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小梅
【摘要】在我国大力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背景下,《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也提出了对学生文化意识的要求。因此,本文试图探索中国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渗透策略。
【关键词】中国文化;高中英语;渗透
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以及创造性发展。《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也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之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因此,英语教师要帮助学生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他们汲取世界文化精华、传播中国文化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的意义
第一,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从母语迁移理论可知,母语使用习惯会直接影响学习其他语言的习得。汉语的正迁移作用能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率,提升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实现“中英双赢”。语言是文化传递的重要手段,搭建着一座文化间相通的桥梁。文化之间也是互通互鉴的,通过语言增进文化的互鉴与交流。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优秀文化可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第二,提高学生文化自信并传承中国优秀文化。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能有效丰富学生精神世界,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提高其文化自信,加强对本国文化所具有的民族自豪感。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是传承和传播中国文化的需求,更是学生具备一定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有意识地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内容进行比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还能体现出中国文化的优势。
二、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的现状
第一,教材中的中国文化不足。高中英语教材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传播文化的途径。虽然高中阶段的英语教材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的知识需求,但绝大部分以英语文化为基础,忽略了我国的文化特色,且涵盖的中国文化信息内容相对较少。
第二,教师中国文化意识淡薄。教师是语言的讲解者和文化的引导者。但很多英语教师,尤其是那些从小在海外读书长大的教师,他们中国文化知识不扎实,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他们不自信,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意愿不强烈。
第三,英语知识与文化割裂。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很多学生虽然应试能力较强,但使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低下,达不到学习英语的真正目的—跨文化交际。
三、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的有效策略
第一,挖掘教材里的中国文化内容。英语教材是学生获得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的重要素材。教师可以以教材内容为依托,对教材资源进行整合、拓展与丰富,如选择与其相对应的中国文化,进行中外文化对比;制作教学视频、微课等补充相关的中国文化素材;通过视频、游戏、表演等活动丰富文化教学等。
第二,加强英语教师中国文化培训。教师的文化储备和人文素养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重要的影响。教师可以通过参加系统的中国文化培训或研讨班来提高中国文化意识,增加中国文化知识储备。只有英语教师中国文化素养和意愿提高了才能更加科学、有效地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
第三,营造中国文化氛围。一是教室里营造中国文化氛围。如临近节日时,英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搜集中西节日文化的图片、名称、时间、习俗和由来的英文表达;安排学生出一期以这个节日为主题的英语板报;让学生制作英语手抄报并张贴于教室的宣传栏等。这样可以浓厚教室的中国文化氛围。二是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的显著场所布置文化景观,如名人雕像、文化亭、碑牌、名人路等;在教学楼的楼道墙壁上悬挂文化名人的中英文名言警句和画像等;定期张贴中国文化知識于展板上等。三是家校联合进行中国文化教育。创设具有中国文化氛围的家庭生活环境。如引导家长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做好小孩的第一任文化老师;如在孩子的房间张贴一些中英文的中国文化故事,或名言警句;节假日时,趁机让孩子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如嫦娥奔月、屈原投江自尽、“年”的传说等。
第四,充分利用英语课外活动。英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开设的第二课堂活动、研究性学习、讲座、英语沙龙等机会渗透中国文化,如探讨唐诗宋词的翻译,利用多媒体组织学生观看外文版经典影片,进行英语故事比赛、戏剧表演、英语童谣比赛等。同时,有条件的话,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拓展活动或研学旅行,如欣赏公园里的一些图腾柱,祭祀孙中山雕像,研究学习印染布的制作过程等。
第五,丰富中国文化的课堂渗透方式。一是中西比较法。教学时,教师可以把中国相应文化内容与之进行对比,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中国文化自信。如在教授“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 时,将圣诞节与中国的春节从时间、历史、起源、庆祝活动等方面进行对比;二是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渗透。英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更好地渗透中国文化,如录制微课短视频辅助文化教学,或在微信、班级QQ群、微博等进行共享,还可以分享一些中国文化的英文版内容和资料。三是情景交际教学法。教师创设一定的具体场景和语境,让学生去体验,并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第六,加强对中国文化教育的评价。文化意识是课程评价内容之一。因此,既要对学生进行总结性评价,如用主客观题在口语、听力、阅读、写作等方面进行文化意识的考查,又要进行形成性评价,如通过手抄报、手工制作、活动等测评和反馈中国文化。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作为英语教师,必需强化自身中国文化知识,在学生、家长和学校的配合下,采用多元策略,利用各种渠道,在教学中积极渗透中国优秀文化,引领学生有效感知西方和中国文化,不断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自觉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赵渭华.中国文化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81425E19-CEF0-4549-9411-08929B18CB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