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图书馆;中华传统文化;“双创”
摘 要:图书馆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可发挥主体作用,有效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提升民众文化自信,为打造意识共同体奠定基础。文章以图书馆发展为视角,从技术、人员、环境等角度出发,通过探索图书馆与社会各行业间的跨界合作,开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工作的渠道,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22)05-0130-05
文化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产物,不仅是对社会价值、人类道德规范的体现,同时也是带动民族、乃至整个国家实力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国保存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发展,是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展现。《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中,图书馆应积极发挥自身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也明确指出,图书馆应将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进程纳入工作重点。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的发展应以创造性转化为重点。目前,学术界非常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积极推进其创造性转化以及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双创”),将实现“双创”作为研究重点。在此背景下,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身文化战线作用,紧跟时代发展特点,在为人民生活提供精神指引的同时,助力传统文化的“双创”工作。
1 科学认识图书馆参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1.1 深刻认识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内涵与界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浓缩,同时也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延续。习近平高度重视中华优秀文化的发展,他指出应着力建立好传统文化继承与创造二者间的联系,特别是做好“双创”工作。“双创”是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方针,包括实现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及创新性发展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是指基于时代发展特点,对具有一定价值的文化表现形式以及内涵等进行再创造,激发其活力,使其具备与当地相适应的新内涵和表现方式;后者则主要是指结合时代发展特点,通过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补充和延伸,提升其影响作用,实现文化资源的优化利用[1]。事实上,“双创”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不断挖掘传统文化的特点时,从文化创造性转化以及创新性发展角度入手,推动不同文化间的融合。
“双创”方针的出台,是新时期我国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不仅代表我国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问题的态度,也更为清晰地认识了文化发展的规律及路径等。图书馆在充分发挥中华优秀文化支撑作用时,要兼容并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
1.2 认真把握图书馆的使命与时代文化定位
在新时期,考虑到国家发展传统文化的现实需要,图书馆应将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作为自身服务工作开展的关键。当然,图书馆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实现双创等问题上具有一定的优势:首先,无论是高校图书馆还是公共图书馆,都具备丰富的馆藏资源、先进的科研技术及充足的经济支持,能够为“双创”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其次,图书馆受众范围相对宽泛,通过充分发挥其思想引导作用,能够有效实现主流价值观念与社会大众的融合;再次,图书馆在开展社区参考咨询、阅读推广等服务的基础上,能够促使外来人口更好地融入社会,为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基于此,图书馆应重视文化保护、社会教育、情报传递以及智力开发等工作的开展,为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保障。现阶段,我国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发展目标。作为文化自信的根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已得到认可,并逐步发展为国家、民族乃至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2]。图书馆坚持贯彻“双创”方针,通过不断提升传统文化的创造能力,不仅有助于提升国民的文化自信,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满足新时期文化发展需求,有助于彰显社会政治、文化以及历史价值。
2 图书馆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路径分析
2.1 利用图书馆自身发展路径
以自身发展为视角,图书馆在开展“双创”工作时可细化为资源建设、用户服务以及空间利用三大方向。具体而言,图书馆可借助数字化技术打造多媒体技术平台,不断提升馆员服务水平;借助线上线下服务模式,实现空间再利用,进而将“双创”方针落到实处。
2.1.1 借助图书馆技术优势路径。在深入贯彻“双创”方针时,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多媒体平台的作用,通过不断提升自身资源的利用率,借助数字化技术,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存储奠定基础。图书馆利用数字化技术,将馆藏资源与特色数据库、网络平台相结合,在为自身现有资源的开发再利用提供新途径的同时,也为信息技术背景下文化保护、推广工作提供新办法。图书馆建设主题将涵盖特色主题文献、地方特色文化史料以及文献古籍等内容,结合主题实现目录数据库的梳理打造,形成具有全文数据库、视听融合等功能的多媒体专题资源网站。以上海图书馆为例,该馆通过打造家谱知识库原型系统,在提供家谱浏览服务的基础上,将时间、空间作为划分标准,为有研究需求的用户提供可视化的多维展示服务。此外,清华、北大等高校图书館将史料、古籍等作为主题,打造出颇具特色的“西南联大史料特色数据库”。
2.1.2 馆员培育路径。图书馆员的工作重点在于加强文化资源的宣传与建设,通过开展线上、线下阅读服务,满足馆藏资源的大众化服务需求。在图书馆运营过程中,图书馆员不仅应积极发挥自身馆藏资源建设者作用,还应做好一线服务者工作。为此,馆员的培养工作除需要从加强专业技能方面入手外,还应不断提升其工作热情,确保他们能够切实推动图书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工作的发展。2016年,佛山市图书馆通过开展导师制图书馆员专项培训,特邀多位图书情报领域专家担任培训讲师,在完成学术研究的基础上,指导馆员更好地开展日常工作,实现职业技能及道德水平的提升。
2.1.3 图书馆物理空间发展路径。作为文化交流的主要场地,图书馆逐步成为读者思考、交流的“第三空间”。充分发挥图书馆空间作用,加强馆内文献、实物及空间等资源间的密切联系,不断拓宽图书馆信息服务载体及内容展现形式,是发展“双创”方针的重要方向。当然,图书馆在实现自身空间再造的同时,还应不断拓展其活动范围。以首都图书馆为例,该馆以“北京阅读季·书香行走·名家带你逛北京”为题,通过创新阅读模式,拉近了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距离,引领读者观赏北京历史地标建筑,使其更好地了解当地历史文化。图书馆无论是开展展厅布置工作,还是开展文化活动实现服务的延伸,都是对自身空间的重新规划和改造,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
2.2 社会协同路径
与其他组织相比,图书馆无论是在文献资源丰富度、馆员专业程度,抑或是在财政支持力度上都有明显优势。图书馆通过发挥自身优势,采取多种合作模式,与社会其他组织协同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实现。
2.2.1 文旅融合的行业融合路径。图书馆作为城市文化事业发展的关键场所,长期以来一直肩负文化收藏、传承及传播的重任。当前,图书馆应抓住“文旅融合”发展机遇,切实实现自身职能在公共文化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进一步拓展。为此,图书馆应充分了解当地传统文化价值,以自身作为引导读者的重要载体,通过将文化与旅游事业有机融合,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图书馆+书院”是文化与旅游事业有机融合的典型模式,以山东省尼山书院最具代表性。该书院坐落于曲阜尼山,以孔子诞生地命名,因而也被认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志。山东图书馆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特色,通过开展“国学讲堂”等公益文化活动,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红色旅游以红色文化为基础,打造具有红色文化元素的主题图书馆,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以韶山毛泽东图书馆为例,该馆成立于1996年,收藏了大量毛泽东相关著作及原件。该馆通过设立旅游景点,开办各类传统文化展览,实现图书馆与地方特色旅游资源的结合,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增强民族自信心,提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2.2.2 商业营销的跨界推广路径。为了更好地拓展社会服务职能,图书馆应加强馆藏文化资源开发力度,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增强社会文化软实力,进而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现阶段,文化创业体系在部分图书馆已初步成型。国家图书馆长期以来致力于文创产品发展,2017年建立了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联盟,为大型文创IP的打造奠定基础。国家图书馆以古籍、诗词等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研发出一系列具有传统文化元素的文创产品,如:国家图书馆与非遗传承人周美洪与曹阶铭合作,以“翰墨书香”为主题,制造带有鲜明传统文化特点的文具盒,借助淘宝网络平台销售,不仅拓宽了文创产品的研发、销售渠道,同时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方向[3]。2019年,开发联盟与上海自贸区国际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达成共识,双方将就打造“全国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联盟品牌发展计划”开展相关工作。这一计划的主要目的在于进一步挖掘馆藏特色资源,加深读者对图书馆的了解,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间的融合,确保文化遗产资源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大众。图书馆不断提升特色馆藏资源质量,加强对地区传统特色文化的展示,将有助于带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工作的开展。
2.2.3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区域文化带国家战略路径。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应大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作为我国实现乡村一体化、均衡化发展的重要方针。报告还指出,在社会发展新时期,大力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将有助于地区传统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也将为文化资源的创意化、商业化转变提供新思路。图书馆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无论是在职能定位,抑或是在发展方向等方面都与乡村振兴战略存在一致性。在实际工作中,图书馆通过开展馆际交流、打造图书馆联盟,能够有效推动有相同地理、历史环境特点的地区实现融合,有效改善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文化资源贫瘠等情况。图书馆通过实现相似文化区域内的文化效应,形成区域文化带,为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发展提供了新方向。
2.3 “一帶一路”战略下的图书馆国际化路径
图书馆长期以来一直坚持多元化文化并存、包容万象的发展原则,“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应基于图书馆发展特点,将其作为自身发展过程中的文献信息交流中心、智库中心和文化遗产中心,与战略沿线图书馆加强交流与合作。图书馆为了更好地满足“一带一路”发展需求,应创新管理模式,加强对馆员职业技能的培养,并通过打造特色馆藏、建立资源共享机制等,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接轨,在保证我国优秀文化与文化创意产品能够得到更广泛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实现图书馆价值的进一步提升。
为实现自身的国际化发展,图书馆可以将“一带一路”作为重要路径。为此,我国应选定专门的图书馆开展国际交流工作。例如,上海图书馆充分发挥“一带一路”优势,依托“上海之窗”项目,先后与沿线28个国家的40多家图书馆建立联系,在馆际互借等服务的基础上共建特色数据库,打造共享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4]。此外,图书馆还应充分发挥地理信息技术、可视技术、VR与3D技术等优势,实现馆藏资源的可视化,促进各学科间的有机融合,进而实现共同发展。“一带一路”战略的内涵不仅在于推动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实现沿线国家间文化的衔接,中华文化能够由简单的文化贸易实现向文化创意的跨越,推动图书馆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
3 图书馆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策略
3.1 顶层设计视域下的纵向深入监管战略
图书馆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双创”工作发展过程中,需要在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做好顶层设计工作,明确自身工作职能定位,加强人力、物力资源的管理。
3.1.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国家应将图书馆发展上升到政策高度,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引导图书馆做好内部资源优化调整、人员技能提升等工作。事实上,国家通过不断出台、完善相应法律规范,不仅有助于图书馆更好地开展传统文化的挖掘、存储及开发等工作,而且能确保其充分运用各类现代化技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与开发。
3.1.2 引导图书馆与其他社会组织更加科学合理地合作。图书馆通过为不具备商业经营权限的机构提供政策便利,可拓展交流渠道,实现不同系统、不同区域间的文化情感沟通。
3.1.3 图书馆在推动传统优秀文化发展过程中需要强大的资金作支撑。现阶段,我国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建设工作,为文化文物单位的创意研发工作提供专项资金支持,进一步缓解了图书馆等试点单位的资金问题。但是,考虑到用户需求、市场竞争压力大等情况,图书馆还应积极拓宽资金渠道,主动吸引社会资本的注入。图书馆在获取充足财力支持、实现投融资渠道多元化的基础上,还应做好经费管理工作,应采取公示等方式确保经费使用流程的透明化,实现资金的合理高效利用,为图书馆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2 以图书馆为主体的理论与实践并重应用战略
现阶段,我国存在采用商业手段运作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以及文旅路线等情况。由于缺少对文化内涵的深层次理解和创新性设计,这类产品往往沦为图书馆营销工具,不仅无法达到树立品牌形象、展现文化内涵等目的,也会影响到图书馆助力“双创”工作的成效。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形式,图书馆可将“双创”工作的开展作为切入点,开展高质量的系列活动,为开展创新服务提供条件,为用户提供大量的文化价值输出[5]。图书馆还应牵头做好文旅融合的跨界合作,加强与地区文化古迹等旅游景点间的联系,充分发挥历史资源以及地方文化特点,实现与读者的情感互动。在这一过程中,图书馆不再是单纯的打卡地,而是与旅游景点联合,这将成为“双创”工作的新方向。图书馆应利用好自身在文献储备及文化底蕴方面的优势,将历史、传统、文化作为文创产业重要的灵感来源,实现与消费者间的情感共鸣。
3.3 区域文化多元合作提升服务效能战略
在国家图书馆的指导下,全国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联盟得以顺利成立。该联盟的设立为图书馆开展服务创新、实现自我突破提供了方向。现阶段,我国公共图书馆存在层级区别,不同层级隶属于不同行政主体管辖。受行政体制限制,图书馆在收集整理地方文化资源时往往存在重复建设等问题。而联盟的出现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建立地区内不同层级图书馆的纵向联盟,不仅能够有效保障优秀地方文化资源由下而上的输送,同时还能够为顶层建设计划的落实提供条件。当然,不同文化机构由于职业分工存在差异,其在地方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的侧重点也会有所区别。因此,在同一文化源地区,根据不同类型文化机构间的差异,科学打造图书馆横向联盟,将有助于推动优秀文化的传承。
以“双创”为背景,图书馆为了更好地提升服务质量、实现服务创新,应将地方传统文化作为基础,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这一过程离不开多元化社会力量的支持。以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其不仅是历史的见证,同时也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6]。目前,这类文化资源多由民间收藏家或商业组织等社会力量保存。图书馆应针对这一情况,及时做好相关传承人的建档工作,科学引导社会力量,不断丰富和完善相关影像、文字等资料。
3.4 弘扬中华文化与经济发展双赢战略
《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强调,文化文物单位在开展文创产品开发工作时,应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图书馆应适时打破财政拨款局限,借助文创产品商业化、品牌化等模式,不断拓展收入渠道,为实现自主服务创新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北京故宫博物院是目前文创产业发展最具代表性的机构,其采取了合作开发、品牌授权、出版品授权等多种经营模式。图书馆在开展文创工作时,可以参考其在合作开发模式中的经验,开展设计、制作、圖像、品牌等授权,拓展销售途径,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形式。考虑到图书馆的特殊性,在开展文化经济双赢工作时,其要应始终将文创产品的教育性放在首位,将拓展图书馆服务范围、展现馆藏附加值作为参与商业活动的主要目的。
参考文献:
[1]谢紫悦,陈雅.图书馆助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策略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1(2):124-130.
[2]高墅.高校图书馆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策略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30):178-180.
[3]付鑫,周艳.高校图书馆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策略研究[J].兰台内外,2020(25):58-60.
[4]邹婉芬.开展社会教育 促进文化传承:图书馆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路径探讨[J].高校图书馆工作,2020(4):87-90.
[5]李楠.新形势下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发展策略研究[J].兰台内外,2020(11):61-62.
[6]伍力.“公共图书馆+书院”模式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的实践与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0(4):102-103.
(编校:周雪芹)
收稿日期:2022-04-07
作者简介:赵紫薇(1988— ),黑龙江省图书馆馆员。
* 本文系2019年度黑龙江省文化厅委艺术科学规划课题“新时代图书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9C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