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玉洁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的一首教读诗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生命的诗意”,第七课共有两首诗歌,另一篇是自读诗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本单元三课共汇集8首不同时期、不同体式的诗词名作,在本单元的单元导读中要求学生“逐步掌握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认识古诗词的当代价值,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要在诵读和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境,欣赏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感受诗人的精神世界,体会诗人对社会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文化品位;尝试写作文学短评。”在本单元后面的“单元学习任务”中也做了明确的提示:“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通过了解诗人的生平、创作背景等,深入理解作品。”
按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本课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该任务群要求:“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本诗思想内涵和艺术表现都极具特色,诗人忧人生苦短、忧贤才难得、忧功业未就,情绪有高昂有低落,感伤却不深沉,展示了曹操一代枭雄不同寻常的心胸抱负;本诗在意象的选择、手法的运用上也独具一格,都属于品读可以切入的角度。本诗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知人论世等方法帮助学生感受曹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建功立业的宏愿;同时还要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诵,背诵全诗,逐步学习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
本课共包含两篇古诗词,教读课文《短歌行》的学习对《归园田居(其一)》的自读学习有着样本示范效果,因此教师应注意在教读课文中教授学生学习方法,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多种方式诵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并背诵《短歌行》。
2.在朗读中品韵律、找诗眼、赏意象、析表现手法,逐步学习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并从一个角度出发写一篇简短的文学短评。
3.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通过了解曹操的生平、创作背景等感悟曹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建功立业的宏愿,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者导入,多维视角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之前的学习经验,说说自己心中的曹操形象。
预设学生回答:疑心、奸诈、有才华等印象。
教师在此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继续补充历史上有关曹操的评价。周瑜说:“操虽托名汉相,实为汉贼。”裴松之认为:“历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虐烈无道之臣,于操为甚。”唐太宗如是说:“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毛泽东词:“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易中天说:“曹操是可爱的奸雄,他的奸与雄统一于雄。”鲁迅先生也曾指出:“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实方法。……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人物形象是多面的,要还曹操的真实面目就不仅仅是一个“是”还是“非”的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当年曹操夜宴群雄,横槊赋诗时所吟唱的《短歌行》,从另一个维度来了解一下这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设计意图]此环节为导入部分,曹操是一位多面的人物,不同的人可能会对曹操有不同的解读。这个环节的安排也是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核心素养“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发展学生辩证思维为依据,从多维度形成对一个人物的看法。
(二)初读诗歌,理解文意
1.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
2.教师指生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感受这首诗的韵律的特点。
预设学生回答:本诗是四言一句;本诗不是一韵到底,基本上是以兩句为一组,每两句一换韵;四言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二二拍”。
3.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诗歌的节奏。
4.以同桌两人为一组,边读课文边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诗歌,把翻译过程中不明白的字词圈画出来。
5.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与教师共同解答,弄懂课文含义。
6.教师读诗歌,学生一人一句开火车翻译。
[设计意图]本诗篇幅相对较长且用典手法较多,因此在分析课文之前就是带领学生将课文读流畅并理解诗句含义,为下面的诗句分析的环节做准备。在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语言特色和节奏,读出诗歌的韵味。
(三)再读诗歌,为何而忧?
1.女生齐读诗歌,要求注意句末的标点符号和语速的缓急。
2.教师提问:在这首诗中,有一种情感反复出现,你能用诗中的一个词概括出来吗?并动笔划出直接体现出这种情感的诗句。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到“忧”,并划出“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教师板书:忧)
3.教师在课件中出示这三句话,学生齐读,读出“忧”的感觉。
4.教师指生再读这三句话,可以加上叹气等动作。
5.教师继续引导:全诗反复出现“忧”,诗人到底为何事而忧?
屏幕出示问题:
曹操之忧是 之忧,诗里说: 。
教师示范:曹操之忧是人生苦短之忧,诗里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东汉末年,群雄纷争,战火四起,人们过着朝不保夕、生死无常的日子。在年近花甲之时,诗人突然感觉到人生就像那朝露一样,可能转眼即逝,由此顿生感伤。
接下来以前后六人为一小组,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填一填,诗人还为何事而忧?
6.教师随机指名小组成员汇报,并进行总结。
(1)曹操之忧是(贤才难得)之忧
(2)曹操之忧是(功业未成)之忧
并找到文中的句子进行佐证。
对学生回答进行点拨并进行板书。
(板书:人生苦短、贤才难得、功业未成)
7.为何曹操会忧心如此多的事?这就需要了解他的为人和时代背景。
先让学生分享自己收集到的资料,教师可以进行补充。
8.教师提示:在学习一篇文章时,可以结合作者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生平,可能就会有不同的感悟。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在“诵读—发现—提炼”中准确找到诗眼的能力,把握诗歌情感基调,为进一步分析诗歌做铺垫。并且结合作者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生平,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第二课时
(四)三读诗歌,如何写忧?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出作者的“忧”。
2.教师联系上一课时的内容:上节课我们找到一个“忧”字,串起了全诗的主要感情。这就是“诗眼”(板书:诗眼),在学习古诗词时,找到诗眼也是快速把握诗歌情感基调的重要方法。除了找诗眼这一办法,我们还可以赏析意象来把握诗歌内容。
2.赏析意象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有云:“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诗人选取意象入诗,绝不是顺手牵羊,随意偶拾,都有他的别具匠心所在,请同学们找出本诗意象并加以赏析。(板书:意象)
教师示范:“朝露”是清晨的露水,它晶莹剔透但很快便消失,来比喻人生的短暂,时光飞逝,着实是“忧”。
预设学生回答:
①酒、杜康:借酒浇愁。
②明月:以皎洁明丽的月亮来比喻贤才,比喻对贤才的渴望和不可得。
③乌鹊:以乌鹊代表贤才,表达诗人渴望贤才,珍重贤士的心情。
3.探究手法
(1)读诗贵要,妙在得法。曹操的抱负情怀又是通过哪些手法表现出来的?(板书:表现手法)
学生提出用典、比兴的手法。如学生提到比喻,也是有道理的,可以继续引导学生了解古诗词中比兴的用法。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下注释,介绍“用典”的含义: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到古诗文中,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愿望或情感。教师示范举例:“青青子衿”是将《诗经·郑风·子衿》篇目化用,以姑娘埋怨对方不主动的情绪,比喻希望贤才能够主动投奔自己的心愿。
教师提供“比兴”的教学支架:比兴是中国诗歌中一种传统的表现手法。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有的“兴”兼有发端和比喻的双重作用,所以后来比兴二字常连用,专用来指诗人寄托之意。教师示范举例:“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比喻人生美好的时光何其短暂。
(3)教师以前后六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每组找一处用典和一处比兴。学生汇报。
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实时点拨和补充。
[设计意图]在本单元的单元导语中明确提出要教师要教授给学生赏析古诗词的方法,在这里从抓诗眼、抓意象、抓表现手法三步,循序渐进,合作探究,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符合课标的要求。
(五)五读课文,何以解忧?
1.学生自由诵读诗歌,要求想象自己就是作者曹操,面对此情此景读诗。
2.教师感叹:忧啊,时光流逝,功业未成!愁啊,渴望贤才,但贤才难求!大家快速浏览诗歌,结合诗歌和自己所学,说说怎样才能解曹操之忧?
预设生回答:虽然曹操面对人生苦短、贤才难得、功业未就之忧,但是他可以只争朝夕、礼遇贤才,做到天下归心。
(教师板书:只争朝夕、礼遇贤才,天下归心)
3.教师小结:曹操勾画了统一天下的宏伟蓝图,他的忧不是简单消极的悲悯,他忧人生的实质是重人生,忧贤才的实质是重贤才,这种“忧”有一股慷慨之气。
4.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哪几句充满慷慨之气?
学生找到诗歌最后四句。
5.学生有感情的齐读末尾四句诗,读出气魄。
6.教师从学生刚刚的朗读继续引导:开头忧的情感让人情绪低落,最后四句同学们读得洪亮,情绪昂扬。在诗歌和文章中,这种写法叫做什么?
指生回答“欲扬先抑”。
7.教师进行小结:赤壁之战的失败给了他较大的打击,因此而忧,但又不止于忧,更加希望招揽贤才来破忧,完成一统天下的宏愿。
[设计意图]关注全诗的情感变化,诗人由忧愁转为激昂,情绪有高昂有低落,感伤却不深沉,展示了曹操一代枭雄不同寻常的心胸抱负,富有变化,教师引导学生在读出变化的同时,衔接上一步骤“析表现手法”,让学生理解欲扬先抑的手法。
(六)背诵诗歌,总结手法
1.教师总结:本节课在诵读中,我们一起品韵律、找诗眼、赏意象、析表现手法多方面探究了“诗人之忧”,希望能对大家日后的诗歌鉴赏学有所助益。
当站在历史的关口,每个人都会产生危机感和忧患意识,为自己的前途感到彷徨和苦闷。曹操亦如是,但是他一直都在做一个有血有肉的追梦者:胸怀天下,直面现实,勇于担当。青年一代的你们更应志存高远,牢记时代使命,勇于追梦圆梦,成为新时代的追梦者、圆梦人。
2. 教师带领学生用填空的方式一起背诵诗歌,结束本节课。
[设计意图]在课堂的最后,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赏析诗歌用到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回忆,同时使学生通过对曹操情怀的体悟,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趣味背诵本诗是本节课的最后一个活动,学生在多次诵读的基础上背诵全诗应该难度不大,获得成就感。
(七)作业布置
1.从诗眼、意象、表现手法或语言韵律等方面任选一个方面写一篇简短的文学短评。
2.背诵《短歌行》
[设计意图]因为这是学生初次接触文学短评,对文学短评的写作方法还没有系统的掌握,只是初步学习了赏析诗歌的方法,所以本次的文学短评训练放低了要求,只写一个方面,且字数上可以放宽限制,进行尝试写作,学以致用。第二项作業,课堂上虽然经过各种形式的诵读,学生大多数可以背诵全诗,但是遵循记忆的规律需要多次反复练习,才能真正做到倒背如流。
(八)板书设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温儒敏,主编.普通高中教科书 语文:必修 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