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木兰,闫 晶
(东北电力大学,吉林 吉林市 132000)
电力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基础产业,为了跟上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步伐,2015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 号),电网企业的融资模式发生变化,与此同时,对电网企业融资也带来一定的风险。新电改之前,电网企业以国有资本为主要资金支持来源,在现有模式下,其融资以短期融资债券为主,具有成本低、期限短等特点。新电改之后,国有资本减少,电网企业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采用多元融资方式。因此随着民间资本的加入以及融资租赁等融资方式的创新,电网企业的融资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20 世纪80 年代,Myers 和Majluf 通过对融资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理论的研究提出企业融资优序理论。首先,该理论假设企业有三种可利用资金来源,包括保留盈余、负债和权益。保留盈余没有逆向选择问题,而相对于权益来说,负债的逆选择问题可控。他们提出企业融资的一般顺序是:第一顺位是保留盈余资金,第二顺位是债权融资,第三顺位是发行股票。一般来说,盈利能力强的企业会积累较为充足的净利润,然后利用这部分的留存收益去满足企业未来发展的资金需求,从而会降低长短期债券发行和股票发行作为融资手段的比例,以达到减少企业的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的目的,实现企业低融资成本、高回报利润率的最优融资结构。其次,融资优序理论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出发,认为企业内部人员和外部投资者在关于企业现有资金情况和投融资机会之间存在一定的信息偏差,这样一来,也许会造成企业管理者在选择融资方式时考虑不全面,从而导致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的问题出现。从外部投资者观点来看,权益比负债风险要来得严重,相对而言,逆选择风险溢筹也较大,外部投资者期望报酬率较高。因此,保留盈余相对负债要来得好,负债又比权益好,除非企业内部资金不足以满足资金需求,企业管理者才会考虑外源融资。
现代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一门新兴管理科学,是指风险管理单位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评估和风险决策管理等方式,对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损失的过程。
早在20 世纪初,国外的学者对风险就做了多维度的研究。国外研究中,美国基金学家Knight 在1921 年提出“风险是可测定的不确定性”,表达的是一个时间状态的概率如果可以测定,则可称为风险事件。这是风险概念的首次提出。2006 年,国资委颁布并修改《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中风险的定义,通过研究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认为国内企业的风险管理主要围绕企业总体经营目标,在企业管理的各级业务流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要求。
从20 世纪90 年代起,风险管理的范畴更加全面,风险管理理论更加成熟,一些学者将数学和统计学等应用于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风险管理理论进入新的研究阶段,发生质的变化,其不是单一的风险评估和管理,而是将多种风险全面考虑的综合性评估和管理。
作为传统的融资渠道,商业银行贷款成为企业融资最主要的支撑,也是最可靠的融资方式。而电网企业以其信誉良好、经营发展稳定、信用级别高等优势,成为银行争相投放贷款的优质客户。虽然以负债为主的融资方式融资具有很多优势,但也导致企业负债率高,对电网企业财务状况产生巨大影响,带来很大的财务风险。因此仅依靠商业银行贷款这种单一的融资渠道,不能从根本解决电网建设融资需求的问题。
电网企业可以将债券利率设定在国债利率和其他企业债券利率之间。发行债券时,电网企业不仅能够长期获得数额较大的资金,并且这部分资金归电网企业自由支配,不会受限于债权人。与股票融资相比,债券融资优势在于受政策影响小,操作更便捷,能够快速有效筹集资金。尤其是对于电网企业而言,发行债券融资相对发行股票成本较低,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负债通过财务杠杆来增加公司收益,而且不会分散公司股东的控制权。
与发行债券或股票等融资方式相比,信托融资能够集合众多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闲置资金,具有限制条件少、融资负担小、时间短、见效快等优点,短时间内形成一定的投资规模和实力。对于风险相对较小的电网企业来说,信托融资必然成为融资创新渠道,多渠道融资也会给电网企业减少一定的融资成本和资金压力,随之降低融资风险。
目前我国电网企业的内源融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公司经营和投资产生的盈余资本和留存收益等。内部资金不需要准备筹资费用,会减少一定的交易成本,不仅如此,还会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和公司的资产盈利能力,不需要考虑融资风险等问题。融资顺位理论提出,内源融资是电网企业最优先考虑的融资渠道。
3.1.1 经营性风险因素
随着宏观经济及政府政策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自身应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有限。目前在新电改背景下,开放供给侧,对电网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电网企业的管理者必须正确认识形势,积极适应大经济和政策环境的调整和变化,及时改变电网企业经营发展的战略,把握这些变化给电网企业发展带来的机遇。
3.1.2 财务风险因素
作为影响各企业融资风险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的财务因素,对电网企业融资风险评价尤为重要。电网企业财务状况可以直接反映出其一定时期内的经营状况,同时也是内外部资金提供者判断其投资风险的直接依据。因此,财务因素在融资风险评价中具有不可替代性,是高代表性指标选取的因素之一。
3.1.3 发展能力风险因素
新电改之前,电网企业自产自销的模式能够很好地保障自身利益,获得收益。但是新电改之后,电网企业的盈利模式和融资模式发生了改变,电网企业将加入市场竞争,失去了自产自销这一优势。与此同时,我国对电网的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网企业在长久发展的道路上必须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和电量市场的正常运营,在电网建设的同时优化升级产品,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3.2.1 金融因素
目前我国电网企业主要以债权融资方式筹集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其中银行贷款占比最大,其次是债券和票据。因此,金融风险因素主要是银行贷款利率的调整,国家电网大部分企业都拓展了国际业务,汇率的变化也要重点考虑。
3.2.2 市场因素
市场因素通常包括三方面,即市场竞争、产品价格和市场需求。在市场竞争方面,新电改之前电网企业处于行业垄断地位,竞争力自然不用说。而新电改之后,电网企业售电部分业务参与市场竞争,融资风险增大;在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电网企业的盈利点降低,对利润有直接的影响。因此,电网企业的融资能力降低,融资风险增加。
3.2.3 政策因素
电力行业作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政策变动的影响较大。目前国家对于电网企业在绿色环保和产品质量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意味着电网企业要想在市场中获得竞争力,就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投入环境保护成本,采取低电价优质服务竞争战略,给企业的财务状况带来一定程度的负担和压力,间接地影响了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增大了电网企业的融资风险。
基于上述分析,建立电网企业融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电网企业融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单一的融资渠道已经不能满足目前电网企业融资需求。新电改背景下,电网企业加入市场竞争行列,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市场运营。很多电网企业为了抢占市场,同时扩大投资规模,积极进行电力建设,希望以此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仅靠单一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模式不能满足电网企业发展所需资金。因此,电网企业应建立多元化融资机制,更为科学合理地降低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同时为电网企业带来一定的融资效益。
电网企业融资方式以债权融资为主,其中商业银行贷款比例最大。应该确定适度的资产负债率,保持合理的资本结构和债务期限结构。基于长期负债与短期负债的比例综合考虑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等因素,优化债权融资结构,使企业综合资本成本率更低,债务风险更小。
银行贷款作为电网企业主要融资渠道之一,已不能满足目前电网企业融资需求。对银行贷款以外的多种融资方式,政府应加强政策支持,做到合理利用和有效管理。尤其是新电改之后民间资本的加入,使得民间融资在电网融资渠道中占有一定地位,与此同时,应将民间融资纳入法治化管理渠道,为电网企业融资减少一定风险的同时,积极鼓励内源融资,让企业员工与电网企业共同发展。
电网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实际结果与预期效果相偏离的情况是难以避免的。这就要求电网企业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及时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风险规避方案,通过合理的融资结构分散风险,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