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音
摘要: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较高的抽象性和较多的知识量。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推行,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被大幅度压缩,而现行的高中数学教材和高考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使原有的矛盾变得更为严重,因此,初高中数学的衔接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初中数学;知识迁移;探究性教学;问题;方法
引言
初入高中的新生,在學习了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数学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反而是枯燥乏味,抽象得让人摸不着头脑。大量的学生在数学上陷入困境,学习成绩大幅下滑。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下,初高中数学教学在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法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教学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衔接问题。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探讨学习和教的对策,以解决新时期初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衔接问题,是当前数学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初高中数学的几个特点
1.在教材内容上,初中生的数学课本主要侧重于大定量运算,知识结构简洁,浅显易懂;而在高中数学课程,较多研究的是变量与组合,不仅重视定性计算,且需作定量分析研究,并着力于各种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运用综合、创造性的训练,学生的知识逻辑更加丰富,知识的兼容性也更加突出,仅靠课本上的知识已经无法满足课堂上的问题,特别是在课堂上的答题,让许多学生在面对题目时不知所措。
2.在教学方法方面,针对初中课程的内容安排容量小和中考能力要求低的特点,虽然教学进度相对较慢,但对于重要内容和疑难问题均有较多时间的重复练习,此外,考试内容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低,学生在反复的练习后,对公式、知识的运用已有相当的熟练度,其灵活性也有所提高。但高中老师在处理高中课程时却缺乏足够的时间去反复强调课文内容,而习惯初中老师教法的学生步入高中以后,无法适应高中老师的教学方法。另外,初中老师在对知识点的处理上很注重于记忆,学生只要牢记概念、公式、定理和法则,就可以做出比较好的成果了,而高中老师在课堂中,不但要对课本中的概念、公式、定理和法则进行仔细解释,还注意对学生各种能力的综合训练,课下的实验题往往是将知识点各种交叉综合,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就一下子高了不少,在课堂中老师不仅注重于书本上教学内容,而且针对练习题,还对高中学知识点加以了扩展与引申,对习惯了"照葫芦画瓢"的学生,这样高难度高容量的教学,短时间内无法适应。
3.在学生的学习方法方面,初中学生习惯于跟着老师转,不擅长自主思维,也没有归纳的综合能力,更别说创新精神。步入高中以后,则需要学生勤奋思维,勇于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总结探求规律性。但是高一学生却总是照搬初中的学习方式,不好好把握学业重复中的自学、阅读、复习、小结等必备环节,对高一所学内容无法加以系统的总结和融会贯通,也没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由于这些学习方式上的不适合,造成了不少学生在步入高中之后,迷茫、焦虑,学习成绩下降。
二、初高中数学衔接存在问题的原因
1.教材原因
其一,由于初中数学课本中出现的数学题型内容相对较少并且也较为简单,而高中数学课本中出现的题型内容相对地更加抽象化,对标量、字母等进行了更大程度的研究。不仅对运算的准确性更加重视,同时对问题的理论解析也重视,所以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教材相对难被比较迅速而明显的实现了一次很大的提高。其二,尽管高中数学课程内容近些年有所调整,在内容难度上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减少,但与初中数学教材的难易比较,两者仍然有着较大的差异。此外,高中数学教材面对高考的重压非但没有减少试题的难度,而且进一步增加了试题的难度。因为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所减去的部分往往都需要在高中教育阶段加以弥补,于是高中生在学习数学的压力就会显得更大,成绩也自然就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下滑。
2.学习方法没有及时调整
对比于初高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可以看到初中教师多是将知识点进行介绍和全面总结的,而在考试时只要学生记住公式和定义以及教材中的例题就能够拿到很好的分数,因而在初中学习中学生往往过于依赖教师所讲解的知识点,而忽视了学生自身的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的训练。部分学生在步入高中后因为教材内容太多,所以老师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具有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刚步入高中的新生们大多都会沿袭以往的学习模式,不会将原来的方式加以调动,因此对知识的衔接与过渡并不好。
3.学生自身原因
初中数学教师对知识点的介绍通常较为详尽,对试题的总结也较为充分,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的习题也较多。这样,学生在考试时只需要把教师介绍过的知识点和例题加强记忆,往往可以取得较好成绩。长此以往,由于他们已经习惯了依靠教师,既没有培养自学的积极性,也没有科学安排课堂学习,缺乏自主学习的过程,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上产生了不少问题。例如完成课后的练习作业困难,腾出时间进行预习、重复、整理和自己消化吸收困难,等等。
三、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过程中的教学措施
1.掌握初中和高中教材的衔接,知识顺利过渡。
课程的难易程度是由其广度与深度所决定的,在这里的广度就是指课程内容的多少,而深度则是指满足教材内容需求的程度。这也意味着初高中数学课程的调整既要缩短课程容量的距离,也要缩短对教学内容需求的距离。不是盲目提高初中数学课程的难度或者减少高中课程的难度,而是要使两者的难易达到均衡,以便达到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的平稳过渡。
2.强化对高中生学习方式的引导,使其适时地进行学习方式的调整。
高中阶段的教学和初中有所不同。在高中学习中。老师更多的是要求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形成思维方法的正确习惯。所以,在步入高中之初.学生就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制定好学习复习规划,并合理安排时间,以协助学生形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正确习惯。也可布置学生总结所学篇章的具体内容。找出在本节教学内容中所涉及的主要知识点。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掌握的主要基础知识点建立一个更全面的认识系统。在高中学习阶段。应该适时修改并调节学生不适应的学习方式。通过摸索出适应高一阶段综合数学课程重点学习的方式,能够实现初高中阶段综合数学基础知识的高效连接。
结语
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使他们在遇到不熟悉的问题时,能够将所学的知识用于解决问题,并使他们能够进行探索性的学习。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初高中数学知识转移和连接,我们应该在课堂上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使用不同的教学设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郭宇.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问题研究与教学策略[J].吉林教育,2018(30).
[2]连景伟.初中和高中数学知识衔接问题研究[J].俪人:教师,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