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联动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协调性、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的影响

2022-06-18 07:13夏丽蛟张素红王会敏
中国疗养医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躯干四肢偏瘫

脑卒中后功能障碍主要包括语言功能、认知功能、吞咽功能和运动功能等,其中约有80%的患者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

。因运动功能障碍造成的患者运动能力下降,肌肉协调性降低和平衡功能失调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

。因此,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各种康复训练逐渐发展。躯干控制是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重要前提,躯干的主要功能在于连接四肢,作为四肢活动的基础,躯干肌是机体保持平衡能力的稳定系统

。四肢联动康复训练是一种躯体协调性训练措施,其主要是将患者躯干、四肢和骨盆作为整体进行功能强化训练,而非独立训练,借助训练过程中的牵伸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目前在国外研究中已取得明显成效

。基于此,许昌中医院中风二科特针对四肢联动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展开研究,旨在探讨其对患者平衡能力、主动肌与拮抗肌协调性和运动功能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许昌中医院中风二科2018年7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治疗的11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患者均符合研究标准。将符合研究标准的115例患者按掷币法分为对照组57例,其中男34例,女23 例;年龄45 ~68岁,平均年龄(58.17±5.26)岁;左侧偏瘫30例,右侧偏瘫27例。观察组58例,其中男31例,女27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7.83±5.59)岁;左侧偏瘫27例,右侧偏瘫31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

1.2 选取标准 纳入标准:经临床检查后确诊为脑卒中,并伴有偏瘫症状;患者为首次发病;患者和家属均阅读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批号:20180719)后实施。排除标准:患者合并有严重下肢受伤史或既往有下肢手术史;患有严重骨性关节疾病患者;中途病情恶化无法继续配合治疗者;因脏器功能不全限制活动患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根据临床医嘱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包括指导患者良肢位的摆放、关节活动度训练、床上主动、被动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和步行训练等。除此之外,对照组患者实施患者家属自行辅助康复训练:由治疗师指导患者家属学会康复器械的使用方法,患者在家属辅助下进行下肢力量和有氧功率自行车等康复训练。1次/d,30 min/次。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实施四肢联动康复训练:使用四肢联动康复训练器Nust-T4r(美国)对患者进行辅助运动训练。①由治疗师根据患者个人情况调整座椅靠背角度和把手距离,避免出现患者训练过程中过度屈曲或伸展现象,保证患者四肢躯干处于较为舒适状态;治疗师指导患者手臂伸展,下肢屈曲,嘱患者躯干处于直立位,腰背不离开靠背,指导患者利用健侧带动患侧,四肢轮流开始活动。上肢进行伸展运动,下肢开始蹬踏训练,动作如功率自行车(注:在此过程中患者应保持躯体平衡,使患侧在矢状面活动,若患侧外翻可借助腿部支架辅助矫正)。②当患者患侧肌力增强后,嘱患者患侧开始主动运动,健侧配合,然后进行屈髋屈膝,增大髋关节、踝关节和膝关节活动度,纠正足下垂状态。③嘱患者在正常活动范围内进行躯干的左右旋转训练,根据患者情况调整把手长度,扩大躯干可旋转幅度,锻炼患者躯干控制能力。④根据患者训练时间和训练成果增加训练阻力和训练负荷,使患者患肢可主动完成屈伸动作。在此期间应密切关注患者变化,若患者出现不适感应减轻训练强度或停止。⑤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设置具体模式,包括训练速度、训练功率和消耗能量等。30 min/次,6次/周。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平衡能力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LFS指数较对照组低,BBS评分较对照组高,见表3。

1942年4月,沙千里和沈钧儒联合其他进步律师,成立了平正法律事务所,执行律师业务,积极主动地帮助进步文化事业机关、团体为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进行正义的斗争。在这期间,沙千里汇编出版了国民党政府公布的战时重要法令,以便作为进行合法斗争的法律依据。

目前,临床中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原则主要为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并逐渐帮助患者恢复生活能力。脑卒中患者的中枢神经在受损后仍具有一定的代偿功能,且具有可塑性,因此,及早进行系统性、全面性的康复训练对促进中枢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运动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有极大影响

。躯干是人体产生活动和调节的基础,当躯干的平衡功能遭到破坏后,传导至患者肢体的力量和患者动作的完成都将受到影响。而脑卒中偏瘫患者躯干两侧肌群间的协调性受到中枢神经被破坏的影响,躯干控制能力下降

。因此,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提出的康复训练不仅要将方法放在患者的偏瘫侧肢体上,还应将目光聚集在患者的躯干训练上。

2 结果

四肢联动康复训练将患者的躯干和四肢视为一个整体,借助训练仪器的作用将患者四肢关节周围软组织进行牵拉

,当患者在四肢联动基础上进行躯干的左右旋转动作时,躯干肌群出现快速的收缩反应。而研究显示,躯干旋转训练可有效提高患者对于躯干肌肉的控制能力,从而帮助恢复躯干的稳定性

。不仅患者的躯干肌群在四肢联动康复训练中得到了锻炼,患者的头部也在躯干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旋转,促进了患者感觉的输入,特别是患者前庭处的功能得到强化。而前庭的功能在于为患者提供身体位置的各项刺激信息,丰富脑部反馈性。前庭系统是维持患者自身平衡的重要条件,患者前庭功能的恢复有助于促进患者平衡功能的恢复。研究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LFS指数低于对照组,BBS评分高于对照组(

<0.05),证实四肢联动康复训练对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效果更显著。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运动功能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FMA和LEFS评分均较对照组高(

<0.05),见表2。

1.4 观察指标与判定方法 ①主动肌与拮抗肌协调性:利用SA7550 10通道表面肌电分析系统(加拿大)采集两组患者上肢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和下肢股二头肌、股四头肌的肌电信号。使用Ag/AgCl电极采集患者测试区肌电信号。嘱患者取坐位,以肌电信号基线值为标准,采用膝关节伸、屈的等长收缩模式:指导患者患侧膝关节在屈曲45°时做膝关节的屈、伸最大等长收缩动作,各坚持5 s,中间间隔5 s,共完成3组,取最大值;同样,患者肘关节屈曲45°,做肘关节的屈、伸等长运动,取最大值。并计算协同收缩率。协同收缩率=拮抗肌肌电值/主动肌肌电值+拮抗肌肌电值。②运动功能:两组均进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和下肢功能量表(LEFS)评估。FMA包括手功能、上肢功能、下肢功能,共50项,每项分为0分、1分和2分。无法完成某一动作为0分,可部分完成为1分,充分完成为2分。LEFS分为20项,每项分为0~4分,0分表示无法执行活动或极端困难,4分表示无困难。③平衡能力:使用PC708平衡测试系统测试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平衡状态。LFS指数为总长度和椭圆区面积的比值。利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患者平衡能力。该量表包含14项内容,按照0~4分计算,得分越高患者平衡能力越好。

3 讨论

药物成瘾涉及脑内多种神经递质和调质系统的功能紊乱。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DA系统可能是强迫性用药的重要分子基础,近年来,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谷氨酸(glutamate,Glu)、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和内源性大麻素(endocannabinoid,eCB)等神经递质和调质也开始受到关注。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主动肌与拮抗肌协调性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协同收缩率均较对照组低(

<0.05),见表1。

老师作为教学中的引导者和辅助者,在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要针对学生在讨论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讨论的结果做合理的点评,及时指出问题出现的原因并给出下次改进的一些建议,对好的方面要表扬,对不足的方面要做好引导,在引导中要从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注意方式方法。

Strong rainstorm occurs in summer as well as heavy snow occurs in winter, whole year may be hotter than ever.

除此之外,四肢联动带来的旋转使患者的躯干活动更接近于日常生活,躯干旋转时主动牵拉躯干的失用肌群,改善躯干对线,从而恢复躯干的原有活性,抑制异常模式出现。四肢联动时,患者的患侧和健侧肢体同时进行活动,而足底的压觉和触觉以及踝关节的本体感觉输入和外周系统的感觉传入均可加大康复效果,减少患者的肌肉萎缩,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而患者下肢的蹬踏训练刺激了患者体内的本体感受器,增强了偏瘫一侧感觉的输入,对增强患者膝关节的稳定性和肢体控制能力效果明显,有利于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表面肌电图是一种简单、无创的检查措施,可反映患者肌肉激活程度,提供动态的肌肉力量数据

。在进行四肢联动康复训练时,患者需时刻控制训练姿势以保持身体平衡,例如患者做骑车动作、蹬踏动作时,需要患者的主动肌与拮抗肌进行不断配合和调节

,在经过反复训练后,拮抗肌的收缩动作得到抑制,患者的动作更加协调,协同收缩率下降,其发生动作的效率升高,从而提高患者主动肌与拮抗肌的协调性。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肱三头肌、肱二头肌、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协同收缩率均较对照组低,FMA和LEFS评分均较对照组高(

<0.05),由此可看出四肢联动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促进主动肌与拮抗肌协调性。

综上所述: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四肢联动康复训练有积极意义,可提高患者平衡功能,增加肌群间协调性,促进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

[1] 梁士锋.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治疗的效果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8):2239-2240.

[2] 张晶晶,李艳.脑卒中偏瘫步态特点及康复策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5):1044-1047.

[3] CONGCONG,HUO,GONGCHENG,et al.Limb linkag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related changes in cortical activation and effective connectivity after stroke:A 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study[J].Scientific reports,2019,9(1):6226.

[4] 徐大卫,吴坚,桂沛君,等.基于四肢联动训练的下肢血流限制对健康青年人心肺耐力、下肢肌耐力和平衡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27(12):1470-1475.

[5] 党芳萍,李惠菊,田金徽,等.我国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研究的可视化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9,34(5):584-587.

[6] 范子言,李宝金,廖伶艺,等.躯干控制训练对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动态坐位平衡和躯干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51(6):847-852.

[7] 李岩,傅建明,李辉,等.四肢联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及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9,34(1):78-80.

[8] 段云欣,杨傲然,王寒明,等.镜像疗法联合四肢联动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下肢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1,29(10):91-95.

[9] 俞倩茜.四肢联动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J].心理医生,2019,3(5):53-54.

[10] 高崇,章礼勤,刘淑晨,等.四肢联动训练增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肌肉激活及协调性[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20,39(5):363-367.

[11] KUAN,LU,GONGCHENG.Frequency-specific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related to the rehabilitation task of stroke patients[J].Medical physics,2019,46(4):1545-1560.

[12] 张秋阳,钱贞,李瑾,等.四肢联动在脊髓损伤患者心肺功能评估中的可行性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9,27(11):16-20.

[13] 王一.四肢联动训练在脑卒中偏瘫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21,29(15):55-56.

[14] 李娜娜,杨志鹏,杨卫卫.核心肌群联合四肢联动康复训练对腰段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关键肌肌力及平衡能力的影响[J].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 (20):3734-3736.

[15] 黄幼平,林吕,陈伟标,等.Nustep-T4 运动训练配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偏瘫病人生活质量及自理能力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18(2):325-327.

猜你喜欢
躯干四肢偏瘫
拉伸对越野行走学生躯干柔韧素质影响分析研究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跟踪导练(四)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跟踪导练(四)
人走路时为什么要摆手?
跟踪导练(四)
游泳教学中流线型身体姿态的教学与训练方法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