一次看似失败的实验,也要从中鼓励过程的正确之处;即使是一次微不足道的举手之劳,帮助他人的微小之事,也要通过眼神和语言给予赞许。总之,儿童的活动和经验获得都要使他们怀有一种成就感,要从成年人中得到积极的评价。
(一)《润之成长》德育融合课程
《润之成长》根据皮亚杰的“智慧来自双手”理念和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引导学生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主动完成社会实践任务,特别是家务劳动任务,学会承担家庭责任,体会父母工作辛苦,懂得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的德育融合课程。
1.德育评价管理的课程融合
对于学校留守儿童多,特殊情况儿童多,很多学生生活、学习习惯不好的德育难题,我们创造性设计了社区伙伴成长管理小组,形成了德育工作“5+2”闭环管理系统,取得了良好的德育效果。
在社区学生生活和安全管理上,为了解决留守儿童缺乏有效监管的难题,我们尝试打破了学生管理以行政班,或者年龄组的惯例,按照住址的情况,就近居住的学生,不分年龄大小,组成社区活动管理小组,上学、放学,节假日,小组形成活动圈子,相互帮助,相互照顾,分别承担起照看的义务,形成社区好伙伴。
教师家访,分别是分家拜访和社区小组访谈,提高了德育管理的效能,特别是边远山区的家访,一访一大片,一谈一条村。有事大家帮,无事连开心。邻里一家人,相近不分人。
2.学科教学的德育融合
语文课堂教学,强调文明用语习惯训练,学生开口就习惯使用:“您好!谢谢!对不起!”标准的礼貌发言格式的训练:“请您听我说……;我的意见(建议)是……;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请你理解,我不同意你的意见,我的意见是……”数学课堂教学,注重逻辑思维的训练和推理过程的训练。学生发言的格式是:“第一,……;第二,……”科学课堂教学,着重实验分工合作,团队意识的培养,讲究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艺术课堂教学,考虑安静思考、情感熏陶的培养训练。合作精神的培养,例如,乐团集体排练的团队配合训练,精细指挥的要求,乐曲的编排处理好强弱、快慢,看指挥,听同伴,讲究默契的合作,追求尽善尽美,完美的演绎。
少年乐团和客家汉乐团作为精英乐团,是百里挑一的高层次水平发展培养对象,我们更要要求严格。我们和德育工作融合的切入点是:学习态度第一,合作精神第一,学习主动性第一。我们反对“聪明人”的投机取巧,如果不是出勤率排在前列的,成绩再好也没有奖励的机会。我们通过器乐培训过程和德育过程的融合,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学会认认真真做事,學会踏踏实实做人。
(二)《润之善》德育融合课程
按照人与社会之间道德调整的维度,我们创设的德育融合实践课程——“润之善”课程,学生在校内培训“三管好”,树立公共道德意识,遵守社会秩序观念,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文明素养,有礼有节,与人相处时,善于团结,善于相处,善于倾听,引导学生建立集体主义精神,树立集体荣誉感。我们把各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学生社会生活进行了整合。
1.学校人际交往生活就是社会生活“教练场”
(1)学校所有室外课、功能室课、公共等候区等,只要有两个以上的人等候,都需要排队,把排队当成习以为常的习惯。
(2)公交车候车点作为德育考核点。候车秩序、乘车礼仪、乘车卫生、乘车安全都列入学生德育综合评价系统。德育管理部分时间,不分校内外,校内习德,校外实践。
(3)参与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作为德育考核内容。社会实践之一:积极参加社区文艺演出、广场文艺汇演、大型汇报比赛等,学生们在掌声中成长,明白努力奋斗,刻苦训练,顽强学习才是最美的样子。
2.“三管好”课程是学校德育实效的“试金石”
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开学第一个月)和先进班级评比活动中,我们设计了系列的一共十个课时的“三管好行为习惯课程”,即:管好嘴——校园不准随便大呼小叫,言行失范;管好腿——在教学区和公共走道区域,不准随意奔跑追逐,举止粗野;排好队——社会上,校园中,凡是有两个以上的人在等候时,都需要自觉排队,充满自信。
例如,我们的“小”孩子,做出了“大”榜样。“三管好”德育成果显著,学生们在全县城一百多个公交车站,不论环境好坏,不理会旁人的惊诧眼光和异样看法都会自觉排队,打破了小县城从来没有排队习惯的落后风俗,为全县创建广东省文明城市,做出了表率,受到全县百姓的交口称赞。
(三)《润之美》环保教育融合课程
按照人与自然之间道德调整的维度,我们创设了德育融合实践课程——“润之美”课程,引导学生美化校园,绿化班级,“智慧来自双手”,劳动创造美,评选环保先进班,学校极少摆放垃圾桶,是一个几乎看不见垃圾桶的学校,引导学生建立生态文明观念,与大自然和谐共生,共享美丽的“地球村”。我们的校徽体现了这种精神,我们的校园建设付诸了实践行动,我们的品德展现了我们的精神价值追求。
例如,小孩子,好榜样。小文是典型的留守儿童,她的爸爸妈妈在外地做生意,三年级起她就是一个人独自生活,洗衣、做饭、搞卫生、做作业、做早餐、上学……在学校德育融合课程的培育下,她是“校园明星”:韶关市田径运动会上,她获得新丰县历史上第一块金牌,是学校乐团的首席,少先队的大队长,班里的学习标兵……我们关爱留守儿童的创新理念是:与其同情,不如赋能。
在新丰县实验小学像这样能干的留守儿童还有很多,他们在身份认识、生活情感上,不再是我们常见的自卑感很强,安全感很差的羸弱孩子,反而他们可以像小大人一样,照顾自己,关爱他人,积极学习,热爱劳动,团结同学,关心集体。在学校众多的体育、艺术社团中,他们还是中坚力量,出彩的明星。
当然,我们除了采用“德育赋能”的教育理念之外,很早就开展的社区伙伴健康成长计划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在生活社区为中心的伙伴小组中,学生学会了同伴互助,合作照顾,邻里守望相助,大家在健康的友谊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二、遵循儿童发育和成熟,建设体育道德教育融合课程
“体育的作用不仅是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更重要是它对人的意志、精神方面的锻炼。体育运动是可以从长远和宏观的角度重塑人内在的自我统一性。”在小学现阶段的十门主要课程中,体育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特别是德育,没有任何一门课程比体育的影响力更大、更广、更深。教育家蔡元培曾说:“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下转第35版) (上接第34版)从心理学的科学角度来说,人是由动作感知开始认识世界和产生交往需要的,在体育活动中,儿童为参与运动过程,完成活动内容,达到活动目的,需要与其他参与活动的儿童接触,在接触中对自我行为、自我形象、自我能力、自我感觉都会自然而然产生自我评价。主动参加体育活动会促进积极的自我知觉的发生。
另外,体育活动是一个知情意行并行发生的非理性化的行为,儿童参与的体育活动内容大都由他们根据自我兴趣、能力、爱好等自发选择,有认知、有情感、有意志、有行动、有意识,也有隐藏在意识之下的非意识,更有介于意识与非意识之间的习惯、倾向、非反思性选择。在体育活动中,学生投入的不仅仅是认知能力,同时,学生的情感、意志、行动,以及学生在以前生活中形成的下意识习惯,非反思性经验都统统包含在内,学生一般在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都希冀可以很好地完成活动内容,可以在活动中寻找到安慰感和满足感,通过体育活动学生能够有效增强自信心和自尊感。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发现,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改善不良情绪,使心理承受能力得到比较明显的增强。相对于其它陈述性知识为主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学习来说,体育活动能够使人感觉更加轻松,疲劳程度转轻。经常性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一般具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规則意识,拼搏精神,耐挫能力也更加强大。除此之外,热爱运动的学生一般来说他们的自信心更强,注意力更集中,耐心更加充足,学习效率更高。有关统计数据分析得出,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比很少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他们心理更放松,身体代谢能力等健康水平较高。
有关研究表明,同样地区和同一学校的学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比不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有更高的自信,更充沛的精力,更旺盛的奋斗目标。同样地,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具有更优良的竞争意识和主动参与意识。
从生物科学角度来说,经常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能明显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的交替转换过程得到加强,大脑分泌的多巴胺、多肽等兴奋物质从而改善大脑皮质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促进人体对周围的感知能力、身体的协调能力的发展,如果经常性的刺激和反复的训练,大脑就会变得越来越具有灵活性、协调性,反应速度等得以改善和提高,思维的发展更有丰富的物质基础。
一般来说,体育在学生的成长中,主要起到如下的几个方面的作用:团队精神。比如,球类比赛,像足球、篮球、排球等,在运动场上,学生在教练的组织下学会如何轮流上阵、如何等待轮候、学会传球,学会在获胜时,感谢教师,感谢同伴,不把所有的荣耀都归给自己;学会如何在输掉比赛的时候不低头、如何对胜利的对手说声恭喜,尊重比赛结果,尊重裁判结果,尊重游戏规则等,培养宽广的胸怀和胜不骄,败不馁的体育精神。
学会合作已经是现代公民的必备素养,更是走上社会的核心素养,我们需要让学生在丰富的校园体育课程中,融合德育要素,不单单是“技”和“术”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德”的涵养,“育”的过程。
脑力发展。体育活动可以促进人的脑力发展,有关科学实验证明,在体育活动中,人的重复性动作“不仅能提升大脑的整体功能,对于大脑的执行功能的影响尤其大。执行功能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它包括制定计划的能力、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控制冲动、保持注意力的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规划,最终完成任务的能力。”
增强自信。技能知识的学习,一般来说程序性知识的学习,比陈述性知识的学习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都是从动作感知开始认识世界,逐步过渡到以概念、判断、推理为主的逻辑思维的。以体育为例的运动,学生更有发展的自我需要。同时,技能的习得使得学生可以从运动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形成自信心,在体育活动的合作过程中认识自己的自我价值,唤醒主体性,培养自主性。体育融合德育要素是学科特点和学科性质的必然要求,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专注力等德育核心素养都能从体育课程中得到发展。
(一)体育立德
针对部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行为习惯差,意志力差,心理敏感,孤独感强,团队合作意识弱的情况,我们邀请了广州专业的羽毛球教练免费开办羽毛球训练项目,把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融合成德育品质的养成——体育磨志,不怕苦、不畏难,努力求上进。
(二)体育促智
身体发育必将为智力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我们针对留守儿童重视“养”,不重视“育”的问题,主动作为,建设系列的体育+德育课程,比如,毽球课程+家长(结合花费少,不太受场地限制的特点)、足球课程+联赛课程、游泳+普及课程、羽毛球+专业培训课程等,这些免费学习的课程都为培养学生积极乐观,顽强拼搏,永攀高峰,合作竞争,小步快进的智育有机结合起来。
(三)体育润美
我校倡导教职工带头,全校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运动项目,展示朝气蓬勃的校园精神风貌。树立精神美才是最美的“善美文化”,活动润心,体育润美。
三、导引儿童内涵和素养,建设艺术品德教育融合课程
贝多芬曾说:“音乐教学是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力武器。”艺术学习和鉴赏是无声的德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艺术课程,尤其是音乐课程中融合德育因素,是艺术课程学科育人的本质任务。
在我国古代,“乐”强调道德情感和实践理性的统一。孔子认为,《韶》乐体现了儒家尽善尽美、道德与艺术合一的思想。钱穆先生认为,“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体现着生人的一种艺术心境,乃是艺术性情与道德追求的交流统一。”徐复观先生认为,孔子之乐教(乐育)的基本精神市“美善合一”。朱熹在《论语集注》解释“不意舜之作乐至于如此之美,则有以极其情文之被,而不免其叹息之深也。盖非圣人不足以及此。”然后应用范氏的注释进行进一步的说明,认为“尽善尽美”的乐之所以感人至深,乃因其至“诚”。孔子对于“乐教”的思想,第一,认为“乐”体现着道德精神和艺术精神的合一,审美境界和道德境界和合一。第二,“乐”由心生,反映的是人内在的真实情感,所以“大乐”“至诚”“成于乐”,乐教的情感教育功能得到了发挥,具有塑造美好人性,化民成俗的巨大作用,所以“尽善尽美”。由此可见,儒家所强调的“乐”作为人的心灵的外化,认为人的美、善,都要建立在“诚”的基础上。所以说,孔子的“乐教”思想,是真善美统一的思想。
徐复观认为,“道德之心,亦须由情欲的支持而始发生力量,所以道德本身就带有一种情绪的性格在里面。乐本由心发,在其所自发的根源之地,一把道德与情欲融和在一起,情欲因而得到了安顿,道德也因此得到了支持。”亦即印证了孟子“独乐乐,与人乐乐”的思想观点。
《润之美》艺术品德教育课程融合。按照我校关爱留守儿童的德育理念——與其同情,不如赋能。很多弱势群体家庭的孩子得到了免费的高端的艺术培训。学生们自觉参与,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参加世界音乐会的交流机会,让学习更有价值,让生活更有色彩。实现了育善育美的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与智者同行,就是智者。我们从2011年起就创办了全韶关市第一个正规化的校园大型乐团——新丰县少年乐团,招收了300多个学生免费学习音乐。正如同乐团终身顾问萧炯柱所说:“我们不是培养孩子学习乐器的,我们是基于乐器的学习过程,培养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所以,乐团的规矩是“态度第一。”不欣赏钻空子的“聪明人”,即使是乐团首席也不行,如果达不到考勤90%的标准,没有谁可以例外,都没有资格参加重要的汇报演出。但是只有过程努力了,水平进步了,站在了舞台上,你就是主人,我们不排名,不评分,尽情发挥水平就行了。最后,也会有人获得杰出的“主席奖”等表演大奖。
过程远比结果重要,合作远比独奏精彩,奉献远比独享快乐,这就是我们在和新加坡、马来西亚等青少年的合作演出中获得的宝贵的成长经验。例如,德育融合课程的实践情况——每天有许多学生需要背琴上学,这是荣耀,更是勤奋学习的身份的象征,也是自信心的体现。即使刮风下雨,在星期六的集体排练时间,学生们都坚持冒雨前行,努力学习,不敢迟到。学员加入乐团,考勤率必须达到90%,承诺三年期间不准退席。
我们成立每届300多人的大型的校园民乐团——客家汉乐团,学员需要学习16种乐器,大多数需要达到6级水平以上,期望通过严格、规范、有礼的高雅艺术培训,培养学生端正态度,团结协作、彬彬有礼。我们反对耍小聪明,讲究尽善尽美。乐团管理理念:态度第一。
我们是用“三德育人”方法进行立德树人的追梦人,在继承传统“依仁游艺”的德育经验基础上,我们坚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宗旨,依据儿童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知、情、意、行的发展关系,探索明理、循情、导行的德育途径——德育课程融合。我们的德育课程融合实践也结出了硕果——我们曾把学生多次带上世界舞台的中心,和马来西亚、新加坡等的学生同台汇演,结合生活,指导生活的德育融合课程的多年实践使得一个个留守儿童从懦弱变成强大,从小心翼翼变得从容自信,从忧心忡忡变为阳光灿烂,从胆小孤独变得天真烂漫……润文化育人,看得见的是做法,看不见的是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