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 张洪明 杨元东
(四川音乐学院)
当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传承与保护作为现今人们工作中遇到的重点与难题值得我们研究探索。中国石窟艺术是蕴含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文化意识、民族观念、民族精神的物质载体,是记录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伟大丰碑,是凝固的艺术,和千年文化的“活化石”。
石窟艺术起源于印度,在中国蓬勃发展。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与中国文化艺术融为一体,达到了世界石窟艺术的巅峰,一尊尊造型和风格不一的石窟佛像,精彩绝伦,美轮美奂,历经沧桑和磨难,愈发显得庄严、深沉。除去我们所熟知的四大石窟即是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外,还有着例如麦积山石窟、云门山石窟、大足石刻等形态各异,惊艳绝伦的石窟艺术实体,但由于石窟艺术自身的独特性,存在着不易传承,很难移动,工匠艺人传承人的销声匿迹等历史客观因素,使得这样的民族瑰宝在现代生活中逐渐消逝,如何让石窟艺术在现今的中国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则是我们艺术文化工作者所不得不面临的挑战。
石窟艺术是一种综合性文化,它重视时空因素、精神因素、技术因素和动态发展变化,重视人的创造价值,重视通过石窟艺术反映的创作者独特的内心情感、文化根源和思维过程。虽然石窟艺术具有物质形式和载体,但物质形式不能反映其最本质的内容价值,人类行为文化是其价值的焦点,其文化内涵也只能通过人类活动来表达。生存能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传承下来最重要、最基本的特征,体现了“活”的综合,传承是活的,区域内部的流动也是活的,从石窟艺术本身的角度来看,还需要依靠传承主体的持续参与,在三维组合下表达特定时间和空间的动态活动。
同时,在传承主题的价值核心和文化的共同信仰中,这种活力也是一种精神和心理的调和剂。这种类似的人的内在主体的心理暗示也就成为中国石窟艺术在活态化展现的一部分,成为吸引参与者共鸣的媒介,这种类似于媒介的功能也会反作用于石窟艺术的传承和推陈出新,两者是一种“互动”,是一种“移情”的过程。
“活态化”在现今社会上还是一个较为新颖的词汇,目前学界对于它的词性定义也没有一个完全的解释,虽然一些专家与学者在一些特定的文化领域有所运用,但是都是一些边缘性的词语,是一种形容词,没有名词那样明确的解释,其中的感性理解成分较多。在《传统手工艺的活化策略一艺术价值与文化的效益》一文中,作者提出“活化”就是“活的传统”,强调塑造文化“层次感”来实现活化。
在2014年“中国传统手工艺研究与活化设计”研讨会上,吴海燕教授提出了活化设计的四种研究结构:“研究状态、研究领域、研究对象、研究链”“活态”可以成为当代传统文化的表达,“石窟艺术应该活态化转变”,在这篇论文中其实已经为石窟艺术传承发展提供方向。如何在石窟艺术市场中找到传承中国传统石窟艺术的关键线索,成为了我们在展示和演示的破局的关键。这个关键的线索就是“活态化”,在石窟艺术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动态化是一个大趋势,我们运用现代化科技保存石窟艺术的动态影像,在展现中结合石窟艺术的文化内涵做成一个形象的、生动的、完整的展示系统,注重石窟艺术自身的形成与流变过程,以一种沉浸式的感官在石窟艺术自然状态下性的动态活态化显现,使观众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对石窟艺术这个古老的艺术形式中有更为完成和深刻的理解。形成以一种结合“生动”“整体”“活态”三位一体式的感官体验,即将石窟的空间展示和观众与审美客体石窟艺术和石窟艺术的主题,来已成全面的结合,使石窟艺术“活”成一个个形象,走进人们的视野。
石窟艺术活态化审美的影响属性因素主要包括了两个不同的内容形式,即是内容文化和形式感。其中内容是包括典型环境中的典型生命形式的恢复、生命形式的演变以及现在进行时的形象的关系。
而影响形式感因素的形成包括三个方面:互动性、灵活性和娱乐性。石窟艺术活态化展示是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大众参与了解石窟艺术的好奇度为基础的,石窟艺术它的形成和发展是人们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潜移默化形成的文化遗产,让这种来源于人民对神明世俗化的转变的艺术再次回归到人民大众,实现从传统的高雅殿堂回归到人民大众的小街小巷,正是石窟艺术活态化转变的原因,同时也是我们所乐意见到的结果。
其次能够与观众的互动参与是石窟艺术现场展示的一个关键性指标,石窟艺术的生产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创造,其传承和推陈出新的过程自然离不开人民大众对艺术创作活动的参与,大众需要通过审美的再创造过程来反馈信息,来使得石窟艺术能够完成艺术创作的完成全过程,从而使石窟艺术的生存状态得到改善。人民大众在参与的过程中可以在体验专区以亲身实践、雕刻、绘制等流程,全方位的去感受古代工匠在原始的材料条件和工艺中去体验的这份厚重的文化技艺,让整个石窟艺术的展示过程充满活力。石窟艺术具有地域文化的性质,但在信息化时代高速飞跃的情境下,石窟艺术要想取得良性健康地发展,必须实现跨地域、跨流量的交流,所以石窟艺术的展示交流活动就要克服其自身的缺陷,发挥活态化展示的临场应变性和易于流动性的特点,给到石窟艺术新的更多的与大众的交流场域空间,这是我们现在需要做到的。
例如“行走世界”的云冈石窟第12窟计划,“云冈第12窟1:1复制窟”是由云冈石窟研究院、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美科图像(深圳)有限公司联合完成的世界上首个可拆卸的3D打印数字化石窟,背靠着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持,打印石窟与原石窟1比1复制,整个石窟体积超过2000立方米,而重量从上百吨变为了不到5吨。在对云冈石窟施行最基础的保护前提下,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行走”和“旅游”的新可能。这会是中国石窟艺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迈出了中国石窟“行走”的世界第一步。
英文“flow”直译为“流”或“流动”,1975年,芝加哥大学心理系教授齐米哈里·契克森米哈提出了他的理论“心流”并进行了这样的概述:人们在心流状态下最为快乐,这是一种对正在进行的活动和所在情境的完全的投入和集中。是一种人们因为过于沉浸在一项活动中而忽略身边一切事物的状态[3]。目前关于“flow”的文献研究中,沉浸、沉浸式体验、心流体验等译法都有使用,本文所采用的是“沉浸式体验”。
自“沉浸式体验”(flow-experience)的相关概念提出以来,与其相关的研究已经广泛涉及人机交互、体育活动、休闲生活、教育学习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在各自领域内关于沉浸式体验的相关理论和实际成果。近年来,沉浸式体验开始成为一种营销手段,比如VR眼镜,通过强大的视听效果,以极具震撼的视听体验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还有在游乐场中大型的娱乐项目中,立体投影加上立体环绕音响再配合大型的机械设备,承载观众在运动中观看整个表演,开发者将这类项目塑造成沉浸式的“5D影院”。那么在石窟艺术领域上也是非常值得借鉴的一项结合,建立新概念的中国石窟艺术沉浸式体验馆也不再是空中楼阁不可实现的了。
营造沉浸式体验的前提是要激发观众产生沉浸感,作为人的一种感受,其本身难以被量化和认定,甚至观众自身无法确定所产生的感觉是否就是沉浸感[4]。因此,要捕捉沉浸感,就需要对沉浸感所表现出来的特征进行研究和划分,对人在何种表象下可以认定为沉浸感提供参考依据。因此要使展示内容能触发个人记忆,就需要一定的“媒介”作为刺激,可能是一件实物,或是一个画面,甚至是一段故事,在观展的过程中看到与记忆中相似的事物,能让观众触景生情。
当人遇到与自身记忆中类似的事物时,大脑会自动进行类比,如果具有一定的相似度,那么这段记忆就会对人心理产生刺激,使人沉浸在对过去的回忆中。比如当前一些地方会打造类似“古镇”或“风情街”来吸引游客,以历史建筑或异域风格为意向来激发观众联想。“古镇”和“风情街”虽然能为当今千篇一律的城市建筑带来了新鲜感,但这类建筑的质量往往是良莠不齐,对历史建筑和地域建筑的理解不够也导致模仿出来的建筑风貌显得不伦不类,尤其是低成本的材料在这类建筑上的使用也对建筑造成了廉价感,也就很难作为媒介来唤醒人们的回忆。
因此如何让中国石窟艺术的观赏者得到沉浸式体验也是需要反复的推敲,结合实地调研的案例和作者亲身感受,本文将在建筑空间中可以作为“媒介”的元素列举以下三类:
1.具备一定特征性的材料
以特定的材料为“媒介”是指在建筑空间中使用一些能引起人们产生联想的建筑的材料,例如在南京的中国科举博物馆中,对具有特征性的材料运用与建筑的主题形成了良好的契合。不同于其他博物馆,它的建筑主体全部位于地面以下,博物馆的入口在地下第三层,在进入博物馆前,观众需要通过一条狭长的坡道,经过数次转折才能到达。在这个过程中,观众不会经过任何展厅,狭长的道路将观众的注意力限制在了两侧,以竹简和活字印刷术的字模为主要材料,叠加组合而成的墙壁很容易就会让观众发现它的与众不同。大面积的文字与堆成山的竹简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仿佛淹没在书海之中,“科举”文化这一意向被每时每刻的传达给观众。
石窟艺术最终重要的特性材料就是黄土、石头、刻刀、颜料,这几样物质材料构成了石窟艺术的艺术形式,佛经故事,古文典籍给了石窟艺术的内容生命,结合这些物品我们在创建关于中国石窟艺术沉浸式体验馆的时候就有了它独特的艺术风格,构成了它庄严肃穆的意境氛围。例如在2020年12月30日,深圳博物馆联合龙门石窟研究院举办的“星龛奕奕翠微边——洛阳龙门石窟魏唐造像艺术展”,在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开幕,值得一提的是,现场用原木打造了一座古色古香的寺庙,走进展厅,宛若时空逆流,走进了千百年前的皇家石窟院落,沉浸感强烈。
2.能唤起回忆的物品
关于在空间中物品的选择和布置,是指在建筑空间中除构造和装修以外,布置的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物品,例如在2021年“五一”小长假期间,龙门石窟景区智慧旅游服务将游客们拉入“国潮+文化”的沉浸式体验。龙门石窟深挖“文化+旅游+科技”融合,在石窟与老街推出多项活动,为游客们提供了多种参观模式,其中全城寻找白居易、真人版帝后礼佛图、无上龙门沉浸体验馆、多元文创商品店等“网红”打卡项目吸引了大批游客参观互动。龙门石窟景区推出了穿汉服,行汉礼,画汉画等许多能够唤醒我们心中对于古时的回忆,让我们思绪穿梭千年,回到石窟刚刚建立的时刻,再现1500年前的北魏盛况,感受中华文化给人带来的强大冲击。
3.广为人知的故事。
石窟艺术被称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其中蕴含着十分深厚的文化内涵的传奇故事,由于中国石窟艺术题材大多数为佛经故事,大多数人对之知之甚少,但是却也有许多反映当时社会民风的题材作品,例如龙门石窟举办的“寻找白居易”活动里,全城寻找白居易活动以白居易诗句为关键词,邀请游客互动,和诗入画;无上龙门沉浸体验馆以高科技的机械装置,创新的游玩体验,寓教于乐的研学方式,展示了龙门石窟的厚重历史;龙门代字行等文创产品店围绕龙门文化设计制作饰品、茶具、香氛、文具等文创产品,在“线上+线下”多个端口宣传售卖,为游客提供了多元化选择,也拉动了景区消费水平。龙门石窟以智慧旅游为核心,打造“互联网+旅游”模式, 用5G+科技赋能景区高质量发展,通过数字孪生沙盘、5G+龙门石窟综合管控平台、5G直播奉先寺、5G+奉先寺AR体验、万佛洞VR体验、最美观音像修复、智游龙门体验等智慧旅游产品,龙门石窟在景区管理、文物保护、游客体验等多方面创新升级,为广大游客提供多元互动体验,打造景区“文化+科技”的服务能力。
通过对窟艺术审美活态化的分析,了解当下人们对石窟艺术的审美因素和影响因素,在结合相应的科学媒介方式,以达到沉浸式的体验方式。以科学和美学相融合,以技术与艺术像融合,以感性和理性相融合,以娱乐和学习相融合,在体验的同时,收获中国的文化知识。石窟艺术历史源远流长,它的发展和经历凝聚着中华民族上千年以来的文化精神,是中国文化精神不断演变的历史见证者,它的活态化,也是我们对古代精神文化的现代阐述和不断创新。而通过不同的科学技术使得石窟艺术在海内外从新散发活力,公民大众便能轻松愉快的通过互联网获得沉浸式的体验。近年来,国家从不同的角度加大对石窟的保护和开发力度,利用数字技术完善石窟文物档案,加强对石窟的学术研究与开发,将数据利用起来开展石窟文物保护工作和石窟环境监测工作,并进行文化产品和线上程序的开发,借助科技的手段让石窟文化真正的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