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校土建类精品教材建设

2022-06-21 21:46仕帅
出版参考 2022年5期
关键词:基本素养

仕帅

摘 要:本文通过剖析高校土建类教材从匮乏到丰富、从趋同到特色、从传授到服务的发展成就,以及现阶段的问题和反思,诸如思政内容有待增加、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有待深化、內容质量和创新力有待提升等,并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建设高校土建类精品教材的三点建议:事前谋划,做好选题顶层规划工作;提升作者和编辑的各项素质,确保教材内容质量;与时俱进,打造契合时代的土建类教材。

关键词:高校土建类教材 基本素养 顶层规划 内容质量 数字融合

2017年7月,国家教材委员会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教材建设步入一个新时期。2019年12月,教育部制定并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2020年1月,教育部制定并颁布了《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2020年9月,教育部召开首届全国教材工作会议,部署推进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2020年10月,国家教材委员会启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工作。这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会议的推进,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现阶段教材建设的重视。因此,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教材建设的意见,把握高校教材建设方向,不断提升高校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创新型、实用性、可读性,切实提高教材建设水平,全方位系统打造高校精品教材,是每一位高校土建类教材参与者责无旁贷的责任,是未来一个时期教育业和出版业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是促进我国文化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保障之一。

一、高校土建类教材建设取得的成就

高校教材是推动社会主义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促使高校学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读物,是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国梦的基石。高校土建类教材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质量的好坏不但决定着其生命周期,而且影响着万千学子的前途及国家建筑行业的发展兴衰。回顾近几十年高校土建类教材的建设,肯定过去取得的进步和成果,对于发现现阶段的问题进而改革创新,显得尤为必要。

(一)从匮乏到丰富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才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建筑行业也刚刚起步,当时不但缺乏高校土建类教材,更是缺少编写教材的人才,编写一套土建类的高校教材不是一个出版社力所能及的,需要教育和建筑行业部委从全国抽调编写力量且耗时较长。可喜的是,经过二三十年的努力,进入21世纪,编写队伍和编辑出版得到了专业发展的支撑和经验积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也成立了专门的土建类高校教材出版中心,通过与高校土建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合作策划了几套权威教材,如《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教材(经典精品系列教材)》《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教材(按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编写)》《高等学校土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智能建造专业指导小组规划教材》等。其作者不但高屋建瓴、锐意创新,而且扎根一线、深入课堂,从学生那里获取编写灵感。目前,仅建工社出版的土建类高校教材就有100多套系2000多种图书,涵盖土建类所有层次、所有专业,一些教材甚至被翻译推广到国外,如笔者策划出版的《地下结构设计》成功输出,并荣获2019年度输出版优秀图书奖,受到国外学校和师生的欢迎。同时,现阶段我国已经储备了大量的土建类教材编写作者和出版单位,积累了丰富的编写和出版经验,受众的群体、空间和自由度进一步扩大,市场得到极大的繁荣。

(二)从趋同到特色

高校土建类教材建设的前期,由于国内不少高校存在跟随社会热点,盲目开设热点专业,存在“千校专业趋同”的现象,老师对课程体系建设理解不够到位,对教学内容研究不够深入,对不同地区特色、不同类型高校对学生的要求以及不同单位对各层次人才的需求区别不够明显,造成教材趋同化。随着行业的发展以及教学课程建设的不断完善,建工社逐渐形成了理论学者与实践专家相结合的编写和出版队伍,围绕高校教学、社会需求、教材体系建设等展开系统性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出版了针对不同层次的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系列教材以及针对不同区域的东部、中部、西部系列教材,如《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系列教材》《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全英文系列教材》《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融媒体新业态系列教材》《土木工程专业本研贯通系列教材》《高等学校土建类新工科系列教材》等,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三)从传授到服务

随着人们思想程度的不断解放,高校土建类教材也应时而变,更加关注师生主体的需求,由传授向服务转变。曾经的教材被看作权威,其知识性和呈现方式不容置疑,强调教的主动性,如何将课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是首要目的,并不在乎学生的感受。随着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素质、能力和创造性,教材编写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建工社根据师生的需求,对新出版教材和修订教材不断配套利于教师授课和学生自学的课后习题和详解以及多媒体课件和数字资源,同时根据学习目标和教学场景丰富出版形式。如本人利用建工社开发的“建工书院”以纸书教材为基础打造的“土木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教学知识服务资源库”和“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教学知识服务资源库”,以及利用建工社开发的“建知微圈”出版的《土木工程概论》《岩石力学》等融媒体新业态教材,市场反响很好。这样的教材利用互联网技术以及多种载体,以学生个性发展和能力提高为目标,知识具有开放性和个性化,无论是从内容、体例,还是从排版、印刷以及数字资源,充分满足师生需求成为真正为师生服务的工具。

二、高校土建类教材建设现阶段的问题和反思

随着近十年物质水平的极大丰富以及教育教学的改革,作为精神食粮的高校教材出版迎来高峰,出版品种数及印数都有较大规模的提升,特别是随着土建行业的蓬勃发展,高校土建类教材更是需求旺盛。需求的提升,也使得高校土建类教材出现思想层次和学术水平良莠不齐的现象,甚至部分教材出现了拼凑内容的现象。

(一)思政内容有待增加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建设什么样的教材体系,核心教材传授什么内容、倡导什么价值,体现国家意志,是国家事权。”高校教材的出版是意識形态的阵地之一,是党的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严防“教材西化”,要关注“传递的是谁的知识”的问题。“课程思政”的意识在学校和广大师生当中不断深化,其目的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这就需要与之配套的内容中含有思政元素的高校教材,而现阶段的高校土建类教材大多只是注重专业知识的传递,未能充分体现立德树人的意识和教材建设是国家意志的体现的要求,没有充分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国情融入到内容中。

(二)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有待深化

高校教材出版与一般的理论专著不同,需要依据最新时期国家、社会、行业对人才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要求进行资源整合、统筹规划、顶层设计。现阶段很多高校土建类教材是以编辑一己之力单独策划的,未能以教育部最新的人才培养计划为依据,未能积极与高校师生和行业单位座谈,经过广泛调研和论证,形成规划套系教材的指导思想和编写要求,继而在指导思想规划下针对不同专业要求和培养目标进行科学的规划和教材名称的确定,未能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主编、副主编、主审和参编人员的遴选,形成编写小组,召开编写大纲讨论会议、编写推进会议以及审稿和定稿会议等,最后进入出版流程,向全国各高等院校推广使用。

(三)内容质量和创新力有待提升

随着物质水平和精神文明的提高以及建筑行业的发展,高校土建类教材的出版出现井喷式发展,各大出版社积极开拓高校土建类教材市场,编写队伍不管是思想层次还是学术水平良莠不齐,出现互相抄袭、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的现象,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忽略了社会效益。例如,混凝土结构是土建类专业一门比较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同一家出版社出版的混凝土结构教材就有很多版本,再加上各家出版社重复出版,可达上百个品种,令选用者应接不暇,甚至无法分清各版本品质的好坏。

随着计算机与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和学习方式的改变,高等教育的模式在不断变化中,除了传统的课堂授课以外,这几年陆续出现了反转课堂、慕课、视频公开课、微课等形式,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学习方式。这些变化,促使高校教材的作者与出版单位必须重新考虑教材内容的组织与优化以及出版形式的改变,重视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创新。而现阶段高校土建类教材的编写、出版、营销、服务等方面的发展未能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未能跟随教育和出版产业融合发展的潮流,未能朝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更加先进的方向不断迈进,不能满足高等教育教学现代化的新需求。

三、建设高校土建类精品教材的建议

在巨大经济利益以及较好的社会效益驱动下,各家出版社纷纷涉足高校土建类教材出版,尤其是用量较大的基础必修类和大专业类教材,然而出版并非易事,特别是在缺乏相关专业编辑的情况下,如何打造高校土建类精品教材,需要认真谋划。

(一)事前谋划,做好选题顶层规划工作

选题策划犹如建楼前的设计方案,若没有基础坚固、设计优良的方案,一座建筑在建造过程中用料再好,也是烂尾楼一座。因此,选题规划,不但要横向对比,更要纵向对比,以鼓励原创、减少重复出版为原则,多策划能打造成精品力作的选题,杜绝粗制滥造、抄袭拼凑的选题,使最终通过的选题符合质量第一、结构优化、总量控制的原则,保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对于高校教材的策划,要有系统、有规划、有针对性,采取多种方式获取选题相关信息和资源,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共同谋划系列教材,而不是单本教材的申报。高校土建类教材顶层规划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①充分整合政府信息资源,将教育部(如高等学校土建类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新闻出版署等相关部门的信息资源深入挖掘,研判出版方向;②加强与各专业学会、协会、评估委员会等组织的联系,在这些组织中不但有高质量的作者(院士、教授、专家、学者),而且还存有大量的有待于出版的高品质著作;③积极与土建类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交流,特别是高校,既是教材的使用者又是教材最大的产出者,同时,高校老师也是编写教材动力最大的群体;④强化与土建类专业人才交流中心、注册中心、执业资格考试中心、培训中心等机构的合作,争取特色化、专业化、时效化的教材出版;⑤积极实行“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整合国内外土建类专业资源,不但要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材专著,而且应将我国的最新技术成果及行业教材推广出去,进而可以适时联合多个国内外院校,打造国际通用的标准教材。

(二)提升作者和编辑的各项素质,确保教材内容质量

加强意识形态培训,不断提高政治素养。编著者们在撰写高校教材过程中必须时刻保持政治警觉,严格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有意识地将国家意志、党的思想理论方针、官方主流意识形态融入到教材编写中,坚决抵制西方不良价值观念渗透。政治关是最重要的环节,不但作者需要注重,而且编辑更需关注,因为有些作者对稿件中的政治质量是拿捏不准的,更有甚者在稿件中为了表达自己的个人观点言辞激烈,与国家形象和国家大政方针严重相悖,而这恰恰凸显了编辑的作用。编辑作为出版内容的把关者、国家思想的宣传员和广大读者的引路人,在审稿过程中要注意教材内容是否与国家最新的法律政策、理论方针相契合,是否恰当体现了最新的时代思想和国际形势,对于内容中的政治性差错,必须保持零容忍的态度。编辑应坚持党性原则,增强政治敏感性,心存敬畏,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在选题、审稿、加工等各个环节,把政治导向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抓,不能让任何违反规定、有毒有害、低俗媚俗、不利于社会团结的选题和稿件从自己眼皮子底下溜过。

强化专业素质技能,努力提升专业能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正处在打造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专业的关键阶段,高校教材在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专业知识构建和传承作用,专业性是“双一流”建设的最重要体现。专业的事交由专业的人做。作为高校土建类教材的出版,不但需要专业的作者去编写,而且需要相应专业的编辑去把关内容,否则稿件质量无法保证。高校教材与中小学教材不同,不同学科、知识点相差甚远,专业的学科教材必须交由专业的出版社和编辑来做才能保证质量,而专业出版社必须聚集一批学历层次高、专业素质技能深厚的编辑。若想打造高校土建类精品教材,必须招收土建类专业毕业的高学历人才为编辑,他们在做好文字工作的同时,能充分发挥专业编辑在学科领域的专长和特殊优势。

强化文学文字素质,力争塑造人文情怀。要想做好出版工作,在具备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必须要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以及广博的人文情怀。像我们常常说起的叶圣陶、邹韬奋等人,他们不仅是作者、编辑大家,而且是文化家、思想家,他们的文化素质之高令人敬仰,他们的文化情怀之浓令人感动。高校教材不同于一般的出版物,是培养未来人才的奠基石,质量标准也要高于一般的图书,作者和编辑务必使自己出版的图书对读者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历史负责,务必以一丝不苟的从严态度消灭教材中的文字和文化性错误,努力塑造人文情怀。

编校工作是出版经典精品高校教材的重要保障,出版单位应严格执行《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规定》《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等规章制度,加大对“三审三校一审读”、质检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强化各环节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推动现有制度落到实处。此外,出版单位围绕出版精品高校教材,应成立专门的教材成书审查小组,教材出版发行后,采取随机审查和专项审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成书进行认真的审查、评议,保证检查过程公平、公正、公开,推进教材质量检查工作专项化、常态化。

(三)与时俱進,打造契合时代的土建类教材

改变原有思维理念,打造多媒体数字化教材,实现视频、图片、音频、动画等数字资源与纸质教材的无缝衔接。一方面,通过版式设计和内容编排的创新,利用二维码和虚拟仿真技术等,将静态的知识点与动态且多样的数字化资源链接重构,师生通过手机扫描或电脑端可以轻松阅读这些立体化资源,实现教材内容的延伸与增值。另一方面,通过开发网站、APP、微信小程序,将纸质教材与移动互联网平台相结合,师生可以通过该应用实现线上教学、答疑测试、社交交流等一系列学习体验,使教学的对象和内容“动”起来,有助于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增加教师对学生学习程度的了解,增强教材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借助平台,作者、编辑、教师、学生可以共同构建教学思路和教材内容,推进新媒体技术与教材的有机融合,调动所有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打造易学易懂的高校精品教材。

改造出版技术和方式,印刷、网络、音像、数字、电子、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与出版业交叉融合,带动出版业态大变革,应加强高校教材出版新技术的应用和创造。一方面,出版单位要高度重视教材出版装备和技术升级换代的问题,要舍得投资来进行技术改造和装备升级,为打造高校精品教材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打造高校数字教材出版项目,引入机器智能和人工智能,推出不同视觉化效果和人工智能化的数字精品教材,开启智能化高校教材新时代。

四、结语

高校土建类精品教材的出版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高等教育的发展与高校教材的繁荣相辅相成,只有不断地用心打造精品教材,才能更好地服务高校师生,进而推动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每一位高校土建类教材参与者,要坚定文化自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和品牌意识,深化图书质量保障体制创新,推动高校教材出版业态融合发展和转型升级,强化责任意识、担当意识、精品意识,以工匠精神锻造满足土建类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精品教材,创造教材市场的可持续发展繁荣,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柳斌杰.发展高品位高质量高效益出版业[J].中国出版,2018(19):5-9.

[2]郝振省.高质量发展与出版社的“两制”改革[J].出版发行研究,2019(02):12-14.

[3]苏雨恒.经典教材建设经验与启示——以高教社同济版《高等数学》、黄廖版《现代汉语》为例[J].中国出版,2019(23):10-13.

[4]乔还田.再谈出版精品是这样打造的——基于编辑工作视角的思考[J].中国编辑,2017(05):4-10.

[5]许正明.提高图书质量 攀登出版高峰[J].中国编辑,2017(01):4-5.

[6]钟边.加强质量管理,推动出版攀登高峰——访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管理司司长周慧琳[J].中国编辑,2016(01):16-19.

(作者单位系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基本素养
高中政治的教学要求探析
新时期汽车驾驶员的基本素养及培养对策
新时期优秀班主任的基本素养研究
探讨中学化学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养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的基本教学要求
电视法制节目的特点及主持人的基本素养
戏剧导演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探讨
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基本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谈中职学生预就业的基本素养培训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