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资源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研究
——以无锡运河为例

2022-06-23 23:29韩涛张曦之
河北画报 2022年18期
关键词:复原无锡运河

韩涛 张曦之

(1.江苏大学艺术学院;2.澳门科技大学)

因人类活动、环境变迁、保护能力等因素的限制,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甚至一些文化遗产面临消失的困境或是已经消失了。因此,对文化遗产的进一步保护和传承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数字化的发掘与应用为文化遗产资源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能够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有效保护的同时也可以实现产业化增值。作为江苏段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无锡运河,以其为例,进一步研究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策略,旨在为促进无锡本土文化的对外传播与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无锡运河的文化遗产的价值

无锡运河是江苏段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也十分悠久,因此积淀下不少和运河息息相关的文化遗产,包括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进而突显出了十分重要的遗产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工业遗产价值

通过科学评判,最为显著的特色便是无锡运河段拥有大量的近代工业文化遗产。便利独特的水运优势促进了与运河相近工业的发展,影响是相互的,无锡工业的快速发展也成就了无锡段运河别具一格的工业价值,基于此,工业遗产成为了运河文化遗产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先从物质层面来看,工业遗产建筑厂房、仓储机器等都可以见证中国近代工业文明进步的特性;从非物质层面来看,相关的传统工业技术、相对科学的管理、先进的企业文化等则更为独特。综合来看,无锡段运河的工业文化遗产代表着整个运河沿线的工业发展概况,是人们熟知相关文化遗产的重要基础,在历史、科学、文化、经济、教育等不同层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所在。然而,以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深入研究运河沿线的工业遗产是当前重要的任务,而进一步加强对近现代运河工业遗产价值的认知是思想上做出改变的重要前提。

(二)运河沿岸城镇及相关文化遗存价值

老街巷、老字号是无锡运河沿线城镇经济繁荣的有力见证,独特的地域代表性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价值成为了这些历史建筑和文物保护的价值体现。此外,这些空间格局与运河关系密切,还为旅游事业的发展创造了价值。所以,目前相关的保护和规划工作基本上都已完成,同时也将其自然和历史景观方面的价值充分地体现了出来。

(三)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及价值

无锡运河文化渗透在了无锡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承载着无锡人民的生活记忆。当下,已有部分文化遗产列入国家、江苏省和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其中,像列入国家级的“非遗”有“民间彩塑·惠山泥人”和“紫砂制作工艺”;像列入江苏省的“非遗”有“锡绣”和“竹刻”以及“无锡纸马”。尽管是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队列,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缺乏对无锡民间工艺产品保护的深刻认知,整体的自觉性也不高,并且民间工艺美术的施展环境不理想,致使一些民间文化资源在悄无声息的流逝。再者,传承者的缺乏也是无锡运河沿线 “非遗”流失的重要原因。有鉴于此,保护无锡运河的“非遗”就成了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无锡运河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开发不均,古迹散置

大运河和环城古运河是无锡运河的两条主流,其中,大运河承担着水运的重担和城市抗洪防灾的重任;环城古运河则是被重点开发利用的主流,但因其文化遗存和一些文物古迹分散的劣势,导致最终开发不均,利用不充分,解读线路不明晰等系列问题的产生。

(二)功能定位不明确,主题突出不到位

即使是经过了科学合理的研究论证,但在实操过程中仍然出现了这类问题:例如,旅游休闲功能的过度展示,致使古迹区、居民区被混为一谈,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运河文化内涵和历史文脉受到削弱。因盲目的改造,整个无锡运河的旅游开发与苏州等地也大同小异,没有鲜明的文化主题作为旅游区的特色表现。

(三)粗放的商业习性侵蚀着运河文化资源

以对运河文化资源在旅游方面带来的良好效益来看,它的确促进了旅游业商机的增加和文化品牌的创造,然而眼前的短期利益蒙蔽了这些既得利益者的初心,这就潜移默化地导致运河独特的文化资源受到无法弥补的破坏,虽然改变着运河沿岸人民的生活水平,但却抹杀掉了原始相关文化遗产的真实性。[3]另外,运河周边餐饮场所的排污措施并不到位,这就致使可持续发展受阻,不利于文化资源的长久发展。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流逝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锡运河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但是流传下来的并不多,民俗、民歌、评弹、传统技艺这些逐步在逝去,因生产方式的多元化和娱乐方式的迭代更新,它们不能够满足现代人们的生活需求,再加上传承人的短缺,导致这些“非遗”面临着消亡的状态。

三、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必要性

(一)提高文化遗产保护的长久性

理论上看,时间的洗礼,多重因素的影响,文化遗产资源终究会面临遗失的局面,但想要在传统的保护方式上有所突破,唯有借助数字化的保护方式,利用数字信息获取和处理技术可以高效地整理和记录文化遗产信息,从而更安全、更长久地保护这些文化遗产。[4]

(二)扩大文化遗产保护的大众性

传统传承文化遗产的方式在空间上受限,而数字化保护更能扩大对文化遗产的传播和交流,让更多的人对其感兴趣,突破内容的局限性。首先,大众足不出户便可以透过网络平台信息化地了解文化遗产,从视觉上获得身临其境之感,突破时间、地点、财力等硬性条件的限制,换言之,数字化保护可以提升文化遗产资源的“亲民性”。其次,网络传播技术的应用,益于更多人有更浓的兴趣置身于进一步探索文化遗产,从而培养和提升自己保护文化遗产的自觉意识,在数字化平台提供的交流中感受这项文化遗产的特色魅力。

(三)促进文化遗产保护的环保性

以前,对于一些物质文化遗产的实物修复与重建需消耗不少石材、木材等相关的环保类的资源,易造成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但是,有了数字化保护,通过数字技术来修复文化遗产,更多需要的是人力和财力,利用物力相对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增添了更多的环保价值。

四、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的深入思考

无锡运河文化遗产之多,极高的文化价值须被进一步挖掘并体现出来,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才能弥补因人力、资金和技术造成的不足,使这些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本文着重从以下三方面展开思考。

(一)农工器具的数字化复原和虚拟展示

农工器具的数字化复原和保护,通过在线展示平台来呈现有效的传播渠道,可以相对便捷、有效地传播运河文化的价值。数字艺术的复原和展示之所以比传统静态展示方式更具视觉感和体验感,是因为这种方式是一个集素材、光影、图像、声音、文字等多媒体工具于一体的三维信息平台。

由于器物时常面临损坏、锈蚀、变色等问题,对其进行复原则需借助3D激光扫描技术扫描器物上留存信息,通过在软件中的建模、虚拟操作结合虚拟现实技术搜集文物相关信息,整合之后,可以将受损的器物得到全面修复,并在网络媒体平台进行系列展示,实现对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和传播。

另外,数字化复原对器物来讲主要从两个层面体现。首先是以原始器物的实物材料为基础信息材料,包括颜色、尺寸、材质、结构、磨损的具体情况等,这些是3D扫描和测量的重点对象。其次是依照留存的真实档案、相关的参考文献和资料,例如升斗这一木质器具,从外形来看,底小口大,对其进行复原前,先对相关博物馆内的存量通过测量明晰具体的数据,然后又依据贺昌群的《升斗辨》一文中的详细讲解,进一步考证了所要复原器具的历史年代,核验之后再决定是否继续复原。

然而,无锡运河文化中重点包括农具和工业器具,其中,农具因造型简单,在3D建模时需注重再现其表面的色泽,再利用辅助图形软件再现其简洁的轮廓、模型。工业器具的结构相对复杂,材质是金属,有的是弧形曲面,这些为建模过程增加了不少难度,尤其材质的复原过程需要达到凹凸之感,保持光泽度,以此让整个模型显得更真实。以无锡运河段著名的平面回转筛为例,因其复杂的形状和分离原粮中重量偏轻的杂质,因此在数字复原的过程中要强化金属材质的质感和高光级别,更能突出其净化的功效。

想要呈现最终的效果,光靠数字复原远远不够,还需结合虚拟展示设计这一环节,运用系列的软件技术将复原的模型快速展示在线上平台,这样可广泛、低成本、高效地传播,借助网络技术实现360°无死角观察,还可以借助三维制图软件技术放大器具的结构细节等,促进这种交互设计的发展,以良好的交互体验感让更多的人产生深入了解的兴趣。

整体来看,人类社会活动与器具密切相关,器具所内涵的历史文化信息也十分丰富,以无锡运河段的器具文化为例,对其进行充分挖掘,结合数字化保护的方式实现虚拟复原和传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运河文化遗产的现代化传播。

(二)扩大在非遗影像方面的“微传播”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在逐步被推进,比如数字化纪实片的拍摄项目已经完成,包括留青竹刻、惠山泥人和精微绣这三个非遗影像。通过相关图片和文字的结合、口述和演示的相互交融,不但实现了对各个非遗项目中材质、器具、工艺的挖掘,还对传承人通过采访的形式将史料和其做出的贡献通过影像呈现在大众面前,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这项文化。当下,纪实片也成了当地政府重视的非遗保护方式,但在实际影像工作的开展中,叙事方式、时间长度和平台的展示方式都颇为陈旧,迫切需要创新方式,实现更优质的传播效果。

数字艺术本身附带碎片化、微阅读的特性,“微传播”这种形式有必要被作为科学合理保护运河文化遗产资源的重要举措。有的学校为了推动和深入践行“无锡运河文化的数字化传播”的课题,相关的师生组队采访了无锡运河沿线多处文化遗址、工业遗存、古村落等,携带着记录摄影师,经过了数百小时的影像记录,包括图片和视频,最终剪辑出三十多部时长五分钟左右的微纪录片,再通过学校的媒体专属网站、学校的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展示,让更多的学生和大众认识到数字化传播运河文化的重要性。可见,这种“微传播”的方式应当被进一步扩大,因为其符合大数据、互联网背景下网络传播短小、快速的特点,也更能符合当代年轻人接收信息的节奏和方式。换个角度来看,这种形式的传播有助于运河文化“进校园”,更能促进无锡运河文化遗产资源被进一步的保护。

(三)传统文化的现代重构

现代化是传统文化持续传承的大环境,对于“非遗”也不例外,作为传承者有责任对文化遗产资源进行进一步保护,利用技术优势,融入数字时代这个大环境,以新的保护方法重构文化遗产资源,这样的新思维同样适用于无锡运河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和传播。[5]

以无锡的“非遗”代表——精微绣为例,其生产成本较高,消费群体范围受限,致使市场销售业绩不断下滑,整个产业化程度也偏低。这几年来,虽然政府对相关的重构活动在政策和经济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但最终的传播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便是数字化应用的不到位。因此想要让精微绣这项“非遗”资源的文化形象深入到大众心中,则必须借助数字化的传播方式,在年轻人群中加以推广,打造出新市场,以数字化的视觉出现在不同类型消费者的视野中,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整个现代重构的目标才能在营销范围不断扩大的基础上更快地实现。

再加上无锡运河沿岸的文化遗址偏多,尽管颇有名气,但很少有年轻人特意对其进行深入了解,数字化方式恰好可以提升交互设计的体验度,更容易让新群体主动去认识这些文化遗产的历史内涵,在数字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接受这些文化,同时可以感受这些传统和经典代表文化的艺术魅力。因此,这样数字化方式的渗透可以让更多的受众人群把线下现场探访和线上文化体验结合起来,以提升体验感来促进这些“非遗”资源的现代重构。

五、结语

综合来看,对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数字化保护和传播的研究十分有必要,受多重因素的影响,运河文化资源不断流失,无锡段运河文化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基于此,文化科技创新的方式才能在挖掘文化历史内涵的同时赋予其新的数字化内化,形象化、视觉化的体验之感让新的受众群体自觉地探索这些遗产文化资源,同时结合数字时代快速发展的多变的需求,审时度势,促使无锡运河文化遗产资源的发掘和保护,借助互联网媒体传播广、方式多的多重优势更好的发展。同时,在数字化背景下持续保护和传播包括无锡运河文化遗产资源在内的江苏段运河文化是一个需要持续研究和完善的课题,值得被重视起来。

猜你喜欢
复原无锡运河
温陈华:唐宋甲胄复原第一人
无锡一棉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一起来做颈椎操吧
无锡确定11月1日为“无锡企业家日”
银河哪比运河乡——《诗咏运河》读后感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无锡
运河博物馆:讲述大运河的前世今生
发掘及复原恐龙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