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魁
实施新课程和推进素质教育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正在逐步影响着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学生阅读量少仍是困扰语文教学的“门坎”,语文课堂更多的还是:只注重短期效益而忽视学生的长期积累,只重视知识灌输而忽视情感教育,只注重课文的共性分析而忽视个性化的阅读指导。这一切造成了课堂的高耗低能,导致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淡漠,归根结底是阅读量的问题,而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正好弥补了这一缺失。
所谓主题学习,是一种开放式的阅读教学,就是围绕一定的主题把多篇文章、多种信息多角度地组合在一起,通过多个文本间的碰撞交融,在注重过程的生成理解中,实现主题意义的构建。这种教学,对于现在按照主题编排课本教材的教学,非常实用。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文本确立相应的阅读主题,补充相关的文本或资料,在多个文本的阅读中充盈并深化学生对这一主题的认识,使学生得到精神上熏陶,同时,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分析、判断能力也都会得到相应的发展。在教学里渗透“主题意识”,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也大有益处。从教材出发,抓住教材与课外读物中存在的关系辐射开去,使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可以使阅读教学羽翼更丰满,收获更多。具体做法如下:
一、在课堂上提高主题学习丛书的使用质量
就一篇课文来说,如果主题显而易见,教学时一定要以学生情动为基础,面对鲜明的主题,让学生在动情中感受,在感受中动情,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为单元主题的落实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主题是走进军营,感受军人冲不毁的精神家园。其中,22课《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学生通过阅读,就能体会出:彭德怀爱他的大黑骡子,但他更爱战士,为了帮助饥寒交迫的战士走出草地,他不得不忍痛割爱杀死了连同他的大黑骡子在内的六头牲口,以解燃眉之急。学完本课后,可以推荐《丰碑》和《绽放的雪莲》等让学生阅读,学生不仅乐意读内容,更重要的是体会出了文章的主题。
二、多元解读,升华主题
在单元主题教学中,对于文本师生会有独特的体验,将单元主题与学生的生命意识培养相结合,就是对单元主题的提升。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多元感悟中升华主题,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成长发展。再如,22课《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主题学生都能感悟出来,有的学生从“你们能走,我也能走,雪山不是已经过来了吗,草地又算得了什么”这些话中,体会出彭德怀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还有的学生从“副官长,快开枪!你不向它们开枪,我就向你们开枪”这些话中,体会出彭德怀雷厉风行的作风;等等。可以推荐《彭德怀抗美援朝》让学生阅读,学生从中见识了彭德怀有勇有谋、智勇双全的军事指挥才能。可见,多元解读会使主题更完善,能进一步升华主题。
三、整合文本,完善主题
教材中一组课文一个主题,几篇课文表面是独立的,在内容和语言表达上是不相连的,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主题,这样教学时就要教一篇看全组,让学生在语言文字营造的意境中,得到同一主题的熏陶和感染。如,第六单元21课《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毛泽东概括了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表达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险的大无畏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学生想象不出红军“突破长江天险”、“巧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草地”、“爬雪山”时的艰险,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主题学习丛书中的《冲破乌江天险》《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小董过雪山》《草地夜行》《倔强的小红军》等,学生读完后佩服红军的大无畏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进一步完善了主题。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借助文本,把握好主题;要结合一组教材,整合好主题;以《主题学习丛书》为辅助,进一步升华好主题;适时上好交流探讨课,巩固好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