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嵘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发展,社会和企业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数量和质量的需求日益增多,我国计算机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逐渐地凸显,中职院校作为我国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身上肩负着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人才的重要使命和任务,为了培养和塑造符合社会以及企业需要的专业技能过硬的、具备创新精神以及工匠精神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必须要对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进行全面且深度的优化和改革。针对此,本文首先对中职计算机专业现状进行分析,之后对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路径进行分析,希望为广大的中职专业教师提供一些帮助和参考。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对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具备强大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才能提升他们的竞争力,对于他们能够毕业后顺利找到工作至关重要。同时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可以在他们未来的工作发展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在传统计算机专业教学中,专业教师过分关注对于他们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提升,但是却忽视了对他们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严重阻碍了他们专业能力的提升。因此,中职院校必须要对计算机专业教学进行深化改革,关注培养和塑造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一、现阶段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
(一)教材内容严重滞后
随着时间的流转,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新的技术和新的理念被不断地提出,整个计算机行业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因此,教材内容也要适时发生变化。但是经过调查发展,部分中职院校依然采用严重滞后的计算机专业教材,导致中职学生们无法学习到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技能,无法满足中职院校学生发展的需求。
(二)教学观念嚴重落后
部分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存在严重落后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重心放在中职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上面,忽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学过程流程化,都是教师先做一遍,然后让他们照着教师的样子进行模仿,这样做严重阻碍了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致使他们的思维逐渐的僵化。
(三)师生之间缺乏互动
在实际的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对于中职学生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的调动不明显,教师与学生之间很少进行互动,导致专业教师无法理解和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这对于他们个性的发展创新思维的培养起到严重的阻碍作用。
二、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路径分析
(一)转变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模式
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方式已经严重不再符合教育现代化的要求,不仅在教学中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严重阻碍了他们个性的发展,同时也对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进行极大地削弱。专业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让他们进行开放式地探究,帮助他们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塑造。此外,专业教师要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平衡培养,在培养他们动手能力的同时,还有促进他们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塑造。
(二)优化专业教材,内容与时俱进
计算机专业的教材在中职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占据极为重要的位置,同时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帮助他们掌握先进的专业版知识,塑造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必须要对他们的专业教材进行优化和革新。针对陈旧的、滞后的教材内容进行删减和升级,要做到真正的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极大地拓展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帮助他们认清专业前景,提升他们的创新热情,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三)强化专业师资,提升水平
教师在中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对于学生的正常学习和快乐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假若中职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薄弱,那么对于他的学生和中职院校的教育都会产生极大的负面作用,不仅利于他们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塑造,甚至还可能导致他们无法顺利毕业,给院校的教育业务和学生管理业务造成严重的阻碍。因此,必须要对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进行强化,打造出一支高水平、教学精通、专业拔尖的“高精尖”教师队伍,提升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水平,同时帮助院校打造出王牌专业。
三、结语
现今,我国经济实力依然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为了极大地缓解我国人才紧缺的问题,中职院校必须要对计算机专业进行优化和革新,通过转变教学观念,丰富教学方式、优化教材内容,强化师资队伍等方式,全面提升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我国现代化事业源源不断提供人才血液,同时也为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张湘云: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职业,2020(10):49-50.
基金项目:2020年度福州市职业教育研究课题“(FZ2020ZJ027)基于创新思维培养的校本教材开发——校企融合开发《三维建模》活页式实训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