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莹莹
【摘要】情境式教学在“语文主题学习”中的运用,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师应该创设真实的统一的情境,并合理运用多媒体,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阅读与鉴赏、审美与创造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主题学习;情境式教学
汪曾祺的《昆明的雨》为统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承担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审美情趣,丰富精神世界,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的欣赏品味,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等。这篇散文贯穿着一条情感线索: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线索将零散的素材聚拢起来,为我们展现了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雨,而主题丛书《翠湖心影》同样表达作者对昆明的热爱与怀念,描写了跟翠湖相关的景、物、人。抓住这两篇散文对昆明这座城市的共同情感,创设“选拔昆明旅游大使”的生活情境,作一节组文阅读课。
情境式教学是对学生主体思维发生、发展的理性思考和有效尝试,具有很强的主体意识, 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语文能力的养成。
一、任务导向,激活探究意识
在学生课前预习阶段发放了学习任务单,即以“选拔昆明旅游大使”比赛通知、报名准备资料的形式,铺垫课堂情境,驱动同学们梳理《昆明的雨》《翠湖心影》中的特色食物、景物,寻找并分析人物。
目标要求小组合作最终完成昆明宣传画报,三个课堂学习任务:“昆明风物记忆”“昆明人物底色”“昆明乡愁书写”,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昆明的一腔热爱与怀念。
以任务驱动,激发学生探究文本的热情。任务一,学生推荐昆明特色美景和美食,形成旅游攻略;任务二推选昆明城市代言人物,打造IP品牌;任务三设计昆明画报宣传语,建立旅游记忆。学生热爱谈论旅游的话题,借助这三个任务,从景及人及情,由阅读到练笔,他们兴致勃勃地穿梭在文本中,饶有趣味地游逛在汪曾祺笔下的昆明,以此梳理两篇散文所描写的景、物、人,也就自然地达成“把握写景抒情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这一学习目标。情境任务的设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形成强大的学习内驱力。
二、素材运用,联结生活体验
以图片、音频、视频等创设情境,有利于提升课堂的情感氛围和突破认知的范围限制,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具有重要作用。
调用媒体资源,丰富课堂内容。在任务二推选昆明城市代言人物时,引入丁真的宣传视频,以丁真代言四川甘孜的的成功案例,为同学们寻找、推选文本人物作了很好的示例。丁真在年轻一代的目光蹿红,这一素材的运用,接驳了学生的“网上冲浪”和课堂学习生活,课堂气氛很热烈,学生参与度极高。
创作昆明宣传标语的任务三,也给了学生丰富的例子,而且是紧贴着日常生活的例子,极好地联结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体验。如耳熟能详的北京旅游宣传语“不到长城非好汉”,广西桂林“桂林山水甲天下”,还有甚至出现在肇庆街头巷尾的标语“美丽肇庆,森林之都”,这也是我们肇庆人自己的旅游文化符号,把这般熟知的内容迁移到学生的课堂创作中,打开思维,帮助练笔。
信息资源能迅速地直面地调动学生的感官,但它带来的影响显得比较短效,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亲身体验,丰盈自己的生命经历,积攒自己的人生素材。
三、问题训练,调动思辨意识
“在这两篇文章中哪处风景或是哪种食物最具有昆明特点的?”“谁是昆明城市代言人?”“汪曾祺从哪些句子表达对第二故乡昆明的乡愁之情?”一个一个问题的抛出,一次一次思维的训练。小组之间会有不一样的声音,小组探讨和分享就迎来了思维火光的闪现、辩论色彩的绽放。
尤其在第二个问题,小组推选昆明城市代言人物时辩论得很精彩。或是卖杨梅的女孩,或是女房东,或是图书馆管理员,或是堂倌,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位能代表昆明这座温和又明朗的城市的代言人物,各抒己见,拓宽认知。
“昆明旅游大使选拔赛”的情境创设,不是被动地要求学生接受知识,反而通过教师抛出的一连串问题,学生有意识地在阅读中寻找答案,这个答案并非唯一的、确定的、非黑即白的,对于人物形象的认知,对于这位认为身上的昆明城市文化符号的求证,每名同学都在勇敢地表露内心的想法,也愿意用辩证的思维打破自闭自封的审美僵域。
四、反思延伸,促进教学成长
“情境”,先有情后成境,“情”务必真挚深刻,“境“避免淺俗虚无。教师在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时必须先投入自己的情感,以情激情,用自己对文本的情感体悟引导学生的情感认识,感染学生,启迪学生,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以此作为任务探究的起点,使学生最终能透过文本和作者发生情感共鸣,慢慢形成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区里各校初语老师代表、深圳特邀专家胡立根老师都听了我上这节组文阅读课,大家给我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我对这节课进行了课后反思:本课以情境作凭借,以任务为导向,训练语文能力,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审美情趣。但在创设情境时进行了很多技术性的训练,任务流于表层、过渡生硬,有些忽视了人文性氛围和语文味营造,还要继续深入指导学生理解和感悟文本,继续挖掘汪曾祺如话如诗美昆明的深层意蕴。
以学科知识为载体,以师生的情境创设为中介,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将是今后课堂教学发展的主要方向,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 情境式教学给原有的教学模式带来了新的启发,教师要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地参与情境设计和实施。
【参考文献】
[1]陈涵. 初中语文情境式教学模式的构建[J]. 语文天地, 2009(2):3.BF9E10E1-A8E8-4AA4-96C2-0B323DA83DF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