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在PICC 带管出院患者中的干预效果

2022-06-18 14:21钱光琴魏如梦陈春艳陈祖琨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年12期
关键词:延续性组间出院

钱光琴 魏如梦 陈春艳 陈祖琨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 是通过导管由外周手臂静脉穿刺,确保导管靠近心脏大静脉附近,并能够避免药物对血管刺激的一种方式 。 具有操作方便、留置时间长、可减少反复穿刺、减轻化疗药物刺激,从而保护血管,且能够保证患者带管出院等优点[1],已成为需要长期接受化疗药物静脉治疗肿瘤患者的首选静脉方式。由于PICC 操作具有较强的侵入性,且随着置管时间延长,与之相关的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也较高。有研究指出PICC 并发症发生率为30%~40%[2-3],尤其是带管出院患者及家属因缺乏专业知识,更容易出现护理不当的问题,因此预防并发症、加强院外维护对PICC 带管出院患者具有重要意义[4]。延续性护理作为护理服务范围扩展中的一种新型护理实践模式,通过一系列行动设计将院内的护理服务延伸至院外,以确保患者在不同的健康照护场所也能受到协调性与延续性的照护[5],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患者得到有效治疗,满足患者的需求,从而更好地维护人类健康[6]。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 年8 月—2021 年2 月在云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内科行PICC 置管术并带管出院的70 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条件:经临床、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需静脉化疗患者[7];首次在本院行PICC 置管并带管出院患者;年龄≥18 岁,性别不限;患者或家属了解后自愿加入本研究,并签定知情同意书。排除条件:合并有精神异常或认知障碍,无法进行沟通者;出院后拒绝随访者。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中男16 例,女19 例,年龄36~75 岁,平均62.51±3.79 岁。观察组中男18 例,女17 例,年龄34~76 岁,平均63.12±3.58 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建立PICC 置管护理档案,详细记录置管情况。在治疗护理和交接班过程中教会患者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和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出院前健康宣教重点讲解导管维护相关知识,告知科室的联系方式及定期门诊复查,以口头宣教、发放健康教育手册方式为主,结合实际情况给予指导,关心、鼓励患者,做到人文关怀[8]。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患者出院后开始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包括病史采集、培训指导、出院随访。

(1)病史采集:全面评估患者PICC 置管情况,并建立护理档案,包括患者一般资料和病情资料,同时评估患者是否了解PICC 导管的自我护理知识,登记联系电话并说明随访目的和时间。

(2)培训指导:对患者及家庭照顾者讲解PICC 导管相关知识,重点讲解PICC 置管术后常见并发症预防和自我护理方法,同时耐心倾听和解答患者疑惑,重视其心理状况评估并鼓励其积极应对疾病,从而树立正确的治疗护理理念。

(3)出院随访:以微信和电话方式对患者出院后每周1 次导管维护随访,累计追踪2 个月。随访内容包括导管日常维护情况、穿刺部位局部皮肤情况以及患者的整体情况,根据实际随访结果给予患者或家属正确的指导。电话随访过程中要注意态度和蔼,语速、语调适当,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倾听患者主诉,谈话中注意判断患者顾虑和心理状态。随访人员要善于控制和引导,适时给予患者心理疏导[9]。

1.3 观察指标

(1)导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干预2个月后静脉血栓、导管脱出、阻塞、感染等并发症情况[10]。

(2)生活质量:采用SF-36 健康调查量表[11]于干预2 个月评价对患者生活质量,SF-36 量表包括8 个维度、36 个问题[12]。评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13]。

(3)患者护理满意程度评价:采用医院用于评价护理效果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调查表,在干预2 个月结束随访时,请患者对此护理方案进行评分,共17 个条目,总分100 分,>90 分为十分满意,60~90 分为满意,<60 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干预2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2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中生理机能、总体健康、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5个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3 个维度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比较

3 讨论

PICC 静脉输入化疗药物在降低药物刺激的同时可减少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已成为肿瘤患者首选静脉给药方法[14]。但患者在化疗间歇期需将PICC 带管出院,由于置管后患者局部活动受限,加之患者缺乏对导管维护的相关知识,容易发生导管相关并发症,使患者不仅要承担身体上放疗、化疗的痛苦,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煎熬,带管出院后常有明显的心理应激反应或心理障碍, 以抑郁、焦虑情绪最为明显[15],影响生活质量,因此PICC 留置过程中院外并发症预防和护理是保证有效治疗的核心环节[16]。

延续性护理作为一种健康照护模式,在国外发展较为成熟,而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近年来延续性护理模式在多种慢性病的研究和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研究范围也逐渐扩展至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探索和实践,旨在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促进人类健康事业发展。研究表明[8,17]患者出院后在建立健康档案的基础上每周进行1 次通过电话、微信、上门不同方式开展随访的延续性护理措施能够减少导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本研究旨在通过延续性护理团队给予专业的培训指导、出院随访等措施,将院内护理服务延伸至院外的健康管理中,减少PICC 置管术后带管出院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3.1 延续性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延续性护理通过对肿瘤PICC 术后带管出院患者进行针对性健康宣教和持续性随访管理,故较常规护理能更有效地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且观察组未发生导管移位和脱出,这与肖秀盈等[18]、王学慧等[19]研究结果一致。

3.2 延续性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的生理和心理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中生理机能、总体健康、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5 个维度高于对照组, 说明延续性护理通过电话随访,时刻关心患者整体情况,并鼓励其积极面对生活,根据个体需求给予专业化、个性化的指导,通过有效的护患沟通减少患者消极体验[20],因此能够使患者感受到人文关怀,减轻生理、心理负担,对心理健康有较明显改善效果,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21]。但由于生活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尤其是肿瘤患者本身存在慢性、消耗性病理变化,故以健康教育为主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患者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3 个维度方面没有很明显的效果,这也提示护理工作者需从多角度探索综合性、多学科合作的方案以提高患者各方面的生活质量。

3.3 延续性护理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延续性护理干预将护理工作延伸到院外、患者家庭,能为患者 PICC 置管治疗顺利完成提供有效保障,因此延续性护理干预提高了PICC 带管出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有助于改进护理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延续性护理干预可降低P1CC 置管带管出院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改善其心理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效果显著,能提高护理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延续性护理顺应医学模式的变化,将护理服务扩展到家庭和社区,满足患者的需求,确保护理的连续性。本研究尚存在以下不足:采取的随访方式较为单一,随访时间较短。建议今后开展大样本、多中心并结合家庭、社区的干预研究,探索综合性、多学科并结合现代互联网通信方式,创新延续性护理模式,延长随访时间,探讨其长期效果。

猜你喜欢
延续性组间出院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高龄孕妇临床妊娠常见状况分析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第五回 痊愈出院
体育特长生训练方法浅议
非延续性动词与延续性动词之间的转换
延续性动词与非延续性动词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