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切要为人民打算”是王若飞最突出的革命品格。传统民族爱国观、旧民主主义革命观和唯物主义群眾史观是其形成的理论逻辑,而法国勤工俭学、狱中反抗斗争和出狱后革命工作的实践则是其形成的实践逻辑。学习传承王若飞这一革命品格,对于新时代传承党的红色基因、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和牢记党的初心使命都具有积极价值。
[关键词]革命品格;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时代价值
[作者简介]秦朗:1.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陕西西安 710119;2.安顺学院王若飞研究中心研究员,副教授,贵州安顺 561000。
[基金项目]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委托项目:王若飞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贡献研究(19GZWT01);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青年项目:王若飞革命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19C029);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本土红色文化嵌入高校中共党史专业人才培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2020165)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 D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22)05-0004-05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品格,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取得的宝贵历史经验。百年大党的这种价值取向深深植根于其组成个体中,并通过每一名优秀党员的思想行动予以彰显。王若飞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杰出的共产主义先驱,“一切要为人民打算”是他一生最突出的革命品格,也是他践行党的坚持人民至上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深入探究王若飞这一革命品格的形成逻辑及其时代价值,不仅是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深切缅怀,也是通过对杰出代表的个体审视,深化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血脉的系统认知。
一、“一切要为人民打算”革命品格形成的理论逻辑
任何一种优秀品格的产生,都要有其必然的衍生脉络,王若飞“一切要为人民打算”革命品格的产生,也“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①而这些“思想材料”是其形成的内在理论逻辑:
(一)传统民族爱国观是理论之源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传统民族爱国观。这不仅是中华民族历代仁人志士以血泪铸就的民族精神,更是激励一代代爱国英杰奋力奉献的不竭动力,因而这也成为国人用以启蒙童智的重要内容。而王若飞少时就读的贵阳达德学校恰是以民族爱国教育为重要办学宗旨的一所学校。
达德学校的主要创办人是王若飞的二舅父黄齐生。黄齐生是近代贵州著名的爱国教育家,他有着深厚的国学功底,同时又接受了近代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尤其注重对学生精神价值观的培育。他参与创办的达德学校,以实现知、仁、勇三达德,培养“有学问、有道德、有勇气”②的学生为宗旨,在校歌中还有“改造国民原己任,颉颃欧美唯吾力,放光明富水贵山间,无终极”③!的表述。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中,九岁的王若飞很好地接受了传统民族爱国观的教育。他在达德学校期间,非常爱读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因特别欣赏巾帼英雄花木兰替父从军的事迹,还借用《木兰辞》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名句,将自己的名改为王度,字若飞,表达了一个少年的理想和情怀。正是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年少的王若飞已经开始认识到要以造福民众、奉献国家为己任,而这也开始播下了王若飞“一切要为人民打算”革命品格的种子。当然,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这种传统民族爱国观的朴素性,使得此时王若飞对于如何实现“造福民众”还是比较迷茫的,在他幼小的心灵里,要造福民众只有依靠诸如岳飞、文天祥、史可法这类英雄,所以当黄齐生教他唱《南将军歌时》,他不止一次对同学说:“我要做南将军这样的人!”④但无论如何,“一切要为人民打算”的种子已在幼小的王若飞心中种下。
(二)旧民族主义革命观是理论过渡
王若飞的青少年时期,正是中国近代的历史动荡期。清王朝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压榨百姓,使得民不聊生。伴随列强入侵而来的,还有一些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观念,远在西南的贵州,一批先进分子接受了这些新思想,逐渐形成了具有旧民主主义革命观的先驱,这其中就有王若飞的二舅父黄齐生。因而,达德学校不仅是传播传统民族爱国观的阵地,也成为了“代表一种科学与民主的思想的一种革命的组织”⑤。
在达德学校求学期间,王若飞常常能够听到老师们“散布‘民主’‘立宪’‘自由’‘平等’‘人权’一类的思想,直接或间接地攻击当时腐败黑暗的君主专制,去攻击旧社会中圣神不可侵犯的‘名教’观念”。⑥这所在当时统治者看来是“离经叛道散布危险思想的洋学堂”⑦,使很多青年认识到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增强了参与政治活动的兴趣,甚至在辛亥革命中争先恐后当学生军,辅助城防的工作,当然这其中就包括王若飞。正是在这样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观的教育影响下,王若飞对于自己与人民、人民与国家的关系有了更深的体认,他开始逐渐意识到,“造福民众”不能仅仅依靠个别英雄,而应该实现民众对革命的参与,并且要实现国家的“民主”“自由”“平等”,这样才能保障民众的“人权”。从笼统的“造福民众”,到追求国家的“民主”“自由”“平等”,这些认识显然较之传统的民族爱国观有了较大的提升,但也必须指出,这里王若飞关于“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等概念的认识,还是较模糊的,还具有浓厚的资产阶级色彩,尽管如此,这是对王若飞正形成着的“一切要为人民打算”革命品格的重要补充和丰富,为王若飞这一革命品格的唯物主义化作了思想理论上的过渡准备。
(三)唯物主义群众史观是理论核心
20世纪初,正当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处处碰壁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正急切探求救国救民之路的中国人带来了新的曙光。伴随着十月革命的爆发,马克思主义思想也逐渐传播到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作为始终怀揣救国救民梦想的先进青年,远渡日本求学的王若飞也于1919年左右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在随后的赴法勤工俭学中,通过与蔡和森、李维汉等先进青年的交往,王若飞开始逐步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并开始将马克思主义视为改造中国的重要思想,故而在1920年12月蒙达尼工学世界社年会讨论改造中国的方法时,王若飞明确提出了“要走苏俄工人阶级的道路”⑧的主张。这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核心思想,业已在王若飞心中出现。之后,王若飞会同蔡和森、李维汉、周恩来等人一面领导留法学生进行各种革命斗争,一面参与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中共旅欧总支部,对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1922年,经阮爱国(胡志明)介绍,王若飞加入法国共产党,次年,经批准转为中共正式党员。自此,王若飞这个自少年时期就满怀救国救民理想的青年,终于开始了在党的领导下,为国家、为人民奉献的历程。成为中共正式党员后,王若飞更加注重对马列主义的学习,特别是通过在莫斯科东方大学的理论学习和参与国内人民革命的具体实践,使王若飞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马列主义的正确,越来越深刻地理解唯物主义群众史观的精髓。比如:王若飞1925年4月26日在《向导周报》第112期上发表的《今年五一的苏联》一文中指出,苏联工人阶级所走的道路是“全世界工人得到解放应走之路”⑨;同年5月24日,王若飞在《向导周报》第116期上发表的《在枪杀中国工人中日本帝国主义者对上海市民之威胁》一文中又指出,中国工人阶级“在反帝国主义的民族革命战争中确实是这个革命的先锋队”⑩;1926年2月4日王若飞在《向导周报》第145期上发表的《吴佩孚侵豫声中之河南》一文中严正指出,如果河南失败,不仅是国民军的失败,民众的自由、国民革命的发展也将遭到极大的压迫。1928年6月25日,王若飞在中共六大上的发言中,针对八七会议之前的错误,分析指出“要改变过去的绝对集中、上下隔离的组织形式,才能使群众意识反映到指导机关,才能监督指导机关不脱离群众”。⑪以上种种论述,不仅体现了王若飞重视人民群众的一贯思想,而且已出现了将工人阶级视为人民群众中的先锋队、相信人民群众、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等唯物主义群众史观的核心观点,同时也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鲜明体现。这些充分说明王若飞已实现了对传统民族爱国观和旧民主主义革命观的扬弃,自觉将唯物主义群众史观作为核心内容,实现了其“一切要为人民打算”革命品格的唯物主义化。
正是在以上三种理论来源的承接和交汇中,促进了王若飞“一切要为人民打算”革命品格逐步萌发、成长、成熟,从不科学走向科学。
二、“一切要为人民打算”革命品格形成的实践逻辑
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⑫王若飞作为一位马克思主义者,他的“一切要为人民打算”革命品格也不是僵化的教条和纯粹的理论,它源于实践,也指向实践,在具体的社会革命实践中,得到不断的检验和完善。王若飞一生三个重要阶段的实践活动构成了这一革命品格形成发展的实践逻辑。
(一)法国勤工俭学实践促进了其革命品格正式确立
1919年五四运动后,国内掀起了一场赴欧勤工俭学的热潮,当年10月16日,为着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王若飞踏上了赴法勤工俭学的航程。此时的王若飞,已经通过之前的赴日学习初步接触了马克思主义,作为当时若干种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一种,尽管这种思想指导了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但马克思主义究竟能否救中国,依然是徘徊在王若飞心中的大问题。而赴法勤工俭学的几年中,亲身的劳动、社会活动和革命斗争实践教育了王若飞,使他冲破了工读主义思想的束缚,与旧民主主义革命观决裂,成为一名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共产党人,并正式确立了以唯物主义群众史观为思想核心的“一切要为人民打算”革命品格。
赴法不久,王若飞以第三人称的口吻写了《一个特别的学生》一文,文章详细剖析了自己的性格、理想、优缺点,表明了此次赴法是希望获得拯救中国的“精神科学”,“因为人民若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以支配一切,就仿佛没有脑筋的人一样,那是全无用的”。⑬并且在文中,他谈到社会事业是群众的事业,不是靠某个英雄人物可以完成的,因此“一个人在一个社会里面,当注重群众利益,凡是一宗事情,只要是我能办而又非我办不可的,就要牺牲自己一点精力,努力去做”。⑭正是基于这种重视群众的认识,他认为“处理朋友、同志关系时,应该是推诚相与。只有这样才能与人相交,更能使人谅解”。⑮也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在法勤工俭学的三年间,王若飞先后就职于圣夏门的铁工厂、蒙达尼的橡胶厂和巴黎的云母厂,并且每到一处都深入工人群众中,与大家交朋友,考察工人的生活状态并不失时机地向工人群众宣传革命斗争思想。经过深入实践考察,王若飞探明了“法国劳动真相”,他清醒认识到“粗野的劳动者,才是人类过正当生活的人,又是文明的制造者”?,而工人们所进行的劳动“完全是替别人做事,拿劳动卖钱,不是自动自主的劳动”⑰,对于这种不合理的劳动应该通过劳工运动予以反抗。除了工厂做工,王若飞还深入研究了法国社会运动,尤其关注了圣夏门1920年5月1日和10日的两次大罢工,这两次罢工分别由主张和平方式改革社会的和平派和倾向于俄国布尔什维克主义的激烈派领导。通过对这两次罢工的比较研究,王若飞看到了激烈派具有更为强大的组织号召力。赴法期间,王若飞加入了赴法勤工俭学学生中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性质的青年团体——工学世界社,与周恩来、蔡和森、陈毅等一起积极参与和组织领导了1921年赴法勤工俭学学生针对北洋政府、法国当局反动言行的“二·二八运动”“拒款运动”“争回里大运动”三次大规模的革命斗争。这三次革命斗争实践有力推动了包括王若飞在内的一大批赴法勤工俭学学生思想认识的转变,他们中很多人逐渐走上了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路。1922年6月3日,旅欧青年代表大会在巴黎郊区的布伦森林里召开,会议宣告,统一的旅欧中国青年共产主义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正式成立,作为旅法代表的王若飞与周恩来、赵世炎、李维汉等18人,成为了这个光荣的共产主义组织的创始人,“对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建设作出了贡献”。⑱
王若飞在赴法勤工俭学期间,通过劳动、社会活动和革命斗争实践获得的这些认识,使其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上,对人民群众历史地位有了科学认识,对服务人民的现实路径有了明确认定,促进了“一切要为人民打算”革命品格的正式确立。
(二)狱中反抗斗争实践帮助了其革命品格丰富发展
1931年9月初,王若飞奉命从莫斯科回国,担任刚成立的中共西北特别委员会书记。正当王若飞准备为党的西北地区工作大展拳脚时,同年10月21日,不幸在包头泰安客栈被当地警察逮捕,旋即在归绥第一模范监狱和太原陆军监狱度过了近六年的漫长狱中时光。狱中生活尽管苦闷异常,但是此时的王若飞已经成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虽然王若飞不能在西北地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但他却秉持着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将敌人的监狱视为教育民众的大学校,视为与反动派斗争的主战场,以黄敬斋的化名在狱中开展了积极有效的革命实践活动。第一,开展宣传教育,提升民众认识。敌人的监狱中关押着大量劳苦民众和政治犯,王若飞意识到必须对他们开展必要的理论教育。因此,他在狱中大量阅读书籍,并撰写了《第三国际简史》《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等十部文稿,写了《什么是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国向何处去》《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等文章,通过各种渠道组织狱友进行学习,将党的理论主张以通俗的话语向大家传达,极大地提高了狱中民众尤其是政治犯的思想觉悟。此外,王若飞还积极开展国民党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他曾于1933年1月给时任绥远省政府主席兼国民革命军第35军军长的傅作义写了一封长信,信中王若飞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视角对中华民族的抗战工作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他认为过去政府在抗日上的屡败就在于“不信任民众的自动,不信赖群众革命的创造力,极力制约一切民众的革命活动”⑲,因此“应该动员全国民众积极起来参加这个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革命战争”⑳。第二,组织反抗斗争,坚定民众意志。敌人的淫威使不少人的意志有了消退,对此王若飞清醒认识到需通过组织反抗斗争,以坚定民众意志的重要性。他在一首诗中曾表露:“死里逃生唯斗争,铁窗难锁钢铁心。”1936年9月25日至29日,王若飞组织领导狱友进行了为期五天的绝食斗争,并获得胜利,不仅极大改善了狱中生活,更使狱中民众真切意识到民众斗争的力量,坚定了革命到底的信念。第三,秘密发展党员,培养民众领袖。在监狱中,王若飞一刻也没有忘记为组织发展积蓄力量。他认为:“监狱是个特殊战场,在这样的环境下都坚贞不屈的人,如果不是党员,我们就应该发展他成为党员。”为此,王若飞通过组织学习小组等形式,一方面对狱中党员开展气节教育,另一方面,积极培养考察进步民众,其中有一位叫胡荣贵的年轻人,在王若飞的培养考察下,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有很多年轻的狱中民众,都在王若飞的教育下成为了坚定的革命者,出狱后为国家和人民的革命事业作出了贡献。
王若飞在狱中坚持共产党员立场的英勇斗争,令敌人大为头疼,正如当时监狱档案记载:“黄犯敬斋是个大共产党员,在包头被捕的时候,销毁罪证,拒绝招供;在绥远狱中,傅(作义)主席优礼相待,黄犯毫无悔过之意,常常煽动政治犯,高唱国际歌,进行赤化宣传。”这份狱中档案的记载生动描绘了王若飞坚持在狱中对敌反抗斗争的革命实践活动。这说明王若飞绝不满足于对劳苦大众的同情,而是要通过“使劳苦大众得到解放的方法”做革命的引导者,真正做到了“每到一地,就和那里的群众打成一片,不是高踞于群众之上,而是深入于群众之中;根据群众的觉悟程度,去启发和提高群众的觉悟,在群众处于内心自愿的原则之下,帮助群众逐步地组织起来,逐步地展开为当时当地内外环境所许可的一切必要的斗争”。这些重要的实践和思想认识,使其“一切要为人民打算”革命品格的内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
(三)出狱后革命工作实践实现了其革命品格精彩诠释
1937年4月,王若飞在党组织的营救下无条件出狱,同年8月到达延安。此时正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刚形成,为了巩固全民族抗日的钢铁长城,王若飞即刻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在延安的七年间,王若飞先后担任了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统战部长、中共陕甘宁边区宣传部长、十八集团军延安总部副參谋长、中共中央华北华中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中共中央秘书长兼党务研究室主任等职。但无论在任何岗位,王若飞始终将为人民服务作为工作的宗旨。比如,在思考游击战的性质时,他指出,游击战争“必须与民众打成一片,处处为着群众利益去斗争,一切行动都不能脱离群众”;在批判党内存在的主观主义错误作风时,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某些地区在工作中“对群众生活、群众情绪、群众要求,漠不关心”。这些都充分彰显了王若飞人民群众观的思想。1944年5月,根据工作的需要,王若飞来到重庆继续进行革命,在他生命的最后两年中,几乎都是在重庆度过的。在重庆期间,王若飞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在任何场合都总是不厌其烦地对同志们阐述“共产党人的天职就是为人民服务”。工作中,他充分信任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尤其重视群众创造的经验。他始终将是否为人民服务、是否与群众密切联系作为“考察任何个人和团体的标准”,认为“只有真正与人民一起生活,和他们一同呼吸,才能了解人民的疾苦和要求,才能为他们服务”。而他为重庆办事处制定的模范工作者准则中,有一条就是“联系群众,努力学习”。王若飞不仅这样教育身边的同志,而且他总是首先自觉践行。1945年8月,王若飞陪同毛泽东、周恩来前往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作为周恩来的重要助手,谈判中,王若飞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最终促成了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政府和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的签订。1946年4月8日,王若飞乘坐飞机飞往延安汇报工作,飞机行至山西兴县黑茶山坠毁,同机13人全部遇难,王若飞时年五十岁。
出狱后9年的革命实践,是王若飞坚持人民至上,坚决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将“一切要为人民打算”革命品格实践化的重要时期,尤其在重庆的最后两年,更是王若飞将这一品格系统化、方法化的重要时期。此间,王若飞将其具体化为可操作的“五步工作法”,即:调查情况—分析研究—定出方针—规定具体实施办法—检查总结,这五个工作步骤始终贯穿一个中心,那就是深入实践、深入群众,放下架子向群众学习。在王若飞离开重庆的前夜,他与周恩来研究工作时,留下了“一切要为人民打算”这句话。这不仅是其革命生涯的光辉总结,更成为其革命品格最突出的精神标识。
正是在以上三大实践的有力支撑下,王若飞“一切要为人民打算”革命品格得以正式确立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从不完善走向完善。
三、“一切要为人民打算”革命品格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指出:“生命有限,很多英雄模范人物崇高精神的形成过程也是有限的,但形成了一种宝贵精神财富,是一个永恒的定格。……这样的精神无论时代发展到哪一步都不会过时。”王若飞“一切要为人民打算”革命品格,是在他漫长的革命岁月中逐步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学习传承这一品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有助于传承党的红色基因
传承红色基因,推进党风建设,确保人民的国家永不变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王若飞“一切要为人民打算”革命品格萌发于传统民族爱国观,扬弃了旧民主主义革命观,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逐渐形成并发展成为以唯物主义群众史观为核心的革命品格。体现了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文化禀赋和中国共产党人革命品格的精神特质,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库的重要资源。因此,学习传承“一切要为人民打算”的革命品格,对于在新时代弘扬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形成的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坚定“四个自信”都具有积极意义。
(二)有助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坚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百年大党的巨大政治优势,而“一切要为人民打算”革命品格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群众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具体彰显,本质上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同时,这一革命品格具有实践的指导性,其中的许多观点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价值。因此,在具体工作中创造性的运用“一切要为人民打算”革命品格的“五步工作法”,必将有助于党员深化对党的群众路线的正确认识,把党的群众路线切实贯彻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
(三)有助于牢记党的初心使命
始终坚持和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百年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根本原因。王若飞“一切要为人民打算”成为他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彰显着党的初心,实践着党的使命,是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共性要求的个体特征展现。因此,学习传承“一切要为人民打算”革命品格,做到用红色资源滋养心灵、培育正气、强化认同、坚定信念、引导实践,对于每一位共产党员牢记初心使命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注释]
①中共中央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3.
②③⑤马连儒,袁钟秀.王若飞传[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4:6.
④马连儒,袁钟秀.王若飞传[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4:10.
⑥⑦中共贵州省委党校、中共安顺市委(编).王若飞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29.
⑧马连儒,袁钟秀.王若飞传[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4:212.
⑨中共贵州省委党校、中共安顺市委(编).王若飞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43.
⑩中共贵州省委党校、中共安顺市委(编).王若飞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47.
⑪中共贵州省委党校、中共安顺市委(编).王若飞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99.
?中共中央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12.
⑬中共贵州省委党校、中共安顺市委(编).王若飞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5.
⑭中共贵州省委党校、中共安顺市委(编).王若飞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6.
⑮马连儒,袁钟秀.王若飞传[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4:21.
⑯中共贵州省委党校、中共安顺市委(编).王若飞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4.
⑰中共贵州省委党校、中共安顺市委(编).王若飞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28.
⑱胡锦涛.在纪念王若飞百年诞辰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6-11-14(4).
⑲中共贵州省委党校、中共安顺市委(编).王若飞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17.
⑳中共贵州省委党校、中共安顺市委(编).王若飞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16.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中共安顺市委(编).王若飞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40.
林吟.永远的忠诚——王若飞狱中纪实[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4:152.
薄一波.领袖元帅与战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99-300.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中共安顺市委(编).王若飞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04.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095.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中共安顺市委(编).王若飞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99.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中共安顺市委(编).王若飞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208.
马连儒,袁钟秀.王若飞传[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4:198.
马连儒,袁钟秀.王若飞传[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4:198-199.
马连儒,袁钟秀.王若飞传[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4:203.
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36.
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61.
党始终强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聚精会神抓好党的建设,开创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制定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健全民主集中制,发扬党内民主,实现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化;有计划有步骤进行整党,着力解决党内思想不纯、作风不纯、组织不纯问题;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大力选拔中青年干部,促进干部队伍新老交替。党围绕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先后就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重大问题作出决定,组织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集中性学习教育。党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高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1年11月11日