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老年冠心病的治疗效果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2022-06-18 07:02闵珍
江西医药 2022年3期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闵珍

(江西省宜春市中医院,宜春 336000)

冠心病多由冠脉管腔狭窄或阻塞所致, 可造成心肌组织缺血缺氧性损伤,诱发心绞痛、胸闷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威胁患者生命[1-2]。 目前,抗血小板治疗是改善冠心病病情的关键环节, 阿司匹林为首选抗血小板药物,属于水杨酸衍生物,可通过降低血小板活性,阻止血小板聚集,从而减少血栓形成,减轻机体血液循环障碍,稳定病情[3]。 但临床长期用药发现, 阿司匹林易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 氯吡格雷则属于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 受体阻滞剂, 具有口服吸收良好、起效快、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其作用机制区别于阿司匹林, 通过阻止ADP 结合血小板表面受体而发挥抗血小板作用, 但在老年冠心病中的具体疗效仍有待进一步研究[4-5]。 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9 月至2020 年9 月我院收治的88 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4 例。 研究经宜春市中医院医学术伦理委员会批准。 对照组男25 例,女19 例;年龄60~75 岁,平均年龄(67.52±3.49)岁;体质量指数18~28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4.35±1.27) kg/m2;基础疾病:20 例高血压,15 例高血脂,9 例糖尿病;病程2~8 年,平均病程(4.68±1.03)年。 观察组男26 例,女18 例;年龄61~77 岁,平均年龄(67.56±3.52)岁;体质量指数18~28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4.38±1.31)kg/m2;基础疾病:21 例高血压,14例高血脂,9 例糖尿病;病程2~8 年,平均病程(4.72±1.05)年。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第9 版《内科学》[6]中冠心病诊断标准; 经冠脉造影等影像学确诊;年龄≥60 岁;精神状态正常;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严重精神障碍;伴有出血性疾病;肝肾衰竭严重;合并恶性肿瘤;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近2 周使用过抗凝药物;合并严重感染。

1.3 方法 两组均接受降压、调脂、扩冠、抗凝等基础治疗,并指导健康饮食、规律作息。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013)治疗,100 mg/次,1 次/d。观察组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Actavis Group PTC ehf, 国药准字:H20140966)治疗,75 mg/次,1 次/d。两组均持续用药3 个月。

1.4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 显效:用药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缺血性ST 短改变复常或恢复0.10 mV 以上; 有效: 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80%,缺血性ST 段恢复0.05~0.10 mV;无效:未达上述标准。(2)心功能指标。治疗前及治疗3 个月后,以心脏彩超测定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 (LVEDD) 及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变化。 (3)凝血功能指标。 治疗前及治疗3 个月后,采集两组患者各5 mL 静脉血,离心处理后,以凝血分析仪测定凝血酶时间(TT)、凝血活酶时间(APTT)变化。 (4)不良反应。 恶心、皮疹、胃黏膜出血、头痛。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2.2 心功能指标 观察组治疗后LVEF 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 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心功能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心功能指标对比(±s)

组别LVEF(%)治疗前 治疗后LVEDD(mm)治疗前 治疗后LVESD(mm)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44)对照组(n=44)tP 42.65±4.22 42.59±4.18 0.067 0.947 55.69±5.03 50.74±4.89 4.681 0.000 49.12±4.75 49.08±4.69 0.040 0.968 36.41±3.85 40.54±4.02 4.922 0.000 60.39±5.74 60.42±5.82 0.024 0.981 43.57±4.25 48.96±4.36 5.872 0.000

2.3 凝血功能指标 观察组治疗后TT、APTT 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对比(±s)

表3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对比(±s)

组别TT(s)治疗前 治疗后APTT(s)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44)对照组(n=44)t P 8.19±1.13 8.21±1.15 0.082 0.935 15.32±2.04 13.14±1.89 5.200 0.000 18.56±2.12 18.59±2.14 0.066 0.948 32.54±3.58 26.85±3.42 7.623 0.000

2.4 不良反应 对照组出现2 例恶心、4 例胃黏膜出血、3 例头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45%(9/44);观察组出现1 例皮疹、1 例恶心,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2/44)。 组间不良反应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1,P=0.024)。

3 讨论

冠状动脉是心脏血液供应的重要动脉, 其内血液畅通是维持心肌功能正常的重要基础。 当受血脂异常、高血压、血栓形成等多种因素影响时,胆固醇等沉积物组成的斑块可积聚于动脉壁,促使冠脉狭窄或闭塞,进而减少心肌供血量,诱发心肌缺血缺氧性损害[7-8]。 目前,临床治疗冠心病多以抗血小板、扩张冠脉等综合治疗为主,其中抗血小板又是临床改善血液循环的重要环节, 但临床抗血小板药物种类繁多, 药物的选取已成为老年冠心病治疗的研究热点。

阿司匹林为抗血小板经典制剂, 口服吸收良好,可通过与环氧化酶(COX)相互作用而降低COX活性,阻断血栓烷A2 转化途径,从而减少血栓烷A2 生成,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从而纠正机体血液循环障碍,改善心肌供血[9-10]。但临床长期用药发现,阿司匹林易发生抵抗现象,导致疗效降低,且老年群体耐受性差,长期使用阿司匹林会增加胃肠道不良反应,影响用药依从性。 凝血功能在冠心病进展中占据重要地位,TT、APTT 降低,则提示血液处于高黏滞状态,易形成血栓。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LVEF高 于 对 照 组,LVEDD、LVESD 低 于 对 照 组,TT、APTT 长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表明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效果确切, 可减轻凝血功能障碍,促进心功能恢复,且不良反应少。 分析原因为氯吡格雷是噻吡啶类衍生物, 可选择性抑制二磷酸腺苷(ADP)与血小板受体结合,干扰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并可占据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原结合位点,阻断两者活化聚集,进而减少血栓形成,且该作用具有不可逆性,故而抗血小板效果更强[11-12]。 同时,氯吡格雷还可抑制巨噬细胞及斑块内脂质细胞生成,加快平滑肌细胞生成,从而起到稳定斑块作用。此外,氯吡格雷对胃肠道刺激作用小,不会损害胃黏膜屏障功能, 故胃黏膜出血风险低, 安全性更高,适用于老年群体。

综上所述, 氯吡格雷可提高老年冠心病临床治疗效果,纠正患者机体凝血功能异常,加快心功能恢复,且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吃氯吡格雷最好测下基因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1例氢氯吡格雷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球结膜出血报告
氯吡格雷抵抗须防范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