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铭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护士人文素养是新时代“建立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必然要求[1]。护士人文素养在护士的价值抉择、政治取向和行为能力培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但护理课堂授课受应试教育影响,人文素养培育工作在教材内容上缺乏系统规划和战略安排,在教育方法上缺乏科学性与针对性[3]。同时,临床教学医院存在重实践、轻人文的现象,没有将实践教学与人文素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本研究将提高护生执业人文素养作为切入点,在老年病科开展基于ASK 模型的临床体验式教学。
选取2020 年10 月—2021 年10 月在我院老年病科实习的200 名护生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 名。观察组中男16 名,女84 名;平均年龄19.70±0.86 岁;平均期末成绩76.72±6.65 分。对照组中男16 名,女84 名;平均年龄19.68±0.93 岁;平均期末成绩76.61±7.71 分。两组护生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根据护理部护生带教计划,安排科室2 名教学秘书担任专职教师,选拔科室资质教师20 名,做到同一组教师完成带教任务。
1.2.1 对照组 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即集中授课-跟班实践-考核评价。
1.2.2 观察组 采用基于ASK 模型的临床体验式教学,具体内容如下:①首先,根据老年病科老年患者特殊的生理-心理-社会特点,围绕布鲁姆理论制订出“认知-情感-能力”三位一体的老年病科护生教学目标。②其次,构建ASK 模型的知识体系,针对老年病科临床护理的工作特点,选取4 项既具有专科代表性、又可体现人文关怀、同时易于护生学习掌握的护理技术操作,将这4 项护理技术操作的临床体验式教程作为ASK 模型的知识体系,每周一由专职教员将本周需要体验感悟的1 项护理技术操作分配到小组。③再次,构建ASK 模型的态度体系,共分为20 个小组,每小组5~6 名,1 名组长协助监管。每周一小组收到专职教员安排的本周需要体验感悟的1 项护理技术操作,先由小组长组织开展小组的人文关怀、头脑风暴和团队体验。在此基础上,再由带教老师通过对这项护理技术操作的临床带教示范,发挥人文关怀的榜样作用,从而引导护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对自身人文素养不断进行自我观察及反思。这个过程没有带教老师教条式的繁琐讲解,更多的是示范及引导,发挥好临床实践中人文教育“隐形课堂”的作用。构建ASK 模型的态度体系,有助于护生人文理念由内心深处到服务态度的积极转换及呈现。④最后,构建ASK 模型的技能体系,每周五安排护生共同分享各组本周体验感悟的护理技术操作。护生通过情景模拟及角色扮演,有效将人文知识及态度融入到临床操作技能中。带教老师紧抓此环节,进一步深化护生人文关怀意识,促使人文理念真正回归到临床。⑤基于ASK 模型的临床体验式教学模式由护士长及教学秘书负责监督培训的进展和质量,形成“护士长-教学秘书-资质教师”三级监管体系,保证教学质量,具体内容见图1。
图1 基于ASK 模型的临床体验式教学
(1)人文关怀能力:人文关怀能力评价量表(caring ability inventory, CAI)由Nkongho 编制,吴冰[4]翻译为中文版人文关怀能力量表,该量表包括认知、勇气、耐心3 个维度,33 个条目,采用Likert 7 级评分法,总分33~231 分,得分越高表示人文关怀能力越强。
(2)共情能力:采用杰弗逊共情量表(护生专用版)(JSPE-NS)[5]评价两组护生的共情能力,2010 年邱志军[6]对JSPE-NS 量表进行翻译,包括观点采择、情感护理和换位思考3个维度,20个条目,采用Likert 7 级评分法,正向计分和反向计分各10个条目,总分得分越高表明共情水平越高。
(3)职业认同感:采用Brown 制作的职业认同感量表[7]评价两组护生的职业认同感,该量表包括对职业的认识、评价、影响3 个维度,10 个条目,采用Likert 5 级评分法,总分10~50 分,得分越高说明职业认同感越强烈。
(4)操作评分:参照云南省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操作评分审查由2 名教学秘书及3名资质教师共同参加,满分100 分,评分越高表示操作能力越强。
(5)患者满意度:随机抽取两组护生护理的患者各35 例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总分100 分,80~100 分表示满意、60~79 分表示较满意、60 分以下表示不满意。入选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6)教学效果评价:采用李薇[8]制作的教学效果评价表进行教学效果评价,该评价表包括知识、态度、能力3 个维度,15 个项目,结果分为赞成、中立、反对3 项。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认知、耐心、勇气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生人文关怀能力评分比较(分)
观察组共情能力评分及职业认同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生共情能力及职业认同感评分比较(分)
观察组护生操作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生操作评分比较(分)
观察组护生服务的老年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生服务的老年患者满意度比较
两组护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的教学效果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其余14 项教学效果评价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护生教学效果评价比较
续表
ASK 模型被称为成功能力模型,被广泛运用于各项培训工作中。ASK 模型包括态度(attitude, A)、技能(skill, S)、知识(knowledge, K)3 部分。ASK 模型理论认为:知识是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成果;态度是指个体对待他人或事物稳定的心理倾向,是人与生俱来的素质,但可以靠后天的教育培养,态度一经形成会影响个体的社会行为;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需要经过时间磨砺习得[9]。丁娟等[10]将ASK 模型理论应用于新护士规范化培训,获得较好的效果。本研究基于ASK模型,将老年病科护生人文素养的知识-态度-技能3个方面细化成相应的教学方法,包括制订教学目标,以点带面选取老年病科具有代表性的4 项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开展小组头脑风暴和团队体验,教师通过带教并示范榜样作用,小组情景模拟及角色扮演,小组分享体验感悟,教师引导深化人文理念等多种体验式教学手段。基于ASK 模型的临床体验式教学促使护生通过“感悟知识-转变态度-升华技能”尽快融入临床护理工作场景。作为老年病科的带教老师,我们充分利用老年病科临床实践中真实的所见所闻,有效刺激护生感悟体验,充分发挥人文素养“隐形课堂”的作用,实现回归人文关怀,创新优质护理。
全球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作为老年病科护士应该努力为老年患者提供充满人文关怀的高效、经济、健康的全生命周期医疗管理。临床上,老年患者常常一体多病并伴有衰弱,机体保持内环境稳定的能力下降,机体对应激事件的易感性增加,老年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精神-心理问题、跌倒、失能等风险明显升高。同时,老年患者特有“自我价值需求”,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希望获得他人的关注与尊重。老年患者的身心特征,使临床老年患者的护理工作具有复杂性和难度,对老年病科护士的人文素养提出很大挑战。作为老年病科护士,如何开展老年患者的人文关怀、如何将人文关怀贯穿于护理工作,正是我们亟需解决的热点问题。临床实践阶段对于护生,既是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桥梁,又是培养执业人文素养的关键切入点,培养护理人员的执业人文素养必须从护生抓起。通过临床体验式教学,可以帮助护生对老年患者产生共情,学会换位思考、主动解决老年患者需要,确保人性化服务真正落到实处[11-13]。共情在促进护患沟通、促进患者康复和增进护理人员职业成就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14]。基于ASK 模型的临床体验式教学,围绕老年病科护生人文素养的知识-态度-技能3个方面制订出路径式体验教学模式,体验感悟方式灵活多样,护生通过感官体验、思考体验、情感体验、行动体验等能最大化地投入情感,能够主动增强对老年患者实际需要的感性认识,激发对老年患者的同理心,引发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这样的共情,既能促使护生在服务中和老年患者良好沟通、良性互动,得到老年患者的依赖、信任与尊重,同时也能够帮助护生树立成就感,产生职业自豪感,提升职业认同感。因此,观察组护生的共情能力及职业认同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实施基于ASK 模型的临床体验式教学后,观察组护生操作时注重换位思考、主动解决老年患者需要,因此操作考核得分高于对照组。护生正处于人文素养可塑性很强的时期,通过基于ASK 模型的临床体验式教学,强化护生对人文关怀的感悟与理解,通过“感悟知识-转变态度-升华技能”,逐渐塑成护生自身内化的人文素养品质。护生富含共情的人文关怀行为在临床老年患者护理服务中的实施,确保老年患者获得良好的就医感受,提高老年患者的满意度。
基于ASK 模型的临床体验式教学把临床繁琐重复的操作变成有体验、有感悟、有反省、有内化的体验式教学,激发护生共情,促使人文关怀回归临床。我们的研究和其他体验式教学研究一样,均获得护生对教学效果“知识-态度-技能”3 个维度的充分肯定[15-18]。同时,教学相长,基于ASK 模型的临床体验式教学对于老年病科带教老师也是不断提升自身人文素养及人文素养培养能力的宝贵机会。
健康中国视域下,不断推进实施护生素质教育工程[19]。许多学者只注重强调在校学习对护生人文素养的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作用[20-22],却经常忽略临床实践对护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影响。因此,本研究通过开展基于ASK 模型的临床体验式教学,通过临床实践有效提高老年病科护生的人文素养。但是,如何进一步深化-巩固-内化为护生的内在品质和自觉行为,以及进一步扩大其他临床科室的运用等,我们还要继续研究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