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威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是对医院危重患者进行集中监测和强化治疗的特殊病房,具有较高的救治成功率。气管插管是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经声门置入气管并与机械呼吸机连接的一种呼吸辅助技术,能够为气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和防止误吸等提供有利条件,是ICU 心肺复苏及伴有呼吸功能障碍患者重要的抢救手段之一[1-2]。但气管插管同时也会对机体造成伤害及生理负担,引发各种并发症,若不能给予高质量的护理干预,不利于后续治疗[3]。因此,提升气管插管的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临床护理路径是根据某种诊断、疾病或手术而特别制订的一种时效化、标准化、程序化的治疗护理模式,按照临床路径表进行临床治疗护理工作,可起到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护理效果的作用[4-5]。本研究探讨了临床护理路径在ICU 气管插管患者的应用价值。
选 取 我 院2020 年4 月—2021 年3 月 收 治 的ICU 气管插管患者60 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条件:ICU 病情严重患者;有机械通气指征;行气管插管;无相关治疗禁忌或药物过敏;患者及家属均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会批准同意。排除条件: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或脑梗死等。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 例。对照组中男17 例,女13 例;年龄18~67 岁,平均年龄43.46±6.13 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9 例,高中或中专12 例,大专及以上9例;基础疾病:急性心力衰竭9 例,脊髓损伤6 例,大面积烧伤6 例,重症胰腺炎5 例,其他4 例。观察组中男14 例,女16 例;年龄18~68 岁,平均年龄44.25±6.22 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8 例,高中或中专12 例,大专及以上10 例;基础疾病:急性心力衰竭10 例,脊髓损伤6 例,大面积烧伤5例,重症胰腺炎6 例,其他3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基础疾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患者均由具有重症监护资格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常规护理,包括病情评估、基础治疗、用物准备、插管配合及护理、机械通气监测等。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具体内容见表1,实施细则:①制表。由科室成立ICU 临床路径护理小组,根据呼吸道临床护理路径、ICU安全质量目标及患者安全目标手册等为指导依据,按照预期机械通气时间,并结合临床实践过程制订护理路径表相关内容。②实施过程。对所有参与研究的护理人员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培训,明确路径表程序操作模式及要求,管床护士对气管插管患者进行确认并在床旁文件夹中放置护理路径表格,严格按照表格内容进行操作和评估,对于未能按预定时间脱机者,继续按照护理路径表进行护理。③质量监控。由管床护士实施护理路径表中的护理措施并填写实施结果,对护理过程出现的异常情况需及时上报护理路径小组或医生,同时由护理组长及高级责任护士对整个路径过程进行质量监控和指导,保证护理质量。
表1 ICU 气管插管患者临床护理路径
(1)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 住院时间。
(2)护理质量[6-7]:依据护理过程中体位护理是否合理、口腔护理是否合格、人工气道有无意外脱出、是否发生痰液堵塞及7 d 内一次成功脱机进行评价。
(3)并发症:记录两组患者应激性溃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腹胀并发症发生情况。
(4)护理满意度:参照周金波等[8]问卷调查表评价护理满意度,包括护理服务态度、护理质量、健康宣教、护理技能等,总分100 分,90 分及以上为非常满意、70~89 分为满意、50~69 分为一般、50 分以下为不满意。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 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 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ICU 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一次性成功脱机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痰液堵塞、体位不正确及口腔护理不合格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人工气道意外脱出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腹胀、应激性溃疡及VAP 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比较
临床护理路径是根据某种诊断、疾病或手术而特别制订的一种时效化、标准化、程序化的治疗护理模式,是一种有效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科学方法。近年来,临床护理路径在国内外临床各科的护理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9-11]。
护理路径是以循证医学为依据,提高了临床护理人员工作的有效性和计划性,减少了盲目性和随意性,从而有效避免了护理工作中的疏忽和遗漏,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效果。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是ICU 中重要的呼吸辅助急救治疗技术,但气管插管对患者气道有较大的伤害,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可引发各种并发症,从而对其治疗效果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过程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至关重要。
高岩等[12]研究结果表明,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护理效果,减少患者医疗费用,减轻患者家庭负担。邰小丽等[13]报道显示,通过在ICU 病房气管插管患者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明显降低了由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提高了护理满意度。此外,王荣[14]研究发现,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升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提高遵医行为,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规避医疗纠纷。本研究结合ICU 气管插管工作实践,以循证医学为依据,制订了以预期7 d为机械通气时间的纵轴,以气管插管综合护理抢救程序、气道护理、机械通气、基础护理以及护理质量评价等为横轴的临床护理路径,结果显示,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 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说明临床护理路径可缩短气管插管患者通气时间及ICU 住院时间。
研究表明[15],需气管插管的患者往往病情严重且复杂,护理工作程序和步骤多而繁琐,易导致临床出现安全事故。此外,由于机械通气引发VAP等并发症时有发生,因此,如何保证插管后机械通气过程的安全性,降低VAP 等并发症发生率是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的关键。气道护理是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的重中之重,在气道护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痰液堵塞、管路移位或意外脱出,从而加剧病情,对护理工作造成较大影响[16],同时,体位要求、雾化及湿化护理、呼吸机参数变化、肠内营养供应以及撤机、拔管后的一个连续性护理过程均增加了临床护理的难度,若处理不及时、不恰当,将会造成严重后果[17-18]。而临床护理路径能较好解决此类问题,本研究通过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并发症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一次性成功脱机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痰液堵塞率、体位不正确率、口腔护理不合格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腹胀、应激性溃疡、VAP 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说明临床护理路径提高了气管插管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与余金活等[19]报道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缩短ICU 气管插管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 住院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