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超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
文化是立身之魂,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更有肩负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责任,把非遗传统舞蹈带入校园,同时也把舞蹈中的传统精神融入校园文化。“非遗”保护的前提是教育,“非遗”保护的保证是教育,“非遗”保护的可持续发展还是教育。我们以校园为依托,以素质教育为媒介的教育传承,是“非遗”舞蹈艺术在现状保护的工作需要,也是帮助当下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一剂良药。因此,高职院校培养非遗舞蹈专业创新人才是体现文化自信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人文化自信的底气,非遗舞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高职院校继承发展非遗舞蹈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同时高校对传统文化应承担起传承的历史使命,为非遗舞蹈培养优秀的传承人才,为中华文明的延绵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近年来,高职院校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传承和校园文化品牌建设,许多高职院校结合地域文化特色,或结合办学专业特点,逐渐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名片。
中华传统五千多年的历史文明为中国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基础,为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给足了底气。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具有强大生命力。前人的不断积累实践,汉字、传统习俗、舞蹈、音乐、书画等都是中国漫长历史文化的见证,也是前人留给我们的文化自信最好的底气。文化自信,是中国发展的底气,这股底气来自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来自于与时俱进的创新,来自于中国文化多元化包容,也来自于坚定面向世界的开放态度。因此,坚定文化自信,走好中国特色的文化自信道路,我们才能挺起自信的脊梁。
中华文明孕育创造的绚烂文化,是中华传统根脉所寄,是中华儿女精神所系。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非遗”是先人创造的沉积与结晶,镌刻着一个传统国家文化生命的密码,蕴涵着传统特有的精神机制、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我们的非遗文化能这么冲过重重险阻传承至今,是因为我们祖国对民间传统艺术的珍视和保护,也是一代又一代无私奉献的民间艺术家,不畏艰难地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让它们不至于湮灭在历史长河中。优秀的传统手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每一种古老的非遗舞蹈中,都融入着一代又一代先辈的心血,通过传承演绎非遗舞蹈艺术,展现传统文化传承中的青春力量,让更多人认识非遗舞蹈,走进非遗舞蹈。而在这个过程中,非遗传承也得以穿越千年依然能够找到归处,唯有如此,才能薪火相传,永放光芒。
高职院校对“非遗”舞蹈艺术的传承,一方面是优秀“文脉”与优秀“文象”的延续与传承,另一方面是学校艺术教育的确需要这些“非遗”舞蹈艺术的融入,从而保存这个传统独特的记忆与独一无二的优秀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理解多元文化,学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希望与未来,非遗舞蹈艺术的引入是培养综合人才的方式之一,也是对现存教学体制的创新变革。开设舞蹈专业的高职院校,有教学教育资源、学生培养途径、教学场地,时间精力等优势,可以根据地域特色,开设相关的非遗舞蹈专业课程,与非遗舞蹈传承人或者专家进行合力教学,将非遗舞蹈元素与现代流行舞蹈元素相结合,创作出新的舞蹈作品,也传承了非遗舞蹈的特色。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对非遗舞蹈创作要进行充分地调研、了解,在具体创作中融入新思路,采取适当的策略进行更好的传承。
舞蹈历史由来已久,早在原始社会,人类就开始用舞蹈去表达自己喜悦、开心的情感。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不断地交往、实践中,赋予了舞蹈更多如喜怒哀乐一般的各类情感,来表达个人或者群体的心情,也就逐渐成就了舞蹈艺术的丰富层次。那么,舞蹈作为最原始的艺术,在经历了时间长河的洗礼与沉淀后,保留下了何种样貌?中国的传统舞蹈又经历着怎样的机遇与困境?高校本身对文化有着天然的吸引力,目前,非遗舞蹈也在逐步进入校园,逐渐得到重视与发展,但在非遗舞蹈创新人才培养上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完善。需要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非遗传承和保护中,就需要传承人才向社会展示非遗的魅力,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和传承环境,促进非遗更好地与现实生活融合。
现阶段许多高职院校根据自身学校所在的地域特色文化开设相关的非遗舞蹈专业,致力于用更鲜活的方式推广非遗舞蹈的传承。如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针对畲族舞蹈,成立了浙江畲族舞蹈研究团队,也多次邀请景宁畲族自治县畲族文化代表性传承人为舞蹈系师生进行专业指导。同时专门成立了浙江景宁畲族舞蹈风格课程,这一课程是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系深入景宁畲族自治县进行采风,充分挖掘和学习畲族舞蹈元素,以及舞蹈中所需要的道具使用方法,通过调研,形成了具备学校特色的畲族民间舞课程。
非遗舞蹈艺术大都是根植于传统民间的戏曲艺术瑰宝,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传统民间表演艺术。很多非遗舞蹈艺术文化由于地缘优势,会被当地的政府和高校关注,为了更高地传承非遗文化,一些高职院校也因势开设相应的非遗舞蹈专业课程。但在接近艺术的过程中,也发现存在些问题,如一些非遗舞蹈具有无可比拟的知名度但外界又对其存在着一定的思维定势,觉得它存在着文化底蕴不足、缺乏艺术化叙事方式等问题,这些都会影响非遗舞蹈的传播深度和广度。同时,非遗舞蹈进校园大部分停留在观看、演绎、了解阶段,而在探索作品创新的深度不够,在培养非遗舞蹈创新人才也仅仅是将非遗舞蹈原原本本地进行演绎,没有进行特色打造,结合时代元素进行创新,培养模式停留在表面。
非遗舞蹈传承最重要的手段是活态传承,在高职院校中的主流舞蹈仍然是现代舞蹈,而真正潜心钻研非遗舞蹈的专业老师较少,由于非遗舞蹈大都是民间传统舞蹈,与流行舞蹈不同之处在于,地域特色和传统特色较强,时尚元素较少,因此在舞蹈编排上会存在一定难度。随着一些非遗舞蹈传承人的高龄化和愿意接手传承传统文化这类人的稀缺,极易导致失传这一结果。由于人的主观性和能力所及容易形成传承性舞蹈的部分遗失或是风格变异,每位传承人都会在自身的思想高度上对非遗舞蹈有自己的理解,更会因为身体机理能力的不同形成动作风格的不同。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职业院校已开设了相关非遗舞蹈专业,高校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阵地,要助力非遗保护,作为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作为舞蹈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肩负着巨大的责任使命和担当。以舞台实践为目标,以课堂教学为抓手,以剧目创作为突破口,搭建校团、校际合作机制,扩展国际、国内舞台,为学生舞台实践提供广阔天地,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非遗舞蹈创新人才。
舞台实践在非遗舞蹈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学生通过舞台实践,集中展示学习成果。高职院校可以积极拓宽、打造多元舞台,为学生舞台实践提供广阔天地。
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当地特色,精心打造非遗舞蹈品牌。例如,山西的左权小花戏和晋北踢鼓秧歌,在课程设计既注重原生态的精华传承,又凸显新时代的发展创新,既注重山西风格的营构发掘,又凸显中华文化的弘扬彰显。同时在课堂展示中,专业舞蹈老师要明晰精要为学生讲解分解动作和舞蹈所蕴含的背景和文化内涵。通过不断的练习展示,让更多人看到非遗舞蹈由印象中的“丑美”向“唯美”的嬗变,让更多的人们看到和感受到了非遗舞蹈专业人才用形体语言讲述的当地迷人故事、展现当地美好形象,进一步去向人们呈现当地厚重深邃的文化底蕴,展示多彩斑斓的传统文化自信。
高职院校的非遗舞蹈专业课程设计要着眼于整个舞蹈艺术领域考量该问题则要分设多个层级,既要在保护非遗传承人原汁原味的舞蹈层面里挖掘精髓,守护传统,同时也要在艺术创作的层面考量非遗舞蹈的传播及当代审美,时代立意与创作人的自我意识的结合。明确课堂教学改革方向,通过实施广泛调研,去不断修订原有的课程设置,从刚入学一年级开始设置相关非遗舞蹈专业课程,为学生在舞台表演方面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舞蹈老师可以实施剧目表演,形成学校自主原创剧目,把原有的经典剧目作为教学的基础,同时遴选出适合舞台表演的优秀创作新品作为教学的补充,融入非遗舞蹈元素,创作出新的传承作品,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舞台实践的适应性。其次,可以进行田野调查对民间文化展开学习,搜集与丰富教学素材,去建构学生对非遗舞蹈的原生文化到课堂教学元素到舞台创作的整理认知观与逻辑思维,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潜移默化地植根于学生的常态学习之中,落实到自身的教育实践之中,不仅实现了课堂到社会的零对接,而且将传统文化传播到社会各地。把握好原生态舞蹈与专业化舞蹈之间的“度”,在保持风格性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去做专业性的创新。例如,吉首大学由民间舞教研室开创了《湘西苗族民间舞》课程。课程遵循“提炼典型、抓住风格、重于训练”的原则,基于传统性、典型性、训练性三个要点,充分挖掘民间传统舞蹈的训练价值与教学价值,在传统素材中提炼出最为突出、最具有代表性的体态与动律,由浅入深、铺开渗透的训练学生的肢体语言,具有一定的教学规律与训练价值。通过这次课例的展示,让各位专家学者及各院校了解、认识到湘西苗族民间舞蹈的审美意蕴与艺术特色。
开展“非遗舞蹈”传习活动,主要以高校为入口,小学作出口的传播方式,实现“非遗舞蹈”的活态传承创新。在往后的学习中大家能将“非遗舞蹈”保护与传承精神发扬光大,不断在活动中汲取新的知识养分,为“非遗舞蹈”的深入研究和传承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促进“非遗舞蹈”的进一步发展,使我国社会文化事业更加繁荣。
例如,针对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舞蹈、戏曲类非遗项目进行编创整合,在保留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整体动作舒展、流畅,简单易学,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非遗传统舞蹈课间操。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通过“走进民间——引入高校——传到小学”的链条式传播,实现“非遗舞蹈”的活态传承创新,开展了“非遗舞蹈进校园”系列活动。旨在加深广西青少年对传统艺术文化的熟悉度与认同感,为“非遗舞蹈”的深入研究和传承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可以采取实行“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高职院校与当地小学签订了非遗传统舞蹈传习基地建设项目,开展了“非遗舞蹈进小学”的文化传承活动。由学院舞蹈教师、专业学生组成的传习教师团队,分组进入各基地小学教授“非遗舞蹈”,教师团队传授过程中,注重讲解舞蹈动作的传统文化背景知识,科学训练学生的节奏反应能力、道具与身体的协调运动,使小学生对传统舞蹈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从而提升学习成效,促进“非遗舞蹈”进传播发展。这种高校与小学的“链条式”传播方式,能够让高职院校的非遗舞蹈专业人才能够有实践锻炼的平台,培养 “非遗舞蹈”的保护传承精神。在往后的学习中不断在活动中汲取新的知识养分,为“非遗舞蹈”的深入研究和传承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促进“非遗舞蹈”的进一步发展,使我国社会文化事业更加繁荣。
高校舞蹈教育的民间舞传承理应根据时代需求而做出相应调整与改变,这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重返民间,回看新时代的传统舞蹈的变迁,在艺术创新上保持严谨的治学态度,在利弊兼具的规范化、艺术化再生产过程中做到“守正”和“创新”。非遗文化是传统的,因此仅仅靠高职院校去发展,并不能达到理想效果,可以通过与一些非遗文化馆、非遗舞蹈工作室等进行合作,充分发挥高校舞蹈专业优势和文化馆、艺术中心实践基地优势,共同探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模式,共建“校馆合作实训基地的建设项目”,打造具有非遗舞蹈与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充分发挥实践基地的优势,共同探索联合培养创新型、实用型非遗舞蹈教育与演艺人才的新模式。
对待非遗文化的传承不是一蹴而就的,不可急功近利,要心怀敬畏之心去践行一个舞蹈人该做的“事”和“业”。尽自己所能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希望通过寻根溯源寻找民间艺人、将非遗引进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舞台剧目实践、非遗舞蹈学习等多重活态传承方式,来推动非遗传统舞蹈的传承与发展。非遗文化的传承不是一人之力就能完成,而是要举全体之力,不断地培养一批又一批的非遗舞蹈创新人才,让非遗舞蹈艺术代代相传、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